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课题1---3复习题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课题1---3复习题含答案

ID:711562

大小:905.61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1-06-0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课题 1 金属材料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硬水 、生铁 B.氦气、液氧 C.高锰酸钾、氢气 D.空气、冰水混合物 2.2018 年 3 月 9 日,特朗普正式签署关税令“对进口钢铁和铝分别征收 25%和 10%的关税”,这一做法严重 违反国际贸易规则,严重损害我国利益。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 A.生铁 B.硬铝 C.金刚石 D.青铜 3.如图所示是美国普度大学研发出一种制备氢气的新工艺流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转化①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H2O 一定条件 Al2O3+3H2↑ B.转化②利用太阳能有利于减缓能源危机 C.转化③属于化合反应 D.铝镓合金可以循环使用 4.下列排序错误的是 A.地壳中元素含量: B.Fe 元素的质量分数: C.利用金属的年代: D.气体的密度(20oC): 5.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铜用于制导线,是由于铜有良好的导电性 B.洗洁精有乳化功能,可用于洗涤油污 C.镁能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造照明弹 D.铁制品表面镀锌防生锈,是由于锌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 6.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活性炭除去房间中的异味 B.用煤、石油、天然气作燃料 C.用冰块制冷 D.用铜或铝制作导线 7.生活中处处蕴含着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洗涤剂去除油污是由于洗涤剂具有乳化的功能 B.武德合金作为保险丝是因为其熔点较低 C.用保鲜膜保鲜食品是防止食物发生氧化反应 D.利用活性炭吸附性降低水的硬度 8.下列有关事实的相关解释,错误的是() A.生铁和钢的机械性能不同—一含碳量不同 B.铁原子和铁离子化学性质不同—一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C.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一组成元素种类不同 D.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不同—一碳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不同 9.港珠澳大桥的桥、岛、隧以及“雪龙 2 号”的船身等主要由金属材料制成。下列金属防护措施不正确的是 A.在金属制品表面镀保护层 B.改变金属结构制成合金使用 C.在金属制品表面涂油漆 D.用稀盐酸定期清洗金属制品 10.工业生产中常将两种金属在同一容器里加热使其熔合,冷凝后得到合金.试根据下表所列的有关数据 (其它条件均已满足),判断不能制得合金的是( ) 金属 Na K Al Cu Fe 熔点(℃) 97.8 93.6 660 1083 1536 沸点(℃) 883 774 2200 2595 2750 A.Na﹣Al 合金 B.Na﹣K 合金 C.Fe﹣Cu 合金 D.K﹣Fe 合金 11.咱国庆 70 年阅兵你看了吗?下列相关叙述的物质不含有金属材料的是( ) A. 五星红旗—国旗 B. 钢铁怪兽—坦克 C. 空中战鹰—飞机 D. 便携战斗部—导弹 12.化学家谢赫特曼研究发现:铝锰合金晶体中的原子排列方式没有出现“规则有序而重复排列”的普遍现象, 提出了“准晶体”概念,因此获得 2011 年诺贝尔化学奖。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铝锰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比铝高 B.铝锰合金不具有导电导热性 C.铝的直接构成微粒是铝分子 D.合金中原子排列方式与纯金属的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13.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说明甲烷具有可 燃性,又说明甲烷 中含有碳、氢两种 元素 B.除去二氧化碳中含有的一氧化碳 C.证明二氧化 碳能溶于水或 与水发生化学 反应 D.证明黄铜的硬 度比纯铜大 A.A B.B C.C D.D 14.自 2011 年我省实施找矿战略行动以来,在铜、铅、锌、金、铁、铌、钽等金属方面取得找矿新成果。 下列关于铁、锌、铜三种金属及其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B.可以用铁桶盛放硫酸铜溶液 C.可以用稀硫酸鉴别锌与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D.黄铜(铜与锌的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铜 15.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推理必须科学、严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能燃烧,所以氧气具有可燃性 B.不锈钢虽然是金属材料,但它属于混合物而不是金属单质 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所有原子核中都一定含有质子和中子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二、实验题 16.已知碳酸亚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受热易分解生成氧化亚铁和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加热,则生成氧 化铁和二氧化碳.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模拟炼铁过程,并测定某样品中碳酸亚铁的含量(该 装置气密性良好,B 中氢氧化钠溶液足量).实验过程中,先打开 K 通入一氧化碳再加热;装置 A 中固体质 量不再减少后,停止加热,待装置 A 冷却到室温后关闭 K,实验测得装置 A 中固体质量减少了 ag,装置 B 中液体质量增加了 bg.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写出装置 A 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实验前先通 CO 后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实验结束时待装置冷却后再关闭 K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4)能判断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装置 B 吸收的依据是:装置 B 的质量增加且_______; (5)若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装置 B 吸收,不考虑水的蒸发且该样品中所含杂质不参加反应,则 a____b (填“>”“=”或“<”); (6)D 处为收集尾气的装置,应选择______装置(填“甲”“乙”或“丙”) 17.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份固体样品进行了探究。通过实验已确定该样品由氧化铜和铜粉混合而成。 他们称取了 20g 固体样品,用图 1 所示的装置通入一氧化碳实验,至反应完全测定的部分数据如图 2 所示。 