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节 血液流动
第 1 课时血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观察血管,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说明不同类型血管的功能及其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能力目标
使用显微镜观察动脉和静脉永久装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教学重点
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教学 难点
不同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模拟练习止血包扎。
【教学内容】
教学进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入 复习第一节的内容,提出问题。 回顾血液知识,回答问题
2.讲授新课
一、感知血管
1、大家都参加过体检吧?有请一
位同学模仿医生为我们同学抽血,
并观察实验前后臂上的青筋有什
么变化?
提问:(1)、手臂上的青筋是静
脉血管,人体的血管有哪几种?
(2)、各种血管又有什么特点和
作用?
(3)、为什么用绷带扎紧前臂绷
带以下部位的静脉膨胀呢?
2、用手触摸桡动脉
二、研究血管
1、引导学生阅读课本 P35 血管内
容,初步掌握血管的类型
2、多媒体展示三种血管模式图,
使学生了解三种血管特点。
3、引导学生讨论总结不同的血管
结构特点怎样与其各自的功能相
适应。
4、比较三种血管结构的异同
三、止血的方法
日常生活中常因为一些意外事
故,引起血管出血,如何急救呢?
一位学生模仿医生给另一
位较瘦的同学做抽血的准
备工作,并回答问题。
触摸,真实感受动脉
自主阅读课本,观看视频及
课件,了解血管的分类及特
点,小组为单位思考讨论总
结血管的结构功能特点。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 P36,引导学生
模拟练习。提问:1.动脉出血为什
么按压出血血管的近心端?
2.静脉出血为什么按压出血血管
的远心端?
阅读课本,对急救方法进行
学习模拟,分享自己所知道
的急救措施。
3.小结
1.血管分为:动脉血管、静脉血管、
毛细血管。
学生和老师一起复习,查漏
补缺。
【板书设计】
第 2 节 血液流动
一、血液流动的管道——血管
1、类型: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
2、三种血管的比较
3、日常血管出血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