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安徽中考作文指导:材料作文(共27张PPT)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年安徽中考作文指导:材料作文(共27张PPT)

ID:713365

大小:97.73 KB

页数:27页

时间:2021-06-0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年安徽中考作文 • 17.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55 分)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梁启超《最苦与最乐》) 虽然我们的工作条件带给我们许多困难,但是我们仍然觉得很快 乐。(艾美·居里《美丽的颜色》) 你对“乐”有怎样的认识与思考?或者,在学习与生活中,你有 那些关于“乐”的经历和感悟?请结合上述材料,写 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 • (1)自拟题目,自选文体;(2)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 份的信息; (3)抄袭是不良行力,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2020年安徽中考作文 • 17.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5分) 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我们可以不 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完满,但我们努 力。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 —毕 淑敏《精神的三间小屋》 • 请根据上述材料,选择一个方面,联系你的经 历和体验,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和要求] (1)自拟标题,自选文体。(2)文中不要透露你个 人的身份信息。(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 搬别人的文章。 中考材料作文指导 • 材料作文: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 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 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 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 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 的中心来写作。 • 材料来源:寓言故事、历史史实、 诗歌、名言…… • 材料形式:单则材料(2020年) 多则材料(2019年) 审题常见病症 • 1.脱离材料,随意而为。 • 2.朦胧感知,似是而非。 • 3.抓一鳞而弃全鱼。 • 4.抓现象弃本质 示例(原创卷一)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5分)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 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不 少于600字的作文。 审题立意方法一:抓关键句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 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关键句:让我怎样感谢你 立意:感恩 审题立意方法二:因果分析 • 为什么要“感谢”? 因:你给了我整个春天 为什么会“给我整个春天”? “一缕春风”(希望收获的不多) “整个春天”(对方给予的太多) 因:情感 精神品质(无私奉献) 立意:对方的付出、奉献让我感动并对我 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审题立意方法三:创新发散 •你? 