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飞扬,勇于探究,大胆质疑,合作共赢,为自己的幸福人生奠基。1
第五单元 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第 1 课时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重点:计算的依据和步骤)
2.掌握化学计算的解题格式,培养化学计算题的解题能力。
3.通过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能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
【课前预习】
1、什么叫化学方程式?
2、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3、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是什么?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⑴用高锰酸钾加热的方法制氧气
⑵氢气和氧化铜加热条件下的反应
⑶用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制氧气
5、在 4P+5O2= 2P2O5 的反应中, 份质量的磷跟
份质量的氧气起反应,生成 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引入】
(1)2016 年“神州 11 号”用长征系列火箭发射升空时,若火箭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当火
箭点火升空时,会发生什么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和读法?
(3)填表:
(4)分别计算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小结: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等于其________________之比。
例如:2H2+O2==2H2O
4 32 36
4g 36g 36g 还是 40g?
因此,人们在化工生产中购买原料时,一定要先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如果买多了,就会
浪费原料。买少了又不够,因此人们要进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二、自主探究:
知识点: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尝试练习】现有 8g 氧气与足量的氢气完全燃烧,能生成多少克水?
[审题]①该题涉及的化学变化(化学方程式)为 ;②题
目给出的已知量为_______的质量,未知量为______的质量;③已知量与未知量有什么关系?
[解题]请你在草稿纸上书写出详细的解题过程。
[对照]写完后,请先自己检查,再与同学的解题过程对比、交流,然后与 P102 例 1 比较有哪些异同。
【阅读】自学课本 P102 例 1、例 2 后,完成以下问题:
【思考交流】
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可分为哪几个步骤?
2.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应注意哪些问题?
(阅读 P102 例 1)总结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哪几步进行,用一字概括。
【计算依据】
【例题】实验室用 H2 还原 CuO,现有 160gCuO,至少需要 H2 多少克?可生成 Cu 多少克?
【讲解】
【练习】1、电解 36 克水可得到多少克氢气?下面是四位同学的解题过程和结果如下,检查后回答:
甲同学 乙同学 丙同学 丁同学
反应物 生成物 质量比
O2 H2
相对分子质量比
1 2g 18g
2 64g 8g
激情飞扬,勇于探究,大胆质疑,合作共赢,为自己的幸福人生奠基。2
[解]设可得 X 克氢气。
HO2 H↑+ O2↑
33 1
36g x
33:1=36g:x
x = 1.1 g
答:可得到 1.1 克氢气
[解]设可得 X 克氢气。
H2O H2 ↑+ O2
↑
18 2
36g x
18:2=36g:x
x = 4 g
答:可得到 4 克氢气
[解]设可得 X 克氢气。
2H2O 2H2 ↑ + O2
↑
36 4 32
36 x
36:2=36g:x
x = 32
答:可得到 32 克氢气
[解] 设可得 X 克氢气。
2H2O 2H2 ↑ + O2
↑
36 4
36g x
x = 4 g
答:可得到 4 克氢气
甲同学做得对吗? 你能得到什么启示吗? 写准物质化学式,
乙同学做得对吗? 你能得到什么启示吗? 化学方程要配平;
丙同学做得对吗? 你能得到什么启示吗? 关系式对关系量,计算单位不能忘;
丁同学做得对吗? 你能得到什么启示吗? 关系量间成正比,解设比答要完整。
2、31g 磷完全燃烧,需要 O2 多少克?生成 P2O5 多少克?
