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天津市部分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年天津市部分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

ID:713419

大小:388.18 KB

页数:8页

时间:2021-06-0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天津市部分区 2021 届初三中考二模语文试题精选汇编 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 2021 年天津市东丽区二模语文试题 三、(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7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唐太宗征辽东,驻跸①于阵。薛仁贵著白衣,握戟橐鞬②,张弓大呼,所向披靡。太宗谓曰:“朕不喜 得辽东,喜得卿也。”后率兵击突厥于云州。突厥先问唐将为何,曰:“薛仁贵也。”突厥曰:“吾闻薛 仁贵流会州死矣,安得复生?”仁贵脱兜鍪见之,突厥相视失色,下马罗拜,稍遁③去。 (节选自宋代《太平广记》) 【注释】①驻跸(bì):帝王出行,中途停留暂住。 ②橐鞬(tuò jiān):橐,弓箭鞬盒的外皮囊;鞬,马上 装弓箭的器具。③遁(dùn):逃跑,躲闪。 13.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薛仁贵著.白衣( ) (2)安.得复生( ) 1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后率兵击突厥于云州。 15. 结合文段,分析薛仁贵主要的形象特点,并说说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表现的。 【答案】13. (1). 穿,穿着 (2). 哪里,怎么 14. 后来,(薛仁贵)率领军队去云州攻打突厥。 15. 本文刻画了主人公薛仁贵勇猛的个性特点。文章通过他握戟张弓、奋勇杀敌、所向披靡的正面描写(握 戟橐鞬,张弓大呼,所向披靡)与突厥人听闻他姓名的表现和见到其人,大惊失色,下马叩拜并逃走的侧 面烘托相合来表现的(突厥相视失色,下马罗拜,稍遁去)。 2 【解析】 【分析】 【13 题详解】 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 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著”是动词,“穿,穿着”;“安”是古今异义词,“哪 里,怎么”的意思。 【14 题详解】 此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率(率领)、击(攻打)、于(在)”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击突 厥于云州”是倒装句式,翻译时调整为“于云州击突厥”。 15 题详解】 考查对形象的分析。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人物的言行举止分析作答。从“握戟橐鞬,张弓 大呼,所向披靡”可以看出,薛仁贵是一个英勇威猛之人。文章是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 法来表现的。“握戟橐鞬,张弓大呼,所向披靡”是对薛仁贵的动作描写,是正面描写;“突厥相视失色, 下马罗拜,稍遁去”,通过突厥大惊失色的反应来衬托薛仁贵的勇猛,是侧面描写。 【点睛】参考译文: 唐太宗征讨辽东的时候,停留在阵地。看见薛仁贵身穿白衣服,跃马提戟,张弓呐喊,所向无敌。太 宗对他说:“得到辽东我并不太高兴,高兴的是得到了你这员猛将。”后来薛仁贵率兵去云州攻打突厥。 突厥人先问唐将是谁,回答说:“是薛仁贵。”突厥人说:“听说薛仁贵在会州死了,怎么又活了?”薛 仁贵脱掉头盔让他们看。突厥人一看大惊失色,下马叩拜后便逃走了。 2021 年天津市部分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三、(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7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 13~15 题。 黠鼠赋 3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①中空,嘐嘐聱聱②,声在橐中。曰: “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 而遽死耶?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东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 以形求脱也。