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二章海水中
的重要元素---钠和氯实验活动一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溶液与 20mL1mol/L 的 NaNO3 溶液中 -
3NO 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 )
A.10mL0.5mol/L 的 Cu(NO3)2 溶液 B.5mL0.8mol/L 的 Al(NO3)3 溶液
C.10mL1mol/L 的 Mg(NO3)2 溶液 D.10mL2mol/L 的 AgNO3 溶液
2.现需要 480 mL 0.1 mol/LNaOH 溶液,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需用托盘天平在滤纸上称量药品 2.0g
B.必须使用的玻璃仪器有 500 mL 容量瓶、烧杯、玻璃棒、量筒
C.将溶解后的溶液未冷却至室温立即转入容量瓶,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3.将 18.0 mol·L-1 的浓硫酸稀释成 100 mL 2.00 mol·L-1 的稀硫酸,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的是
A.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B.稀释后未冷却即转移、定容
C.对装有浓硫酸的量筒俯视读数
D.洗涤量取浓硫酸后的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
4.下列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为 1 mol·L-1 的是
A.将 250 g CuSO4·5H2O 溶解加水至体积为 1 L
B.将 22.4 L HCl 气体溶于水配成 1 L 溶液
C.将 1 L 10 mol·L-1 的浓盐酸加入 9 L 水中
D.将 10 g NaOH 溶解在少量水中,再加入 250 mL 水
5.实验室里需用 480mL 0.1mol•L-1 的碳酸钠溶液,选取 500mL 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 5.1g Na2CO3,加入 500mL 水
B.称取 13.7g Na2CO3·10H2O,配成 500mL 溶液
C.称取 5.3 Na2CO3,加入 500mL 水
D.称取 14.3g Na2CO3·10H2O,配成 500mL 溶液
6.现用 98%浓硫酸(密度 1.84g/ml)配制 500mL0.4mol·L-1 的稀硫酸,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计算;
②量取;③稀释;④;⑤;⑥;⑦;⑧;⑨;⑩装瓶贴签。题中空白处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
A.④冷却;⑤移液;⑥洗涤;⑦初步振荡;⑧定容;⑨摇匀
B.④移液;⑤冷却;⑥初步振荡;⑦洗涤;⑧定容;⑨摇匀
C.④洗涤;⑤移液;⑥冷却;⑦定容;⑧初步振荡;⑨摇匀
D.④洗涤;⑤冷却;⑥移液;⑦定容;⑧初步振荡;⑨摇匀
7.仅用下表提供的仪器(夹持仪器和试剂任选)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一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仪器
A 用 CCl4 提取碘水中的碘单质 烧杯、铁架台、分液漏斗
B 配制 100mL 1.0mol·L-1 的 NaOH 溶液
药匙、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100mL
的容量瓶
C 从食盐水中获得 NaCl 晶体 酒精灯、玻璃棒、坩埚、泥三角
D 用盐酸除去 BaSO4 中混有的少量 BaCO3 漏斗、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滤纸
A.A B.B C.C D.D
8.实验室中配制 250mL 0.10mol·L-1NaOH 溶液时,必须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
A. B. C. D.
9.实验中需要 2mol·L-1 的 Na2CO3 溶液 950mL,配制时,你认为应该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碳酸钠
质量分别是
A.1000mL,212g B.950mL,201.4g
C.500mL,286g D.任意规格,572g
10.用 98%的浓硫酸(密度为 1.84 g·cm-3)配制 1mol·L-1 的稀硫酸 100mL,配制溶液时可能用到的仪器有①玻
璃棒;②胶头滴管;③100mL 容量瓶;④托盘天平;⑤50mL 烧杯;⑥10mL 量筒。则正确的选用顺序是 ( )
A.⑥③⑤①② B.⑥⑤③①②
C.④⑤③②① D.⑥⑤①③②
11.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
B.蒸馏时,冷却水从冷凝管的下口通入,上口流出
C.用分液漏斗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配制 1.00 mol/L NaCl 溶液时,将称好的 NaCl 固体直接放入容量瓶中溶解
12.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先装好药品,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先用双手握紧试管,再将导管插入水中检查装置气密性
C.结束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先熄灭酒精灯后撤出导管
D.稀释硫酸时,先在烧杯里倒入浓硫酸,再小心倒入水并不断搅拌
13.下列有关实验的图示及分析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图示 实验过程
A 实验室配制硫酸溶液
将浓硫酸慢慢注入盛有
水的容量瓶中进行配制
B 工业酒精提纯乙醇 加入生石灰,再加热蒸馏
C 从食盐水中提取 NaCl 固体
加热过程需要用玻璃棒
不断搅拌
D 检验装置气密性
关闭止水夹,向长颈漏斗
中加水,若长颈漏斗中形
成一段液柱,说明该装置
不漏气
A.A B.B C.C D. D
1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某溶液,下列情况会使配制结果偏高的是
A.未冷却即转移、定容 B.称最时将物体与砝码的位置放反
C.定容时仰视刻度线观察液面 D.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
15.仪器的名称为“蒸馏烧瓶”的是( )
