上课课题 第六单元课题 3 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
三维
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认识二氧化碳,掌握其重要的化学性质,了解其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学习设计实验来验证物质性质的方法。(3)学会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
析并得出结论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让学
生自己设计实验去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二氧化碳的密度以及水溶性进行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问题
意识以及思维的严密性。(2)通过用浸过石蕊溶液的小花来进行实验探究,让学
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
教学
重点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3.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
难点
1.固态二氧化碳(干冰)的升华和作用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以及碳酸的不稳定性
教
学
过
程
(设问引入)从 CO2 和 CO 的化学式中可以看出:它们的组成相同,但是分子结构上来看 1 个 CO2 分子
比 1 个 CO 分子却多了一个氧原子,那么它们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会如何呢?是相似呢?还是存在差
异?下面,我们一起来弄清楚这个问题。
(讲解新课)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 空气中含有 0.03%的二氧化碳,而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这说明常温下二氧化碳也是一种无
色无味的气体。
2. 当我们打开汽水时,汽水瓶中会有一股气体从汽水中冒出来,说明水中溶解有二氧化碳。那么,
水溶解 CO2 的能力如何?标准状态下,1 体积的水能溶解 1 体积的二氧化碳。
①〔实验探究二〕:方案及步骤:(1)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塑料瓶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
立即盖上瓶盖。(2)请同学完成:实验现象:塑料瓶瘪下去了,分析:瓶里压强减小,说明二氧
化碳能溶于水
②将盛满 CO2 的试管倒扣在水中,会出现的现象是试管内的液面上升,原因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试管内压强减小,造成液面上升。
3. CO2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44 比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29 要大,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4.〔思考〕:舞台上、神话电视剧中的云雾是如何制造的?
(投影)在加压和降温冷却的情况下,二氧化碳会变成固体,称为“干冰”。干冰可以升华,直接
变成气体。
(板书〕: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干冰易升华,吸热。
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插播视频】有人牵着一条狗走进爪哇的毒谷,狗晕倒了,人却安然无恙;当人弯腰欲救狗时,人也
晕倒了,这是为什么呢?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1% 感到气闷、头昏、心悸
4%-5% 感到气闷、头痛、眩晕
10%以上 使人神志不清,呼吸停止,以至死亡
由此可见,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聚积在地势低,又不通风的地方,如菜窖,菜窖里的菜会有呼
吸作用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空气不流通,二氧化碳就堆积起来,使得供呼吸的氧气含量变少了,人晕
倒是因为急性缺氧。进入一些可能含二氧化碳较多的地方(如菜窖、地窖、枯井、山谷、山洞等)之前
要检验那里的二氧化碳含量。
2.【实验 6-4,分析实验现象】
【讲解】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时,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蜡烛后熄灭。
这个现象说明什么呢?就是因为二氧化碳气体密度大于空气,所以它可以像水那样倾倒,然后由下往上
慢慢的填满,从而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
教
学
过
程
【展示幻灯片】
现象: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时,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蜡烛后熄灭。
分析:这说明密度比空气大,同时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因此我们可以用蜡烛或其他东西点燃了放到菜窖里面,看能否正常燃烧。如果蜡烛灭了,就说明二
氧化碳含量很高,要先开窖通气一段时间以后再进去。在人群密集的地方,要通风换气。
3.取四朵用紫色石蕊溶液染成的干燥小花,分别做以下实验,完成表格 3
实验操作 喷上稀醋酸 喷上水 直接放入盛有 CO2 的集
气瓶中
先喷水,再放入二氧化碳
中,最后再加热
实验现象 花变红色 花不变色 花不变色 花先变红色,加热后又变紫
色
分析 石蕊遇酸变红
色
水不能使石
蕊变红色
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
红色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一
种酸,但这种酸极易分解
〔讲解〕: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的化学方程式,以及碳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CO2 + H2O ===== H2CO3
H2CO3 ===== H2O + CO2↑
总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得到以下二个结论:1、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2、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
4. (提问〕:以前我们常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可以用澄清石灰水,它的原理是什么呢?
〔实验〕:方案及步骤:
(1)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2)请同学分析: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3)思考:实验室中久盛石灰水的瓶壁上常常会形成一层白膜,这是为什么?如何除去这层白膜呢?试用化学方
程式表示。
CO2 + Ca(OH)2 ===== CaCO3↓ + H2O
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
三、二氧化碳的用途
人工降雨、人造云雾、制冷剂、灭火、饮料、肥料等
四、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板
书
设
计
课题 3 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
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干冰易升华。
(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不能供给呼吸
(2)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3)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 + H2O ===== H2CO3
(H2CO3 ===== H2O + CO2↑)
(4)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CaCO3 和水。
CO2 + Ca(OH)2 = CaCO3↓+ H2O
(三)二氧化碳的用途
人工降雨、人造云雾、制冷剂、灭火、饮料、肥料
(四)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
思
考
题
作
业
练习:
1、向蔬菜温室大棚里施放适量的二氧化碳,其目的是( )
A、使害虫窒息死亡,有效防治病虫害 B、避免发生火灾
C 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D、使温室内的温度稳中有升
2、检验某无色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
A、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B、将气体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容器中
C、将点燃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D、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3、CO2 在下列变化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溶于水中 B、溶于石灰水中 C、进行光合作用 D、制成干冰
作业:习题 4、5、7、9
教
后
记
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教学更有针对性,重点更为突出。通过实验探
究,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学会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从而获
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根据本课的有关知识点设计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习
题来进行知识的巩固和运用,使学生能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懂得运用有
关的化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插播有关温室效应的危害的视频,让
学生从感观上有一个更具体的认识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