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基础检测题含答案不全
加入VIP免费下载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基础检测题含答案不全

ID:711587

大小:131.1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1-06-0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课题 1 常见的酸和碱 一、单选题 1.用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氢气球升入高空后会膨胀——分子体积变大 B.品红在静置的水中慢慢扩散——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不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某些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这些溶液中存在带电的离子 2.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排水法收集氧气 B.过滤 C.加热液体 D.稀释浓硫酸 3.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实验变化关系的有( ) A. 常温下,足量的镁、铁分别同时放入少量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 B. 敞口放置于空气中的浓硫酸或稀盐酸 C. 加热 KNO3、Ca(OH)2 的饱和溶液(不考虑溶剂的蒸发) D. 少量的碳在密闭的集气瓶中与氧气完全燃烧 4.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活性炭——用于净化水 B.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C.氧化钙——用作食品干燥剂 D.铜铝等金属丝——用于作电线电缆 5.在化学实验和日常生活中都应强化安全意识。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使用完酒精灯后,用嘴吹灭 B.家中燃气泄露,立即打开排风扇通风 C.点燃氢气之前,要先检验氢气纯度 D.若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稀盐酸冲洗 6.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水鉴别木炭粉和四氧化三铁粉末 B.用酚酞试液鉴别氨水和蒸馏水 C.用二氧化锰鉴别食盐水和双氧水 D.用燃烧的木条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 7.2020 年 5 月 8 日下午 23:35 分左右,河北石家庄循环化工园区分公司合成车间甲醇回收装置发生爆炸, 造成 78 人死亡。这次爆炸事件再次敲响实验室安全警钟。下列实验室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 ) A.酒精灯不慎碰到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该灭 B.强碱触及皮肤而引起灼伤时,要先用强酸中和,再用大量水冲洗 C.分解 KClO3 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应略向下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应少于试管容积的 1 3 8.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俗名和化学式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A.氢氧化钠、苛性钠、NaOH B.氢氯酸、盐酸、HNO3 C.氢氧化钙、消石灰、CaCO3 D.氧化钙、熟石灰、CaO 9.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或俗名与化学式表示的是同一种物质( ) A.熟石灰 氧化钙 CaO B.铁锈 氢氧化铁 Fe(OH)3 C.食盐 氯化钠 NaCl D.烧碱 碳酸钠 Na2CO3 10.向锌与稀盐酸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溶液不变色,则溶液中可能含有的溶 质是( ) A.ZnCl2 B.HCl C.HCl 和 ZnCl2 D.Zn 和 ZnCl 2 11.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因为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加的是( ) A.浓硫酸 B.浓盐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过氧化氢溶液 12.某同学梳理归纳了以下知识:①用肥皂水能区分软水和硬水;②打开浓盐酸的瓶盖,瓶口会有白烟雾 冒出;③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属于同种元素;④量取水时,俯视量筒刻度会使 量取的水偏多;⑤某物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 C、H、O 三种元素;⑥金刚石是硬 度最大的一种材料。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13.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空气、氯酸钾、氧气 B.氮气、水、石灰石、 C.水、石油、熟石灰 D.干冰、冰水混合物、煤炭 14.探究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四组实验,胶头滴管盛装的是液体,烧瓶中盛装的是气体、固体或液体, 当胶头滴管滴几滴液体后,能观察到气球膨胀的实验组合是( ) 组合 滴管中 烧瓶中 A NaOH 溶液 HCl(气) B 稀盐酸 Zn(固) C H2O CaO D 浓 H2SO4 H2O(液) A.A B.B C.C D.D 15.下列区别 O2 和 CO2 的方法都可行的一组是() ①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②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③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瓶气体中 ④将两种气体分别装入软塑料瓶中,各倒入 1/4 体积的水,盖紧塞子,振荡 A.仅①②③ B.仅①②④ C.仅①③④ D.全部 16.某同学在化学晚会上用毛笔蘸取一种无色液体在一张白纸上书写了“化学魔术”四个字,然后再喷上另一 种无色液体,白纸上立即出现了红色的“化学魔术”四个字。该同学所用的两种无色液体可能是( ) A.NaOH 溶液、酚酞溶液 B.白醋、紫色石蕊试液 C.食盐水、酚酞溶液 D.“雪碧”饮料、酚酞溶液 二、实验题 17.某同学设计了一套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他首先用紫色石蕊试液浸泡滤纸,晒干后折成纸花.他 取一只紫色石蕊纸花喷上稀醋酸,紫色石蕊纸花显红色,然后分别进行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 B 实验中,当加入水后,紫色石蕊纸花显______色,B 实验的作用是______. (2)在 C 实验中,紫色石纸花变______色,出现这一实验结果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通过以上实验,尚未达到验证的目的,若要达到验证的目的,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 18.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 1 中 Y 形管左侧管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右侧管中加入浓氨水,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___, 从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图 2 中 Y 形导管平放于桌面,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_____,若把 Y 形导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如图 3), a 管位于上方,b 管位于下方,两石蕊试纸均湿润,可观察到 b 管中试纸变色比 a 管明显,由该实验你能得 出的结论是:①_____;②____。 (3)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会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19.(1)如图1所示, A 处浓氨水, B 处放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滤纸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若另取 一相同形玻璃管(含相同的实验用品),在 A 处稍加热,在更短的时间内可观察到上述现象。