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章节训练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2021 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五章化工生 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章节训练 一、选择题 1.将 9 g 铜和铁的混合物投入 100 mL 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标准状况下 1.12 L NO,剩余 4.8 g 金属; 继续加入 100 mL 等浓度的稀硝酸,金属完全溶解,又得到标准状况下 1.12 L NO。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 入 KSCN 溶液,溶液不变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混合物中铜和铁各 0.065 mol B.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4.0 mol• L-1 C.第一次剩余的 4.8 g 金属为铜和铁 D.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再加入该稀硝酸 100 mL,又得到的 NO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0.56 L 2.下列的分离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食盐水中的泥沙 B.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制成蒸馏水 C.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D.用分液的方法分离食盐水和汽油的混合物 3.分别将足量下列气体通入稀 Na2S 溶液中,可以使溶液变浑浊的是 A.CO B.SO2 C.HCl D.CO2 4.如图所示,将相同条件下的 m 体积 NO 和 n 体积 O2 同时通入倒立于水槽中且盛满水的试管内,充分反 应后,试管内残留 m 2 体积的气体,该气体与空气接触后立即变为红棕色。则 m 与 n 的比值为( ) A.3∶2 B.2∶3 C.8∶3 D.3∶8 5.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下列关于各实验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装置①常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B.装置②可用于吸收 NH3 或 HCl 气体,并防止倒吸 C.装置③可用于收集 H2、CO2、Cl2、NH3 等气体 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氯化氢,并吸收多余的氯化氢 6.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 N2 + 3H2  2NH3 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N2、H2、NH3 在容器中共存 B.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 C.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N2,同时生成 3n mol H2 D.单位时间内消耗 n mol N2,同时消耗 n mol NH3 7.下列变化中,气体被还原的是( ) A.二氧化碳使 2 2Na O 固体变白 B.氯气使 KBr 溶液变黄 C.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 D.氨气使 3AlCl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8.某同学为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常见的某些离子,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最终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 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由该实验能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SO42- 离子 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NH4+ 离子 C.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Cl- 离子 D.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Fe3+ 离子 9.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都一步能实现的是 A.Si→SiO2→H2SiO3→Na2SiO3 B.Al→Al2O3→Al(OH)3→NaAlO2 C.N2→NH3→NO→NO2→HNO3→NO2 D.S→SO3→H2SO4→SO2→Na2SO3→Na2SO4 10.铜粉放入稀硫酸中,加热后无明显现象发生。当加入一种盐后,铜粉的质量减少,溶液呈蓝色,同时 有气体逸出。该盐可能是( ) A.  2 4 3Fe SO B. 2 3Na CO C. 3KNO D. 4FeSO 11.如图所示,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 A 滴入试管②中与气体 B 充分反应,打开夹子,可发现试 管①中的水立刻沸腾了。则液体 A 和气体 B 的组合不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 ) A.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 B.水、氨气 C.氢氧化钠溶液、一氧化氮 D.水、二氧化氮 12.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 SO42-离子,常用的方法是( ) A.取样,滴加 BaCl2 溶液,看是否有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生成 B.取样,滴加稀盐酸酸化的 BaCl2 溶液,看是否有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生成 C.取样,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滴加 BaCl2 溶液,看是否有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生成 D.取样,滴加稀硫酸,再滴加 BaCl2 溶液,看是否有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生成 13.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 2NO 、 NO 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 21.68 L O (标 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 15 mol L NaOH 溶液至 2Cu  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 NaOH 溶液的体积是( ) A. 60 mL B. 45 mL C.30 mL D.15 mL 14.可用图装置收集的气体是 A.H2 B.NO C.CO2 D.CH4 15.对下列实验事故或废弃药品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当有大量毒气泄漏时,人应沿顺风方向疏散 B.实验室里电线失火,首先要断开电源 C.当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D.酒精失火用水浇灭 二、填空题 16.硅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的氧化物和硅酸盐约占地壳质量的 90%以上。 (1)下列物质不属于硅酸盐的是______。 A.陶瓷 B.玻璃 C.水泥 D.生石灰 (2)SiO2 是玻璃的主要成分之一,SiO2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工艺师常用_____(填 物质名称)来雕刻玻璃。 (3)用 Na2SiO3 水溶液浸泡过的棉花不易燃烧,说明 Na2SiO3 可用作______。Na2SiO3 可通过 SiO2 与纯碱混 合高温熔融反应制得,高温熔融纯碱时下列坩埚可选用的是_____。 A.普通玻璃坩埚 B.石英玻璃坩埚 C.氧化铝坩埚 D.铁坩埚 (4)工业上常利用反应 2C+SiO2 Si+2CO↑制备硅单质,该反应中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是 _____(填化学式,下同),氧化剂是_____。 17.