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_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

ID:714101

大小:17.57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6-0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上课课题 第六单元课题 3 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 三维 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认识二氧化碳,掌握其重要的化学性质,了解其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学习设计实验来验证物质性质的方法。(3)学会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 析并得出结论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让学 生自己设计实验去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二氧化碳的密度以及水溶性进行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问题 意识以及思维的严密性。(2)通过用浸过石蕊溶液的小花来进行实验探究,让学 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 教学 重点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3.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 难点 1.固态二氧化碳(干冰)的升华和作用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以及碳酸的不稳定性 教 学 过 程 (设问引入)从 CO2 和 CO 的化学式中可以看出:它们的组成相同,但是分子结构上来看 1 个 CO2 分子 比 1 个 CO 分子却多了一个氧原子,那么它们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会如何呢?是相似呢?还是存在差 异?下面,我们一起来弄清楚这个问题。 (讲解新课)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 空气中含有 0.03%的二氧化碳,而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这说明常温下二氧化碳也是一种无 色无味的气体。 2. 当我们打开汽水时,汽水瓶中会有一股气体从汽水中冒出来,说明水中溶解有二氧化碳。那么, 水溶解 CO2 的能力如何?标准状态下,1 体积的水能溶解 1 体积的二氧化碳。 ①〔实验探究二〕:方案及步骤:(1)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塑料瓶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 立即盖上瓶盖。(2)请同学完成:实验现象:塑料瓶瘪下去了,分析:瓶里压强减小,说明二氧 化碳能溶于水 ②将盛满 CO2 的试管倒扣在水中,会出现的现象是试管内的液面上升,原因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试管内压强减小,造成液面上升。 3. CO2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44 比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29 要大,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4.〔思考〕:舞台上、神话电视剧中的云雾是如何制造的? (投影)在加压和降温冷却的情况下,二氧化碳会变成固体,称为“干冰”。干冰可以升华,直接 变成气体。 (板书〕: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干冰易升华,吸热。 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插播视频】有人牵着一条狗走进爪哇的毒谷,狗晕倒了,人却安然无恙;当人弯腰欲救狗时,人也 晕倒了,这是为什么呢?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1% 感到气闷、头昏、心悸 4%-5% 感到气闷、头痛、眩晕 10%以上 使人神志不清,呼吸停止,以至死亡 由此可见,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聚积在地势低,又不通风的地方,如菜窖,菜窖里的菜会有呼 吸作用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空气不流通,二氧化碳就堆积起来,使得供呼吸的氧气含量变少了,人晕 倒是因为急性缺氧。进入一些可能含二氧化碳较多的地方(如菜窖、地窖、枯井、山谷、山洞等)之前 要检验那里的二氧化碳含量。 2.【实验 6-4,分析实验现象】 【讲解】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时,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蜡烛后熄灭。 这个现象说明什么呢?就是因为二氧化碳气体密度大于空气,所以它可以像水那样倾倒,然后由下往上 慢慢的填满,从而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 教 学 过 程 【展示幻灯片】 现象: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时,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蜡烛后熄灭。 分析:这说明密度比空气大,同时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因此我们可以用蜡烛或其他东西点燃了放到菜窖里面,看能否正常燃烧。如果蜡烛灭了,就说明二 氧化碳含量很高,要先开窖通气一段时间以后再进去。在人群密集的地方,要通风换气。 3.取四朵用紫色石蕊溶液染成的干燥小花,分别做以下实验,完成表格 3 实验操作 喷上稀醋酸 喷上水 直接放入盛有 CO2 的集 气瓶中 先喷水,再放入二氧化碳 中,最后再加热 实验现象 花变红色 花不变色 花不变色 花先变红色,加热后又变紫 色 分析 石蕊遇酸变红 色 水不能使石 蕊变红色 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 红色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一 种酸,但这种酸极易分解 〔讲解〕: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的化学方程式,以及碳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CO2 + H2O ===== H2CO3 H2CO3 ===== H2O + CO2↑ 总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得到以下二个结论:1、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2、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 4. (提问〕:以前我们常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可以用澄清石灰水,它的原理是什么呢? 〔实验〕:方案及步骤: (1)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2)请同学分析: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3)思考:实验室中久盛石灰水的瓶壁上常常会形成一层白膜,这是为什么?如何除去这层白膜呢?试用化学方 程式表示。 CO2 + Ca(OH)2 ===== CaCO3↓ + H2O 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 三、二氧化碳的用途 人工降雨、人造云雾、制冷剂、灭火、饮料、肥料等 四、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板 书 设 计 课题 3 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 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干冰易升华。 (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不能供给呼吸 (2)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3)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 + H2O ===== H2CO3 (H2CO3 ===== H2O + CO2↑) (4)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CaCO3 和水。 CO2 + Ca(OH)2 = CaCO3↓+ H2O (三)二氧化碳的用途 人工降雨、人造云雾、制冷剂、灭火、饮料、肥料 (四)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 思 考 题 作 业 练习: 1、向蔬菜温室大棚里施放适量的二氧化碳,其目的是( ) A、使害虫窒息死亡,有效防治病虫害 B、避免发生火灾 C 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D、使温室内的温度稳中有升 2、检验某无色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 A、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B、将气体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容器中 C、将点燃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D、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3、CO2 在下列变化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溶于水中 B、溶于石灰水中 C、进行光合作用 D、制成干冰 作业:习题 4、5、7、9 教 后 记 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教学更有针对性,重点更为突出。通过实验探 究,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学会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从而获 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根据本课的有关知识点设计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习 题来进行知识的巩固和运用,使学生能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懂得运用有 关的化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插播有关温室效应的危害的视频,让 学生从感观上有一个更具体的认识会更好。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