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 通过摆小棒和分草莓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在分物体时存在分不完有剩余
的情况,借此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通过对比体会
恰好分完和有剩余的异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和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2、理解有余数的除法中商与余数的名数的确定,会正确确定商与余数的名数。
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让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能正确确定商与余
数的名数。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中商与余数的名数的确定,会正确确定商与余数的名数。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用照片纸打印出草莓图片、纸盘;学生准备 11 根同样长的小棒。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表内除法的延伸,是学生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基础,通过让学生经历分小棒、分
草莓的活动,先形成有“剩余”的表象,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余数,有余数除法的概念。本
节课我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具展示,学生大量的动手摆、圈、分的活动,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感
受余数的产生及意义。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通过观察、比较,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
题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给学生以成就感,体现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同时课堂中培养学生各
方面的能力。为下面进一步学习余数打下良好的基础。整个教学过程秉承着以人为本,以学
定教的理念。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教学过程:
课前:你们知道老师的姓名吗?我来自哪个学校?怎么知道的?这点秘密都被你们发现
了,太聪明啦!真是一群善于观察,勤于动脑的孩子,老师为你们点赞!希望孩子们在接下
来的学习中积极动手、动口、动脑,但不随意动桌上的学具,老师给表现出色的孩子贴上奖
励贴!想不想得到奖励贴?期待你出色的表现。
喜欢做游戏吗?现在我们做个数学游戏,它的名字叫“抱组游戏——找朋友比赛”,游戏
规则是:我们一起边拍手边唱歌, “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些好朋友”,然后你们问“几
个人,抱一组?”我就回答,然后按照我的要求迅速去找朋友,找到后,手挽手抱在一起,
找到朋友的同学就获胜。我请 9 个同学到前边来做游戏。(3 个人抱一组,4 个人抱一组。)每
3 人抱成一组,9 个人分成了几组?每 4 人抱成一组,9 个人分成了几组?正好分完了吗?
2
一、复习旧知,情境导入
1、复习旧知。
什么叫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平均分可以用什么算式表示?(生:除法)(师板书:
除法)
2、动手操作,摆小棒。
今天有一群小朋友也走进了我们的课堂,让我们仔细看看,他们在做什么?(生:他们
在用小棒摆正方形、三角形、五边形)我们也来动手摆一摆!请看要求。(大屏幕呈现:摆小
棒要求:1、从黑板上的正方形、三角形、五边形中选一个喜欢的图形摆一摆。2、用 11 根小
棒能摆出几个这样的图形呢?摆好后就举手。)比比看,谁摆得快,坐得好。(师行间巡视)
谁愿意给大家分享一下摆的结果。(抽三个图形摆得不一样的同学分享)和他摆的结果一样吗
?或同意他摆的结果吗?(这个同学手举得高,又积极,老师奖励他。)摆小棒活动结束,将
小棒收好放在每组的中间,倒计时:5、4、3、2、1 停。
3、小结。
在摆小棒和同学的分享中你发现了什么或者有什么想问的?(每个同学摆完图形后都有
剩余,摆的图形不同,剩余小棒的根数不相同。为什么剩得不一样?这个剩余部分怎么表示
呢?)(这个同学声音洪亮,表述清楚,老师给他贴上奖励贴!)真是一群爱思考的孩子,在
刚才摆小棒的过程中产生了剩余的情况,正如我们平常分东西,有时候正好平均分完,有时
候平均分后有剩余的,剩下的又不够再分,剩下不够再分的数,在数学中,我们叫它余数,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内容——有余数的除法(师板书:有余数的)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动手操作,探究含义。
1、复习表内除法的含义。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呈现例 1:活动一、6 个草莓,每 2 个摆一盘,可以摆几盘?)师:
有的同学已经迫不及待,大家一起说。(生:3 盘)到底是不是可以摆 3 盘呢?现在请个小朋
友到台上来摆一摆。黑板上已经画好了盘子,你把草莓摆在左边的盘子里、从右到左摆就行。
(黑板上先画好一条中线,用于板书例 1 的两个小题)师指着第 4 个盘子问:这个盘子还要
不要?(不要)我们就把它擦掉。谢谢你,请回。同学们仔细看,6 个草莓,每 2 个摆一盘,
摆了几盘?(生:3 盘)(师板书:摆 3 盘)师:摆完了没有?(生:摆完了。)(师板书:正
好摆完)刚才这个摆的过程,怎样列式呢?谁来说说。(生:6÷2=3)(师板书:6÷2=3)同
意吗?对,还得带上单位名称。单位名称是什么?你为什么选择用除法来计算?(生:因为
3
用减法的话就要算太多,用除法就只用算一道。)那还有其他补充的吗?(因为这是平均分。)
我们一起看看大屏幕,要求可以摆几盘也就是求 6 里面有几个 2,(大屏幕上呈现草莓分成 3
盘的动态过程)1 个 2、2 个 2、3 个 2,6 里面有 3 个 2,像这种平均分的问题,咱们就用除
法来计算。知道这个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吗?6 叫做?2 叫做?3 叫做?(大屏幕呈现 6
÷2=3(盘)各部分的名称)
2、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1)理解例 1 第 2 小题的题意。
如果有 7 个草莓,(师张贴草莓图片)还是每 2 个摆一盘,可以怎样摆呢?(大屏幕呈现
活动二)接下来,咱们就动手摆草莓,请看要求。(大屏幕呈现:要求:1、拿出信封里的 7
个草莓图片,用桌上的纸盘摆一摆。2、每 2 个摆一盘,摆好就举手。)比比看,谁的动作迅
速、坐姿端正。开始!
