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020-2021 学年上学期高一补课第二次考试
地理试题
(本试卷共分两卷,第一卷选择题,第二卷非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分 25 小题,每小题两分,共计 50 分。每小题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把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下图所示是四地一年中昼长最大差值和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据图完成 1-2 题。
1.四地按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列,正确的是
A.③①④② B.②④①③
C.④③①② D.③②①④
2.有关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最大昼长小于 12 小时
B.②地在回归线上
C.③地一年只有一次太阳直射
D.④地四季分明
下图为经纬网图,已知图中相邻两条纬线间的纬度间隔为 10°读图完成 3-5 题。
3.A 点在 B 点的什么方向
A.西南 B.西北 C.东南 D.东北
4.若此日 A、B 两点同时日出,则
A.此季节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流向为自西向东
B.此日 A 点昼长大于 B
C.此季节亚欧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
D.此日之后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5.B 点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
A.大于 A,为 46°52′ B.等于 A,为 46°52′
C.小于 A,为 40°26′ D.大于 A,为 40°26′
2012 年 6 月 16 日 18 时 37 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搭载着3
- 2 -
位航天员的神舟九号飞船,6 月 18 日 14 时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顺利“牵手”,
中国大陆首次载人航天器自动交会对接顺利完成。2012 年 6 月 29 日 10 时 03 分安全返回。
下图为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顺利“牵手”时的地球局部昼夜分布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结合图文材料,完成 6-7 题。
6.A 的地理经度是
A.90°E
B.75°E
C.90°W
D.75°W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地中丙地最先进入新的一天
B.甲位于昏线上,此时地方时为 16 点,昼长为 8 小时
C.乙地日出时北京时间为 12 点,天安门前的旗杆日影达一
天中最短
D.神舟九号飞船在轨期间,我国昼长夜短且昼变长夜变短
弧 m 为某日某一时刻 0 时与 12 时经线圈的一部分,A、B 两地纬度相同,O 点为该经线
圈圆心,太阳光线与弧 m 相切于点 A,读图完成 8-9 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地此日昼长为 24 小时
B.A、B 所在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
C.B 地此日可能日出东北方向
D.A 地此日出现极夜现象
9.此日 A 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A.0° B.α C.α/2 D. 23.5°+α
10.读某地的地形及地质构造图,沿 A-B 一线所做的地形和地质剖面图正确的是
- 3 -
杨先生在荆州(30°N , 112°E )工作,在 7 月份某天早晨 8 点(北京时间)当他走进
单位大门时,发现影子落在自己的正前方。 结合下图,完成 11-12 题。
11.单位大楼有甲、乙、丙、丁四个大门,杨先生走进的大门可能是哪一个
A.甲 B.乙 C.丙 D.丁
12.杨先生走进的大门约在地方时几点时结束阳光照射
A.12:00 B.13: 28 C.14:00 D.14: 32
读图完成 13-14 题。
13.图示信息表明
A.甲岛位于乙岛的东南方向 B.左图的比例尺比图右小
- 4 -
C.城市均分布在河口三角洲 D.公路走向多受河流影响
14.某游客于当地区时 7 月 1 日 9 时出发,用 3 小时沿甲岛的环岛公路某一段自驾游,期间
太阳光主要从汽车前方照入。该路段及汽车行驶方向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①
读图,圆圈表示台风中心,直线表示北半球 M 点所在的纬线,回答 15-16 题。
15.若台风沿东西方向由实线Ⅰ位置运动到虚线位置 Ⅱ的过程中,M 点的风向变化是
A.由东风转变为西风
B.由西风转变为东风
C.由东南风转变为西北风
D.由西北风转变为东南风
16.南半球发生的强热带气旋数量明显比北半球少,主要原因
A.南半球的海洋面积大 B.北半球海水温度高
C.北半球洋流类型丰富 D.南半球海岸线比较平直
读甲乙两地地理位置及气候资料,回答 17-19 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甲
降水量 116 105 55.
5 49.2 50.2 25.4 63.8 85.9 99.6 222 343 365
月均温 26.1 26.
9 28 29.4 30.5 30.6 30.1 29.9 29.6 28.2 26.7 26.1
乙
降水量 58.2 72.
7 128 245.
6 392.4 184.