亲人、老师、朋友 故乡、社会、祖国…… 范文赏析 感恩那双手 • 月光皎洁,微风徐来。我躺在月光下,感 受微风轻柔的抚摸,一如感受老师那双白皙的 手,那双无私奉献的手,是那么柔和,那么舒 心,思绪不禁在晚风中荡漾…… • 隆冬,当寒冷犹如恶魔般入侵人间时,老 师的手冻得紫红紫红的,可依然颤抖着给我们 批改作业。笔尖触碰作业本而互相摩擦,发出 “吱吱”声,犹如连续不断而又富有节奏的 “交响曲”,见证着老师的辛勤。他那么认真, 那么一丝不苟!每一次当发现作业中的错误时, 他的神情就会严峻许多,之后,又耐心的在旁 边写上旁批。那双一直默默工作的手啊,从来 没有停止过。 • 那次我生病了,平时嫩白的脸蛋,此刻显的红 通通的。白日里无精打采,像泄了气的皮球。这时, 那双温和的手抚摸着我那滚烫的额头。身上热未解, 心却静了下来。“怎么样,还好吗?用不用去医院 看看?”老师用她那温暖白皙的手握住我的手说。 这一次,他的手不再那么光滑了,虽然他变得粗糙 了,但向我传来了光和热……我在朦胧中望着老师, 他好像一位天使,把我从黑暗中拯救出来,一直走 向光明,那双温暖如春的手啊,默默的温存着我的 心。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岁月 在一点点的侵蚀着他的那双手。渐渐地,白皙柔嫩 的手失去了原来的光泽,却变得高尚无比。我感恩 老师的手,更感恩老师,是他一直在指引我们,教 导我们。难道我们不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用努力 去回报我们辛勤的老师吗? • 悠扬的昆虫“协奏曲”把我从思绪中唤醒, 抬头看一轮明月仍挂在天边,迥然不同的是, 星星也钻出了云层,他们眨着眼睛,好像也在 赞美老师的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呢。 点评:文章通过“手”来讴歌老师的无私奉献, 以小见大。同时,首尾呼应,将自然之景和对 老师的赞美融为一体,体切、自然。 材料作文五忌 • 一忌开头即用“读了这则材料”之类的话代替 对材料的引述。把写作文等同于回答问题。 • 二忌引材料时生搬硬套。(照搬) • 三忌对原材料进行随意改动,杜撰原材料的故 事和情节,或对原材料进行续写。 • 四忌抛开材料,信马由缰。以材料为依据联想 生发。 • 五忌就事论事,局限于材料。借题发挥,写出 自己对人生、社会、自然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 验,让文章具有现实性。 如何处理材料作文中的材料? 名言警句式的材料,可以全部被引述。这就是方 法一:套用 《亲切的怀恋》 •   走在古城的巷子里,阳光是黯淡而模糊的。 古老的唱机泛着柔和的色泽,轻吟浅唱,我看见 西下的夕阳——诗人曾在同样的黄昏浅吟“一切都 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 为亲切的怀恋”。此时,我想起了一些儿时的日 子,一些记忆的人们,最动人的是有关爸爸亲切 的瞬间,让我久久怀恋。    • 解析:这是对第一则材料的套用,进而引出本文 对爸爸的亲切的怀恋,说明文章“亲切的怀恋” 这一中心是源于材料,有所依据的。 • 对于“材料二”,你认为它能作为下面文字中 的依据吗?   一模考试成绩揭晓,出奇的差,心情随之亦 然。但是还是默默地告诉自己:不要只顾着感伤 眼前失去的而忽略了身边的其他风景,切勿因小 而失大,还有二模呢,还有最重要的中考等着我 呢。      材料二:东方诗哲泰戈尔说:“如果你因失去太 阳而流泪,那你也将会失去群星。” • 例文:一模考试成绩揭晓,出奇的差,心情随 之亦然。但是还是默默地告诉自己:不要只顾 着感伤眼前失去的而忽略了身边的其他风景, 切勿因小而失大,还有二模呢,还有最重要的 中考等着我呢。这正如泰戈尔所说:“如果你 因失去太阳而流泪,那你也将会失去群星。” •    解析:此时,我们把材料放在“不要只顾着感伤眼前失去的 而忽略了身边的其他风景,切勿因小而失大”这一中心之后, 其实材料也可以放在文章中心之前,如刚才例文所给的语段, 所以说,套用材料的位置可以灵活多变,但殊途同归,目的 一致,说明文章的中心是源于材料的。 • 篇幅长的材料引述材料时切忌套用材料,否则文 章会很拖沓。此时需要高度概括材料内容,即概 用,从而让文章的中心有据可依。 • 示例:这是一个14岁男孩每天几乎不变的生活:早上5点30分起床,先烧两 壶开水,晾成温水,灌到暖壶里(留着奶奶白天喝),然后照顾奶奶穿衣服、 洗脸、打针、吃药,接着做好早饭、午饭(留着奶奶白天吃),收拾好碗筷后, 才去上学。