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名校最新高考地理模拟示范卷(解析版)(19)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年全国名校最新高考地理模拟示范卷(解析版)(19)

ID:712111

大小:663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6-0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全国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十九) 一.选择题 砂泥比可以反映不同河段的砂泥颗粒大小情况。一般而言,同一河流越往下游砂泥比会发生变化。 读某河下游河段砂泥比分布图。 1.在理想状态下,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A.自东北向西南 B.自西南向东北 C.自东向西 D.自西向东 【解析】在理想状态下,越往入海口,地势渐平,流速越慢,颗粒物平均越小,砂泥比越小。图中砂泥比自 东北往西南降低,故河流流向为自东北向西南。答案 A 2.据图所知,等厚线与地势高低的关系总体趋势是 A.正相关 B.负相关 C.不相关 D.不确定 【解析】海拔越高,等厚线越厚,据图可知,中等厚线总体趋势自东北向西南降低,与地势的倾斜方向一 致。答案 A 3.该地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侵蚀作用 B.堆积作用 C.搬运作用 D.风化作用 【解析】根据等厚线图可知,中部岩层厚,西南岩层薄,虽然受侵蚀作用的可能性大,但是该图是河流下游 区域地图,而河流下游主要受流水堆积作用影响。答案 B 近年来,世界上已经出现利用人工光照和营养液来培育带叶蔬菜的植物工厂。日本千叶县一家植物 工厂利用地下隧道来进行生产,该厂建在地下一个深 5m,长约 3.1km,宽为 6~8m,高约 4m 的闲置市政管网 的隧道中。 4.该植物工厂投产后,影响其运行的主要成本是 A.劳动力 B.能源 C.技术 D.运输 【解析】植物工厂投产后,表明技术投入和资金投入已经基本就位;由于植物工厂的特殊性,生产过程基 本是自动化的,劳动力需求少;该工厂就建在城市中市场销售距离近,成本低;在运行过程中,要保持长期 的光照,且自动化设备需要消耗电能。答案 B 5.该植物工厂建在地下的原因是 A.避免农作物受污染 B.保持恒温恒湿的环境 C.降低土地使用成本 D.方便利用地下水灌溉 【解析】该工厂不管是在地上还是在地下都是封闭的,因此外界环境对农作物污染较少。植物生产不需 要保持恒温恒湿的环境;该工厂所用的水源显然不可能是地下水;工厂建设主要是利用了闲置的空间。答 案 C 读回归线部分区域某月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分布图。 6.该月份最可能是 A.1 月 B.4 月 C.7 月 D.10 月 【解析】依据图示信息可知,乙地气压值很低,且出现在 60°E~90°E,南回归线附近此处为海洋,受高压 控制,故该经度范围为印度半岛,可判断出此时应为 7 月。答案 C 7.乙地此时 A.盛行东北风,正值凉季 B.盛行西南风,正值雨季 C.西南风未到达,正值热季 D.东北风未到达,正值热季 【解析】南亚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可分为三季;6~10 月,盛行西南风,为雨季;11~2 月,盛行东北风,为凉 季;3~5 月,西南风未到达,正值热季。答案 B 8.甲、丙两地相比 A.甲地受东北信风控制,丙地受东北季风控制 B.甲地风力较大,丙地风力较小 C.甲地受亚速尔高压控制,丙地受夏威夷高压控制 D.风向、风力和风的成因均相同 【解析】依据经纬网位置可知,甲地位于非洲大陆,丙地位于太平洋,7 月,副高北移,甲地受东北信风控 制,丙地位于大洋中,季风影响不明显(海陆间受季风影响明显);甲地等压线坡度较大,说明气压差异大, 风力大,丙地相反;亚速尔高压在大西洋中;两地风向、风力和风的成因均不同。答案 B 大学生小王在九月末从洛阳出发进行一次沙漠探寻之旅,去寻找唐代诗人王维描写边塞的诗句“大 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美景。十五天后,完成了图示的环线旅行,回到洛阳。 9.