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
【教学内容分析】
(一)本课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内容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2 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讲
述从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年间到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年间(公元 627-713
年)这一时期的历史。这期间虽然经历了武周(武则天)的代唐而立,中宗李显与睿宗李旦
时的动乱。但大体上,这八十六年是唐朝社会也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
这一时期统治者励精图治、政治清明、选贤任能、廉洁奉公、上下同心;生产力相对发
达、物质充裕、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这一时期由于朝野充满了生气,万物欣欣向荣,
人民身心愉快;渴望建功立业,蓬勃向上,所以整个社会显得明朗,自由,活泼,无拘无束,
生机盎然;这一时期,不仅是统治者的文治武功,社会物质的极大丰富,更重要的是一个国
家,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从未有的健康、豪迈、自信、自重和自强。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识记“贞观之治”、“女皇帝武则天”、“开元盛世”的主要内
容,初步了解盛世的表现,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还可以运用正确的评价历史
人物的方法,体会杰出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这节课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学
会从多个视角分析、评价历史,有利于唯物史观的形成。
从上述的意义上而言,本课在整个中国古代史教学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唐朝的建立和统一。识记、列表归纳“贞观之治”、“女皇帝武则天”、“开元盛世”
的主要内容,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运用正确的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体会杰
出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贞观之治”、“女皇帝武则天”、“开元盛世”的相关史实,引导学生归纳、概
括、比较分析史实,探究其背后的根源。理解从初唐到盛唐时期的统治者吸取隋朝灭亡的教
训,采取轻徭薄赋、选用廉吏;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居安思危、虚心纳谏等措施,促进了
唐朝社会经济的发展,最终在唐玄宗统治前期达到了顶峰。培养“史料实证”意识和“历史
解释”能力。通过对评价历史人物方法的学习,学生从中体会杰出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
到的推动作用。有利于学生学会从多个视角分析、评价历史,有利于唯物史观的形成,并且
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信与自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学习感知由于彼此宽容、互利共存、和睦相处,造就了唐朝社会经济的繁荣鼎
盛,政治的清明和奋发有为,整个国家、民族处在一种欣欣向荣的时代氛围里。从而激发起
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将当今时代与盛唐时期进行联系,培养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时代发展
的认同和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价值取向。
【学情分析】
(1)我校位于泉州市区、学生整体素质相对较好,知识面广,对于唐朝的历史有初步的
了解,为本课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初中生对于直观、感性程度知识易激发起学习的兴趣。这年龄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
好奇心和求知欲。比较适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推理教学法、图片教学法、启发探究法、质疑
讨论法等方法。
(3)初中生的思维尚处于形成阶段,对问题的探索、阐述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教师合
理有效引导。
【教学重点】
(1)通过《唐朝皇帝世系图(部分)》厘清唐高祖、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四者之间
的关系,简要归纳上述四者的事迹。收集“贞观之治”、“女皇帝武则天”、“开元盛世”的相
关史料,引导学生归纳、概括、比较分析相关的表现,探究其背后的根源。
(2)理解唐朝初年的统治者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采取轻徭薄赋、选用廉吏;广纳贤才、
知人善任;居安思危、虚心纳谏等措施,促进了唐朝社会经济的发展,最终在唐玄宗统治前
期达到了顶峰。
【教学难点】
(1)“评价历史人物方法的学习、从评价中体会杰出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到的推动
作用”这些要求对于初一年的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要学会从多个视角分析、评价
历史人物,在学习过程中 初步培养唯物史观的形成,难度较大。
(2)通过学习感知从初唐到盛唐时期,整个国家、民族处在欣欣向荣的时代,这个历史
大背景对于学生而言难度较大;将当今时代与盛唐时期进行联系,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时代发
展的认同和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价值取向这些方面有待于教师加以引导、点拨。
【教法与学法】
1、教学方法
采用推理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启发探究教学法、质疑讨论法等为主的多媒体教学。
2、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通过对世系图、相关史料的学习,掌握从历史图片、历史材料中获取历史
知识的能力。通过推理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逻辑思维能力。
(2)倡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加工整理历史信息和合作创作的能力。
(3)指导学生从多个视角分析、评价历史人物,推动唯物史观的初步形成,并培养学生
的自信与自主能力。
【设计理念】
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教学,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 “用教材教”。在这一理念指导下,
本课根据课程标准、学情、教学内容,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整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
的基本原则,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尤其是对史料解读、分析的方法和能
力的培养,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发挥历史教育的基本功能。同
时克服以教师为中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中来,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精神,获得
新知识的能力,与交流合作的能力,实现师生、生生积极互动,使学生在质疑、调查、探究
中接受新知,培养学生充分的自主性与独立性。
本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出发点,通过推理教学法先引导学生从教
材和史料中获取结论,再引用相关的史料教学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素养,得出唐朝初年
兴盛的原因,“历史解释”能力得到培养;通过“唐朝皇帝世系图(部分)”培养学生的时空
观念;最后通过多个视角大胆设疑,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将唯物史观贯穿于教学之中。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
准备
展示、解读课程标准,提出学习目标。
学生明确课程标准、学习目
标。
新课
导入
【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
“昭陵六骏之拳毛騧”、 “唐兽首玛瑙杯”、
“唐《簪花仕女图》(局部)”
教师提问:通过前面的展示,结合你平时的了
解,你对唐朝有什么初步印象?
