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初中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卷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2021学年度初中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卷

ID:711249

大小:34.67 KB

页数:7页

时间:2021-06-0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 15 小题) 1.2015 年 6 月 5 日是第 44 个“世界环境日”,我国提出的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以下做法不符合 主题的是( ) A. 提倡使用私家车 B. 使用太阳能路灯照明 C. 绿化先行,富美漳州 D. 拆除九龙江两岸养殖场 2.下列用化学知识解释“火上浇油”的说法合理的是( ) A. 增加易燃物,可以使燃烧更旺 B. 增大氧气浓度,可以使燃烧更旺 C.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达到灭火的目的 D. 清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 3.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错误的是( ) A. 在点燃氢气前先检验其纯度 B. 在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C. 在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标志 D. 在天然气燃气罩下方安装报警器 4.氢氧化铝作为阻燃剂受热分解时吸收热量,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铝和大量水蒸气,起到防火作 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反应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 生成氧化铝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 C. 生成大量水蒸气,降低可燃物周围氧气的浓度 D. 反应能够降低温度,可燃物不易达到着火点 5.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现象①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B. 现象②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C. 现象①②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 D. 现象②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6.下列变化过程中,会吸收热量的是( ) A. 硝酸铵固体溶于水 B.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 C. 木炭燃烧 D. 金属镁和稀盐酸反应 7.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错误的是( ) A. 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 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C. 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D. 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8.“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热播让厨房再次成为人们施展厨艺的舞台,其实厨房也是同学们的家庭 实验室,利用厨房中的物品不可以进行的实验是( ) A. 探究铁制品在什么条件下生锈 B. 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C. 用燃着的火柴检查天然气管道是否漏气 D. 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9.下列环境问题与防治措施说法合理的是( ) A. 酸雨——将燃煤锅炉烟囱加高 B. 白色污染——废弃塑料袋焚烧处理 C. 雾霾——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D. 水体富营养化——禁止使用化肥 10.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三大问题之一,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乙醇汽油中添加的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 B. 人类通过化石燃料获得能量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C. 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 D. 我国南海海底储藏了大量“可燃冰”,它将成为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 11.采取正确的措施,能够避免火灾发生或减少灾害损失,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 A. 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 B. 酒精灯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C. 森林起火——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 D. 汽车油箱着火——用水浇灭 12.下列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石油中主要含碳、氢两种元素 B. 小明看见邻居家着火,立即拨打 119 C. 可燃物的燃烧,需要空气(或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D. 煤气泄漏时,马上打开抽风机以利于煤气排出 13.如图所示,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从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管口 P 处,火柴被加热, 迅速移开火柴,火柴开始燃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水沸腾,水分子质量和体积增大 B.P 处水蒸气的作用是使火柴温度达到着火点 C. 火柴移离水蒸气,与氧气充分接触,从而燃烧 D. 火柴燃烧的产物含有二氧化碳和水 14.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其主要灭火原理是( ) A. 隔绝空气 B. 清除可燃物 C. 降低酒精灯的着火点 D. 使温度降到酒精的着火点以下 15.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 A.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 图书室内文字资料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 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 D. 如果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 3%~5%的碳酸氢钠溶液 二、填空题(共 3 小题) 16.常见的燃烧是指_____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图书着火可用干粉灭火 器灭火,其干粉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灭火时发生的反应为:2NaHCO3=Na2CO3+CO2↑+H2O,从 灭火原理说明该反应的作用: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17.如图所示,将白磷和红磷分装于 Y 形试管的 2 个支管中,管口系牢小气球,将 2 个支管同时伸 入相同深度的热水中。 ( 1 ) 能 燃 烧 的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处 , 该 处 燃 着 的 磷 会 很 快 熄 灭 , 原 因 可 能 是 ___________(填序号)。 A.温度降低 B.氧气耗尽 C.管内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2)管口的小气球可防止____________(填化学式)进入空气,从而使该实验绿色化。 18.化石燃料是(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干电池能量转化效率高,它是一种将能转化为 电能的装置,太阳能热水器运行成本低,能实现(填“光—电”或“光—热”)转换。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所谓的绿色生活,就是指消耗较少的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或者不对环境造成污染的 一种健康生活方式。植树造林、利用太阳能、拆除养殖场,都符合绿色生活的标准。提倡使用私 家车会增加含碳燃烧的使用量,不低碳、不绿色,A 错误。 2.【答案】A 【解析】A.“火上浇油”的化学意思是向燃烧的物质中增加可燃物——油,可以使燃烧更旺,合理; B.氧气的浓度能够促进燃烧,但是与“浇油”无关,不合理; C.