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认识生物
安徽真题体验
内
容
索
引
考点必备梳理
考法必研突破
核心素养提升
安徽真题体验
1.(2019·安徽)某生物学兴趣小组准备以蝌蚪为实验材料,探究甲状腺激素
在动物发育中的作用。下列是某同学在小组讨论实验方案时的发言,错误
的是( )
A.实验开始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蝌蚪应大小相同
B.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水温、水质及饵料等条件应一致
C.每组用一只蝌蚪进行一次实验,就可获得可靠的结果
D.实验结束后,应及时将实验动物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环境
答案 C
解析 实验开始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蝌蚪应大小相同,A项正确;实验组和
对照组的水温、水质及饵料等条件应一致,B项正确;用一只蝌蚪进行一次
实验,这样得到的实验结果会具有偶然性,不能令人信服,C项错误;实验结
束后,应及时将实验动物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环境中,D项正确。
2.(2018·安徽)下列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属于实验法的是( )
A.使用望远镜观察野生天鹅的取食和孵卵
B.使用监控设备来直播大熊猫的分娩过程
C.通过和黑猩猩交朋友来观察研究其行为
D.利用特定的装置来研究蚂蚁之间的通讯
答案 D
解析 “使用望远镜观察野生天鹅的取食和孵卵”属于观察法,A项错误;“使
用监控设备来直播大熊猫的分娩过程”属于观察法,B项错误;“通过和黑猩
猩交朋友来观察研究其行为”属于观察法,C项错误;“利用特定的装置来研
究蚂蚁之间的通讯”属于实验法,D项正确。
3.(2018·安徽宣城)在“探究X因素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实验中,适合设置对照
的组合是( )
A.有氧和无光B.室温和低温
C.低温和潮湿D.强光和无氧
答案 B
解析 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
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他条件应相同。这样便于排除其他条件对实验的
干扰。选项中的B“室温和低温”适合设置对照。
4.(2018·安徽亳州)下表所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方案及结
果。下列有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
A.①与④比较,说明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B.②与④比较,说明水分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C.③中种子都未萌发,是因为缺少种子萌发所需各种条件
D.④中2粒种子未萌发,可能是这两粒种子萌发需要的自身条件不具备
装置 小麦种子数 实验条件 实验结果
① 50粒 潮湿 4 ℃ 0粒萌发
② 50粒 干燥 25 ℃ 0粒萌发
③ 50粒 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 25 ℃ 0粒萌发
④ 50粒 潮湿 25 ℃ 48粒萌发
答案 C
解析 从表中分析看,④中种子满足了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充足的空气、
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种子萌发;而①中种子温度低,没有萌发,故①与
④比较,说明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A项正确;②与④比较,唯一
的变量是水,②中种子不萌发,④中种子萌发,说明水分是影响种子萌发的
环境条件,B项正确;③中种子都未萌发,是因为③中种子全部浸泡在水中,
缺少空气,不是缺少水分和温度,C项错误;种子萌发除了满足一定的外界条
件外,种子自身还必须具备有活力的胚及必要的营养物质,故④中2粒种子
未萌发,可能是种子不具备萌发的自身条件,D项正确。
5.(2018·安徽芜湖)病毒属于生物,其主要理由是( )
A.具有细胞结构 B.能使其他生物致病
C.能繁殖后代 D.具有严整的结构
答案 C
解析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
才能进行生命活动。病毒是生物,其主要理由是病毒能够在寄主体内大量
繁殖。
6.(2018·安徽亳州)如图所示,这表明生物具有什么样的共同特征?(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进行呼吸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答案 C
7.(2018·安徽)某种金合欢有大而中空的刺,蚂蚁栖居其中,并以金合欢嫩叶
尖端的球状小体为食,为探究栖居蚂蚁对金合欢生长的影响,用金合欢幼苗
进行实验,研究结果如下表。实验说明栖居蚂蚁对金合欢的生长( )
A.有促进作用B.有抑制作用
C.有利也有弊 D.无任何影响
金合欢幼苗的生长状况 没有蚂蚁栖居的
金合欢
有蚂蚁栖居的金
合欢
10个月中的存活率/% 43 72
幼苗生长
高度/厘米
5月25日至6月16日 0→6.2 0→31.0
6月17日至8月3日 6.2→10.2 31.0→72.9
答案 A
解析 通过表格分析,有蚂蚁栖居的金合欢比没有蚂蚁栖居的金合欢存活
率高,并且通过两个一定时间内,金合欢幼苗生长状况的对比,可以看出有
蚂蚁栖居的金合欢比没有蚂蚁栖居的金合欢生长速度快,故说明栖居蚂蚁
对金合欢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考点必备梳理
考点一 生物的特征
生物的基本特征 举 例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动物捕食
生物能进行呼吸 鲸时常浮出水面呼吸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人出汗、植物落叶
生物具有遗传的特性 父亲和母亲都是单眼皮,儿子也是单眼皮
生物具有变异的特性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生物能够生长 一粒种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生物能够繁殖 鸟、鱼等通过产卵繁殖下一代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动植物均由细胞构成
巧学妙记 生物的特征
需要呼吸和营养,还能繁殖与生长;代谢废物要排出,细胞结构病毒无;遗传变异普
遍性,遇到刺激能反应。
