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过河》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叙述了一匹小马很乐意帮助妈妈驮麦
子去磨坊,但是路上要过一条小河,小河的水哗啦啦地流着,挡住了
小马的去路。正为难时,老牛出现了,小马便跑过去询问老牛,老牛
说水很浅,可以过去,可是当小马刚想过去时,突然蹦出一只松鼠,
松鼠说水很深,他的伙伴昨天刚被淹死,不能过。小马没了主意,只
好跑回去问妈妈,妈妈要他亲自去试一试。小马又回到了河边自己过
了河。通过自己的亲身试验,发现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
也不像松鼠说得那样深。
说明遇事要自己动脑筋,自己亲自去试试,才能得到结果。本文
章篇幅较长,涉及的事物较多,哲理深刻,因此需要抓住重难点,深
入浅出,这样才能达到想要的教学效果。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对故事情节已很明晰,语言表达还不是很清晰,对故事
中的道理还不能有深刻的理解,需教师层层点拨,方能懂得其中的道
理。
三、教学目标:
1、学会“马棚、磨坊、愿意、麦子”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读出句子相应的语气,从而感悟课文内
容。
3、理解老牛、松鼠说法不同的原因,进而理解老马说的话中包含
的道理。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老牛、松鼠说法不同的原因,进而理解老马说的
话中包含的道理。
五、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呢?
对的,小马!今天小马会给我们讲一个关于它的故事,同学们想听吗?
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吧!
2、出示课题《小马过河》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或问同桌,也可
以请教老师。再数一数共有几个自然段,并标上序号。
2、跟老师齐读生字词,多种方式朗读
( 三)、逐段读讲,多种方式朗读,具体理解。
1、齐读第 1、2 自然段
想一想:(1)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小马要帮妈妈把麦子驮到磨坊
去。)
(2)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小马的懂事?
2、学习第 3 自然段
想一想:(1)小马去磨坊的路上遇到了什么困难?它又是怎么想的
呢(出示课件)
(2)由此可以看出小马是一个怎样的人?有着什么样的性格?
3、学习第 4、5、6 自然段
想一想:(1)小马第一次过河都遇到了谁?它们都说什么了?想一
想它们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
(2)指导朗读老牛和松鼠的话,读出相对应的语气。
(3)分角色朗读。
(4)再读课文思考:同一条河,老牛和松鼠说的话为什么不一样?
用“因为.......所以......”这个关联词语来说说原因。
4、学习第 7 自然段
(1)师读第 7 自然段,生思考:找出妈妈对小马最重要、最具有教
育意义的一句话。
(2)齐读这句话,同时理解妈妈的话。
(3)用“不应该.......而应该.....”这个词组表达出老马想对小
马表达的意思。
5、学习第 8 自然段
(1)现在你们想不想知道最后小马过河了吗?怎么过河的?
(2)通过小马的亲身试验,它知道了什么?
(四)、升华主题,感知道理
1、通过小马的故事,懂得了什么道理?(对待一件事情,不能光听
别人说,自己一定要动动脑筋,亲自去试一试,才知道结果。)
(五)、作业布置
想一想:小马过了河回来以后,会对老牛、松鼠和妈妈说些什么呢?
(六)、板书设计:
《小马过河》
老牛:水很浅 可以过去
松鼠:水很深 淹死过伙伴 不能过
老马:自己动脑筋 自己去试一试
小马:通过自己的亲身试验 能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