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净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水的方法。
3、以水的净化为切入口,建立物质分离的一般方法。
4、以化学知识为载体,有目的地融入技术、数学、艺术学科的内容,最大程度
地体现学科融合。
教学过程:
引入 :在第 1 页 PPT 中建立珠江水污染的视频的链接
在第 2 页 PPT 中提出问题,动画飞入山泉水的成分标签帮助解决问题,并得到自
然界的水一般为混合物的结论,直观地认识到自然界的水中还含有许多可溶性杂
质。
在第 3 页
PPT 中 引
出课题:
水的净化
在第 4 页 PPT 中提出自来水厂的净化步骤
在第 5 页 PPT 中介绍静置沉降法的作用和利弊
在第 6 页 PPT 中,介绍吸附沉淀法中涉及的原理及分析变化属性,实验用时长,
可链接本实验的高倍放映视频展示净化效果。
在第7页 PPT 中介绍过滤法的原理及生活上的应用,从而拓宽学生对过滤的认识。
在第 8~10 页 PPT 中介绍实验室净化自然水的仪器及注意事项。同时通过课文阅
读解决过滤器的制作和实验注意事项这两个问题。
在第 11 页 PPT 中展示结论和思考,对三种方法的净化程度进行比较。
在第 12、13 页 PPT:通过电脑平台切换到实物投影仪,展示补充演示实验,进
一步让学生感受在净化中存在于水中的各类物质是如何在每个净化步骤中被除
去的。
在第 14 页 PPT 中,介绍活性炭吸附的原理和应用。
在第 15、16 页 PPT 中,总结本节课的内容,以自来水厂水净化为例,概况一般
物质分离的常用方法、应用范围及优缺点。
在第 17 页 PPT 中,布置课外作业及简单讲解制作方法,提问有关问题。
在第 18~20 页 PPT 中,课堂练习反馈。
在第 21 页的结束 PPT 中,建立播放视频《美丽的水》的链接,展示不同状态水
的美丽,唤醒保护水资源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