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安徽中考作文
• 17.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55 分)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梁启超《最苦与最乐》)
虽然我们的工作条件带给我们许多困难,但是我们仍然觉得很快
乐。(艾美·居里《美丽的颜色》)
你对“乐”有怎样的认识与思考?或者,在学习与生活中,你有
那些关于“乐”的经历和感悟?请结合上述材料,写
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
• (1)自拟题目,自选文体;(2)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
份的信息; (3)抄袭是不良行力,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2020年安徽中考作文
• 17.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5分)
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我们可以不
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完满,但我们努
力。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 —毕
淑敏《精神的三间小屋》
• 请根据上述材料,选择一个方面,联系你的经
历和体验,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和要求]
(1)自拟标题,自选文体。(2)文中不要透露你个
人的身份信息。(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
搬别人的文章。
中考材料作文指导
• 材料作文: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
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
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
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
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
的中心来写作。
• 材料来源:寓言故事、历史史实、
诗歌、名言……
• 材料形式:单则材料(2020年)
多则材料(2019年)
审题常见病症
• 1.脱离材料,随意而为。
• 2.朦胧感知,似是而非。
• 3.抓一鳞而弃全鱼。
• 4.抓现象弃本质
示例(原创卷一)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5分)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
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不
少于600字的作文。
审题立意方法一:抓关键句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
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关键句:让我怎样感谢你
立意:感恩
审题立意方法二:因果分析
• 为什么要“感谢”?
因:你给了我整个春天
为什么会“给我整个春天”?
“一缕春风”(希望收获的不多)
“整个春天”(对方给予的太多)
因:情感 精神品质(无私奉献)
立意:对方的付出、奉献让我感动并对我
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审题立意方法三:创新发散
•你?
亲人、老师、朋友
故乡、社会、祖国……
范文赏析
感恩那双手
• 月光皎洁,微风徐来。我躺在月光下,感
受微风轻柔的抚摸,一如感受老师那双白皙的
手,那双无私奉献的手,是那么柔和,那么舒
心,思绪不禁在晚风中荡漾……
• 隆冬,当寒冷犹如恶魔般入侵人间时,老
师的手冻得紫红紫红的,可依然颤抖着给我们
批改作业。笔尖触碰作业本而互相摩擦,发出
“吱吱”声,犹如连续不断而又富有节奏的
“交响曲”,见证着老师的辛勤。他那么认真,
那么一丝不苟!每一次当发现作业中的错误时,
他的神情就会严峻许多,之后,又耐心的在旁
边写上旁批。那双一直默默工作的手啊,从来
没有停止过。
• 那次我生病了,平时嫩白的脸蛋,此刻显的红
通通的。白日里无精打采,像泄了气的皮球。这时,
那双温和的手抚摸着我那滚烫的额头。身上热未解,
心却静了下来。“怎么样,还好吗?用不用去医院
看看?”老师用她那温暖白皙的手握住我的手说。
这一次,他的手不再那么光滑了,虽然他变得粗糙
了,但向我传来了光和热……我在朦胧中望着老师,
他好像一位天使,把我从黑暗中拯救出来,一直走
向光明,那双温暖如春的手啊,默默的温存着我的
心。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岁月
在一点点的侵蚀着他的那双手。渐渐地,白皙柔嫩
的手失去了原来的光泽,却变得高尚无比。我感恩
老师的手,更感恩老师,是他一直在指引我们,教
导我们。难道我们不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用努力
去回报我们辛勤的老师吗?
