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
---钠和氯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实验处理方法或操作错误的是( )
A.取出大块金属钠,吸干煤油后,用小刀切取一小块,多余的放回试剂瓶中
B.酒精洒在桌面上着火时,立即用湿抹布覆盖灭火
C.实验室出现氯气泄漏时,用饱和食盐水浸湿毛巾捂住嘴和鼻子,继续实验
D.氢氧化钠溶液不慎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2.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既能生成气体,又有沉淀生成的是( )
①MgSO4②NaHCO3③Na2SO4④饱和石灰水 ⑤Ca(HCO3)2 ⑥FeCl3⑦NH4Cl ⑧饱和 NaCl
A.①③④⑤⑥ B.①②⑤⑥⑦ C.①④⑤⑥⑧ D.全部
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足量金属 Na 与标准状况下 11.2 L O2 反应时一定转移 2 mol 电子
②某元素由化合态转化为游离态,这种元素一定被还原
③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置换出铜
④Na2O2 与足量 H2O 反应时,每生成 1 mol O2 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2NA
⑤Na2O2 遇到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后,石蕊试纸最终变成蓝色
⑥向饱和烧碱溶液中加入 2 g Na2O2,充分反应完后,恢复至室温,溶液中 c(Na+)不变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④⑥ D.④
4.下列各组中的两物质相互反应时,若改变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比),化学反应方程式相同的是
( )
A.Na 和 O2 B.NaOH 和 CO2 C.Na2O2 和 CO2 D.木炭(C)和 O2
5.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中错误的是
A.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 B.新制的氯水保存在棕色玻璃瓶中
C.NaOH 溶液保存在带橡皮塞的玻璃瓶中 D.氢氟酸保存在玻璃瓶中
6.下列物质:①氯气;②液氯;③新制氯水;④盐酸;⑤盐酸酸化的漂白粉溶液。其中能使干燥的蓝色石
蕊试纸变红后又褪色的是( )
A.①②③⑤ B.③ C.③⑤ D.②③⑤
7.用漂白粉溶液浸泡的有色布条,如晾晒在空气中,过一段时间,其漂白效果更好的原因( )
A.漂白粉中的次氯酸钙被氧气氧化了,增强其漂白效果
B.有色布条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C.漂白粉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充分反应生成了次氯酸
D.漂白粉溶液蒸去了部分水分,浓度增大了
8.下列关于氯化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氯化氢是白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氯化氢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C.氯化氢与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形成白烟 D.氯化氢极易溶于水
9.下列气体中既有颜色又有毒的是( )
A.O2 B.CO C.HCl D.Cl2
10.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漂粉精 B.盐酸 C.新制氯水 D.氯化氢
11.下列符号中,代表物理量“物质的量”的是( )
A.M B.c C.NA D.n
12.下列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物质的量越大,阿伏加德罗常数就越大
B.1mol 任何粒子的数目都约等于 6.02×1023
C.符号为 NA,约为 6.02×1023mol-1
D.在数值上约等于 12g12C 所含的碳原子数
13.在一定条件下,1 mol X2 和 3mol Y2 化合成 2mol 的化合物 Z, 则化合物 Z 的化学式为 ( )
A.XY3 B.XY C.X3Y D.X2Y3
14.下列对于“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摩尔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
B.摩尔可以把物质的宏观量与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
C.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 mol
D.摩尔表示粒子的数目
15.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 1 mol·L-1 的是
A.10g NaOH 固体溶解在水中配成 250mL 溶液
B.将 1mol SO3 溶于水并配成 1L 的溶液
C.将 0.5mo1·L-1 的 NaNO3 溶液 100mL 加热蒸发掉 50g 水的溶液
D.标况下,将 22.4L 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 1L 溶液
16.已知 12.3 g A 与 4.6 g 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了 3.2 g C、4.5 g D 和 0.2 mol E,则 E 的摩尔质量是( )
A.46 B.46 g·mol-1
C.64 g·mol-1 D.64
17.少量钠应保存在 ( )
A.密闭容器中 B.煤油中 C.水中 D.汽油中
二、多选题
18.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验证 Na 和水反应是
否为放热反应
B.检验 Na2O2 与 H2O 反
应有 O2 生成
C.观察 K2CO3 的焰
色试验
D.比较 Na2CO3、NaHCO3 的稳
定性
A.A B.B C.C D.D
三、填空题
19.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2)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打开右边胶塞,向煤油中加入一小块钠,立即塞好胶塞,可观察到的现象
是___(填字母)。
A.钠块始终保持在 a 处,直至完全消失
B.钠块始终保持在 c 处,直到完全消失
C.钠块在煤油和水的交界处上下浮动
D.随着反应的进行, U 形管中煤油的液面下降,漏斗中液面上升
E.最终钠块在煤油中燃烧起来
(3)装置中漏斗在反应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___。
20.利用如图所示的“价-类”二维图,可以从不同角度认识含氯元素的物质的性质及其转化关系,图中甲~
辛均为含氯元素的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丙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丁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2)甲、乙、丁、戊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根据氯元素的化合
价判断,乙___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a.只有氧化性 b.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c.只有还原性 d.既能作氧化剂又能作还原剂
(3)庚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用乙制取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辛在 2MnO 催化下受热分解可制备一种常见的气体,这种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
21.某市的“二期课改”中,初中化学引入“物质的量”的教学内容。物质的量是一种新的物理量,其单
位是摩尔(mol),1 摩尔物质大约含有 6.02×1023 个该物质的微粒.如 1mol 氢气含有 6.02×1023 个 H2 分子,
含有 2×6.02×1023 个 H 原子。据此回答:
(1)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数量是___(填“相同”或“不同”)的物理量。
(2)1mol 硝酸中含有___个 H 原子,含有___个 N 原子。
(3)如图是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那么,1mol 氧气分子中含有___个电子。
参考答案
1.C 2.C 3.C 4.C 5.D 6.C 7.C 8.D 9.D 10.D 11.D 12.A 13.A
14.C 15.C 16.B 17.B 18.AB
19.2Na+2H2O=2Na++2OH-+H2↑ CD 调节压强
20. 2ClO 2 7Cl O HCl、HClO bd
2 2 22 22Cl +2Ca OH Ca ClO +CaCl +2H= O 2O
21.不同 6.02×1023 6.02×1023 9.632×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