【小结】
八个注意:1、设未知数不带单位,并指明所设的量为质量;
2、准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化学式、配平、条件等);
3、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各已知量、未知量一一对应;
4、正确列出比例式(可横式,可竖式);
5、计算过程和结果要带上单位,并且单位要统一;
6、不是相关的量,不需标出;
7、同一题中出现多问,可放在一起完成;
8、已知反应物、生成物中任意一量,可计算出其它任何量。
三个要领:1、步骤要完整;
2、格式要规范;
3、得数要准确(题上未做明确要求,而除不尽的保留一位小数)。
三个关键:1、准确书写化学式;
2、化学方程式要配平;
3、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课堂练习】
课本 P103.1~3
1.要让 3g 镁条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是( )
A、2g B、1g C、1.5g D、无法计算
2.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在这个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是( )
A、27∶32∶102 B、27∶24∶43 C、4∶3∶2 D、108∶96∶204
3.在化学反应 3X+4Y =2Z 中,已知 X 和 Z 相对分子质量为 32 和 102,则 Y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4.碳在高温时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计算要使 80 克氧化铜完全反应,需要碳的质量至少
是多少?
5.用氢气还原 16 克氧化铜可得到铜多少克?同时生成多少克水?你能计算出参加反应的氢气的质
量吗?
【中考直通车】
6.在反应 2A+5B=2C+4D 中,C、D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9:22。若 2.6gA 与 B 完全反应后,生成
8.8 gD。则在此反应中,B 与 D 的质量比为( )
A.4:9 B.8:11 C.10:11 D.31:44
7.A、B、C 三种物质各 15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 30g 新物质 D。若增加 10g A,则反应停止后,原
反应物中只余 C。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 剩余 9g B.第二次反应后,D 的质量为 50g
C.反应中 A 和 B 的质量比是 3∶2 D.反应中 A 和 C 的质量比是 5∶2
8.发射通信卫星的火箭用联氨(N2H4)做燃料,用四氧化二氮(N2O4)助燃,生成物不会对大气造成
污染。
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2H4+N2O4=3 +4H2O,请在横线上填写化学式以完成该化学方程式。
⑵请计算 9.6gN2H4 完全燃烧需要助燃物 N2O4 的质量。
【拓展延伸】
9.已知化学反应 2A + B = C + D,7 克的 A 与 20 克 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16 克 C,已知 D 的相对分
子质量为 4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4 克 A 参加反应可生成 D22 克 B、A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8
C、B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40 D、C 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大
10.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取一定质量的该样品与 1g 的二氧化锰
混合,其总质量为 6g。依次加热该混合物 t1、t2、t3、t4 时间后,分别冷却称量剩余物质量,记录
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
加热时间 t1 t2 t3 t4
剩余固体的质量(g) 4.24 4.16 4.08 4.08
试计算:(1)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氧气的总质量为 ;(2)样品中氯酸钾的纯度是多少?
11.根据碳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
A.3 gC 和 8 gO2 生成 11 gCO2 B.2 gC 和 4 gO2 生成 6 gCO2
C.4 gC 和 5 gO2 生成 9 gCO2 D.5 gC 和 9 gO2 生成 14 gCO2
12.中国登山协会为了纪念我国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 50 周年,再次组织攀登珠峰活动。阿旺扎
西等一行登山运动员于 5 月 21 日 13:40 成功登顶。假如每名运动员冲顶时消耗自带的液氧 4.8 kg。
求:
(1)4.8 kg 氧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 1.43 g/L)
(2)若在实验室中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相同质量的氧气,需要多少千克高锰酸钾?
激情飞扬,勇于探究,大胆质疑,合作共赢,为自己的幸福人生奠基。3
13.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20g,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后,得剩余的固体物质 13.6g,问:(1)
剩余的固体物质是什么?各多少克?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克?