小王同学最有可能找寻到接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描绘美景的地点是 A.刘家峡 B.中卫 C.石嘴山 D.延安 【解析】“长河落日圆”需要西望黄河,且该地要与沙漠接近,而刘家峡、石嘴山附近没有沙漠;延安无法 做到西望。答案 B 10.某日 18 时,小王透过倚靠着的列车车窗欣赏到一轮红日被一望无际的稻田遮住了一小半。下列关于 列车和小王座位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途经银川北上,左侧靠窗 B.途经宝鸡东归,右侧靠窗 C.途经延安南下,右侧靠窗 D.途经包头东进,左侧靠窗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落日时,太阳大致位于西南,且该地为水稻种植区,应该属于平原地形,有充足 的灌溉水源,因此该列火车途经银川北上,经过银川平原,有大面积的水稻种植区,且在左侧靠窗的位置 上能够观察到太阳西落。答案 A 11.小王同学通过环线旅行发现,该区域农牧业交错分布十分明显。形成这一特征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河流 【解析】该区域基本位于季风区内,冬夏季节大气环流类型基本接近,夏季风的强弱有所差别,夏季风在 该区域内强弱有所差别主要是由于海陆位置差异,位于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的区域,因而出现农牧业交 错的格局。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 分) 秃尾河位于榆林市境内,属于黄河右岸的支流,因发源于沙漠地区,支流较少,故得名"秃尾"。NDVI 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植被指数,也是植物生长状态和植被空间分布密度的指示因子。 NDVI 值的大小与 植被覆盖度呈线性关系,NDVI 值越大表示植被覆盖度越大;相反,NDVI 值越小表示植被覆盖度越小。 图 10 分别为秃尾河流域位置围、秃尾河流域月降水量与月径流量和秃尾河流域 NDVI 月平均值。 (1)说明秃尾河流域降水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并分析其成因。(8 分) 【答案】特点:秃尾河流域月降水量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2 分)夏季降水较多,冬季降水少。(2 分) 成因∶秃尾河流域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受季风影响显著;(2 分)夏季受到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 多,冬季受西北季风的影响,降水少。(2 分) (2)分析秃尾河流域 NDVI 值 9 月至 11 月急剧下降的原因。(6 分) 【答案】秃尾河流域 4 至 8 月份,气温逐渐升高,降水增多,自然植被和农作物生长,因而植被覆盖 度有显著的增加,至 8 月份 NDVI 值达到一年中最大;(2 分)9 至 11 月份,气温明显下降,部分非常 绿植被枯萎(死亡),植被覆盖度下降;(2 分)9 至 11 月份,农作物大面积收获,农田土地裸露面积 增大,从而使得 NDVI 值 9 月至 11 月急剧下降。(2 分) (3)秃尾河流域月径流量最大值出现在春季而非夏季,请做出合理解释。(6 分) 【答案】春季气温回升快,地面积雪消融量大,河流补给量大;(2 分)河冰解冻(固态河冰变为液态 河水),河流径流量增多;(2 分)夏季降水虽较多,但植被吸收和截留量大,加上蒸发量大,从而导致 秃尾河流域径流量春季大于夏季。(2 分) 3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 分)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TCL 公司加快海外新兴市场的拓展,形成多个海外生产基地。其中,TCL 波兰 工厂的产品辐射整个欧洲市场。 2016 年之前,TCL 波兰工厂的原材料主要通过集装箱海洋运输,运达 的原材料一部分及时用于组装销售,另一部分暂时仓储以满足临时市场需求;2016 年后,TCL 波兰工厂 的原材料主要运输方式改为中欧班列。