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不合理; D.清除可燃物,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但是与“火上浇油”的说法相反,不合理。 3.【答案】D 【解析】A.氢气具有可燃性,因此点燃氢气前,应先检验氢气的纯度,正确; B.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可以避免呼吸到烟尘和有毒的气体,正确; C.加油站中的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有爆炸的危险,所以加油站要严谨烟火,正确; D.天然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泄漏后向上扩散,天然气报警器要安在灶台的上方,故错误。 故选 D。 4.【答案】A 【解析】着火点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不能随着时间、地点、外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5.【答案】C 【解析】A.现象①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所以 A 是错误的;B.现象②③都不燃烧, 不能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C.由现象①②可得出白磷比红磷更易燃烧,即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 的着火点低;D.现象②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不能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6.【答案】A 【解析】吸收热量即变化时温度会降低,对各选项的反应认真分析结合实验实际解决。 A.NH4NO3 固体溶于水会吸收大量的热,使溶液温度降低;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是放出大量的热,C.木炭燃 烧放热, D.金属镁和稀盐酸反应也是放热的。 7.【答案】C 【解析】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关闭阀门防止煤气继续与空气混合,开 窗通风降低室内空气与煤气的混合浓度,这样做都可以防止混合气体产生爆炸,故 A 正确; B、 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切断电源可以防止触电或火势进一步蔓延, 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可以防止有水时电器发生爆炸,故 B 正确; C、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立即 用泡沫灭火器扑灭,泡沫灭火器会喷出大量的水,损坏图书,故 C 不正确; D、扑灭森林火灾的 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砍掉大火蔓延路线前的树木可使燃烧因缺 少可燃物而得到控制,故 D 正确;故选 C。 8.【答案】C 【解析】A、铁生锈的探究不用采用什么特殊材料,只要利用水与空气即可,因此利用厨房中的物 品可以进行实验; B、选择不同的溶质即可探究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因此利用厨房中的 物品可以进行的实验; C、天然气是易燃性物质,用燃着的火柴检查易发生爆炸,故不可以进行实 验; D、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可以是温度、表面积的大小等,因此利用厨房中的物品可以进行实验; 故选项为:C。 9.【答案】C 【解析】将烟囱加高不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不能减少酸雨的形成;将废弃塑料集中焚烧,会 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应使用可降解塑料或减少塑料的使用;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能减少烟尘 的排放,能有效防止雾霾;为减少富营养化污染,应合理使用化肥,但不可能禁止。 10.【答案】B 【解析】A、粮食发酵会产生乙醇,所以属于可再生资源,故 A 说法正确; B、化石燃料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 B 说法错误; C、“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故 C 说法正确; D、可燃冰储量大,燃烧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不污染空气,所以是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故 D 说法正确。 11.【答案】D 【解析】汽油的密度比水小,浇水,汽油也会在浮在水面上继续燃烧。 12.【答案】D 【解析】当煤气泄漏时,煤气会与空气充分接触,在遇到明火或者电火花时都有可能发生爆炸, 打开抽风机,接通电器会产生电火花,有可能发生爆炸的危险,D 的做法是错误的。 13.【答案】A 【解析】A.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物质的体积就变大,遇冷时缩 小,物质的体积就变小。所以,水的沸腾现象是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增大。在这一变化中, 分子的体积、质量、分子本身都没有变化,故错误; B.水蒸气从铜管中冒出时温度较高能够使火柴达到着火点,故正确; C.在铜管口水蒸气多,而氧气少,所以移离蒸气是为了有充足的氧气,从而燃烧,故正确; D.火柴中含有碳、氢元素,燃烧的产物含有二氧化碳和水,故正确。 14.【答案】A 【解析】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火焰,是利用了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故选项正确; B.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火焰,是利用了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而不是清除可燃物,故选项错误; 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火焰,是利用了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变的,不 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选项错误; 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火焰,是利用了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而不是降低可燃物的温度,故选项 错误。 15.【答案】B 【解析】A.根据灭火的原理:①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 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可知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利用隔绝氧气或空气方 法进行灭火,故做法正确; B.根据灭火器的原理和适用范围:泡沫灭火器可用于扑灭木材棉布等一般火灾;干粉灭火器可以 用来扑灭一般火灾,还可用于扑灭油、气等引起的火灾;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可以用来扑灭图书, 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火灾;可知图书文字材料起火,立即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故 做法错误; C.根据发生一氧化碳中毒,要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故做法正确; D.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 3%~5%的碳酸氢钠溶液,故做法正确。 16.【答案】可燃物; 隔绝空气并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分解反应 【解析】常见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图书着火可用 干粉灭火器灭火,其干粉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灭火时发生的反应为:2NaHCO3=Na2CO3+CO2↑ +H2O,从灭火原理说明该反应的作用:隔绝空气并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 型为:分解反应。 17.【答案】(1)a B (2)P2O5 【解析】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确定只有 Y 形试管的白磷才能满足条件燃烧,燃烧会消耗氧气,氧气 没有了就会停止燃烧,磷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白烟 P2O5 会污染空气,所以小气球防止白烟进入空气。 18.【答案】不可再生 化学 光—热 【解析】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干电池能量转化效率高,它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 置,太阳能热水器运行成本低,能实现“光—热”转换。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