(2)学生动手操作,师行间巡视。指定生汇报操作结果。
我请个同学把你摆的草莓端上来展示给大家看。(指定生上台汇报)(如果有学生摆错,
就请摆错的孩子上台展示。)同学们和他摆得一样吗?和他摆得不一样的孩子举手。你是怎样
摆的,也端上来展示给大家看。你为什么不把剩下的 1 个摆在第 4 个盘子里(因为剩下的 1
个不够摆一盘)(真是个爱动脑思考的孩子,老师奖励你!)对刚才摆错的孩子说:听明白了
吗?这 1 个够摆一盘吗?(不够)能把它放在第 4 个盘子里吗?请你在黑板上重新摆一次。
第 4 个盘子还要吗?(不要)我把它擦掉。(如果全班都摆正确了,就指定其中一个上台汇报)
为了让大家看清楚你摆的过程,请在黑板上再现一下你摆草莓的过程。同意吗?孩子们仔细
看看,这 7 个草莓,每 2 个摆一盘,摆了几盘?(师板书:摆 3 盘)摆完了没有?(生:没
有。)还怎么样?(还剩了 1 个)(师板书:还剩 1 个)让我们看看大屏幕上摆草莓的动态过
程。师:分草莓活动结束,把草莓图片装进信封里,盘子重叠起来,信封和盘子都放在小组
中间,倒计时:10、9、8、7、6、5、4、3、2、1 停。
3、比一比,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孩子们看看,(师手指板书)这次摆的和刚才摆的有什么不一样?请你说。(生:第一次
摆的是每一个草莓都摆在盘子里,第二次摆的就多了 1 个)师:你的意思是第一次正好摆完,
第二次还剩 1 个。非常好,请坐。老师问一下:(手指剩下的草莓)为什么这剩下的 1 个没有
继续摆呢?剩下的 1 个够摆 1 盘吗?题目要求是几个摆一盘?(生:不够)你们能把刚才摆
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组长把算式写在学习单 “我会
探究”的横线上。比比看,哪个小组速度最快。开始!(师行间巡视,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基
4
本思路与方法,选取典型案例。大屏幕上呈现学生资源,呈现下面 3 种方式 7÷2=3
7÷2=3 剩 1 7÷2=3 多 1)这是咱们班同学的想法,请大家仔细看看你同意用哪一个方法?