下午放学后,一溜儿小跑回家,伺候奶奶吃饭、洗脚、擦洗身子、 端屎端尿……之后才开始做作业,一直忙到晚上10点多。 •   这是一个令人几乎难以置信的故事:他出生8个月后,母亲离婚离开了 家,接着父亲出去打工也离开了家,奶奶成了他唯一的亲人。5岁那年,奶 奶又得了糖尿病合并症,双目失明。从那时起,这个男孩用柔弱的肩膀,艰 难地挑起生活的担子,九年如一日地照顾身患重病的奶奶,书写了一篇大孝 至爱的感人传奇。 •   这个男孩叫马鹏飞,是辽宁省沈阳市147中学初一学生,曾先后被评为 “沈阳市感动校园十佳好少年”“辽宁省道德小模范”“2008年度全国十大 真情人物”。 •   小鹏飞说:“我就是奶奶的大树,奶奶就靠着我来乘凉。”“在学校有 朋友,有老师,挺好;回家可以照顾奶奶,可以学习,也挺幸福的。”小鹏飞 在日记里写道:要努力学习,将来以最优异的成绩考上理想的大学,治好奶 奶的病,让奶奶过上最幸福的生活,回报那些帮助过我的热心人,尽全力回 报社会,报效祖国! 《坚守责任》 •   长夜漆黑如墨,北斗星依然坚守着它指 引光明的责任;空气污浊如雾,行道树依然坚 守着它美化环境的作用。天下兴亡,匹夫有 责,坚守责任,是每一个人都应具备的美好 品质。十四岁的男孩马鹏飞九年如一日,悉 心照顾奶奶,从不退缩,他坚守了照顾老人 的责任。 • 材料本身很明显的包含了两个截然不同的观 点,写作时一般侧重选取一个观点作为文章 的中心,即选用。 示例:墙壁上,一只虫子艰难地往上爬,爬到一大半,忽然跌 落下来。这已不是第一次了。   过了一会儿, 它又沿着墙根, 一步一步艰难地往上爬……   有两个人同时注视着这只虫子,第一个人感叹地说: “一只小小的虫子如此执著、顽强,真正百折不回啊!”另一个 人禁不住叹了一口气说:“可怜的虫子,这样盲目地爬,何 时才能爬到墙顶呢?稍微改变一下方向,不就容易上去了吗?”    解析:无论我们把哪个观点作为我们文章的中心,在引述时 都应该选取与文章中心密切相关的那些材料,而那些不相关 的可以忽略。这就是选用。   例如: •   墙壁上,一只虫子在艰难地往上爬,跌落 下来,接着往上爬,再跌落下来,再往上爬, 这样,何时才能爬上墙顶啊!如果稍微改变一下 方向不就容易上去了吗?生活中好多时候也一样, 看似山穷水尽了,其实只要我们变通一下,改 变一下方式或方法,就可能会有柳暗花明。    解析:这段话把“学会变通”作为文章的中心,划线 部分即是对材料的选用,选取了与文章中心密切相关 的那些材料。 • 材料本身有一句点睛之笔,它能一针见血的点明 材料的主旨,这类材料更适合“化用” 的引述 方法。使之和文章中心形成对接,文章就会有一 种浑然天成之感。 示例:有一个盲人,小时候深为自己的缺点懊恼沮丧, 认定这是老天在处分他,自己这一辈子算完了。后来 一位教师劝导他说:“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 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人。有的人缺点比你大,是 由于上帝特殊爱好他的芳香。”他很受鼓舞,从此把 失明看做是上帝的特别钟爱,开始振作起来,向命运 挑战。若干年后,他成了一个有名的盲人推拿师,为 很多人解除了病痛,他的业绩被写进当地的小学课本 。       《残缺也是一种美丽》 •   春天因没有果实才有了花的璀璨;夏天因少 了凉爽才有了火一般的热情;秋天因少了绿色才 有了红叶的灿烂;冬天因少了生气才有了雪的洁 白。所以说,残缺也是一种美丽。 点睛之笔是什么? 有的人缺点比你大,是由于上帝特殊爱好他的芳香。 我们可以提炼出材料的中心是什么? 缺陷也是一种美丽 小 结 •套用(名言材料) •概用(事例) •选用(符合立意的内容) •化用(点睛之笔的句式) 小试牛刀 • 原创卷(二) 人生布满了荆棘,我们想的唯一办法是从那些荆棘 上迅速跨过。-------伏尔泰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 是无止境。-------宗璞 一位老农拿着菜刀,使劲砍一棵歪枣树,口中念 念有词:“叫你不结枣子!”来年,枣树硕果累累。一 只母鸡不生蛋。老太太很生气,拎住它的翅膀说:“把 你浸到水里。”不久,母鸡又开始生蛋了。 请根据上述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 少于600字的作文。 写出其立意 给文章拟一个标题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