• 悠扬的昆虫“协奏曲”把我从思绪中唤醒,
抬头看一轮明月仍挂在天边,迥然不同的是,
星星也钻出了云层,他们眨着眼睛,好像也在
赞美老师的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呢。
点评:文章通过“手”来讴歌老师的无私奉献,
以小见大。同时,首尾呼应,将自然之景和对
老师的赞美融为一体,体切、自然。
材料作文五忌
• 一忌开头即用“读了这则材料”之类的话代替
对材料的引述。把写作文等同于回答问题。
• 二忌引材料时生搬硬套。(照搬)
• 三忌对原材料进行随意改动,杜撰原材料的故
事和情节,或对原材料进行续写。
• 四忌抛开材料,信马由缰。以材料为依据联想
生发。
• 五忌就事论事,局限于材料。借题发挥,写出
自己对人生、社会、自然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
验,让文章具有现实性。
如何处理材料作文中的材料?
名言警句式的材料,可以全部被引述。这就是方
法一:套用
《亲切的怀恋》
• 走在古城的巷子里,阳光是黯淡而模糊的。
古老的唱机泛着柔和的色泽,轻吟浅唱,我看见
西下的夕阳——诗人曾在同样的黄昏浅吟“一切都
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
为亲切的怀恋”。此时,我想起了一些儿时的日
子,一些记忆的人们,最动人的是有关爸爸亲切
的瞬间,让我久久怀恋。
• 解析:这是对第一则材料的套用,进而引出本文
对爸爸的亲切的怀恋,说明文章“亲切的怀恋”
这一中心是源于材料,有所依据的。
• 对于“材料二”,你认为它能作为下面文字中
的依据吗?
一模考试成绩揭晓,出奇的差,心情随之亦
然。但是还是默默地告诉自己:不要只顾着感伤
眼前失去的而忽略了身边的其他风景,切勿因小
而失大,还有二模呢,还有最重要的中考等着我
呢。
材料二:东方诗哲泰戈尔说:“如果你因失去太
阳而流泪,那你也将会失去群星。”
• 例文:一模考试成绩揭晓,出奇的差,心情随
之亦然。但是还是默默地告诉自己:不要只顾
着感伤眼前失去的而忽略了身边的其他风景,
切勿因小而失大,还有二模呢,还有最重要的
中考等着我呢。这正如泰戈尔所说:“如果你
因失去太阳而流泪,那你也将会失去群星。”
•
解析:此时,我们把材料放在“不要只顾着感伤眼前失去的
而忽略了身边的其他风景,切勿因小而失大”这一中心之后,
其实材料也可以放在文章中心之前,如刚才例文所给的语段,
所以说,套用材料的位置可以灵活多变,但殊途同归,目的
一致,说明文章的中心是源于材料的。
• 篇幅长的材料引述材料时切忌套用材料,否则文
章会很拖沓。此时需要高度概括材料内容,即概
用,从而让文章的中心有据可依。
• 示例:这是一个14岁男孩每天几乎不变的生活:早上5点30分起床,先烧两
壶开水,晾成温水,灌到暖壶里(留着奶奶白天喝),然后照顾奶奶穿衣服、
洗脸、打针、吃药,接着做好早饭、午饭(留着奶奶白天吃),收拾好碗筷后,
才去上学。下午放学后,一溜儿小跑回家,伺候奶奶吃饭、洗脚、擦洗身子、
端屎端尿……之后才开始做作业,一直忙到晚上10点多。
• 这是一个令人几乎难以置信的故事:他出生8个月后,母亲离婚离开了
家,接着父亲出去打工也离开了家,奶奶成了他唯一的亲人。5岁那年,奶
奶又得了糖尿病合并症,双目失明。从那时起,这个男孩用柔弱的肩膀,艰
难地挑起生活的担子,九年如一日地照顾身患重病的奶奶,书写了一篇大孝
至爱的感人传奇。
• 这个男孩叫马鹏飞,是辽宁省沈阳市147中学初一学生,曾先后被评为
“沈阳市感动校园十佳好少年”“辽宁省道德小模范”“2008年度全国十大
真情人物”。
• 小鹏飞说:“我就是奶奶的大树,奶奶就靠着我来乘凉。”“在学校有
朋友,有老师,挺好;回家可以照顾奶奶,可以学习,也挺幸福的。”小鹏飞
在日记里写道:要努力学习,将来以最优异的成绩考上理想的大学,治好奶
奶的病,让奶奶过上最幸福的生活,回报那些帮助过我的热心人,尽全力回
报社会,报效祖国!
