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二年级(下)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第七单元 19《大象的耳朵》
教学目标
通过自主阅读,研讨交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语,了解大象的想法及转变过程,从而理解大
象最后所说的话。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通过自主阅读,研讨交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语,理解大象的想法及转
变过程。展开想象,将凝固的语言转化为可感的画面,具有一定的难度。
难点分析 因为年龄比较小,社会阅历少,难以理解大象最后说的话。
教学方法
1. 通过自主阅读,研讨交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语,理解大象的想法及转变过程。
2. 通过感悟课文,体会哪怕再多的人说的事情,也不一定会变成真的。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一、复习引入。
1、猜谜语
2、复习上节课学生掌握的生字、词语。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出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大象都碰到了哪些动物?他们都怎样说大象的耳朵?
(3)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熟读课文,了解大象耷拉的大耳朵。
1、自由读课文 1——8 自然段,了解大象那耷拉的大耳朵。
(1)都有哪些动物认为大象耷拉的大耳朵有病?
(2)用横线勾画出小动物们说的话,看看针对大象那耷拉的大耳朵,小动物们都说了些什么?
(3)用波浪线勾画出大象说的话,看看它的心理是怎样变化的?
(4)说说大象的想法。
2、学生边读课文边勾画。
3、学生汇报交流。
(1)认为大象的耷拉的大耳朵有问题的小动物有:小兔、小羊、小鹿、小马、小老鼠。
(2)小动物们是怎么说的呢?
A “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
B “你看,我的耳朵是竖着的,你的耳朵一定是有病了。”
C “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
(3)这是小兔和小羊说的话,它们的话都有一个共同的意思,那是什么呢?
(4)对了,它们都认为大象的耳朵有病,不仅是它们,连小鹿、小马、小老鼠都要说大象的耳朵。
你们觉得它们会说些什么呢?
(5)学生汇报小鹿、小马、小老鼠可能说的话,但要提醒孩子,都要围绕一个意思,那就是:它
们都认为大象的耳朵有问题。
(6)大象是怎么说的呢?
A “我生来就是这样啊。”
B “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7)仔细阅读大象所说的两句话,体会前后两句话各表达了大象怎样的想法?
第一句:很坚定,认为自己的耳朵本来就应该是耷拉着的,是生来就是这样的。
第二句:不安起来,认为自己的耳朵真的有问题,要想办法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
(8)大象怎么会有这样的转变呢?
(因为小兔、 小羊、小鹿、小马、小老鼠都说他的耳朵有问题,说的人多了,他就感觉自己的耳
朵真的有问题了。)
(9)再读大象说的那两句话,体会大象那不同的想法,以及想像大象想法的转变过程。
4、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再读句子:大象也不安起来,他自言自语地说:“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
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2)联系上下文,说说“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
(3)学生学着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如:自由自在 自高自大 自生自灭
( 4)请学生用“自言自语”练习说话。
三、再读课文,学习 9——13 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课文 9——13 自然段,想想大象是怎样把他的耳朵竖起来的?耳朵竖起来以后又发生
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学生交流汇报。
(1)怎么才能让耳朵竖起来呢?
(2 )请学生汇报。
(3)用横线找出大象耳朵竖起来后的所有不习惯的句子,并读一读。
(4)汇报:
大象的耳朵孔里,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还在他的耳朵孔里跳舞,吵得大象又头痛,又心烦。
(5)读了大象把耳朵竖起来以后的句子,想想:对于大象来说,究竟是把耳朵耷拉着舒服些,还
是把耳朵竖起来舒服些?
(6)于是,大象又把耳朵耷拉下去了。大象是怎么说的?读一读。
小结
四、升华情感。
1、读了《大象的耳朵》这个童话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2、学生汇报交流。
3、引导学生理解不管别人怎么看,怎么说,只要符合自己的心意,自己舒服,就不用去管别人说
什么,坚持自己正确的做法。
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3、请小组的同学汇报。
课后作业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有兴趣的同学课后上网查一查,大象的耳朵还有什么作用?大象的鼻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