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五章化工生
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离子的检验方法及对应结论正确的是( )
离子 检验方法及对应结论
A 2Mg 取样,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证明有 2Mg
B 3Fe 取样,滴加硫氰化钾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证明有 3Fe
C 2
4SO 取样,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到白色沉淀,证明有 2
4SO
D K 取样,用铂丝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黄色火焰,证明有 K
A.A B.B C.C D.D
2.实验室制氯化氢气体的正确方法是( )
A.固体食盐和稀硫酸反应(微热) B.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反应(微热)
C.固体食盐和浓硫酸反应(微热) D.食盐水和浓硫酸反应(强热)
3.下列物质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备的是( )
①Fe3O4;②FeCl3;③Fe(OH)2;④Fe(OH)3;⑤CO;⑥FeS;⑦NaHCO3
A.①②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⑥⑦ D.①②④⑤⑥⑦
4.下列是对某溶液进行离子检测的方法和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先加入适量的硝酸酸化,再加入 BaCl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 2
4SO
B.加入足量的 BaCl2 溶液,产生白色溶液,则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 2
3CO
C.向溶液中加入 KSCN 溶液,无明显变化,再加入少量氯水,溶液呈血红色,则溶液中一定有 Fe2+
D.先加入适量的盐酸酸化,再加入 AgNO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 Cl-
5.某溶液中可能含有的阴离子有 2-
4SO 、Cl-、 2-
3CO -等,为了检验其中是否含有 2-
4SO -,除使用 BaCl2 溶液
外,还需要的试剂是( )
A.盐酸 B.NaOH C.硫酸 D.硝酸
6.A、B、C、X 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转化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
A.若 X 为 Cl2,则 C 可能为 FeCl3
B.若 X 为 KOH 溶液,则 A 可能为 AlCl3
C.若 X 为 O2,则 A 可为硫化氢
D.若 A、B、C 均为焰色反应呈黄色的化合物,则 X 可能为 CO2
7.下列能说明 SO2 具有漂白作用的是
A.SO2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B.SO2 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C.SO2 能溴水褪色 D.SO2 难使品红试液变红
8.下列气体能用 NaOH 干燥的是
A.NH3 B.SO2 C.Cl2 D.CO2
9.下列溶液中:①石灰水;②H2S 溶液;③酸性 KMnO4 溶液;④溴水;⑤Ba(NO3)2 溶液;⑥品红溶液;
⑦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不能区别 SO2 和 CO2 气体的是( )
A.①⑦ B.①⑤⑦ C.②③④⑤⑥ D.①⑤
10.鉴别 SO42﹣时所选用的试剂及先后顺序最合理的应为
A.BaCl2 溶液、稀盐酸 B.稀盐酸、BaCl2 溶液
C.Ba(NO3)2 溶液、稀硫酸 D.稀硝酸、BaCl2 溶液
11.将二氧化硫通入显红色的酚酞试液中,发现红色消失,主要原因是( )
A.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B.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
C.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 D.二氧化硫溶于水后生成酸
12.硫代硫酸钠可作为脱氯剂,已知 25.0mL 0.100 mol·L-1 Na2S2O3 溶液恰好把 224mL(标准状况下)Cl2 完
全转化为 Cl-离子,则 S2O32-将转化成( )
A.S2- B.S C.SO32- D.SO42-
13.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 2
4SO 的下列操作中最合理的是( )
A.加入硝酸酸化的 3 2Ba(NO )
B.先加 3HNO 酸化,再加 3 2Ba(NO ) 溶液
C.先加盐酸酸化,再加 2BaCl 溶液
D.加入盐酸酸化了的 2BaCl 溶液
14.下列污染现象主要与 SO2 有关的是
A.水华 B.臭氧层空洞
C.酸雨 D.白色污染
15.二氧化硫体现还原性的反应是
A.SO2+Na2CO3=Na2SO3+CO2 B.SO2+2H2S=2H2O+3S↓
C.SO2+2NaOH=Na2SO3+H2O D.SO2+2H2O+Cl2=H2SO4+2HCl
16.下列变化中,气体被还原的是( )
A.二氧化碳使 2 2Na O 固体变白 B.氯气使 KBr 溶液变黄
C.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 D.氨气使 3AlCl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17.下列事实与浓硫酸表现出的性质(括号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大 难挥发性
B.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 强氧化性、酸性
C.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中有海绵状的炭生成 吸水性
D.浓硫酸与少量胆矾晶体混合,晶体由蓝色变成白色 脱水性
18.下列反应中,一定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
①向在空气中久置的 Na2SO3 溶液中加入 BaCl2 溶液,再加入稀盐酸
②向 Na2CO3 溶液中加入酸化的 CaCl2 溶液
③向 Na2SO3 溶液中通入 Cl2,再滴加 BaCl2 和稀盐酸
④向 Na2SO3 溶液中加入 H2O2 溶液后再加入 BaCl2 溶液
A.①③④ B.①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二、填空题
19.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 是用收集实验中产生气体的装置,但未将导管画全,请将装置图补充完整__________。
(2)实验中他们取 6.4g 铜片和 12mL18mol·L-1 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到反应停止,最后发现烧瓶
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中的同学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
①写出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若有 m g 铜参加了反应,则有______mol 硫酸被还原,电子转移数目为___。
②下列试剂中,能证明反应停止后烧瓶中有硫酸剩余的是__________(填写字母编号)。
A.硫酸钠溶液 B.氯化钡溶液 C.银粉 D.碳酸钠溶液
③为什么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但未能使铜片完全溶解?你认为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测定消耗硫酸的物质的量,该兴趣小组设计了两个实验方案:
方案一:将装置 A 产生的气体缓缓通过已称量过的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反应停止后再次称量,两次质量
差即是吸收的二氧化硫。
方案二:将装置 A 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足量的用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再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过
滤、洗涤、干燥,称得沉淀的质量即是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钡沉淀的质量。
实际上,方案一、二均不可取。
方案一产生的气体中含有___________,使干燥管增重偏大;也可能由于___________,使干燥管增重偏小。
方案二: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氯化钡溶液反应,使测定消耗硫酸的物质的
量结果偏大。
20.分类法在化学学习中应用广泛。属于同一类的物质具有相似的性质,CO2、SiO2、SO2、SO3 都属于酸
性氧化物。由 CO2+Ca(OH)2=CaCO3↓+H2O,可得出 SO3 与 NaOH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1.酸雨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重大的环境问题,SO2 和 NO2 都能溶于水形成酸雨而破坏环境。请回答下
列问题:
(1)酸雨通常是指降水的 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