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专题训练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专题训练

ID:711356

大小:349.68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1-06-0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2021 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七章有机化 合物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1.1mol 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后,再与氯气发生完全取代反应,整个过程中消耗氯气) A.3mol B.4mol C.5mol D.6mol 2.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液体石蜡分解及其产物性质实验。下列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A.装置 b、c 中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不同 B.d 中溶液变浑浊证明石蜡分解产生了 CO2 C.实验中可以看到 b、c 中溶液褪色 D.停止加热后立即关闭 K 可以防止液体倒吸 3.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区分乙醇、乙酸、苯的是 A.溴水 B.金属钠 C.碳酸钠溶液 D.紫色石蕊溶液 4.某有机物结构简式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1mol 该有机物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最多能和 4molH2 反应 B.该有机物能使溴水褪色,也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 C.该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消去反应或取代反应 D.该有机物遇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5.聚异戊二烯 的单体是( ) A. B.(CH2)2C=CH-CH2 C.(CH3)2C=CH-CH2 D. 6.关于化合物 2−苯基丙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 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D.易溶于水及甲苯 7.国家公安部在全国开展严厉整治酒后驾驶交通违法行为的专项行动,在执法中,交警用装有重铬酸钾 [K2Cr2O7]的仪器检测司机是否酒后开车,因为酒中的乙醇分子可以使橙红色的重铬酸钾变成绿色的硫酸铬 [Cr2(SO4)3 ]。下列有关重铬酸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铬元素的化合价为+7 价 B.在检查时重铬酸钾发生还原反应 C.重铬酸钾具有强还原性 D.它由橙红色变为绿色是物理变化 8.在不同条件或不同用量时,下列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产物不同的是 ① AlCl3 和 NaOH 溶液 ② P 和 Cl2 ③ AgNO3 溶液和氨水 ④ C 和 O2 ⑤ CO2 和 NaOH 溶液 ⑥ Fe 和浓 HNO3 ⑦ 乙醇和 O2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⑦ C.③④⑤⑥⑦ D.全部 9.有一类组成最简单的有机硅化物叫硅烷,它的分子组成与烷烃相似,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硅烷的分子通式可表示为 SinH2n+2 B.甲硅烷的热稳定性比甲烷强 C.甲硅烷的沸点比甲烷高 D.甲硅烷(SiH4)燃烧生成 SiO2 和 H2O 10.下列关于丙烷结构、性质的推断中正确的是( )。 A.丙烷的 3 个碳原子不在同一直线上 B.丙烷可与氯水发生取代反应 C.丙烷能使溴水、酸性 KMnO4 溶液都褪色 D.丙烷可与强酸或强碱反应 11.下列物质中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A.甲烷 B.苯 C.乙烯 D.乙酸 12.按下图装置,持续通入 X 气体,可以看到 a 处有红色物质生成, b 处变蓝,c 处得到液体,则 X 气体 可能是( ) A.CO B.CO 和 H2 C.CH3CH2OH(气) D.H2 13.某有机物是药物生产的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B.该有机物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可发生消去反应 C.1 mol 该有机物与足量 NaOH 溶液反应最多消耗 3 mol NaOH D.该有机物经催化氧化后能发生银镜反应 14.能证明乙酸是弱酸的实验事实是 A. 3CH COOH 溶液与 Zn 反应放出 2H B. 0.1 1mol L 3CH COOH 溶液的 pH 2 C. 3CH COOH 溶液与 2 3Na CO 反应生成 2CO D. 0.1 1mol L 3CH COOH 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 15.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粮食发酵制取 B.可由乙烯通过加成反应制取 C.与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 D.通过取代反应可以制取乙酸乙酯 二、填空题 16.现有下列八种有机物: 现有下列八种有机物:①CH4,②CH3CH2OH,③ ,④癸烷,⑤CH3COOH ,⑥ , ⑦ ,⑧丙烷 根据上述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相对分子质量为 44 的烷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与③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 ( 填序号 ) 。 (3)具有特殊气味,常作萃取剂的某有机物在 FeBr3 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该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4)有机物②在加热条件下和 Cu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 120℃,1.01×105Pa 条件下,某种气态烃与足量的 O2 完全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没有发生 改变,则该烃是__________ ( 填序号 ) 。 17.已知:A 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分,A 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它有如图 所示的转化关系。E 是有香味的有机物,F 是高分子化合物(已知醛类氧化可生成羧酸)。 (1)B、D 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 ①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②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 ④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⑤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 18.第 28 届国际地质大会提供的资料显示,海底有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可满足人类 1000 年的能源需要。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晶体,晶体中平均每 46 个水分子构建成 8 个笼,每个笼可容纳 1 个 CH4 分子或 1 个游 离 H2O 分子。根据上述信息,完成第(1).(2 )题: (1)下列关于天然气水合物中两种分子极性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 A.两种都是极性分子 B.两种都是非极性分子 C.CH4 是极性分子,H2O 是非极性分子 D.H2O 是极性分子,CH4 是非极性分子 (2)若晶体中每 8 个笼只有 6 个容纳了 CH4 分子,另外 2 个笼被游离的 H2O 分子填充,则天然气水合物的 平均组成可表示为(___)。 A.CH4·14H2O B.CH4·8H2O C.CH4·(23/3)H2O D.CH4·6H2O 19.Ⅰ.聚四氟乙烯在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上都超过了其他塑料,号称“塑料之王”,可用于制造飞机、导弹 的无油轴承,密封填料,人造血管,滑雪板,不粘锅等。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C:___; C→D:___。 Ⅱ.牛奶放置时间长了会变酸,这是因为牛奶中含有不少乳糖,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乳糖分解而变成乳酸,乳 酸的结构简式为 。 (1)乳酸分子中含有___和__两种官能团(写名称)。 (2)已知有机物中若含有相同的官能团,则化学性质相似。写出乳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20.铋(Bi)与磷(P)同主族且比 P 核外多三个电子层,铋及其化合物用途非常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Bi 的天然同位素为 209 83Bi ,该核素的中子数为___________。 (2)Bi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 (3)最近我国科研人员发现一种由[Bi2O2]2+和[BiS2Cl]2-层交替堆叠构成新型超导体 Bi3O2S2Cl,该化合物中 Bi 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 (4)次碳酸铋晶体[(BiO)2CO3·0.5H2O,难溶于水]和枸橼酸铋钾均是常见铋剂类胃药。 ①Bi(NO3)3 溶液与 Na2CO3 溶液反应可制备次碳酸铋晶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②制备 1 mol 枸橼酸铋(+3 价)钾时,需消耗 1 mol Bi(NO3)3 溶液、2 mol 枸橼酸(如图)和 6 mol KOH 溶液, 同时生成 3 mol KNO3。试写出枸橼酸铋钾的化学式: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1.硼酸三甲酯用作柠檬类水果的熏蒸剂。实验室合成硼酸三甲酯的原理及装置如下: Na2B4O7•10H2O+2H2SO4+12CH3OH 2NaHSO4+4(CH3O)3B+17H2O 已知: 硼酸三甲酯 甲醇 溶解性 与乙醚、甲醇混溶,能水解 与水混溶 沸点/℃ 68 64 硼酸三甲酯与甲醇混合物的共沸点为 54℃ 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圆底烧瓶中加入 44.8g 甲醇和 191.gNa2B4O7•10H2O(硼砂,式量为 382),然后缓慢加入浓 H2SO4 并振荡; 加热烧瓶中的液体;通过分馏柱回流一段时间。 ②先接收 51~55℃的馏分,再接收 55~60℃的馏分。 ③将两次馏分合并,加入氯化钙进行盐析分层,上层为硼酸三甲酯,分离。 ④精馏得高纯硼酸三甲酯 19.2g。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 a 的名称为__;直形冷凝管冷却水应从__(填“b”或“c”)接口进入。 (2)本实验加热方式为__,优点是__。 (3)加入氯化钙盐析分层的主要目的是__。 (4)U 型管中 P2O3 的作用是__。 (5)图中,步骤④的仪器选择及安装都正确的是__,应收集__℃的馏分。 (6)本次实验的产率是__。 22.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有 NO、碳氢化合物及 CO,某校同学设计实验将模拟汽车尾气转化为无害 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 1 为了配制模拟尾气,甲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分别制备 NO、乙烯及 CO 三袋气 体。 ① 用装置 A 制取 NO,分液漏斗中盛放的是________ ( 填试剂名称 ) 。 ② 用 ( 乙烯利 ) 与 NaOH 溶液并用装置 B 制取乙烯,反应生成乙烯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 磷转化为 3 4Na PO ) 。 ③ 用 2 2 4H C O 与浓硫酸制取 CO( 化学方程式为 2 4H SO 2 2 4 2 2Δ H C O CO CO H O)     浓 并提纯,选用上图装 置预制一袋干燥纯净的 CO,各接口连接的顺序为____ g( 气流从左至右 ) ,其中装置 D 中盛放的药品是 _______。  2 乙组同学将甲组制得的气体与空气按适当比例混合形成模拟尾气 (NO 、CO、 2 4C H 及空气 ) ,按如图 所示装置进行尾气转化并检验。 ① 为检验催化反应后的气体中是否有 2CO 生成和乙烯的残留,G、H 中盛放的试剂依次是_____、____ ( 填 标号 ) 。 a.NaOH溶液 b.酸性 4KMnO 溶液 c.澄清石灰水 2 4d.Br / CCl 溶液 ② 通“模拟尾气”前,需先将催化剂加热到反应所需的温度,其目的是_____;写出其中 CO 与 NO 完全转化 为无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3.电石广泛用于生产 PVC、维尼纶等,电石与水反应所得残渣——电石渣,主要含 Ca(OH)2、CaCO3 及 少量其他杂质。某工业电石渣的几种回收利用流程如下: 几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氯化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提高 Cl2 转化为 Ca(ClO)2 的转化率可行的措施有_______(填序号)。 A.加热升高温度 B.适当减缓通入 Cl2 速率 C.充分搅拌浆料 D.加水使 Ca(OH)2 完全溶解 ③电石渣中的有害杂质 CN-与 ClO-反应转化为两种无害的气体,每转化 1 mol CN-至少需要消耗氧化剂 ClO -__________mol。 (2)75 ℃氯化 ①生成氯酸钙中氯的化合价为_________,氯化完成后过滤,滤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填化学式)。 ②氯酸钙能与 KCl 反应转化为氯酸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有机反应 首先生成氯代乙醇,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氯代乙醇再与 Ca(OH)2 反应生产环氧乙烷。总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4.有关催化剂的催化机理等问题可从“乙醇催化氧化实验”得到一些认识.下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乙 醇催化氧化的实验装置。(提示:通常用新制的 Cu(OH)2 悬浊液产生砖红色沉淀来检验物质中含有醛基)。 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仪器连接安装完毕,进行实验前如何检验装置的气密性?答:_____________; (2)对 A 中的乙醇采用水浴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3)实验时,点燃 B 处的酒精灯后,先____________,再集中火焰加热铜丝,随后向装置中不断地缓缓鼓 入空气,此时 B 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当反应 进行一段时间后,移去酒精灯,继续不断缓缓地鼓入空气,B 中仍重复如上现象,说明 B 处发生的反应是 一个__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4)装置 C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能在此处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5)装置 D 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2.B3.A4.D5.D6.B7.B8.D9.B10.A11.C12.C13.D14.B15.C 16. 3 2 3CH CH CH ⑦ +Br2 3FeBr +HBr 3 2 3 2CH CH OH CuO CH CHO Cu H O     ① 17.羟基 羧基 CH2=CH2+H2O 催化剂 CH3CH2OH 加成反应 2CH3CH2OH+O2 2CH3CHO+2H2O 氧化反应 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酯化(或取代)反应 加聚反应 18.D B 19.2CHClF2 CF2=CF2+2HCl nCF2=CF2 羧基 羟基 +2Na→ +H2↑ 20.126 +3 2Bi3++3CO32-+0.5H2O=(BiO)2CO3·0.5H2O↓+2CO2↑ BiK3C12H10O14 21.分馏柱 c 水浴加热 使物体受热均匀,便于控制温度 除去甲醇,避免精 馏时形成恒沸物 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导致硼酸三甲酯水解 b 68 92.3% 22.稀硝酸 2 2 3 4 24NaOH CH CH NaCl Na PO 3H O       a f e c d    NaOH 浓溶液 c b ( 或 c;d,或 d; c) 使催化剂活性 达到最大,利于 2CO 和 2 4C H 的检验并减少模拟烟气的浪费 2NO 2CO 2 2N 2CO 23.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BC 2.5 +5 价 CaCO3、Ca(OH)2 75℃,氯酸钾的溶解度比氯酸钙、氯化钾、氯化钙都小得多 ClCH2CH2OH CH2=CH2 +Cl2+Ca(OH)2—→ +CaCl2+H2O 24.关闭活塞 K2,打开 K1,点燃 B 处酒精灯,A 中液体压入长管中;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 A 中恢复原状(或关闭 K1,打开 K2,点燃 B 处酒精灯,D 中长管口冒气泡;停止加热冷却至 室温,D 中液体倒吸入长管形成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 为使 A 中乙醇较长时间 地平稳地气化成乙醇蒸气 预热直玻璃管 铜丝由红色变为黑色,很快又变为红色 2CH3CH2OH+O2 2CH3CHO+2H2O 放热 检验乙醇氧化产生的 H2O 白色粉 末变为蓝色晶体 产生砖红色沉淀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