吾闻万生,莫智于人,驯龙捉蛟,役万物而君。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 【注释】①橐(tuò):一种口袋。②嘐.嘐聱.聱(jiāo、如áo):象声词。 13.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2 分) (1)既.止复作 既:______________ (2)堕地乃.走 乃:_______________ 1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异哉!是鼠之黠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苏轼的《黠鼠赋》是一篇意趣很浓的小故事,主要说明了什么道理?(共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3.(1)已经 (2)于是,就(共 2 分) 14.奇怪啊,这只老鼠真狡猾呀。(共 2 分) 15.人虽聪明,但有时也会被假象所迷惑(共 3 分,意对即可) 2021 年天津市河北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 13~15 题。 丹阳顾方,笃行君子也。皇祐①末,登进士第,再调明州象山县令。视事②之初,召邑中 父老,询问民间利害及境内士民之善恶。善者访而亲劝之,使勿怠;恶者喻而戒之,使自修。 又建学舍,率其子弟之秀者教之。暇日亲为讲说,掖诱③使进于善。逾年,民大化服。俄而..病, 邑民相率出钱,诣塔庙祈祷者数千百人,为脔股④者十三人。方竟不起。百里之内,号泣思慕, 如失父母。与立祠,以岁时祀方。余观近世为县者,类以簿书期会为急务,鲜.有能及教化者, 4 而方独以仁义教治其民,使民知爱慕如此。 (选自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有删改) 【注释】①皇祐:宋仁宗赵祯的年号。 ②视事:旧时指官吏到职办公。 ③掖诱:扶持引导。 ④脔股:割股疗疾以示虔敬。 1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 分) ①俄而..病 俄而: ②鲜.有能及教化者 鲜: 14.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又建学舍,率其子弟之秀者教之。 15.顾方是如何“以仁义教治其民”,从而深受百姓爱戴的?请结合原文简要概括。(3 分) 【答案】 13.①不久 ②少(2 分,各 1 分) 14.又建学馆(学堂),带领他的年轻后辈中优秀的人教导县民。(2 分) 15.顾方到任初期,关心百姓和境内之事;注重民风教化,德行修养;修建学堂,亲自讲学, 引导百姓积极向善。(3 分) 2021 年天津市红桥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 13~15 题。 容①幼颖悟,稍长,喜读书。其俗素尚武,容亦善骑射,然弗之好也。中统②初,以国师荐,入侍 皇太子于东宫,命专掌库藏。每退③。即诣国子祭酒④许衡,衡亦与进之。至元七年,世祖驻跸⑤镇海, 闻容知吏事,召至,命权中书省掾⑥。事毕复前职,以忠直称。十五年。奉旨使江西。抚慰新附之民。 或.劝其颇受馈遗,归赂权贵人,可立致荣宠。容曰:"剥民以自利,吾心何安。"使还.,惟载书籍数车, 献之皇太子。 (节选自《元史·刘容传》) 【注释】①容:刘容,元代官员。②中统:年号名。③退:这里指退朝。④国子祭酒:官名。⑤驻跸(bì): 帝王出行时沿途停留暂住。⑥掾(yuàn):古代官府中属官的通称。 13.解释文中加点的词的含义。(2 分) (1)或.劝其颇受馈遗 或:_______ 5 (2)使还.,惟载书籍数车 还:_______ 14.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其俗素尚武,容亦善骑射,然弗之好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刘容"入侍皇太子于东宫"之后,表现出哪些优秀的品质?请简要概括。(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021 年天津市南开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三、(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7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 13~15 题。 后五年,伐越。越王勾践迎击,败吴于姑苏,伤阖庐指,军却。阖庐病创将死。是夕,阖庐死。夫差 既立为王,以伯嚭①为太宰,习战射。二年后伐越,败越于夫湫。越王勾践乃以余兵五千人栖于会稽之上。 使大夫种②厚币遗吴太宰嚭以请和。求委国为臣姜。吴主将许.之。伍子胥谏曰:“越王为人能辛苦。今王不 灭,后必悔之。”吴王不听,用太宰嚭计,与越平。 其后五年,而吴王闻齐景公死而大臣争宠,新君弱,乃兴师北伐.齐。伍子胥谏曰:“勾践食不重味, 吊死问疾③,且欲有所用之也。此人不死,必为吴患。