【作业布置】《同步轻松练习》P96~98。
第五单元 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第 2 课时
一、学习目标:
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
2、已知混合物中的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如何求混合物中另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组内帮扶学习、展示
常见题型
1.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信息,如何求反应物的质量及相互质量比?(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
式相结合的计算)
例 1 已知在反应 3A+2B=2C+D 中,反应物 A、B 的质量比为 3:4。当反应生成 C 和 D 的质量共 140g
时,B 消耗的质量为_________g。
分析:此题能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于生成物 C 和 D 的质量共 140g,所以 A 和 B 的质量之和也应为
140g。由于反应物 A、B 的质量比为 3:4,则可将物质总质量视为 7 份(3+4=7),A 占其中 3 份,B
占其中 4 份。所以消耗 B 的质量为 140÷7×4=80g。
例 2 在化学反应 3X+4Y=2Z 中,已知 X 和 Z 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 32 和 102,则 Y 的相对分子质
量为_____。
分析:此题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 Y 的相对分子质量。解题时,首先要确定 4Y 的值,即 3×32+
4Y=2×102 4Y=2×102-3×32=108 Y=27
例 2:把干燥纯净的 KClO3 和 MnO2 的混合物 15.5g 装入大试管中加热制取 O2,待反应完全后,冷
却称量,得到 10.7g 固体物质。①计算制得的 O2 多少克?②10.7g 固体物质中含有哪些物质?各多
少克?③原混合物中 KClO3 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练习)1、实验室用 16g 高锰酸钾放在试管中加热,反应后称得剩余物质的质量为 14.4g,则剩余
的物质是( )
A、K2MnO4 B、MnO2 、K2MnO4 、KMnO4 C、MnO2 、K2MnO4 D K2MnO4 、KMnO4
2、在反应 X===2Y(X 和 Y 分别代表某物质的化学式)中,若 X 消耗 ag,则生成 Y 的质量是( )
A、0.5ag B、ag C、2 ag D 、3ag
3、某化合物完全燃烧,消耗 9.6g 氧气,生成 8.8g 二氧化碳和 5.4g 水,下列对该化合物组成的判断
正确的是( )
A、含有 C、H、O 三种元素 B、只含有 C、H 两种元素
C、只含有 C、O 两种元素 D 无法确定
4、氯酸钾、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26g,加热后完全反应,最后剩余物质的质量为 16.4g。求:(1)生
成氧气的质量;(2)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3)原混合物中 KClO3 的质量分数。
5、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钢铁厂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在实验室将 5.8g 生铁样品放入烧杯
中,加入 50g 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反应后称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 55.6g。
(提示:Fe+H2SO4===FeSO4+H2↑)。求:(1)产生 H2 的质量是多少?(2)该生铁样品中铁的质
量分数?(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已知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或密度、体积),如何求另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或
体积)?(体积与质量换算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例 3 中国登山协会为纪念我们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 50 周年,再次组织攀登珠峰活动。阿旺扎
西等一行登山运动员于 2003 年 5 月 21 日 13:40 成功登顶。假如每位运动员冲顶时消耗自带的液氧
4.8g 。求:
(1)这些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为 1.43g/L)
(2)若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相同质量的氧气,需要多少千克的高锰酸钾?
(3)用这种方法给登山运动员供氧,是否可行?简述理由。
激情飞扬,勇于探究,大胆质疑,合作共赢,为自己的幸福人生奠基。4
解:(1)4.8kg 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Lg
kggg 6.3356/43.1
/10008.4
(2)设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的质量为 x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316 32
x 4.8kg
8.4
32316
x kggx 4.4732
8.4316
(3)不行。此法成本太高,经济上不合算;或在实验室制如此多氧气,耗时太长。
分析:此题难度不高,主要考查学生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两个重要的注意点:1.气体体积和气体
质量的换算(即气体体积=气体质量÷气体密度);2.化学方程式中单位的换算,如题目中出现“kg”
与“g”之间的换算。此题中不仅仅是一道有知识背景的简单计算,还考查了学生仔物质制备时是否
考虑原料成本和反应时间的因素。
例 4 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要制取 11.2L(标准状况)氧气,需要高锰酸钾多少
克?(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 1.429g/L)
(练习)1、将 10g 铁与 50g 稀硫酸反应完毕后,取出剩余的铁,洗涤干燥,称其质量为 3g,试求
制得的氢气多少升?(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是 0.0899g/L)
2、要制得标准状况下 11.2LO2,至少需要多少克 KClO3?(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 1.429g/L)
3、过氧化钙(CaO2)能杀菌消毒,且能与水反应产生 O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CaO2+2H2O===2 Ca(OH)2+O2↑。某同学把 1.8g 不纯的过氧化钙样品(杂质不与水反应)加
入到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完全反应后生成了 0.224L O2(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 1.429g/L)。
计算:(1)生成氧气的质量(精确到 0.01g);(2)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
3.已知混合物中的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如何求混合物中另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含杂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例 4 煅烧含碳酸钙 80%的石灰石 100t,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吨?若石灰石中的杂质全部进入生石灰中,
可以得到这样的生石灰多少吨?