中欧班列是指按照固定车次、线路、班期和运行时刻,开往"丝 绸之路"沿线国家的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快速班列。2013 年开通的"蓉欧"快铁是影响 TCL 波兰工厂生 产组织方式的主要线路,该线路从成都始发,沿线途径多个国家直达波兰。8 年来,中欧班列货运需求 量增加了 300 多倍,对中欧班列的持续运营带来巨大挑战。图 12 示意 TCL 波兰工厂原料运输线路及 生产组织过程。 (1)分析 2016 年之前 TL.波兰工厂采用集装箱海洋运输的原因。(6 分) 【答案】海运运量大、运费低;(2 分)工业原材料数量多、重量大、时效性不强,附加值较低,宜采 用海运;(2 分)集装箱运输,节省包装和仓储费用、便于装卸机械化,保证货物运输安全。(2 分) (2)简述 2016 年后 TCL 波兰工厂原料运输方式由海运变为铁路运输对提升产品竞争力的作用。(6 分) 【答案】减少库存,节约仓储成本;加快工厂原料的运输和组装,缩短企业的生产周期;产品生产灵活性 增强,能快速响应欧洲市场的需求变化;实时调整企业生产,促进产品生产多样化等。(每点 2 分,任 答 3 点得 6 分) (3)为中欧班列实现持续运营提出合理化建议。(6 分) 【答案】完善沿线国家配套服务设施,保障运输线路畅通;拓展双向货源,提高运输效率;加强国际合作, 构建班列协调机制;嵌入城市产业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腹地经济支撑力;整合线路,加强枢纽节 点建设,优化班列开行布局;塑造班列品牌形象,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技术创新应用,提升信息化、 智能化水平;加强应急安全保障,打造国际安全运输典范。(每点 2 分,任答 3 点得 6 分) 43.(10 分)【旅游地理】 敦煌莫高窟有 240 个洞窟壁画绘有乐舞场面,出现乐器 4000 余件,某创意团队据此复原制作了壁 画上各种类的数百件乐器。2018 年 9 月,敦煌壁画仿制研发乐器在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文化博览 会上首次公开亮相,在场观众仿佛步入时空隧道,得闻古韵悠扬;次年 6 月,《敦煌·慈悲颂》登陆敦 煌大剧院,敦煌壁画中复原的古乐器,让听众随着音乐畅游“丝绸之路”,体味唐朝艺术鼎盛时期的大 国风貌。简述敦煌进行古乐器复原及演出活动的旅游价值。(10 分) 【答案】丰富旅游内容,增加旅游项目,增加旅游收入,具有经济价值;(2 分)古乐器的复原过程, 是对古代科技水平的重新认识过程,体现科学价值;(2 分)增强游客对古代乐器的了解,体现历史文 化价值;(2 分)给传统文化以崭新的呈现角度,给旅行者带来新的体验,增强其艺术价值;(2 分)有 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等。(2 分) 44.(10 分)【环境保护】 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高寒缺氧,生态脆弱。 2010 年 4 月的强烈地震,严重破坏了玉树地区的生态系统。随后,当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恢复生态。 灾后重建的十年间,玉树建立了林木良种繁育实验基地,培育出了适宜在玉树生长的青海云杉、藏柳等 苗木,成活率 90%以上,累计造林 83.81 万亩。2013 年后,玉树境内的探矿权全部退出,所有规划内的 水电开发项目全面叫停。2015 年中央决定建设三江源国家公园后,玉树已有 1.8 万人走上生态公益性 岗位,牧民从草原使用者变成草原管护者……。分析玉树地区灾后重建的各项举措对三江源地区生态修 复的作用。(10 分) 【答案】建立育苗实验基地,提高了林木成活率,扩大了森林面积;(2 分)禁止探矿、挖矿工程,停 止水电站建设,可减少对地表植被的破坏,保护生态系统的原始性;(2 分)建设三江源国家公园,有 助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2 分)牧民由草原使用者变成草原管护者,可减少过度放牧, 利于恢复草原植被,减轻土地荒漠化;(2 分)灾后重建多措并举,使自然环境形成良性循环,生态系 统得到不断改善和修复。(2 分)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