《坚守责任》
• 长夜漆黑如墨,北斗星依然坚守着它指
引光明的责任;空气污浊如雾,行道树依然坚
守着它美化环境的作用。天下兴亡,匹夫有
责,坚守责任,是每一个人都应具备的美好
品质。十四岁的男孩马鹏飞九年如一日,悉
心照顾奶奶,从不退缩,他坚守了照顾老人
的责任。
• 材料本身很明显的包含了两个截然不同的观
点,写作时一般侧重选取一个观点作为文章
的中心,即选用。
示例:墙壁上,一只虫子艰难地往上爬,爬到一大半,忽然跌
落下来。这已不是第一次了。
过了一会儿, 它又沿着墙根, 一步一步艰难地往上爬……
有两个人同时注视着这只虫子,第一个人感叹地说:
“一只小小的虫子如此执著、顽强,真正百折不回啊!”另一个
人禁不住叹了一口气说:“可怜的虫子,这样盲目地爬,何
时才能爬到墙顶呢?稍微改变一下方向,不就容易上去了吗?”
解析:无论我们把哪个观点作为我们文章的中心,在引述时
都应该选取与文章中心密切相关的那些材料,而那些不相关
的可以忽略。这就是选用。
例如:
• 墙壁上,一只虫子在艰难地往上爬,跌落
下来,接着往上爬,再跌落下来,再往上爬,
这样,何时才能爬上墙顶啊!如果稍微改变一下
方向不就容易上去了吗?生活中好多时候也一样,
看似山穷水尽了,其实只要我们变通一下,改
变一下方式或方法,就可能会有柳暗花明。
解析:这段话把“学会变通”作为文章的中心,划线
部分即是对材料的选用,选取了与文章中心密切相关
的那些材料。
• 材料本身有一句点睛之笔,它能一针见血的点明
材料的主旨,这类材料更适合“化用” 的引述
方法。使之和文章中心形成对接,文章就会有一
种浑然天成之感。
示例:有一个盲人,小时候深为自己的缺点懊恼沮丧,
认定这是老天在处分他,自己这一辈子算完了。后来
一位教师劝导他说:“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
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人。有的人缺点比你大,是
由于上帝特殊爱好他的芳香。”他很受鼓舞,从此把
失明看做是上帝的特别钟爱,开始振作起来,向命运
挑战。若干年后,他成了一个有名的盲人推拿师,为
很多人解除了病痛,他的业绩被写进当地的小学课本 。
《残缺也是一种美丽》
• 春天因没有果实才有了花的璀璨;夏天因少
了凉爽才有了火一般的热情;秋天因少了绿色才
有了红叶的灿烂;冬天因少了生气才有了雪的洁
白。所以说,残缺也是一种美丽。
点睛之笔是什么?
有的人缺点比你大,是由于上帝特殊爱好他的芳香。
我们可以提炼出材料的中心是什么?
缺陷也是一种美丽
小 结
•套用(名言材料)
•概用(事例)
•选用(符合立意的内容)
•化用(点睛之笔的句式)
小试牛刀
• 原创卷(二)
人生布满了荆棘,我们想的唯一办法是从那些荆棘
上迅速跨过。-------伏尔泰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
是无止境。-------宗璞
一位老农拿着菜刀,使劲砍一棵歪枣树,口中念
念有词:“叫你不结枣子!”来年,枣树硕果累累。一
只母鸡不生蛋。老太太很生气,拎住它的翅膀说:“把
你浸到水里。”不久,母鸡又开始生蛋了。
请根据上述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
少于600字的作文。
写出其立意
给文章拟一个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