易错警示 (1)不是所有的生物呼吸都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例如酵母菌可以
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呼吸。
(2)能生长的物体(如钟乳石)、能运动的物体(如机器人)均不一定属于生物;珊瑚
虫是生物,而珊瑚却不是生物。
(3)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具有以上所述的全部特征。如病毒无细胞结构,也不进
行呼吸,但是它能繁殖后代,也属于生物。但是电脑病毒不属于生物。
(4)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的依据是看该物体是否具有生命现象。
(5)每一种生物会同时具备多个生物特征,若某物体只具备其中某一项,则该物体
不一定属于生物。
考点二 科学方法
1.观察法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它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
显微镜等仪器。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
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和耐心;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2.调查法
(1)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如我国的森林资源每五年清查一次。
(2)对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和其他
生物三大类;也可以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划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还可以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3.实验法
(1)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
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
a.对照实验: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
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b.对照实验坚持单一变量原则,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
c.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
规律总结 (1)对照实验中分析变量时,要把握变量唯一的原则。
(2)对照组和实验组判定:对照组一般都是控制在理想状态下;实验组一般
只控制研究因素,其他因素处于理想状态;如在探究“土壤的潮湿程度对蚯
蚓生活的影响”实验中,对蚯蚓来说潮湿为理想状态,所以潮湿的实验装置
为对照组,干燥的实验装置为实验组。
考法必研突破
考法一生物的特征
考向:以某些常见事物、实例或生活现象,辨析生物与非生物及对生物的基
本特征作出判断。
考法突破: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结合题干中的实例进行辨析。
例1(2020·海南)下列属于非生物的是( )
A.椰树 B.蘑菇C.珊瑚 D.水螅
答案 C
解析 椰树、蘑菇、水螅都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珊瑚是珊瑚虫分泌
的石灰质形成的,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
例2(2020·山东东营)下列诗词中所描述的生命现象与所体现的生物的特征,
不相符的是( )
选项 诗 词 生物的特征
A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生长发育
B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能繁殖
D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排出体内的废物
答案 A
解析 蜻蜓点水是蜻蜓在产卵,说明生物能够繁殖,A项符合题意;红杏伸出
墙外是受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项不
符合题意;鸟的繁殖行为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化、育雏几个
阶段,“春燕啄春泥”描写了燕子繁殖行为中的筑巢行为,说明生物能繁殖,C
项不符合题意;“新叶催陈叶”,树木落叶,说明生物能排出体内的废物,D项
不符合题意。
考法二科学方法
考向:结合生活实例辨析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及实验中对变量的分析和控
制。
考法突破:理解调查法和观察法的含义,分析实例,准确判断;掌握对照实验
的单一变量原则。
例3(2020·四川绵阳)目前,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这离
不开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每项科学决策都基于真实的数据,比如每天向
社会及时公布的新增患者数量、累计患者数量、新增治愈人数、累计治
愈人数等。采集这些数据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
A.抽样法 B.调查法 C.比较法 D.作出假设
答案 B
解析 科学调查的步骤: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有序的调
查方案→实施调查方案,并如实做好记录→对调查情况和结果进行整理和
分析→写出调查报告。每天向社会及时公布的新增患者数量、累计患者
数量、新增治愈人数、累计治愈人数等,采用的科学方法是调查法。
核心素养提升
命题点1 生物的特征
1.(2020·广东深圳)下列诗词中描述了生命现象的是( )
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D.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答案 B
解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都没有描述生命现象,而“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描写了生
命现象。
2.(2019·湖南湘潭)下列选项中,没有体现生物的特征的是( )
A.二月春风似剪刀 B.无心插柳柳成荫
C.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D.葵花朵朵向太阳
答案 A
