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7.1燃烧与灭火第二课时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_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7.1燃烧与灭火第二课时教案

ID:714087

大小:23.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6-0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课题 1 燃烧和灭火 第二课时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课 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了解有关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能力目标: 1、通过活动与探究,使学生学会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方法 2、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树立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起作用的 辩证观点。 教学重点:燃烧条件及灭火原理. 教学难点:(1)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的应用 (2)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讨论法、归纳法、演示实验法. 运用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用具:本课题中所有探究活动和演示实验用品、课件 教学思路: 1、根据课本活动与探究实验,总结通常情况下燃烧的三个条件,并针对燃烧的条件提出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2、根据学生各学习小组深入消防重点单位、如加油站、油库、商场等地实地调查后搜 集到的有关火灾事例及常用的灭火方法等材料,各小组展开讨论,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演 示课本 P126 活动与探究实验及[实验 7-2],然后师生共同归纳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3、对于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展示燃烧和爆炸的 有关图片,让学生识记,培养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4、课本 p131 页习题 1、2、3、及课本讨论内容通过课堂讨论随堂解决。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1 什么是燃烧 ,,燃烧需要的条件有哪些? 回答: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也叫着 火点)。 (引入新课)思考: 万一发生火灾时,你应采取什么措施? [图片展示]:火灾现场的图片. [提问]如果控制不当,燃烧又会给生活带来有哪些灾害呢? 学生回答后,通过 PPT 课件展示几幅燃烧带来的灾难的图片。 [提问]:发生火灾怎么办,如何灭火? [探究实验 3]:小组比赛:请各组想出尽可能多的办法,把正在烧杯里燃烧着的蜡烛熄灭。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你是怎样熄灭燃着的蜡烛的?这种方法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媒体展示]:二.灭火的原理或方法 (1) 清除或隔离可燃物 (2) 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3) 将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投影) [讨论与交流]: (1)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如何处理?为什么? (2) 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如何处理?为什么? (3) 扑森林火灾时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为什么? (讨论结果) 1、炒菜时油锅中起火,可用锅盖盖灭 (隔绝氧气) 2、堆放杂物小屋失火,可用水扑灭 ( 降温到着火点下) 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清除可燃物) (提问)根据灭火原理和本课实验,你能设计出简易的灭火器装置吗? [学生阅读]课本 P127 表 7-2,识记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原理应用范围。 [问题讨论]50年代,广东信宜县锯木场,一位工人点火吸烟的刹时发生突如其来的大爆炸,造成 了惊人的损失和死亡,请问:油库、面粉加工厂、锯木厂、纺织厂、矿井、煤气站、加油站 等地为什么要”严禁烟火”? [屏幕显示]加油站需严禁烟火图示 [学生交流]各学习小组结合自己的实际调查情况将上述讨论结果进行交流. [学生阅读]在上述交流基础上,阅读课本 P128-130 页有关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内容. [讲解归纳]教师讲解可燃物爆炸的原因及易燃物和易爆物在生产、使用、运输、贮存等方 面应注意的问题。 [板书]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爆炸原因: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 而引起爆炸 [屏幕显示]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让学生识记. (通过幻灯片播放)1995 年 12 月 8 日,在克拉玛依特大火灾中有 288 名中小学生葬生火海, 灾难震惊全国,为此,专家呼吁,每个人都应懂得防火知识,学会如何逃生。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楼房火灾与自救:如果你所在房子出现火灾,你如何逃生? 学生回答后通过 PPT 课件展示火灾中自救逃生的图片。 [交流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探究你获得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新感受? [课后实践活动与作业] 课本 P131 页习题 4,5,6. 【板书设计】: 燃烧和灭火(二) 一、燃烧的条件: 1.燃烧的定义:——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 燃烧条件: (2)氧气(或空气) (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可燃物 →清除、隔离可燃物 燃烧 氧气 →隔绝氧气 灭火 温度达着火点→降温到着火点下 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特点是引导实验探究法和运用多媒体教学法的灵活运用。教师灵活的引导情 境,学生灵活的实验探究。在注重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的同时,更加注重了学生在 活动中进行科学探究以及分析推论的体验。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 操作,探究能力都得到了最大的发挥,对知识理解和认识水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探究中得到了提高。 其次是根据学情灵活处理教材中的实验。如对“灭火的原理”探究 中,由于学生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化学知识积累,对燃烧的现象也有一定的了解, 所以直接采取了给出药品和仪器或由学生自带药品和仪器,让学生对灭火的方法进行分组自 主探究。同时对于课本上的演示实验,在要求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的同时,还要求学生 对对比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和课本实验的优缺点,既使学生树立了科学的探究观,又培养了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质疑精神。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着教学经验欠缺和对教材的灵活处理不足,如对易燃物和易爆物的知 识传授时显得过于呆板,教学方式太过传统又费时颇多,今后要多加强这方面的锻炼和学习.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