解: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x
CaCO3
高温=== CaO + CO2↑
100 44
100t×80% x
xt
44
%80100
100
x=35.2t
生石灰的质量:100t-35.2t=64.8t
(例)某锌样品(含杂质,杂质不参加化学反应),含锌 65%。200g 该样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可制得 H2 多少克?
(分析)200g 不纯锌样品,不能带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应将不纯的锌换算成纯锌的质量,换算
公式:纯净物的质量=不纯物质的质量×纯净物的质量分数(纯度)
(练习)1、含杂质 30%的不纯铁粉 32g 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可生成 H2 多少
克?已知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为 0.089g/L,则产生 H2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
2、钢和生铁都说是铁的合金,其中钢的含碳量为 0.03%~2%,生铁的含碳量 2%~4.3%。将质量为
8.6g 的铁合金粉末样品加入烧杯中,然后注入 100g 稀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反应后烧杯中
的物质总质量为 108.3g。(假设样品中除碳外不含其它杂质)
(1)求反应中产生氢气的质量;(2)通过计算说明该铁合金样品是生铁还是钢。
激情飞扬,勇于探究,大胆质疑,合作共赢,为自己的幸福人生奠基。5
3、亮亮同学为了探究某石灰石的纯度(杂质不与酸反应),向 6.0g 石灰石样品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
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共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1.11L(该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为 1.977g/L)。试计
算:(1)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精确到 0.1g)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精确至 0.1%)
4.利用化学反应测定的实验数据,如何进行物质的计算和推断?(信息计算题)
例 5 小强同学前往当地的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他取回了若干块矿石样品,对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分数进行检测,采用了的办法如下:取用 8g 这种石灰石样品,把 40g 稀盐酸分 4 次加入,测量过程
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的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请计算:
(1)8g 石灰石样品中含有杂质多少克?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下表中 m 的数值应该为多少?
序号 加入稀盐酸质量(g) 剩余固体质量(g)
第 1 次 10 5.5
第 2 次 10 m
第 3 次 10 1.2
第 4 次 10 1.2
(4)要得到 280kgCaO,需要质量分数为 80%的石灰石多少千克?(化学方程式:CaCO3
高温
== CaO+CO2
↑)
解:(1)8g 石灰石样品中含有杂质为 1.2g。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008
2.18
g
gg =85%
(3)m=5.5g-(8g-5.5g)=3g
(4)设需要 80%的石灰石的质量为 x
CaCO3
高温== CaO+CO2↑
100 56
X×80% 280kg
kgx 280
56
%80
100
x=625kg
分析:此题通过不断改变所加入的稀盐酸的质量,观察剩余固体的质量来判断稀盐酸何时不足,石
灰石中 CaCO3 何时完全反应。由表中数据可知,在第三次加入 10g 盐酸后,固体剩余物质量不
再减少,说明剩余的 1.2g 固体不和稀盐酸反应,应为杂质。然后,用 8g 石灰石样品质量-
杂质质量=CaCO3 质量。再除以样品质量,即可求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第三小问也可
从题意得出正解,即第一次加 10g 酸时固体的质量减少应和第二次一样,所以第二次剩余的
固体质量就是 3g。最后一问可利用含杂质问题的解题方法处理。
讲解:足量的涵义: 适量(恰好完全反应的合适量)
足量
过量(反应后有剩余的量)
例 6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实验中 KClO3 样品的纯度,取一定质量的样品与 1gMnO2 混合,其
总质量为 6g,,依次加热该混合物 t1、t2、t3、t4 时间后,分别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记录有关数
据如下表(样品中的杂质不参与化学反应):
加热时间 t1 t2 t3 t4
剩余固体质量(g) 4.24 4.16 4.08 4.08
(1)在 时间后,该样品中的 KClO3 已完全反应。
(2)完全反应后产生的 O2 的总质量为 。
(3)样品中 KClO3 的纯度是多少?
