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 15 小题)
1.果糖大量存在于水果中,其分子的化学式为 C6H12O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果糖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B. 果糖由果糖分子构成
C. 果糖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 1∶2∶1
D. 1 个果糖分子由 6 个碳原子、12 个氢原子、6 个氧原子构成
2.下列各选项中,物质的分类均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3.自来水厂净化处理生活用水的过程如下:取水→沉淀→过滤→吸附→清毒→配水,其过程中属于
化学变化的是( )
A. 取水
B. 过滤
C. 吸附
D. 消毒
4.在电解水的实验中,如何检验电极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
A.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 将气体通过红热的铜丝
C.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里
D. 用燃着的木条进行检验
5.下列混合物可以用过滤法分离的是( )
①含泥沙的精盐
②浑浊的河水
③含有沙子的大米
④食盐和白糖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
6.常见的净化水方法有①过滤、②用木炭吸附、③煮沸、④用药杀菌消毒。现要将黄色浑浊的河水
净化成生活饮用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为( )
A. ①②③④
B. ④①③②
C. ③①④②
D. ①②④③
7.某元素 R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2,在它的氧化物中,R 显+6 价,则该元素的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
量为( )
A. 48
B. 64
C. 80
D. 96
8.下列混合物可用过滤法分离的是( )
A. 酒精和水
B. 食盐和沙子
C. 铁和铜
D. 厨房中的白糖和食盐
9.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两个氯原子:Cl2
B. 氧化铝:AlO
C. 钙离子:Ca+2
D. 钾元素:K
10.要从根本上防止赤潮的发生,下列可行的方法是( )
A. 各种污水必须经无害化处理后再排放
B. 清除海中的氮、磷元素
C. 清除海水中的有害藻类
D. 提高海水的溶解氧浓度
11.2013 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合作”。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水是一种氧化物
B. 鉴别软水和硬水可以用肥皂水
C. 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会造成水体污染
D. 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即可得到纯水
12.下列物质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的是( )
A. FeO
B. Fe2O3
C. Fe3O4
D. FeS2
13.科学家预言:“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这是因为( )
A. 地球上水很少,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
B. 由于地球表面气温的作用,水会被不断蒸发掉
C. 淡水资源不充足,分布又很不均匀,而且人类活动使水不断地受到污染,使淡水资源越来越紧
缺
D. 土地沙漠化,使空气中水蒸气不断减少
14.下列与水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
B. 自然界中的水都是纯净物
C. 水资源丰富不用节约用水
D. 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
15.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地球上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
B. 通过过滤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 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都是净化水的方法
D. 生活中一水多用可以节约水资源
二、填空题(共 3 小题)
16.2015 年 4 月 6 日,漳州 PX 项目发生爆炸并引起大火,PX 项目又一次引起人们的热议。PX 是
1,4-二甲苯(化学式为 C8H10)的别称。请计算:
(1)PX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
(2)PX 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精确到 0.1%)。
17.生活离不开水,净化、软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________ 。
(2)有些村民取浑浊的河水作生活用水,将浑浊的河水用下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用此装
置净化后得到的水属于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井水硬度较大,为降低硬度,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4)为了防止水的污染,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③禁止使用农
药和化肥;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其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18.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
氧气:________;四氧化三铁:________;过氧化氢:________;二氧化硫:__________;磷:
________;铁: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A 项,根据果糖的化学式为 C6H12O6 可知,果糖由碳、氢、氧元素组成,正确;B 项,果
糖由果糖分子构成,正确;C 项,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的是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故
果糖中碳、氢、氧元素原子个数比 6∶12∶6=1∶2∶1,而不是质量比,错误;D 项,1 个果糖分
子由 6 个碳原子、12 个氢原子、6 个氧原子构成,正确,故选 C。
2.【答案】C
【解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类别进行分析解答,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
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据此解答。
3.【答案】D
【解析】取水、过滤、吸附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一般用氯气消毒,氯气能
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属于化学变化。故选 D。
4.【答案】D
【解析】在电解水的实验中,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电极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5.【答案】A
【解析】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6.【答案】D
【解析】净化河水时,要先加明矾吸附沉降,使水中的悬浮物沉淀下来,再通过过滤把不溶于水
的物质除去,用木炭吸附色素和异味,最后通过消毒杀菌可以将河水净化成生活用水。再用煮沸
的方法净化成生活饮用水。所以 D 正确。故选 D。
7.【答案】C
【解析】通过计算可得该元素的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80。
8.【答案】B
【解析】过滤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A 中酒精和水均是液体;B 中食盐易溶于水,沙子
难溶于水;C 中铁和铜均难溶于水;D 中白糖和食盐均易溶于水。故选 B。
9.【答案】D
【解析】A 项,两个氯原子:2Cl,错误;B 项,氧化铝:Al2O3,错误;C 项,钙离子:Ca2+,错
误;D 项,单独的一个元素符号可以表示该元素,正确。故选 D。
10.【答案】A
【解析】A 项,废水处理后排放能减少氮磷元素,故 A 正确;B 项,海水中含有适量的氮磷元素有
利于水生植物的生长,故 B 错误;C 项,清除海水中的有害藻类,不能从根本上防止赤潮的发生,
故 C 错误;D 项,提高海水中的溶解氧浓度现实操作性小,故 D 错误。故选 A。
11.【答案】D
【解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A 正确;鉴别软水和硬水可以用
肥皂水,会产生大量泡沫的是软水,B 正确;生活废水的任意排放,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均
会造成水体污染,C 正确;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得到的水仍是混合物,D 错误。
故选 D。
12.【答案】A
【解析】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根据铁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通过变形使铁的原子个数相等,然后比较化合物中其它元素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其它原
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越小的,在该化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就越大。
13.【答案】C
【解析】A 项,地球上水资源丰富,故 A 错误;B 项,水在自然界中能循环,不会因为蒸发而缺水,
故 B 错误;C 项,地球上水资源丰富,但是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不充足,缺水指的是缺淡水,故 C
正确;D 项,空气中的水蒸气变化很少,故 D 错误。故选 C。
14.【答案】A
【解析】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纯净的水在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液体,在自然界中的水中都
含有矿物质离子等杂质而不纯。在生活和工业生产活动中水常用于溶解物质和降温。常用的净化
水的方法有静置沉淀、明矾吸附、过滤、活性炭吸附及蒸馏,其中蒸馏能将不纯的水转化为纯净
的水,其余方法都不能。
15.【答案】B
【解析】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并不能除去可溶性的钙、镁离子化合物。
16.【答案】(1)106
(2)90.6%
【解析】(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进行分析解答。
17.【答案】(1)过滤 (2)混合物 (3)煮沸(或将水烧开) (4)②④
【解析】(1)过滤是把固体与液体分离的操作,故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
学原理是过滤;
(2)用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的水中可能还含有一些溶于水的物质,如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故它仍
然是混合物;
(3)降低硬度,就是除去钙、镁化合物,把水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故填煮沸;
(4)根据爱护水资源的方法可知,为防止水体污染应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再排
放;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等,故选②④。
18.【答案】O2 Fe3O4 H2O2 SO2 P Fe
【解析】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其
化学式为 O2。四氧化三铁的化学式为 Fe3O4。过氧化氢的化学式为 H2O2。二氧化硫的化学式为
SO2。磷的化学式为 P。铁的化学式为 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