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二节氮及其化合物同步训练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2021 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五章化工生 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二节氮及其化合物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放液体,下列组合不可能形成喷泉的是( ) A.氯化氢和水 B.氯气和烧碱溶液 C.二氧化碳和水 D.二氧化碳和烧碱溶液 2.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 A.向某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原溶液一定是酸。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 SO 2- 4 C.灼烧固体样品,焰色反应为黄色,样品一定是 NaCl D.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 NH + 4 3.一定条件下,氨气和氟气发生反应:4NH3+3F2→NF3 +3NH4F,其中产物 NF3 分子结构和 NH3 相似。下 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NF3 分子含有极性共价键 B.NF3 属于共价化合物 C.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 3:1 D.上述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属于共价分子 4.下列各组物质通过图中所示能实现一步转化的是( ) 选项 X Y Z A Na 2Na O 2 2Na O B Fe 2FeCl 3FeCl C  3Al OH 2 3Al O 2NaAlO D 3NH NO 3HNO A.A B.B C.C D.D 5.已知:稀硝酸能与 SO2 或亚硝酸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SO2+2HNO3+H2O=3H2SO4+2NO。下列过程中最 终的白色沉淀不一定是 BaSO4 的是( ) A.Fe(NO3)2 溶液→通入 SO2+过量盐酸→加 BaCl2 溶液→白色沉淀 B.Ba(NO3)2 溶液→加过量盐酸→加 Na2SO3 溶液→白色沉淀 C.无色溶液→加稀 HNO3→加 BaCl2 溶液→白色沉淀 D.无色溶液→加过量盐酸→无色溶液→加 BaCl2 溶液→白色溶液 6.“封管实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下列关于三个“封管实验”(夹持装置未画出)的说 法正确的是( ) A.加热时,①中上部汇集了 NH4Cl 固体 B.加热时,②中溶液变红,冷却后又都变为无色 C.加热时,③中溶液变红,冷却后红色褪去,体现 SO2 的还原性 D.三个“封管实验”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可逆反应 7.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 NH4Cl、(NH4)2SO4、NaCl、Na2SO4,四种溶液区别,这种试剂是 A.NaOH 溶液 B.AgNO3 溶液 C.Ba(OH)2 溶液 D.BaCl2 溶液 8.实验室用右图装置干燥、收集某气体 R,则 R 可能是 A.SO2 B.NH3 C.HCl D.Cl2 9.可用来干燥氨气的有 A.浓硫酸 B.碱石灰 C.浓盐酸 D.五氧化二磷 10.将 X 气体通入 BaCl2 溶液,未见沉淀生成,然后加入 Y,有沉淀生成,X、Y 不可能...是( ) A B C D X NO2 SO2 NH3 SO2 Y CO2 NaOH CO2 H2S A.A B.B C.C D.D 11.有 a、b、c、d、e 五种气体,现进行下列实验: (1)a 和 b 混合 气体变红棕色 (2)c 和 d 混合 产生白烟 (3)c 和 e 分别通入少量溴水中 溴水都变成无色透明的液体 (4)b 和 e 分别通入氢硫酸中 都产生淡黄色浑浊 则 a、b、c、d、e 依次可能是 A.O2、NO、HCl、NH3、CO2 B.O2、NO、NH3、HCl、SO3 C.NO、O2、NH3、HCl、SO2 D.HCl、CO2、NH3、H2S、CH4 12.宇宙飞船的运载火箭的推进器引燃后发生剧烈反应,产生大量高温气体,从火箭尾部喷出。引燃后的 高温气体成分有 CO2、H2O、N2、NO 等,这些气体均无色,但在卫星发射现场看到火箭喷射出大量的红烟, 产生红烟的原因是( ) A.高温下 N2 遇空气生成 NO2 B.NO 遇空气反应生成 NO2 C.CO2 与 NO 反应生成 NO2 D.NO 与 H2O 反应生成 NO2 13.下列气体中既可用浓硫酸干燥,又可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 A.Cl2 B.O2 C.SO2 D.NH3 14.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检验、除杂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物质及其杂质 检验 除杂 A Cl2(HCl) 湿润的淀粉 KI 试纸 饱和食盐水 B NaHCO3 溶液(Na2CO3) Ca(OH)2 溶液 过量 CO2 C CO2(HCl) AgNO3 溶液(含稀硝酸) 饱和 Na2CO3 D NO(NO2) 湿润的淀粉 KI 试纸 水 A.A B.B C.C D.D 15.一种盐 X 与烧碱混合共热,可放出无色气体 Y,Y 经一系列氧化后再溶于水可得 Z 溶液,Y 和 Z 反应 又生成 X,则 X 是( ) A.(NH4)2SO4 B.NH4NO3 C.NH4Cl D.NH4HCO3 二、多选题 16.如图所示,两个连通容器用活塞分开,左右两室(体积相同)各充入一定量 NO 和 O2,且恰好使两容器内 气体密度相同。打开活塞,使 NO 与 O2 充分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不考虑 NO2 转化为 N2O4)( ) A.开始时左右两室分子数相同 B.反应前后 NO 室压强相同 C.最终容器内密度与原来相同 D.最终容器内无 NO 存在 17.