(练习)1、将 16g 硫在给定量的氧气中燃烧,有如下实验数据:第一、二、三次分别给定 O215g、
16g、20g,生成 SO2 的质量分别为 30g、32g、32g。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数据说明,在三次实验中第 次恰好完全反应;
(2)第 次实验中有硫剩余,剩余 g;
(3)第 次实验中有 O2 剩余,剩余 g;
2、10gH2 和 O2 的混合气体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还剩余 1g 气体,求混合气体中 H2 和 O2 的质
量。
巩固练习
1:(2005·南通市)密闭容器内有 A、B、C、D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
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 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19.7 8.7 31.6 O.4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7.4 0 3.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 C 一定是化合物,物质 D 可能是单质
B.反应后密闭容器中 A 的质量为 19.7g
C.反应过程中,物质 B 与物质 D 变化的质量比为 87∶36
激情飞扬,勇于探究,大胆质疑,合作共赢,为自己的幸福人生奠基。6
D.若物质 A 与物质 C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197∶158,则反应中 A 与 C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l∶2
2:(2004·北京市)甲醇(CH3OH)是一种有毒、有酒的气味的可燃性液体。甲醇在氧气中不完全
燃烧可发生如下反应:8CH3OH + nO2 mCO2 + 2CO + 16H2O。若反应生成 3.6g 水,请计算:
(1) m 值是
(2) 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是多少克?(写出规范计算步骤)
3:(2005·江西省)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钢铁厂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在实验室将 5.8g
生铁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 50g 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反应后称得烧杯中剩余物
质的总质量为 55.6g。求:
(1)产生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2)该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2004·镇江市)为了测定某铜锌合金的组成,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利用该合金粉末与稀硫酸
反应,进行了三次实验,所得相关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所取合金的质量/g 10 10 20
所用稀硫酸的质量/g 50 80 50
生成氢气的质量/g 0.2 0.2 0.2
(1) 试计算该铜锌合金中合金锌的质量。
(2) 从上表数据分析,当所取合金与所用稀硫酸的比为 时,表明合金中的锌与稀硫酸恰好完全
反应。
5: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是( )
A.化学方程式表示了一种化学反应过程 B.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C.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D.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各反应物质量比等于各生成物质量比
6. .使 12g 镁分别在一定量氧气中燃烧,得如下实验数据: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所给氧气的质量g 4 8 16
生成氧化镁的质量g 10 20 20
下列关于以上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第一次实验中镁没有燃烧完 B.只有第二次实验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第三次实验中氧气没有消耗完 D.三次实验中固体质量都增加了
7 下图为某加钙食盐包装袋袋上的标签。小明通过下列方法检查该食盐中的钙元素的含量:往装有
稀硝酸的小烧杯(总质量为 200.00g)加入 30.00g 该盐样品,充分反应后,无固体剩余。反应后烧
杯和溶液的总质量为 229.67g。
(已知:CaCO3+2HNO3=Ca(NO3)2+H2O+CO2↑)
(1)反应过程中产生__________gCO2
(2)30.00g 该食盐中含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
(3)此加钙食盐钙含量是否符合标签要求?
11. 某学习小组用图示装置测定黄铜屑(锌铜合金)的组成,取一定量的黄铜屑放入烧杯中,并加
入足量稀硫酸。不同时间电子天平的读数如下表所示(不考虑 H2O 逸出):
反应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烧杯及所盛物质总质量
/g
335.7
0
335.5
4
335.4
4
335.3
8
335.3
4
335.3
2
335.3
1
335.3
0
335.3
0
(1)反应生成 H2 的总质量为 g。
(2)若要计算黄铜屑中锌的质量分数,还缺少的数据是 ,
若该数据用 a 表示,求出黄铜屑中锌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提示:Zn+H2SO4=ZnSO4+H2↑,铜不与稀硫酸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