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第一课时 江海交汇之地
教学目标:
1、运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形图,明确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范围和
成为“鱼米之乡”的自然条件。
2、结合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示意图,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
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3、能够说出河流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中的作用,并能迁移运用
到其他地区。
教学重点: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范围和成为“鱼米之乡”的自然条件。
教学难点:
1、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河流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了解了南方地区
2
的气候,以及南方地区的农业和农产品,知道南方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水稻,但是,你们知道南方地区哪里盛产水稻吗?那么,今天,我们
就去看看“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二、新授:
教师出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形图,让学生找出长江三角洲位置。
位置: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
范围: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的
北部地区。
为什么这里被成为“鱼米之乡”?
长江三角洲地区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地形以平原为主,本地
3
区属于亚热带季风季风气候,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本地区河网密
布,湖泊星罗,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所以,自古以来,这里就
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让学生找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优势条件:
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
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这里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
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这里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
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
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让学生找出长江对长江三角洲农业发展的影响:长江为长江三角
洲地区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让学生找出长江对长江三角洲交通的影响:长江为长江三角洲地
区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
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城市集中,经济发达。说出长江对长江三
角洲的影响还有哪些:长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生活用水、工业用
水、水产品等。
让学生总结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1.有利影响
(1)河流沿岸地势平坦,可为区域发展提供生产生活用地。
4
(2)河流是水运通道,为区域对外交通运输提供方便。
(3)河流为区域内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丰富水源。
(4)提供广阔的水域,利于发展淡水渔业。在落差大的河段,还
能够利用廉价的水能资源。
2.不利影响
(1)河流水患会给区域造成损失。
(2)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过度排放会导致河流污染,从而影响
区域内生态环境。
(3)过度用水会破坏流域内水的自然循环和更新等。
让学生完成 P52 的学生活动:
5
1.说说岷江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利和弊:
利:岷江为成都平原提供灌溉水源。
弊:岷江水量不稳定,容易形成旱涝灾害。
2.说说都江堰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作用:
有效控制了岷江进入成都平原的水量,为成都平原农业发展提供
了便利且稳定的灌溉水源,同时也使成都平原免受水患灾害。
活动 3:议一议:长江下游和上游地区,河流对 发展影响的差异:
长江上游:(成都平原)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区域农业的发展。
长江下游:(长江三角洲)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区域农业的发
展 提供便利的通航条件,有利于区域的经济发展和对外联系。
6
三、课堂小结: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而且也是著名的江
海交汇之地,河流在区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里也是我国人
口和城市的密集地区。下节课,我们将学习《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四、当堂检测:
1、长江三角洲地区不包括( )
A.上海市 B.广东省 C.江苏省南部 D.浙江省北部
2、油菜田景观最常见于我国的( )
A.塔里木盆地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黄土高原 D.东北平原
3、被称为“鱼米之乡”和“天府之国”的地区分别是( )
A.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B.华北平原、珠江三角洲地区
C.长江三角洲地区、成都平原
D.长江三角洲地区、东北平原
4、下列关于河流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供灌溉水源
B.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
7
C.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料
D.河流引发的洪灾容易危及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
板书设计
位置: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
范围: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地区。
“鱼米之乡”:地势低平,平原为主,稻米产区
河网密布,湖泊星罗,淡水鱼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