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 2020 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历
史提升训练
一、单选题
1.晚古生代,下列哪类植物繁盛,形成茂密的森林,是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煤期( )
A.蕨类植物 B.裸子植物
C.蓝藻 D.被子植物
2.下列叙述中,反映古生代自然环境重要特征的是( )
A.大量无脊椎动物出现在地球表层 B.以恐龙为代表的爬行动物盛行
C.蕨类植物明显衰退 D.人类发展的重要时期
下图表示地球上部分生物类型出现的时间范围,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生物中,出现最早的是( )
A.爬行类 B.鸟类 C.两栖类 D.鱼类
4.爬行类动物物种最多的地质年代是( )
A.古生代 B.中生代 C.元古代 D.新生代
5.关于地层和化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不同时代的地层一般含有不同的化石,而相同时代的地层往往保存着相同或相似的化石
②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
③陆地地层只含有陆地生物的化石,海洋地层只含有海洋生物化石
④研究地层与其包含的化石可以推知地球的历史和古地理环境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地球有悠久的过去,还有着漫长的未来。生物的出现和进化只是其中的一小段,而人类的历史更是短暂的一
瞬,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爱护动植物。据此回答下题。
6.下列动物化石,存在于古生代地层的是( )
A. B.
C. D.
7.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B.三叶虫→鱼类→恐龙
C.元古宙→古生代→太古宙 D.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
8.地球历史上两次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的时期是( )
A.古生代中期和古生代末期 B.中生代中期和中生代末期
C.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 D.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中期
读某地地质剖面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根据图中化石,动物在这一时期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
A.海洋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 B.海洋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
C.爬行动物—海洋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洋无脊椎动物
11.关于地层和化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叶虫化石存在于元古代地层中 B.各类岩石组成的地层中都有化石
C.化石是埋藏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D.元古代地层中常含有恐龙化石
2019 年暑期,济南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千佛山风景区开展研学旅行。下面是一位同学的研学日志:“7 月
15 日,天气晴。天蒙蒙亮,我们就来到了千佛山脚下......在游览三清观时恰好看到了日出,我们记录下了
日出方位和日出时间.....我们还认真记录了沿途植被生长情况和不同海拔高度的气温值....在山顶附近,
我幸运地发现了一块三叶虫化石.....”下图为千佛山景区等高线和主要景点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
题。
12.研学当天,同学们观察到的日出方位和日出时间可( )
A.正东 6:00 B.东南 7:10
C.东北 5:20 D.东北 7:10
13.研 学旅行日志显示,甲地植被长势明显好于周边地区。同学们对此进行了原因探究,下列说法最可
信的是( )
A.位于山地东坡,热量条件较好 B.位于迎风坡,降水多
C.位于山脊,光照充足 D.位于山谷,土壤墒情较好
14.三叶虫空前繁盛的地质历史时期( )
A.地球上开始形成小规模的陆地 B.大规模海水人侵古陆地,有些古陆地变成了浅海环境
C.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 D.冈瓦纳古陆解体,出现古大西洋和古印度洋
和田玉是有名的软玉石品种,是中元古代晚期由中酸性岩浆侵入白云大理岩(大理岩的一种)而形成的。
新疆玉龙喀什河自古以来是我国产和田玉的主要河流。古代采玉的主要方法就是在河流的河滩和浅水河道
中拣玉石、捞玉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推测古代人们在河流的河滩和浅水河道中拣玉石、捞玉石的最佳季节是
A.春节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6.分布在玉龙喀什河的和田玉石,其形成先后经历的地质作用有
A.浅海沉积团结成岩一地壳抬升一变质作用一岩浆侵入一二次变质作用一流水搬运侵蚀
B.浅海沉积固结成岩一地壳抬升一岩浆侵入一变质作用一二次变质作用一流水搬运侵蚀
C.深海沉积固结成岩一地壳抬升一岩浆侵入一变质作用一二次变质作用一流水搬运侵蚀
D.深海沉积团结成岩一地壳抬升一变质作用一岩浆侵入一二次变质作用一流水搬运侵蚀
17.和田玉石的深加工地多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主要是因为东部地区