老师的印象:风华的唐朝是那大袖衫襦、闲庭
信步、轻纱蔽体的女子;是昭陵六骏蹄下的平
沙千里;是江州司马身上飘逸的青衫、上元节
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答案预设:唐朝很富裕、强大
通过学生比较熟
悉和形象的唐诗、
图片导入课程,有
利消除学生对课
程陌生感。学生在
学习过程中体验、
感知唐朝昂扬向
上的精神风貌。
如虹的灯火;更是诗文中建功立业的豪迈。
教师追问:唐朝这个常常被人在梦里追寻千百
遍的朝代,究竟是怎样形成如此巨大的魅力
呢?
讲授
新课
【讲授新课】
教师展示: 《唐朝皇帝世系图(部分)》
教师提问: 请大家观察《唐朝皇帝世系图(部
分)》,结合课文找出唐高祖、唐太宗、武则天、
唐玄宗四者之间的关系,简要归纳上述四者的
事迹。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适当补充和点评。
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答案预设:
1.李渊建立了唐朝,定都长
安,平定全国
2.李世民就是唐太宗,626
年即位,次年改年号“贞
观”。开创“贞观之治”。
3.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
的女皇帝。为“开元盛世”
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4.李隆基就是唐玄宗,是武
则天的孙子,其统治前期开
创了“开元盛世”。
通过《唐朝皇帝世
系图(部分)》,培
养学生的时空观
念,把握从贞观之
治到开元盛世的
历史时序。
讲授
新课
教师讲授:后世对于初唐到盛唐的帝王都有一
定的评价。接下来请大家一起来完成“合作推
理.评价”所提出的问题。
教师讲授:为什么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都
能获得肯定的、正面的评价呢?他们统治时
期,唐朝社会是怎样的发展局面?接下来请大
家结合课本,一起来完成“合作推理.表现”。
教师讲授:通过同学们小组的共同合作,我们
一起了解了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前期)
的政治、经济、文教方面的表现,接下来我们
再一起来追根溯源,探讨从“贞观之治”到“开
元盛世”,唐朝从初唐走向盛唐的根源。
学生积极讨论,回答问题。
答案预设:
材料一反映的是唐太宗;
材料二反映的是武则天;
材料三反映的是唐玄宗。
材料都对这三者给予肯定
的评价。
学生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
务。
培养学生根据材
料提取有效历史
信息的能力和归
纳比较的能力。
回归教材、及时落
实所学知识。
表格教学,培养学
生观察、归纳、比
较能力。
培养学生根据材
料提取有效历史
信息的能力。通过
推理教学培养学
生的逻辑思维能
力。
通过连续的四则
讲授
新课
教师提问: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归纳“贞观之
治”出现的原因。
教师讲解:在唐太宗之后的统治者基本上延续
了唐太宗的统治思想,唐朝社会经济得到进一
步的发展。
教师讲解: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贞
观之治”、“女皇帝武则天”、“开元盛世”的史
实,理解唐朝初年的统治者吸取隋朝灭亡的教
训,采取轻徭薄赋、选用廉吏等措施,促进了
唐朝社会经济的发展,最终在唐玄宗统治前期
达到了顶峰。
接下来我们再来探讨几个问题。唐太宗是我国
历史上最著名的帝王之一,你如何评价唐太
宗?在评价时应注意使用哪些评价方法?
学生归纳“贞观之治”出现
的原因。
学生读图、识图。
引导学生掌握由
发散到集中的思
维方式,明确得出
了“贞观之治”出
现的原因。“历史
解释”素养得到培
养。
通过《唐朝发展历
程示意图》直观形
象地呈现出唐朝
从初唐到盛唐的
发展历程。易于学
生从整体上掌握。
讲授
新课
教师讲解:评价历史人物要采用一分为二的方
法,在这里老师再提供几则材料,请大家转换
学生结合材料,进一步深入
评价唐太宗。
师生共同做出评价。
适当补充关于唐
太宗的史料,利于
培养学生从多个
视角分析、评价历
史人物。
注意引导学生体
会杰出历史人物
对历史发展所起
到的推动作用。
课堂
小结
教师讲解:正是从初唐到盛唐时期,唐太宗、
武则天、唐玄宗等皇帝采取了政治稳定、经济
繁荣、科举选官等一系列制度,对唐朝的发展
起到了推动作用,为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
力,整个社会自信而开放。
随堂
小测
学生课堂完成小测
【教学反思】
1、本课教学设计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训练贯穿于整
个教学过程。充分运用多媒体,注重培养学生“动脑、动嘴、动手”能力,通过学生主动参
与,既突出了重点,化解了难点,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历史学
科综合能力。在师生探究式学习中,教师适时进行导引、点拨,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
神,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2、本课的亮点在于突出了通过推理教学法先引导学生从教材和史料中获取结论,再引用
相关的史料教学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素养,得出唐朝初年兴盛的原因。通过“唐朝皇帝
世系图(部分)”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最后通过多个视角大胆设疑,分析、评价历史人物,
将唯物史观贯穿于教学之中。
3、本课充分合理利用教材,大胆对教材的运用进行整合和创新。提高了学生分析、比较
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入终身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本课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注重关键词的把握,在教学活动中适时运用表格、课堂
练习等多种形式对学习内容进行巩固。
5、本课的学生活动较为丰富、形式多样、直观明了、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6、本课的教学活动中还注重渗透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通过图片、材料的选择
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7、不足的是将当今时代与盛唐时期进行联系,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时代发展的认同和投身
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价值取向这些方面有待于教师加以引导、点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