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中考历史二轮复习原始农耕生活专题训练
加入VIP免费下载

安徽省中考历史二轮复习原始农耕生活专题训练

ID:711309

大小:762 KB

页数:7页

时间:2021-06-0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安徽省 2021 届中考历史二轮复习原始农耕生活专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图片可以印证原始农耕时期居民生产生活状况的是( ) ①猪纹陶钵②炭化稻粒 ③骨耜④司母戊鼎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据考古发现,河姆渡远古居民已经能够 A.建造干栏式房屋 B.种植粟 C.铸造青铜农具 D.使用牛耕 3.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的考古发现能证实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是( ) A.大河文明 B.海洋文明 C.城市文明 D.多元一体 4.美国华盛顿大学的芭芭拉·沙尔和纽约大学的迈克尔·普鲁加南联合开展了一项 DNA 研究, 最终得出结论:栽培稻的确起源于中国。下面遗址中,直接为上述结论提供证据的是 A.北京人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半坡遗址 D.龙山文化遗址 5.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说:“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 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中国最早的村落可以追溯到( ) A.河姆渡聚落 B.半坡聚落 C.炎帝部落 D.黄帝部落 6.考察历史遗址是我们学习历史最直观的方法,某同学参观完我国古代远古居民遗址和博物 馆后,认识到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远古居民是( ) A. B. C. D. 7.我国古代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和蔬菜”“黄帝的妻子嫘祖教民养蚕缫丝”的神话传说。 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A.农耕文明 B.海洋文明 C.游牧文明 D.工业文明 8.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传承中华美食文化,引发广泛关注。下图是我国河姆渡原 始居民的陶制炊具,它距今约有 A.170 万年 B.7000 年 C.4000 年 D.2000 年 9.世界上最早人工栽培稻、粟、黍的国家是 A.印度 B.中国 C.埃及 D.巴比伦 10.下列我国境内原始人类生活的顺序是 (1)元谋人 (2)北京人 (3)山顶洞人 (4)半坡人 A.(1)(2)(3)(4) B.(1)(2)(4)(3) C.(3)(4)(1)(2) D.(2)(4)(1)(3) 11.宿迁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收录了郭圩遗址,这一新石器时期遗址位于沭阳县 耿圩镇郭圩村。该遗址先民和下列哪一先民大致生活于同一历史时期( ) A.山顶洞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元谋人 12.下图中的吊脚楼是苗族、壮族的传统民居,在我国南方较为常见。就其构造来看,它的构造 特点与下列哪种建筑相似( ) A.干栏式建筑 B.半地穴式建筑 C.陕北窑洞 D.佛塔 13.下图反映了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分布特点是( ) A.农牧渔猎 生产进步 B.农耕定居 南稻北粟 C.等级分化 贫富差距 D.大江大河 满天星斗 14.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 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 A.人工取火的发明 B.建筑技术的进步 C.生产工具的改进 D.种植和饲养水平的提高 15.河姆渡人和半坡人都居住在大河流域,其主要原因是( ) A.交通便捷,人口集中,适合商业发展 B.交通要道,战略地位重要 C.水源充足,土壤肥沃,适合发展农业 D.地势平坦,便于交流 16.穿越时空隧道,去体验半坡人的原始居民生活。你不能体验到的是( ) A.吃上用陶器煮熟的猪肉 B.使用石制的纺轮纺织制衣 C.用石磨盘加工农作物粟 D.住在通风的干栏式房屋中 17.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下列能反映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 的是( ) A.北京人狩猎 B.山顶洞人捕鱼 C.半坡人种植粟 D.半坡人制作衣服 18.古史传说中炎帝、黄帝等英雄的丰功伟业。反映了我国从人类起源到迈向文明的巨大飞跃。 下列最能为这些传说的真实性提供证据的是 A.元谋人牙齿化石 B.半坡聚落的遗址 C.司母戊青铜方鼎 D.司马迁的《史记》 二、综合题 19.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图中 A、B 分别代表的遗址。 (2)结合图片,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中的空白。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们)已经创造了一种(干栏式)木构长屋。这种住宅十分别致,基础全系桩木 构筑。铺设地板,地板上立柱、架梁、盖顶…… ——梅福根、吴玉贤主编《七千年前的奇迹》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指出“他们”生活的流域范围及其在人类历史上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写出三点) (3)综合上述材料可知,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材料二:观察下面两幅图,回答问题。 材料三:彩陶制美,面纹亦多珠。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奈何遗址中,独不见文书。 ——郭沫若 (1)材料一描述了上古时期人们所处的生活环境状况,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人要想生存下 去,该采取怎样的生活方式? (2)材料二反映了原始居民的生活有什么新变化? (3)材料二中,图一、图二各是两种什么样式的房屋?上面两种房屋居民各是什么人?他们 主要种植的农作物分别是什么?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三,请你猜测材料三中的原始居民生活在什么流域?郭沫若参观此遗址的最大 遗憾是什么? 参考答案 1.D2.A3.A4.B5.A6.C7.A8.B9.B10.A11.C12.A13.D14.C15.C16.D17.C18.B 19.(1)A 是半坡遗址;B 是河姆渡遗址。 (2)A 黄河流域;粟;半地穴式。B 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 20.(1)长江流域种植水稻,会制造陶器,使用猪纹陶钵。 (2)半坡人的生活用品;半坡人懂得制彩陶技术;知道早期文字符号等。 (3)考古发现;民间传说 21.(1)过着群居生活。 (2)由居住洞穴发展到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 (3)图一:半地穴式房屋,图二:干栏式房屋。图一:半坡原始居民,图二:河姆渡原始居 民。半坡居民种植:水稻;河姆渡居民种植:粟。原因:自然地理因素。 (4)黄河流域;独不见文字(或没有发现文字)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