解析 “二月春风似剪刀”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没有体现生物
的特征,A项符合题意;“无心插柳柳成荫”体现生物的生长和繁殖的特征,B
项不符合题意;“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体现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C项
不符合题意;“葵花朵朵向太阳”体现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特征,D项
不符合题意。
3.(2020·内蒙古通辽)一粒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池塘中的小鱼可以长成
大鱼,我们从婴儿到成年,这些现象所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能进行呼吸
B.能变异
C.能生长
D.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答案 C
解析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一粒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池塘中的小鱼可以
长成大鱼,我们从婴儿到成年,这些现象都体现了生物能生长的特征。
命题点2 科学方法
4.(2020·广东深圳)某探究小组对校园植物种类进行调查,采取的做法不恰
当的是( )
A.制订可行的调查方案 B.选择科学的调查方案
C.确定合理的调查对象 D.凭个人喜好记录调查数据
答案 D
解析 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要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对调查的结果要认真整理、分析,有时还需要进行数学统计,都符合调查的
要求。调查时要如实记录,而不是凭个人喜好和感觉记录调查数据,故D项
错误。
5.(2020·山东潍坊)某科研小组为探究山药中的山药多糖对治疗糖尿病的
医学价值,招募20至60岁的志愿者分为三组:20位糖尿病患者、20位健康者、
20位治疗后血糖含量稳定者,每天只定时服用一定量的山药多糖,结果表明,
服用该多糖对糖尿病的治疗及巩固有一定的作用,但由于个体之间的相对
差异较大而不能得出明确的结论。你认为以下最能提高本研究结果可信
度的改进措施是( )
A.增加一个对照组
B.增加每组被测人员数至100人
C.统一被测者的性别
D.统一被测者的年龄
答案 B
解析 本实验中,20位健康者是对照组,不需要再增加一个对照组,A项不符
合题意;在实验测量中,出现误差是难免的,增加每组被测人员数至100人,可
以避免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B项符合题意;统一被测者的性别、统一被测
者的年龄,对该实验关系不大,故C、D两项不符合题意。
6.(2020·山东东营)某种金合欢有大而中空的刺,蚂蚁栖居其中,并以金合欢
幼叶尖端的组织为食。为了研究蚂蚁对金合欢生长的影响,生物小组用金
合欢幼苗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的变量是幼苗的存活率和高度
B.蚂蚁以金合欢幼叶尖端的组织为食,对金合欢生长有害
C.蚂蚁“侵食”金合欢,可提高幼苗的存活率并能促进幼苗生长
D.栖居的蚂蚁数量越多,对金合欢生长越有利
金合欢幼苗的生长状况 没有蚂蚁生活的金
合欢
有蚂蚁生活的金合
欢
10个月的存活率/% 43 72
幼苗生长的高度/厘
米
5月25日至6月16日 0→6.2 0→31.0
6月17日至8月3日 6.2→10.2 31.0→72.9
答案 C
解析 从表中信息可知,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比没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幼
苗存活率高,生长速度快。所以实验的变量是蚂蚁的有无,A项错误。从表
中信息可知,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比没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幼苗存活率高,
生长速度快。所以蚂蚁对金合欢的生长有促进作用,B项错误。从表中信
息可知,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比没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幼苗存活率高,生长
速度快。因此实验表明:蚂蚁能促进金合欢幼苗的生长,C项正确。有蚂蚁
生活的金合欢比没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存活率高,并且通过两个时间的对
比,可以看出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比没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生长速度快,因
此说明栖居的蚂蚁对金合欢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并不是栖居的蚂蚁数量越
多,对金合欢生长越有利,D项错误。
7.(2019·山东德州)在对蜜蜂色觉的研究中,奥地利动物学家费里施怀疑“蜜
蜂是色盲”这一说法,他认为蜜蜂能分辨花卉的不同颜色。这一步骤属于
科学探究基本环节的( )
A.提出问题B.作出假设
C.制定计划 D.表达交流
答案 B
解析 实验对象的一个假定性的解释,或者说是对所提出问题的一个推测
性的回答;在对蜜蜂色觉的研究中,弗里施怀疑“蜜蜂是色盲”这一说法,他
认为蜜蜂能分辨花卉的不同颜色。这一步骤属于实验法研究的作出假设。
8.(2019·四川绵阳)食堂工作人员对学生每天的饭菜都要随机采集,部分留
样,供有关部门进行食品安全检查。其中主要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
A.比较 B.抽样检测
C.作出假设 D.生物分类
答案 B
解析 由题干叙述知,食堂工作人员对学生每天的饭菜都要随机采集,部分
留样,供有关部门进行食品安全检查,因此其中主要运用的科学方法是抽样
检测。
综合命题点
9.(2019·广东广州)菁菁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几只鼠妇,她对鼠妇的生活
环境产生了兴趣,将在各处观察到的鼠妇数量记录下来(如下表所示)。根
据记录表中的数据推测,适宜鼠妇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
A.阳光充足 B.阴暗潮湿
C.空气干燥 D.较高气温
地 点 鼠妇数量/只
水泥路上 0
花园的石块下 24
种花的花盆下 18
草地里 2
答案 B
解析 从表格中看出,花园的石块下、种花的花盆下的阴暗潮湿环境中鼠
妇数量多,因此根据他们的记录,可知适宜鼠妇生存的环境条件是阴暗潮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