A.交通便利 B.劳动力丰富 C.市场需求量大 D.加工成本低
二、综合题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埃塞俄比亚高原位于非洲东部,地质上是寒武纪非洲古陆的一部分,上覆中生代海相沉积层,
最上层是厚达几百至 2 千米玄武岩覆盖层。
材料二:埃塞俄比亚为非洲第二人口大国,以农牧业为主,盛产咖啡等农产品,政府近年来致力于简
化投资流程,通过“非洲增长和机会法案”免税且没有配额限制进入欧美市场。吉布提自然资源缺乏、工
农业基础薄弱,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近年来,中国在两个国家间修建了吉亚铁路,并在吉布提市
建临港工业园,中国企业在围绕投资建设电厂为核心的前提下,投资建设水泥厂、海水淡化厂、炼油厂等,
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材料三:埃塞俄比亚地区简图。
(1)根据材料一简述中生代以来埃塞俄比亚高原形成的地质过程。
(2)简析吉亚铁路的修建对埃塞俄比亚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分析中国企业选择在临港工业园投资建电厂等工厂的原因。
19.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卤虫因为富含多种营养元素为我国沿海虾类养殖业所广泛使用,也被养鱼爱好者称为最佳活
体饲料,因为产地和产量有限,卤虫卵的终端收购价达到 70 万元每吨,有“金沙子”之称,来艾比湖捕捞
卤虫的人们趋之若鹜。
材料三:欧亚大陆桥铁路有 140 公里沿艾比湖通过,这一泓碧水对铁路有着特殊的意义,但随着湖泊
面积的萎缩,铁路沿线的环境也受到了影响。
(1)根据材料一中左图描述湖泊面积的变化特点及原因。
(2)根据材料一中右图分析 2000-2002 年湖泊面积有所增加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你是否赞成当地若发展卤虫捕捞业。
(4)根据材料三写出艾比湖对铁路沿线地区的影响。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岛屿分布图
材料二:下图为该海域附近国家建筑物景观图,该地房屋多建在山丘上,建筑材料为火山灰混凝土,
混凝土表面常贴一层大理石板,白色调为主,屋内有众多回廊、过道,该建筑簇拥着碧海蓝天,令人向往。
(1)比较 A 地与 B 地降水特征,分析成因?
(2)P 地地形类型 ,判断依据 。
(3)甲区域环境人口容量大于乙区域,从自然资源方面考虑,分析原因。
(4)结合材料二,分析该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参考答案
1.A2.A3.D4.B5.D6.B7.B8.C9.A10.B11.C12.C13.D14.B15.C16.A
17.C
18.(1)中生代时期海洋物质沉积,固结成岩;之后地壳抬升,板块(或岩石圈)张裂(多断裂);岩浆(从
断裂地带)喷出,冷却凝结形成玄武岩,堆高地表,形成高原。
(2)利于农产品出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商品进出通道,吸引外资投资建厂,进行产业升
级;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任答 4 点)
(3)有铁路与内陆相连,海陆联运,交通便利;国内外市场广阔;该国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丰富;靠近
石油运输通道,有利于电厂和炼油业的发展;该区气候干旱,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大,需要发展海水淡化厂;
该地区基础设施落户,对水泥等建筑材料需求量大,该工业区适合发展水泥厂。(任答 4 点,其它答案合理
即可得分)
19.(1)湖泊面积变化特点:不断萎缩;原因:地形特殊,位于中国陆地最低点,地势低,蒸发强;气候
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近年来入湖水量不断减少
(2)国家投入资金进行综合治理;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增加了植被覆盖率。
(3)赞成,原因:卤虫价格昂贵,可增加经济收入;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捕捞业可促进当
地就业。不赞成,原因:卤虫是当地生物链的重要物种;卤虫有着净化水质和为候鸟提供食物的作用;当
地生态环境脆弱,发展卤虫捕捞业会破坏生态平衡。
(4)利:湖泊有抵御风沙,保护铁路的作用;有维护铁路沿线生态平衡的功能;可增加空气湿度,调节局
地气候的作用。
弊:湖泊面积萎缩后,风沙天气增多,有覆盖铁路的危险,影响交通运输。
20.(1)特征:A 地与 B 地夏季降水量基本相当,冬季 A 地多于 B 地。
成因:根据纬度,此地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冬季受西风带控制,A 地位于西
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而 B 地处在背风坡,降水少。
(2)山地 等高线越向中心数值越大,且闭合;海拔高于 500 米,相对高度大于 200 米。
(3)甲地位于沿海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有利于生产生活;乙地位于山地,坡度较陡。甲地能够受到从海
洋吹来西风的影响,降水丰富,且有河流流经,水资源丰富;而乙地受地形阻挡,受西风影响小,降水较
少,水资源少。
(4)该地处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多火山,所以房屋建在山上,建筑材料多火山灰,大理石;该地
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回廊过道利用“狭管效应”的原理增加气流流动速度,风速大有利于降温;
白色房屋与地中海光照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