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1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3)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_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1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3)

ID:714079

大小:42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6-0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九年级化学实验教材(人教版) 《金刚石、石墨和 C60》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 了解金刚石、石墨、木炭、活性炭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② 理解物质的结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③ 知道同种元素可组成不同的物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科学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知识的交 流与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 通过物质结构、性质与用途之间关系的学习,增强学 生对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的认识。 ② 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研精神。 二、课型:探究学习型 三、教学重点: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及其用途 四、教学难点:引起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出现差异的原因 五、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实验探究,合作讨论,对比归纳及信息技术相结合 六、教学设备:多媒体课件、玻璃刀、玻璃 学生准备:废旧电池的碳棒、干电池、导线、小灯泡、不同型号的铅笔、小刀 七、教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一把玻璃刀 观察,并说出它在日常生 活中的用途。然后阅读 P104 页关于金刚石的图 文。 通过实物使学生有亲切 感,觉得生活中处处有化 学。 多媒体投影:金刚石的图 片 讨论归纳出金刚石的性 质与用途 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 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多媒体投影:播放一则在 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向伊 拉克投放了石墨炸弹的 报道。 观察、思考、讨论石墨炸 弹造成伊城市大面积停 电的原因。 与时事紧密相联,激发学 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展示石墨的图片 说出石墨的导电性在生 活中的运用。 加强学生对事物的观察、 思考能力。 布置探究活动实验 1:请 学生们通过小实验来验 证石墨的导电性 把碳棒连接到自己设计 的电路中。 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 验石墨的导电性。 演示实验:把一支标有 9B 观察。结合探究实验 1, 让学生学会运用类比、联 铅笔的铅笔芯连接到电 路中。 通过发现小灯泡亮了,大 胆猜测铅笔芯的成分。 想的方法思考问题。 指导阅读 P104 页关于石 墨的图文。 小结石墨能做铅笔芯是 因为石墨很软。 培养自学能力。 布置探究实验 2:请同学 们把自己预先准备的铅 笔芯连接到电路中。 动手完成实验,发现有些 同学的小灯泡亮,有些同 学的小灯泡不亮。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激疑诱思,进一步激发学 习兴趣。 精讲点播:给学生介绍关 于铅笔上标示的 H、B 的 含义。 观察同组同学的铅笔,比 较铅笔的软和硬。 拓展学生视野,丰富课余 知识。 布置探究实验 3:让学生 用手指轻捏铅笔芯粉末, 说出感觉。 体验、比较。认识到石墨 的润滑性。 让学生亲身体验石墨的 滑腻,同时学会设计对比 实验。 提出问题:怎样打开一把 生锈的铁锁? 讨论,回答问题。 学会学以致用,让理论与 实际相结合。 设问激疑:金刚石和石墨 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 质,为什么在性质上有这 么大的差异? 讨论、思考、猜想。 引起思考和学习兴趣,培 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 达能力。 多媒体投影:金刚石和石 墨的空间结构图。 组织各小组的学生按不 同的方式叠放书本。 同组同学把几本书按照 不同的方式叠放。讨论得 出结论:物质的结构决定 了物质的性质。 化难为易,把抽象的问题 形象化、生动化,增强学 生对知识的亲身感受。 演示实验:把木炭投入到 滴有红墨水的蒸馏水中。 设问:木炭为什么能使红 墨水褪色? 观察、思考原因。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 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投影:木炭的结构 图。 观察、讨论得出结论:木 炭能使红墨水褪色是因 为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 结构。 以实例验证,加深对结构 决定性质的认识。 多媒体投影:防毒面具的 由来。 观察、思考得出结论:活 性炭也具有吸附性,且吸 附性比木炭强。 通过防毒面具引入活性 炭,增强趣味性和实效 性。 多媒体投影:C60 的结构及 知识简介。 观察、思考,认识新的物 质。 拓宽学生知识面,让学生 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物质 世界。 师生互动。 小结本节课的收获。(内 容如下表) 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 综合分析和归纳能力。 多媒体投影: 师生互动。 由此表归纳小结出: 1 同种元素可组成不同的单 质; 2 结构 性质 用途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 能力和归纳能力,升 华所学内容。 多媒体投影习题,并进行 引导和评价。 边练习,边交流,使重难点 得以突破。 增强实效性,夯实双 基。 多媒体投影: 1、课后思考题: 金刚石、石墨和 C60 等物质 物理性质不同,其化学性 质又如何呢? 2、课后探究: 完成一篇小论文《生活中 的炭》。 记录。 课后完成。 为下一节课学习作好 铺垫。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 料的素养和能力。 决定 体现 决定 体现 金刚石 石墨 切割玻璃、大理石, 加工坚硬的金属 很软 能导电 很滑腻 很硬 作铅笔芯 作电极 作润滑剂 木炭 活性炭 作超导材料C60 吸附性 作吸附剂 脱色剂 低温时电阻 几乎为零 都 是 由 碳 元 素 组 成 的 单 质 八、板书设计: 结论:1、同种元素可组成不同的单质。 2、 决定 体现 决定 体现物质的结构 性质 用途 金刚石 石墨 切割玻璃、大理石, 加工坚硬的金属 很软 能导电 很滑腻 很硬 作铅笔芯 作电极 作润滑剂 木炭 活性炭 作超导材料C60 吸附性 作吸附剂 脱色剂 低温时电阻 几乎为零 都 是 由 碳 元 素 组 成 的 单 质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