9
121.
9
119.
5
245.
4
365.
4
414.
4
175.
3
月均温 26.6 26.
9
27.
7 28.2 28.3 27.9 27.6 27.6 27.5 27 26.7 26.6
17.对甲、乙两地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地夏半年受海洋影响大
B.甲地纬度较高,年均温较低
C.乙地冬半年受海洋影响大
D.乙地的年降水量多于甲地
18.下列选项中,气温与降水的分布特点与乙地最相似的是
A.孟买 B.新加坡
- 5 -
C.伦敦 D.罗马
19.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出
A.两河流汛期均出现在夏半年 B. ②河的流向为自西向东
C.①河冬半年易出现凌汛现象 D.流速①河较②河慢
雾霾指空气中悬浮大量微小水滴和颗粒污染物。图 9 是“某区域 2013 年 12 月 7 日 14
时和 8 日 8 时近地面等压线(百帕)图”。完成 20-21 题。
20.比较两图,a 地天气变化情况是
A.气温升高 B.气压升高 C.雨过天晴 D.风力变大
21.这两日 b 地持续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高 B.对流强 C.风力小 D.湿度大
海洋自然带是指海洋上的自然地理分带。下图为太平洋东部的海洋自然带分布。完成
22-23 题。
22.图中海洋自然带没有严格按纬向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底地形起伏
B.下垫面单一
C.海洋降水不均
D.海水运动明显
12.甲、乙两地
A.附近海域均有大渔场分布
B.附近海域均有寒流流经
- 6 -
C.附近地区均为落叶阔叶林
D.附近地区均为人口稠密区
下图为某流域某季节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完成 24-25 题。
24.关于图中降水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A.降水由南向北逐渐减少
B.降水南北多,中部少,西部最少
C.水系密度大的区域,降水
D.东南部降水最多,西南部降水最少
25.对该区域地形的推测,合理的是
A.东南部比北部地势起伏大
B.甲地位于盛行风背风坡
C.乙、丙两地海拔相同
D.地势西高东低
一、非选择题(本大题共计 50 分。)
26.(11 分)读意大利波河流域图及相关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意大利大理石资源丰富、质地优良、分布广泛,开采历史悠久,开采加工技术
先进,是世界上最有实力的大理石资源国和生产国。
材料二 波河流域图
(1)波河丰水期持续时间较长,枯水期仅出现在夏末秋初,试从河流水系和补给角度分析
- 7 -
原因。(4 分)
(2)从板块运动的角度分析意大利境内大理石分布广泛的成因。(3 分)
(3)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角度分析南部海洋对沿岸地区气候特点的影响。(4 分)
27.(16 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山东省局部地区图
材料二:高密市属季风区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一般年份,春季冷暖多变,冷空气活动
频繁,空气干燥。夏季盛行暖湿的东南季风,气温高,湿度大,炎热多雨。秋季气温开始下
降,天高气爽,气候宜人。冬季气候干燥寒冷,少雨雪,盛行西北风。
(1)据图判断高密地区地形特征,并说出判断理由。(8 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威胁高密地区发展耕作业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发生的时间。(7 分)
28.(24 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甲为伊犁河流域局部图,该流域降水丰富,图中阴影部分(甲地)年降水量约为
700 毫米。图乙为伊宁市气候资料图。
- 8 -
材料二 土壤有机碳(TOC)和氧化铁(Fe2O3)含量是反映一定
气候条件下植被覆盖率和生物量的重要指标,揭示地表植被
生长的状况,进而反映当时气候的干湿条件。图丙示意“伊
犁河谷某地土壤剖面有机碳和氧化铁曲线变化图”(虚线为
平均值),反映了距今 3710 年的气候变化。
材料三 花蜜来自植物的蜜腺,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营养
和光合作用制造成的,除满足自身生长发育外,多余的就贮
存在植物体内。该地区蜜源分布广、数量大,蜜源品质高,
素有“蜜库”之称。
(1)分析甲地与伊宁市年降水量差异的原因。(8 分)
(2)根据材料二,推断伊犁河谷地区 3710 年前至今气候的干湿变化情况。(8 分)
- 9 -
(3)分析材料三所示地区成为高品质“蜜库”的原因。(8 分)
26.(9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