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7.1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学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_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7.1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学案

ID:714095

大小:415.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6-0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课题 7.1 燃烧和灭火(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借助微视频,学生自主学习,知道燃烧的条件。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设计实验方案;体会团结协作,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喜悦。 3.能运用燃烧和灭火解决生活中的防火、防暴问题。 4.知道安全自救常识。 【教学重难点】 1.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装置的探究学习。 2.灭火的原理。 3.火灾安全自救的安全常识。 二、燃烧三个条件的关系探究 【活动 1】观察与思考 1.“魔棒点灯”趣味实验的操作为: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上,在高锰酸钾上滴加 2~ 3 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触酒精灯的灯芯,酒精灯立刻被点燃了.你认为酒精灯能被 点燃的主要原因是( ) A 、“魔棒”具有神奇的功力使酒精灯点 B 、高锰酸钾与浓硫酸的混合物能降低酒精 灯的着火点,使酒精自发燃烧 C 、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使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火点 D 、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氧气, 酒精在氧气浓度大的环境中能自发燃烧 2.“烧不坏的手绢”实验中,用一块棉布手帕浸泡在浓度约为 70%酒精溶液中,浸透在酒精灯上 点燃,当手绢上的火焰熄灭后,手绢完好无损.对于这一实验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这是魔术,你看到的是一种假相 B.火焰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C.手绢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绢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D.酒精燃烧后使棉布的着火点升高 3.将铜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燃烧的蜡烛的火焰上,蜡烛的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其原因是( ) A 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2 B 铜圈使蜡烛与空气隔绝 C 降低温度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 D 蜡烛与铜丝发生了化学反应 【微视学习知识梳理、延伸】 燃烧的发生必须同时满足 、 、 三个条件 思考如何灭火 物质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根据物质燃烧的条件,如何灭火呢? 1、 2、 3、 【活动 2】燃烧条件实验探究装置改进 微视频学习中,我们利用该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进行 实验探究,该装置有什么缺点 ? 可以怎样改进? 【活动 3】灭火原理的实验探究 能用多少不同的方法熄灭燃烧的蜡烛?每种方法应用的原理是什么? 1.“盖”、“罩”、“喷 CO2”--能够使可燃物与 隔离 2.“吹”、“水”、“扇”-可以 至着火点以下。 3.“剪”可以 可燃物 【总结】灭火就是 燃烧的条件 【活动 4】比一比 赛一赛 1.看图猜成语 2.生活中小火自救常识 (1).炒菜的油锅中油不慎着火 (2).堆放的杂务的纸箱着火了. (3).电器着火 (4).酒精在桌上燃了起来 (5).油、气灭火 (6).贵重设备、精密仪器、图书档案 【活动 5】小组展示火灾逃生秘诀 3 表演者:高婷婷 刘毅凡 曾红权 张旭毅 郑卓(姓名不分先后) 【活动 6】拓展延伸 【 小结】 【练习】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凡是发光、放热的变化都可以叫燃烧 B.氧化反应都伴随着燃烧现象 C.燃烧是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氧化反应 D.呼吸作用是燃烧现象 2、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可开挖隔离带,其目的是隔绝可燃物 B.房屋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汽油放置在空气中没有燃烧是因为汽油不是可燃物 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 3、下列灭火实例中,利用了“隔离可燃物”的原理的是( ) A.住宅着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龙头向着火处喷水 B.烧菜时油锅着火迅速盖上锅盖 C.实验时酒精不慎洒出并燃烧,通常用湿抹布盖灭 D.发生森林火灾时,将火焰蔓延线路前方的小片树林砍掉 4、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烟头在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 ) A.提供可燃物 B.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提供氧气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