A. B. C. D.
16.实验室用 NaCl 固体配 500mL 1.0mol·L-1NaCl 溶液,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 NaCl 固体 29.25g
B.应选用 500mL 的容量瓶来配制此溶液
C.在转移操作中不慎将溶液洒到容量瓶外面,应该重新配制溶液
D.加蒸馏水至离刻度线 1-2cm 时改用胶头滴管定容
17.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A.图一:称取 NaOH 固体
B.图二:转移溶液
C.图三:将乙醇与水分离
D.图四:推拉活塞,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8.用等体积的 0.1mol/L 的 BaCl2 溶液,可使相同体积的 Fe2(SO4)3、Na2SO4、KAl(SO4)2 三种溶液的 SO 2
4
完全沉淀,则三种硫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3:2:1 B.3:1:2 C.2:6:3 D.1:3:2
二、实验题
19.某次实验需用 0.4mol•L-1 NaOH 溶液 480mL。配制方法如下:
(1)配制该溶液应选用________mL 容量瓶;
(2)用托盘天平准确称量_________g 固体 NaOH;
(3)若在配制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将使所配制的 NaOH 溶液的浓度偏高的是_____,偏低的是_____,对
实验结果没有影响的是____(填序号).
A 所用的 NaOH 中混有少量 Na2O
B 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定质量固体 NaOH 时,所用的小烧杯内壁不太干燥
C 配制溶液所用的容量瓶洗净后没有烘干
D 固体 NaOH 在烧杯中溶解后,立即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内
E 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
F 最后确定 NaOH 溶液体积(定容)时,俯视观察液面与容量瓶刻度线
G 定容摇匀后静止,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20.粗食盐常含有少量 Ca2+、Ma2+、 2-
4SO 以及泥沙等杂质,实验室提纯 NaCl 的流程如下(加入的试剂稍过
量)
(1)步骤③中加入的试剂 A 是_______(填化学式)。
(2)步骤④中,相关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3)若将步骤⑤与步骤⑥对调,先用盐酸调 pH 再过滤,将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是______。
(4)用提纯的 NaCl 配制 100mL 1.0mol/L 的 NaCl 溶液,所用仪器除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药匙外,还需
要(填仪器名称)_____。
(5)实验室提纯 NaCl 的过程中,在溶液、过滤、蒸发三个步骤的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其中在蒸发时,使
用玻璃棒的目的__。
21.某次实验需用 0.4 mol·L-1 NaOH 溶液 480 mL。配制方法如下:
(1)配制该溶液应选用_______________mL 容量瓶;
(2)用托盘天平准确称量__________g 固体 NaOH;
(3)将称量好的 NaOH 固体放在 500 mL 大烧杯中,倒入约 300 mL 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固体全部溶
解,待__________后,将烧杯中的溶液注入容量瓶中;
(4)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玻璃棒 2-3 次,洗涤后的溶液一起转入容量瓶中,轻轻晃动容量瓶,使溶液混
合均匀;
(5)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到液面_____________时,改用___________加蒸馏水至__________盖好瓶塞,
上下颠倒.混合均匀.
(6)若在配制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将使所配制的 NaOH 溶液的浓度偏高的是_____(填各选项的序号)
A 配制溶液所用的容量瓶洗净后没有烘干
B 固体 NaOH 在烧杯中溶解后,立即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内并接着进行后续操作
C 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
D 最后确定 NaOH 溶液体积(定容)时,俯视观察液面与容量瓶刻度线
E 定容摇匀后静止,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参考答案
1.A2.C3.C4.A5.D6.A7.C8.D9.A10.D11.D12.C13.D14.A15.B16.A17.D18.C
19.500 8.0 ADF EG BC
20.NaOH Ca2++ 2-
3CO =CaCO3↓ Ba2++ 2-
3CO =BaCO3↓ 先加 HCl 会有少量 CaCO3、
BaCO3、Mg(OH)2 沉淀溶解,使 NaCl 混有杂质,从而影响制得 NaCl 的纯度 托盘天
平、100mL 容量瓶 防止局部过热液滴或晶体飞溅
21.500 8.0 待冷却至室温后 离刻度线 1~2 cm 时 胶头滴管 液面最低点
与刻度线相切 B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