请从微观角度解 释________。 (2)用如图 2 装置探究物质燃烧条件” V 形玻璃管中 A 处盛有90 C 的热水, ①若 A 、B 两处放入白磷,观察到 B 处白碳燃烧,而 A 处白磷不燃烧,A 处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 ②若 A 、 B 两处放入红磷,观察到红磷都不燃烧, B 处红磷不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 (3)图3 中把 Y 形导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a 管位于上方, b 管位于下方,可观察到________(填“ a ”或“ b ”)管 中试纸先变红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参考答案 1.A2.B3.A4.C5.C6.A7.B8.A9.C10.A11.C12.A13.B14.A15.D16.A 17.紫 对比 红 2 2 2 3CO +H O H CO= 先向 C 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向 C 中加入水,观察现象 18.酚酞试液变为红色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干燥的石蕊试纸无明显变化 二 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 CO2+Ca(OH)2=CaCO3↓+H2O 19.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长滤纸条变红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 白磷不能与氧气接触 温度 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b 2 2 2 3CO H O=H CO 课题二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课前预习】 1、处理工厂的废水 写出用熟石灰处理含硫酸的工厂污水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溶液呈酸性时,pH 7,pH 越小,酸性越 ;溶液呈碱性时 pH 7,pH 越 , 碱性越强;溶液呈中性时 pH 7。 巩固训练 1、用 pH 试纸测定白醋的酸碱度时,如果先将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把白醋滴到试纸上,则 测得的结果与白醋实际的 pH 比较 ( ) A.偏低 B.偏高 C.相等 D.无法比较 2、若将 50g18%的 NaOH 溶液和 50g18%的盐酸混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混合溶液的 pH=7 B.溶液混合前后的温度不变 C.混合溶液质量为 100g D.混合溶液中生成物的溶质质量分数仍为 18% 3.某溶液 pH=3,则该溶液 ( ) A.呈酸性 B.呈碱性 C.呈中性 D、无法判断 4.下列各 pH 表示溶液酸性最强的是 ( ) A.pH=14 B.pH=7 C.pH=1 D.pH=0 5.下列质量增加的变化有一种与其它三种存在本质的区别,这种变化是( ) A.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质量增加 B.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 C.久置的生石灰质量增加 D.久置的铁钉生锈质量增加 6.盛有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在空气中放置一段较长时间,该溶液中的( ) A、氧氧化钠的质量减小 B、氧氧化钠的质量保持不变 C、氧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增大 D、氧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7.有关氢氧化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 C .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B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D .能做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 8.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A.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B.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就是燃烧 D.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呈碱性 9.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稀硫酸 铜 过滤 B. CaSO4 溶液 稀硫酸 过量 CaCO3、过滤 C. FeCl2 溶液 CuCl2 过量铁粉、过滤 D.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点燃 10.影响物质性质的因素有:A.离子的种类不同;B.分子的构成不同;C.溶质的质量分数 不同等,请从中选择导致下列物质性质差异的因素(填序号... )。 ①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而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 ; ②FeSO4 为绿色而 Fe2(SO4)3 为黄色: ; ③浓硫酸有吸水性而稀硫酸没有: 。 11.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有大量 NaOH,若直接排入河流会造成水体污染,应怎样处理此工厂 中 的 废 水 ? 写 出 你 的 想 法 , 并 写 出 相 关 的 化 学 反 应 方 程 式 。 ____ _ _ 12.向盛有 10mL 稀盐酸(其中滴有少量紫色石蕊试剂)的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用 pH 计 (测 pH 的仪器)测定溶液的 pH,所得数据如下。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加入 NaOH 溶液的体积 /mL 0 2 4 6 8 10 12 14 烧杯中溶液的 pH 1.1 1.2 1.4 1.6 2.0 7.0 11.0 12.2 (1)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 mL 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2)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 13mL 时,溶液显 色; (3)当烧杯中溶液的 pH=1.4 时,溶液中的溶质有哪 些? 。 13.下图中横坐标表示加入物质的质量,纵坐标表示溶液的 pH,哪个图象与哪项实验相对应? 将标号填在事实后面的横线上。 (1)向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___; (2)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水稀释 _________; (3)向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 (4)向水中加入熟石灰 _______________。 14.实验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中哪一种粒子(H2O、Na+、OH-)能使指示剂变色。 实验步骤: (1)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约 2 mL 蒸馏水,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2)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约 2 mL 氯化钠溶液(pH=7),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3)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约 2 mL 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通过上述实验的探究,回答下列问题(下述“现象”是指:无色酚酞溶液是否变红) 实 验 1 看 到 的 现 象 是 , 你 得 出 的结 论 是 ; 实 验 2 看 到 的 现 象 是 , 说 明 Na+ ; 实 验 3 看 到 的 现 象 是 , 你 得 出 的 结 论 是 。 15.消化药片所含的物质能中和胃里过多的胃酸。某种消化药品的标记如图。医生给胃酸过多 的患者开出服用此药的处方为:每日 3 次,每次 2 片。试计算,患者按处方服用该药一天,理 论上可中和 HCl 多少毫克?(计算结果取整数)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