今吴之有越,犹人之有腹心疾也。而王不先越而乃 务齐,不亦谬乎!”吴王不听,伐齐,大败齐师于艾陵,遂威邹鲁之君以归。益疏子胥之谋。 (节选自《史记·伍子胥列传》 有删改) 【注释】①伯嚭(pǐ):人名,吴国大臣。②种:文种,越王勾践的谋臣。③吊死问疾:哀悼死去的,慰 问有病的。 13.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2 分) 6 (1)吴王将许.之 许: (2)乃兴师北伐.齐 伐: 1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使大夫种厚币遗吴太宰嚭以请和。 15.伍子胥认为“勾践不死必为吴患”的理由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3 分) 【答案】 13.(2 分)(1)答应 (2)讨伐 14.(2 分)(越王)派大夫文种带着厚礼送给吴国的太宰伯嚭来请求讲和。 15.(3 分)越王勾践能够忍受艰苦困厄,又非常关心百姓,这都表明他有兴国灭吴之心。 2021 年天津市西青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 13~15 题。 襄为浦城令,民有失物者,遂捕数人至,皆言非己所为。襄曰:“某庙有钟能辨盗,犯者扪之辄有声, 否则寂。”乃遣.吏先引数人行,自率同列诣钟所,祭祷而阴涂以墨,蔽以帷,命群盗往扪。少焉呼出,独 一人手不污。扣之,乃盗也。盖畏钟有声,故.不敢扪尔。 13.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2 分) (1)乃遣.吏先引数人行 遣:_______________ (2)故.不敢扪 故:_______________ 1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少焉呼出,独一人手不污。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结合文中事例......说说陈襄是怎样的一个人?(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3.(共 2 分)(1)派,派遣(2)所以,因此 14.(共 2 分)过了一会儿,把他们叫出来,只有一人手上没有被墨沾染。 15.(共 3 分)从设计“犯者扪之辄有声,否则寂”这样一个圈套,“自率同列诣钟所”制造一个庄重的场 景,“阴涂以墨”这样暗地里的安排等,(能结合文中事例给 1 分)可以看出陈襄是一个足智多谋(有智慧、 聪明)的人。(2 分) 【参考译文】 陈襄为浦城令时,有百姓报案失窃财物,捕役抓到好几个人,他们都说不是自己偷得。陈襄对他们说: “有座庙钟能分辨盗贼,若是真正的小偷触摸钟,钟就会发出声响;若不是小偷,钟就不会发出任何声音。” 于是派吏卒押着偷儿们先行,自己却率领官府中其他官员到庙中祭祷,暗中在钟上涂满墨汁,再用幕帘遮 住,这时才命小偷儿们一一上前摸钟。过了一会把他们叫出来,只有一人手上没有墨汁,审问后果然是真 正的小偷。原来那名小偷儿害怕钟会发声,所以不敢摸。 2021 年天津市滨海新区九年级学业质量调查(二模)语文试题 三、(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7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 13~15 题。 陈灌,字子将,庐陵人也。元末,世将乱,环所居筑场种树①,人莫能测。后十年,盗蜂起。灌率武 勇结屯林中,盗不敢入,一乡赖以全。太祖平武昌,灌诣军门谒.见。与语奇之,擢②湖广行省员外郎,累迁 大都督府经历。从大将军徐达北征。寻.命筑城泰州,工竣,除宁国知府。时天下初定,民弃《诗》《书》久。 灌 建 学 舍 , 延 师 , 选 俊 秀 子 弟 受 业 。 访 问 疾 苦 , 禁 豪 右 ③ 兼 并 。 创 户 帖 以 便 稽 民 。 (选自《明史·列传》) 【注释】①环所居筑场种树:在住处周围种了大量的树。②擢:提拔。下文中的“迁”、“除”都与此相 类似,授予官职的意思。③豪右:豪强。 1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 分) 8 (1)灌诣军门谒.见 谒:___________ (2)寻.命筑城泰州 寻:___________ 1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灌建学舍,延师,选俊秀子弟受业。 15.陈灌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选文的事例加以分析。(3 分) 【答案】 13.(2 分)(1)谒:拜见。 (2)寻:不久。 14.(2 分)陈灌建立学堂,邀请老师,选出有才的年轻后辈跟随老师学习。 15.(3 分)从他在世将乱前就在住处周围种了大量的树保全一乡人,可看出他智慧过人,有先见之明;从 他建立学堂,邀请老师教育学生,可看出他重视教育;从他访问疾苦,禁止豪强兼并,可见他体恤民情。 (意近即可)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