黑火药爆炸时发生的反应是 S+2KNO3+3C 点燃 K2S+3CO2↑+N2↑,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每生成 1mol CO2 转移____mol 电子。分离黑火药中三种成分的方法是将黑火药溶于水,过滤,蒸发滤液得____;将滤纸 上的物质溶于____,过滤,滤纸上留下的物质是___。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2022,相约北京”文艺表演蕴含了丰富的中国文化,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形象。 熊猫木偶:熊猫木偶高 2.35m,质量仅为 10kg,用铝合金管材和碳纤维条做框架,配合 LED 灯制作而成。 其中,碳纤维是含碳量高于 90%的新型材料,密度比铝小,强度比钢大。 智能机器人:中国新一代智能机器人与轮滑舞者共舞、互动,在导航精准性、动作复杂性和灵活性等方面, 实现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升级创新。 石墨烯智能发热服:这种智能发热服可在−20℃的条件下持续发热 4h。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六角型 二维碳纳米材料,具有超高硬度、强度和导热系数等特性。 请依据以上短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1)熊猫木偶、智能机器人、石墨烯智能发热服展现了“中国智慧”。_____。 (2)碳纤维具有优良的性能,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_____。 (3)中国新一代智能机器人在动作、导航等方面实现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升级创新。_____。 (4)石墨烯和石墨由同种元素组成,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_____。 19.汽车尾气中含有 CO、NO 等有害气体,某新型催化剂能促使 NO、CO 转化为 2 种无毒气体。T℃时, 将 0.8 mol NO 和 0.8 mol CO 充入容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中,模拟尾气转化,容器中 NO 物质的量随时间变 化如图。 (1)将 NO、CO 转化为 2 种无毒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反应开始至 10 min,v(NO)=______mol/(L•min)。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新型催化剂可以加快 NO、CO 的转化 b.该反应进行到 10 min 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c.平衡时 CO 的浓度是 0.4 mol/ L 20.请用序号填空: ①13C 与 14C ②正丁烷与异丁烷 ③CH3CH3 与 CH3CH2CH3 ④ (1)属于同位素的是______; (2)属于同系物的是______; (3)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 三、实验题 21.为了除去 KCl 固体中少量的 MgCl2、MgSO4,可选用 Ba(OH)2、HCl 和 K2CO3 三种试剂,按下图步骤 操作: (1)写出三种试剂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①加入过量 A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有关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②加入过量 B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有关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③加热煮沸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Ⅰ是________,操作Ⅱ是________。 2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常温下某非金属氧化物形成的未知气体的成分,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发 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持续通入发现浑浊又变澄清,由此该小组成员对气体的成分提出猜想。 [提出猜想] 猜想 1:该气体为 CO2; 猜想 2:该气体为 SO2; 猜想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验证猜想,该小组设计实验加以探究: [实验探究]该小组同学按如图所示装置,将气体从 a 端通入,则 (1)B 中应该装下列________试剂(填编号)。 A.NaCl 溶液 B.酸性 KMnO4 溶液 C.盐酸 D.澄清石灰水 (2)A 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 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该实验,该小组同学观察到以下三个实验现象:①A 中品红溶液褪色;②C 中品红溶液不褪色;③D 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上述现象该小组同学确认该气体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 23.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研究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后①中温度升高,②中温度降低。由此判断铝条与盐酸的反应是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下同),Ba(OH)2·8H2O 与 NH4Cl 的反应是________反应。 (2)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__。 24.某实验小组欲探究 SO2 和 Cl2 能否发生反应,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装置 A 制取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装置 C 中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取 S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为验证 SO2 和 Cl2 发生了反应,小组同学又继续如下实验。 ①甲同学认为若 SO2 和 Cl2 反应,生成了 Cl-,只要检验到生成的 Cl-即可,甲取适量 B 中样品于试管中,向 其中滴加少量___________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合理,认为应该在装置 A、B 间增加一个洗气瓶,然后再按甲同学的方法实验 即可得到正确结论。洗气瓶中盛有试剂的名称是___________。 ③丙同学认为按乙同学的建议改进实验也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 ④丙同学取溶液 X 于试管中,加入少量反应后 B 中的溶液,生成大量白色沉淀,得出正确结论:SO2 与 Cl2 同时通入水中,可以发生反应。溶液 X 是_________(填选项序号)。 a. BaCl2 溶液 b. Ba(OH)2 溶液 c. 氯水 d. 石蕊溶液 SO2 与 Cl2 同时通入水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2.C3.B4.C5.C6.B7.B8.B9.C10.C11.C12.C13.A14.C15.B 16.D SiO2+2NaOH=Na2SiO3+H2O 氢氟酸 防火剂 D C SiO2 17.KNO3 和 S 4 S 和 C 的混合物 CS2 C 18.对 对 对 对 19.2CO+2NO N2+2CO2 0.02 ab 20.① ③ ② 21.Ba(OH)2 K2CO3 HCl 除尽 Mg2+和 SO4 2— MgCl2+Ba(OH)2===BaCl2+Mg(OH)2↓, MgSO4+Ba(OH)2===BaSO4↓+Mg(OH)2↓ 除尽过量 Ba(OH)2 和生成的 BaCl2 Ba(OH)2+ K2CO3===BaCO3↓+2KOH,BaCl2+K2CO3===BaCO3↓+2KCl 使 HCl 挥发 过滤 蒸发结 晶 22.该气体为 CO2 和 SO2 的混合气体 B 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 SO2 检验混合气 体中是否含有 CO2 CO2 和 SO2 的混合气体 23.放热 吸热 2Al+6H+=2Al3++3H2↑ Al 24.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Na2SO3+H2SO4=Na2SO4+SO2↑+H2O AgNO3 饱和食盐水 Cl2 和水反应也会生成 Cl- a SO2+Cl2+2H2O=2HCl+H2SO4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