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第 2 节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第 4 课时营养物质的吸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概述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说明小肠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小肠的视频及图片,归纳总结小肠结构与吸收功能相
适应的特点。
(2)通过制作小肠壁结构的模型,加深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
物观点。
(3)学会用思维导图总结本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小肠的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并能自觉地爱护自己的身
体。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概述食物中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2)解释小肠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特点。
难点:描述小肠结构特点,解释为什么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器官。
三、教学过程
教学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吸收的概念
这一章我们一直在讲营养物质,我
们需要哪些营养物质?到底是身体的什
么地方需要营养物质呢?
概念图梳理上节课讲过的内容,引
出吸收的概念。
经过过消化以后的营养物质在消化
管内,怎么来到每一个细胞呢?
总结
我们就把营养物质从消化管进入血
液的过程称为“吸收”
回 忆 所 学 知
识,思考、回
答
回忆也有知识,
激发继续学习
的欲望。
。
小肠是吸收
的 主 要 部
位、它适应
吸收的结构
特点
各段不同的消化道吸收能力是不同
的。
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消化道不同部位
的吸收功能图,找出最主要的吸收器官。
总结:从表中得知,小肠可以吸收葡
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及大部分
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小肠的吸收功能
最强,所以小肠是最主要的吸收器官
问题:
为什么小肠具有这么强的吸收功能呢?
让我们来看一看小肠的结构。
活动一:观察小肠结构
准备一段小肠、培养皿、清水、放大
镜,观察小肠内外结构,并结合书,以
小组为单位自由讨论,给大家整理关于
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的特点
思考
回答
分组实验、讨
论、观察、思
考
整体感知消化
管的吸收作用,
接受“小肠是最
主要的吸收器
官”这一重要信
息。
逐步引导,让学
生充分理解结
构与功能相适
应的生物观点。
活动二:
通过对小肠的认识,为更清楚小肠皱襞
的作用,制作小肠壁结构的模型。10
分钟完成。
【小结】
小肠很长,小肠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
增大了小肠的吸收面积,使营养物质吸
收充分。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壁和小
肠绒毛襞都很薄,使营养物质容易吸收。
正是因为小肠具有这些利于吸收的特
点,所以小肠是最主要的吸收器官。
小 组 代 表 上
台展示
通过模型的制
作、展示,有利
于学生抽象形
象化。
小结 思维导图进行总结,留住小肠这段让学
生自己发散思维,完成。
形 成 结 构 与
功 能 相 适 应
的同一观点。
知 道 了 要 注
意饮食,爱惜
身体。
训练学生的概
括能力
巩固练习
课堂练习 思考、作答 检测本节,学生
的学习效果。
四、板书设计
第 2 节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第 4 课时
1、 概念:吸收
2、 各消化段的吸收功能
3、 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器官
五、教学反思
做出这样的假使:如果老师明年春天种了几棵南瓜籽,到了有收成的时候,同学们
认为老师会收获什么呢?家里的母狗在前几天下了四只……?为什么种了南瓜只
能收获南瓜,狗为什么就不能生下老鼠呢?怎么自然界有这样的规律呢?俗语中常
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吗?再看多媒体上
照片,同时引出性状、遗传等定义。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学习我们今天这一节关
于遗传和变异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