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1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同步练习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2021学年度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1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同步练习

ID:711685

大小:742.43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1-06-0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2021 学年度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 1 第一章化学反应的 热效应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肼(H2N- NH2)是一种高能燃料,共价键的键能与热化学方程式信息如下表: 共价键 N- H N- N O= O O-H 键能/( kJ·mol-1 ) 391 161 498 463 热化学方程式 N2H4(g) +O2(g)=N2(g) + 2H2O(g) ΔH=- 570kJ·mol-1 则 2N(g) =N2(g)的ΔH 为( ) A.-941 kJ·mol-1 B.941 kJ·mol-1 C.-483 kJ·mol-1 D.483 kJ·mol-1 2.红磷和 Cl2(g)反应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整个过程吸收的能量为 399 kJ B.加入催化剂会改变 △ H 的大小 C.PCl5(g)比 PCl3(g)稳定 D.PCl3(g)的燃烧热 △ H=-93 kJ·mol-1 3.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1>△H2 的是( ) ①C(s)+O2(g)=CO2(g) △H1 C(s)+ 1 2 O2(g)=CO(g) △H2 ②S(s)+O2(g)=SO2(g) △H1 S(g)+O2(g)=SO2(g) △H2 ③H2(g)+ 1 2 O2(g)=H2O(l) △H1 2H2(g)+O2(g)=2H2O(l) △H2 ④CaCO3(s)=CaO(s)+CO2(g) △H1 CaO(s)+H2O(l)=Ca(OH)2(s) △H2 A.① B.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4.根据以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S(g)+3O2(g)=2SO2(g)+2H2O(l) ΔH=-Q1kJ·mol-1 2H2S(g)+O2(g)=2S(s)+2H2O(l) ΔH=-Q2kJ·mol-1 2H2S(g)+O2(g)=2S(s)+2H2O(g) ΔH=-Q3kJ·mol-1 判断 Q1、Q2、Q3 三者关系正确的是( ) A.Q1>Q2>Q3 B.Q1>Q3>Q2 C.Q3>Q2>Q1 D.Q2>Q1>Q3 5.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 A.乙醇燃烧 B.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 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实验室制备氢气 6.如图为氟利昂(如 CFCl3)破坏臭氧层的反应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Ⅰ中断裂极性键 C—Cl 键 B.过程Ⅲ中 O+O = O2 是吸热过程 C.过程Ⅱ可表示为 O3+Cl• = ClO+O2 D.上述过程说明氟利昂中氯原子是破坏 O3 的催化剂 7.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 △ H 代表燃烧热的是( ) A.CH4(g)+ 3 2 O2(g)=2H2O(l)+CO(g) △ H1 B.S(s)+ 3 2 O2(g)=SO3(g) △ H2 C.CO(g)+ 1 2 O2(g)=CO2(l) △ H4 D.C6H12O6(s)+6O2(g)=6CO2(g)+6H2O(l) △ H3 8.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2Zn(s)+O2(g)=2ZnO(s) △H1=−702.2kJ/mol Hg(l)+ 1 2 O2(g)=HgO(s) △H2=−90.7kJ/mol 由此可知 Zn(s)+HgO(s)=ZnO(s)+Hg(l)的△H3,其中△H3 的值是( ) A.−260.4kJ/mol B.−254.6kJ/mol C.−438.9kJ/mol D.−441.8kJ/mol 9.下列诗句或谚语中包含吸热反应过程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10.在 1200℃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 ①H2S(g)+ 3 2 O2(g)=SO2(g)+H2O(g) △ H1 ②2H2S(g)+SO2(g)= 3 2 S2(g)+2H2O(g) △ H2 ③H2S(g)+ 1 2 O2(g)=S(g)+H2O(g) △ H3 ④2S(g)=-S2(g) △ H4 则 △ H4 的正确表达式为( ) A.△H4= 2 3 (3△H3-△H1-△H2) B.△H4= 2 3 (△H1+△H2-3△H3) C.△H4= 2 3 (△H1+△H2-3△H3) D.△H4= 2 3 (△H1-△H2-3△H3) 11.已知:C(s)+H2O(g)==CO(g)+H2(g) △H=a kJ ∙ mol-1;2C(s)+O2(g)==2CO(g) △H=-220 kJ ∙ mol-1;H-H、O=O 和 O-H 键的键能(kJ ∙ mol-1)分别为 436、496 和 462,则 a 为( ) A.-332 B.-118 C.+350 D.+130 12.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为 H+(aq)+OH−(aq)=H2O(l) ΔH=−57.3 kJ/mol。稀 醋酸、浓硫酸、稀硝酸分别与 0.1 mol·L−1 的 NaOH 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与消耗 NaOH 溶液的体 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CH3COOH 电离要吸热)。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A 表示稀硝酸与 NaOH 溶液的反应 B.B 表示稀醋酸与 NaOH 溶液的反应 C.b=5.73 D.C 表示浓硫酸与 NaOH 溶液的反应 13.工业上,冶炼铁的有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 1 2 2 1C(s) O (g) CO (g) H akJ mol     ; ② 1 2 2CO (g) C(s) 2CO(g) H bkJ mol     ; ③ 1 2 3 2 3Fe O (s) 3CO(g) 2Fe(s) 3CO (g) H ckJ mol      ④ 1 2 3 2 42Fe O (s) 3C(s) 4Fe(s) 3CO (g) H dkJ mol      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a、b、c、d 均不等于 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b a B. d 3b 2c  C. 1 2 1 a bC(s) O (g) CO(g) H kJ mol2 2      D. 1 2 2 1CO(g) O (g) CO (g) H akJ mol2      14.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Fe2O3(s)+3CO(g)=2Fe(s)+3CO2(g) △H= —24.8 kJ·mol-1; 3Fe2O3(s)+CO(g)=2Fe3O4(s)+CO2(g) △H=-47.2kJ·mol-1 ;Fe3O4(s)+CO(g)=3FeO(s)+CO2(g) △H= +19.4kJ·mol-1 则 14g CO 气体与足量 FeO 充分反应得到 Fe 单质和 CO2 气体时的释放或吸收的热量为( ) A.放出 11 kJ B.放出 5.5kJ C.吸收 11 kJ D.吸收 5.5 kJ 15.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 1 2ΔH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