据图解决有关问题:①写出图 1 中硬质玻璃管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实验中存在的明显缺陷是_____ ②图 2 中 M 点表示反应_____(填“进行中”或“结束”),图 2 中 16.8 克物质是_____(填物质名称), ③原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是_____克。 三、计算题 18.欲测定 Cu﹣Zn 合金及 Cu﹣Ag 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实验室只提供一瓶未标明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和必 要的仪器。 (1)你认为能测出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的是_____合金。 (2)取该合金的粉末 32.5g 加入该硫酸充分反应,所加稀硫酸与生成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①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____g。 ②请计算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_(请在写出第②问的详细解答过程) 参考答案 1.D2.C3.C4.B5.D6.B7.D8.C9.D10.D11.A12.A13.A14.B15.B 16.酒精灯 FeCO3 高温 FeO+CO2↑,FeO+CO 高温 Fe+CO2 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净,以防加热时爆炸 以防空气进入,在高温下将生成的铁氧化 C 中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 < 乙 17.CO+CuO 加热 Cu+CO2 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结束 铜 16 18.Cu﹣Zn 0.2 80% 《课题 2 金属的化学性质》 1.下列有关金属的化学性质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热时,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B.铁和硫酸属于置换反应 C.“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硬度非常大 D.铜能与盐酸反应 2.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3.取一定量打磨后的铝片于某容器中,再逐渐加入稀盐酸。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有关 量的变化关系图错误的是( ) A B C D 4.关于铁与稀硫酸的反应,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成硫酸铁和氢气 B.属于置换反应 C.溶液变浅绿色 D.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 5.为了探究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取等质量、同浓度的 稀盐酸反应,用温度传感器得的反应过程中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请写出铁片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请分析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的原因___________。 (3)根据曲线总结出金属活动性的相关规律___________。 6.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用图中装置(固定装置未画出)测定含有杂质的镁带中镁单质的质 量分数(杂质与酸接触不产生气体)。实验过程如下: ①取一段镁带样品,准确称得其质量为 0.030g; ②往量气管内装水至低于刻度“0”的位置,如图所示,(未装药品)装配好仪器;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在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稍倾斜试管,将用水湿润的镁带小心贴在试管壁上,塞 紧橡皮塞; ⑤调整量气管液面,使两边的液面保持同一水平,记录量气管中液面位置; ⑥把试管底部略为抬高,使镁带与稀硫酸接触完全反应; ⑦待冷却至室温后,再次记录量气管中液面位置; ⑧算出量气管中增加的气体体积为 23.96 mL; 已知: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混合后体积等于混合前各气体体积之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能否用托盘天平称量 0.030 g 镁带样品________(填“能”或“不能”)。 (3)操作③是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⑦中再次记录量气管的液面位置时,试管中留有氢气,是否会影响实验最终 结果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 (5)若实际测得氢气的体积与理论值相比偏大,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7.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足量的锌粒加入到某未知浓度硫酸中,发现有大量的气泡放 出,并闻到有刺激性气味,他们对气体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锌粒加入某未知浓度硫酸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浓硫酸能与锌反应,但不产生氢气,也不会产生氧气,能生成二氧化硫 气体。②SO2 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能使品红(一种红色色素)溶液褪色;③浓硫 酸有吸水性,常用作干燥剂。④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硫,并生成亚硫酸钠(Na2SO3) 和水。⑤H2+CuO△ Cu+H2O (提出猜想)甲:气体可能是 H2 ;乙:气体可能是 SO2 ;丙:气体可能是_____。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的装置(部分夹 持器材略去,假设每个能发生的反应都完全进行)进行探究: (1)实验开始后,观察到 A 中品红溶液褪色,证明气体中含有_____。 (2)C 装置在点燃酒精灯加热之前应先通一段时间的气体,目的是_____;加热一段时 间后,观察到_____,证明气体中含有 H2。 (问题讨论)(1)锌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水和二氧化硫,为什么在反应过程中 又产生了氢气呢?用文字简述原因:_____。 (2)锌与浓硫酸和稀硫酸反应都可以产生硫酸锌,如果需要制取硫酸锌,用锌与稀硫 酸反应的优点是_____(任填一种合理的答案)。 8.等质量的铁粉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定在相同时间 t 内产生 气体体积 V 的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得到图 1。 (1)请写出铁粉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实验①③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要比较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组别是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产生气体“逐渐变快又变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一步探究)图甲、图乙为利用数字化仪器测得的室温下足量的三种金属片分别与 20 mL 10%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量(产生氢气的量由气体压强表示,在等温条件下, 产生氢气的体积与装置内压强成正比)。 ①实验中你认为还要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图乙,你得出的反应物的量与生成的气体体积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注意:若答对下列问题奖励 4 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 60 分。) (拓展提高)图 2 为测得的室温下足量的镁片与 20 mL 10%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量 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发现实验测得的实际值比通过计算得到的理论值偏大,请分析可能 的原因(至少答两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为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铜的含量,某化学活动小组分三次进行实验,实 验数据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_______次实验中,稀盐酸和样品恰好完全反应。 (2)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第三次实验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参考答案: 1.B 2.D 3.B 4.A 5.Fe+2HCl===FeCl2+H2↑ 金属与酸反应放出热量,使温度升高。 在相同条件 下,金属越活泼,与酸反应放出执量越多。 6.Mg+H2SO4===MgSO4+H2↑ 不能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否 因为残留的氢 气体积等于从试管中排出的空气体积,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未冷却至室温就记录量气管 中液面位置 7.H2 和 SO2 SO2 排出玻璃管中的空气 铜网表面颜色由黑色变红色 随着反应 的进行,浓硫酸变为稀硫酸,与锌反应生成氢气 无污染气体产生,更符合环保理念 8.Fe+2HCl=FeCl2+H2↑ 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铁与盐酸反应速率越快 ① ④ 反应放热,开始反应时温度逐渐升高,反应速率加快;随着反应的进行,酸的浓度 降低,反应速率减慢 金属颗粒的大小 足量的不同金属分别与相同体积、相同质量分 数的同种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 反应放热,使气体膨胀 氢气中混入了其 它气体 9.二 35% ZnCl2 和 HCl 同浓度、同体积的稀盐酸中 《课题 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1.下列金属中一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于矿物之中的是( ) A.金 B.银 C.铂 D.铁 2.炼铁选用的铁矿石不仅要求含铁量高,而且“有害元素”少。下列矿石(括号内为主 要成分)冶炼时会污染空气且可能形成酸雨的是( ) A.铝土矿(Al2O3) B. 菱铁矿(FeCO3) C.赤铁矿(Fe2O3) D.黄铁矿(FeS2)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工业上炼铁是用电炉 B. 工业炼铁的原料主要是生铁、焦炭、石灰石 C. 高炉炼铁时,加入石灰石的目的是把矿石中的二氧化硅转变成炉渣去掉 D. 高炉炼出的铁是纯铁 4.实验室里,用如图所示装置还原氧化铁的过程中,可能生成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或 铁等固体物质。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前,应先加热再通入 CO,以减少 CO 排放 B. 实验时,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 C. 为了减少空气污染,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D. 实验结束时,玻璃管中红色的氧化铁粉末变成黑色,该产物不一定是铁 5.下图是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图:试回答: (1)仪器③的名称是 ; (2)实验过程 中仪器 ①中的 现象是 ,仪 器② 中发 生反应 的化学 方程式 是 ; ( 3 ) 实 验 过 程 中 的 尾 气 不 能 直 接 排 入 大 气 中 的 原 因 是 。 6.炼铁厂以赤铁矿石(主要成分为 Fe2O3)、焦炭、石灰石、空气等为主要原料炼铁,主 要反应过程如图所示。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 生铁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 炼铁厂用来炼铁的主要设备是 。 (3) 反应过程①②③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 (填序号)。 (4) 原料中焦炭的作用有 、 。 7.在实验室里,可以利用图所示的装置制得铁。 (1)A 处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 B 处 可 观 察 到 的 现 象 是 ; C 处 酒 精 灯 的 作 用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待四氧化三铁完全反应后,停止加热 A 处,在断开 A、B 之前应继续通入一氧化 碳 至 A 处 玻 璃 管 冷 却 。 若 不 继 续 通 入 一 氧 化 碳 , 可 能 出 现 的 后 果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铁是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离不开的重要金属材料之一,人类每年要从自然界中获 取大量的铁矿资源。 (1)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 Fe2O3)反应冶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 (2)铁矿石的种类很多,例如磁铁矿(主要成分 Fe3O4)、黄铁矿(主要成分 FeS2) 及上述的赤铁矿等,请分析用于炼铁的优质铁矿石应该具有哪些主要特点(写出两点即 可) 。 9.下图为实验室研究炼铁的化学原理装置图,请回答有关的问题。 现有含杂质的氧化铁样品 10g(杂质不参加反应),为测定该样的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 数,某同学用图 8-3-4 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得到如下两组数据: (1)请计算出利用甲方案进行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利用乙方案进行氧化铁的质量分 数为 ; (2)你认为应选择 组的数据更准确,理由是 。 10. 钢铁厂每天需消耗 5000t 含氧化铁 70%的赤铁矿石,该厂理论上可以日产含杂质 2%的生铁多少 t? (Fe-56,O-16) 参考答案: 1.D 2.D 3.C 4.A 5.酒精灯 红色物质变成黑色 Ca(OH)2 +CO2=CaCO3↓+H2O 一氧化碳有毒,污染环境 6.混合物 高炉 ①② 产生一氧化碳 产生高温 7. 4CO+Fe3O4 高温 3Fe+4CO2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防止污染环境铁又与空气中 的氧气反应 8. 3CO+Fe2O3 高温 2Fe+3CO2 不污染环境 铁的含量高等合理即可 9. 72.7% 90% 乙 甲中二氧化碳不能被石灰水完全吸收会使质量分数偏小。 10. 2500t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