说说你的想法。师针对 1:剩下的 1 个草莓不表示出来行吗?后面的两种方法能清楚地表示
出刚才分的过程吗?7、2、3、1 分别表示什么意思?看来大家都认为需要把剩下的 1 个草莓
表示出来。像这样平均分完后有剩余的,咱们就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表示。
这个有余数的除法我们这样表示。被平均分的物体总个数是 7 个,每 2 个摆一盘,我们
就用 7 除以 2,摆了 3 盘就是等于 3 盘,我们在商后面写上 6 个圆点,表示有剩余,把余下
的数写在圆点后面,并带上单位名称。(师边讲解边板书:7÷2=3(盘)……1(个))余下的
这个数在数学上就叫做余数。(大屏幕呈现 7÷2=3(盘)……1(个))
︙
余数
谁能结合图完整地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的含义。(生:7 表示 7 个草莓,2 表示每 2 个摆
一盘,3 可以摆 3 盘,还剩 1 个。)
你认为这个除法算式该怎样读?谁来尝试一下?师:这个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可以这样读:7
除以 2 等于 3 盘余 1 个,你们会读吗?(生:会)一起来读一读。非常好!这个有余数除法
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是 7 叫做?2 叫做?3 叫做?让我们在大屏幕上看看这个有余数的除法算
式(大屏幕上呈现)
4、比较异同,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师指着黑板上板书的算式:6÷2=3(盘)和:7÷2=3(盘)……1(个)
︙
余数
今天我们分了两次草莓,这两次的过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请大家组内讨论,集体交
流,每组派代表汇报。小组汇报。(生:都是把物体平均分,都用除法计算)不同点呢?(生:
一个算式没余数,另一个算式有余数。)(真是个观察仔细、善于比较的孩子,真棒!奖励你!)
我们在表格里对比一下,会看得更明白。
5
5、确定有余数的除法中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1)师:余数也是有单位名称的,师指着余数 1 问:你觉得余数的单位名称和被除数、除数、
商中哪一个的单位名称相同?(余数和被除数的单位名称相同)那你知道为什么它们是相同
的吗?(因为被除数是被分物体的总数,而余数是这些物体剩余的部分,所以它们的单位名
称是相同的。)
(2)商的单位名称为什么是盘呢?(商是我们要求的结果,要求的是能摆几盘,所以商的单
位名称是“盘”)
(3)小结:总之,有余数的除法要根据除法的含义来确定单位名称,商的单位名称要根据问
题里的求什么来确定,而余数的单位名称要与被除数相同。
三、及时反馈,当堂检测。
(一)基础:
1、完成第 60 页“做一做”的第 1 题的第 1 小题。
今天的学习内容你们都掌握了吗?老师给你们设置了关卡,敢不敢接受挑战?智勇大闯
关第一关:
第一关: 我是高手。
1、圈一圈,填一填。
17 个 ,2 个 2 个地圈。
6
圈了( )组,剩下( )个。
17÷2= (组)…… (个)
请大家拿出你们的学习单,完成题单上“第一关:我是高手”的第 1 题。你可以在上面
圈一圈,画一画。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同学的第 1 题。(师读题,集体订正答案。)
2、完成第 64 页第 1 题。
(大屏幕呈现“我是高手”第 2 题)面包店新出炉了 21 个面包,第一种装法:每 4 个装
一袋;第二种装法:每 5 个装一袋;第三种装法:每 6 个装一袋,如果你就是这个面包店的
师傅,你打算怎样来装这些面包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完成“我是高手”第 2 题用你喜欢的方
法来装一装,可以在 21 个面包上面去圈一圈。开始。(学生做学习单)我们来看看这 3 个面
包师傅是怎么装的?(选 3 种不同的装法呈现。)集体订正。
第三种:21÷6=3(袋)……3(个)
︙ ︙
这个 3 表示什么? 这个 3 又表示什么?
(二)综合:
恭喜你过关啦!挑战第二关:我是高高手
1、万盛小学二年级一班有 45 人,每 8 人站一排,可以站几排,还剩几人?
÷ = ( )…… ( )
2、 看图列式。
把把第二关第 2 题看图列式做在学习单上。
7
÷ = (个)…… (个)
÷ = (束)…… (个)
3、我们计算得对吗?
同学们兴致勃勃地探究有余数的除法,小兔、小狐狸、小猪也不甘落后,它们也在学习
有余数的除法,想不想看看它们的学习效果。让我们用火眼金睛来辨析对错。
4、直接说出下题中的商和余数。
想成为聪明小博士吗?我们来挑战一下。
(三)拓展延伸
恭喜你又过关啦!挑战第三关:我是超级高手
8
四、总结反思,内化提升。
恭喜你们,闯关结束,真棒!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
获呢?请你说。(生:认识了余数。)还有吗?(生:我知道了余数的单位名称和被除数相同。)
同意吗?非常好!谁还愿意来和大家分享。(我知道了余数是什么?)师:余数到底是什么?
(余数就是剩余的)师:余数就是平均分完后剩下的那部分。希望同学们运用有余数的除法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数学方便我们的生活。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摆 3 盘,正好摆完 。 摆 3 盘,还剩 1 个。
6÷2=3(盘) 7÷2=3(盘) ……1(个))
︙
余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