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Cl-、Mg2+、Ba2+、CO32-、SO42-, 现取三份 100mL 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1)第一份加入 AgNO3 溶液有沉淀产生 (2)第二份加足量 NaOH 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 0.04mol (3)第三份加足量 BaCl2 溶液后,得干燥沉淀 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 2.33g。根据 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K+一定存在 B.100mL 溶液中含 0.01mol CO32- C.Cl-可能存在 D.Ba2+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 18.下列对于二氧化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O2 能与水反应生成硝酸,但 NO2 不是酸性氧化物 B.除去 O2 中混有的 NO2,可将混合气体通入水中,将 NO2 溶解 C.NO2 与溴蒸气的鉴别可用 NaOH 溶液,溶于 NaOH 溶液得无色溶液的是 NO2,得橙色溶液的为溴蒸气 D.NO2 是大气污染物之一 19.将盛有 25mLNO2 和 O2 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置于水槽中,一段时间后,气体体积减小到 5mL 且不再变化 (同温同压下)。则原混合气体中 NO2 和 O2 的体积比可能是( ) A.1:1 B.18:7 C.16:9 D.23:2 20.下列有关铵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有铵盐受热均可以分解,但产物不一定有 NH3 B.所有铵盐都易溶于水 C.向盛有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 NaOH 溶液,在试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检验试纸变蓝 D.铵盐都能与碱反应,不能与酸反应 三、实验题 21.含氮物质的种类众多。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反应属于氮的固定的有___________(填正确选项的字母)。 A. 2 2 3N +3H 2NH 催化剂 高温高压 B. 3 2 24NH 5O 4NO 6H O Δ   催化剂 C. 2 2 42NO N O (2)下列所示装置中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有___________(填正确选项的字母)。 A. B. C. (3)铜和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在空气中会渐渐变___________色,原因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2.废水中过量的氨氮( 3NH 和 4NH  )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某科研小组用 NaClO 氧化法处理氨氮废水。 已知:① HClO的氧化性比 NaClO 强;② 3NH 比 4NH  更易被氧化;③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经处理过的氨氮 废水 pH 要控制在 6~9。 (1) pH 1.25 时, NaClO 可与 4NH  反应生成 2N 等无污染物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进水 pH 对氨氮去除率和出水 pH 的影响分别如图 1 和图 2 所示: ①进水 pH 在 1.25~2.75 范围内时,氨氮去除率随 pH 的升高迅速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 ②进水 pH 在 2.75~6 范围内时,氨氮去除率随 pH 的升高而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③进水 pH 应控制在____________左右为宜。 (3)为研究空气对 NaClO 氢化氨氮的影响,其他条件不变,仅增加单位时间内通入空气的量,发现氨氮去除 率几乎不变。其原因可能是______(填序号) a. 2O 的氧化性比 NaClO 弱 b. 2O 氧化氨氮速率比 NaClO 慢 c. 2O 在废水中溶解度比较小 d.空气中的 2N 进入废水中 23.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固定及夹持装置、加热仪器和橡胶管略)进行有关氨气制取的实验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装置①制取 NH3,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若要测定生成的 NH3 的体积,则必须选择的装 置是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装置中所盛试剂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 (2)若用装置②制取并收集干燥的 NH3,烧瓶内装的试剂是__________,分液漏斗中装的试剂是__________, 收集装置应选择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 24.Ⅰ.某化学学习小组为探究 NO2 和 SO2 的反应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1)图甲两集气瓶中__(填“上”或“下”)瓶气体颜色深。 (2)图乙中反应的现象是___。 (3)图丙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说明 SO2 和 NO2 反应的产物中有__,NO2 在该反应中显__性。 (4)由图乙和图丙中的现象写出 NO2 和 SO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Ⅱ.某课外活动小组欲探究镁与 NO2 的反应。已知镁与 CO2 的反应为 2Mg+CO2 2MgO+C。 (1)该小组类比 Mg 与 CO2 的反应对 Mg 与 NO2 的反应进行猜测,写出 Mg 与 NO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2)该小组设计如下实验验证上述猜测,实验装置(用于连接玻璃管的乳胶管均内衬锡纸)如图所示。 资料信息:2NO2+2NaOH=NaNO2+NaNO3+H2O ①装置 A 中的试剂是__。 ②干燥管和装置 B 的作用分别是__、__。 ③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是__。 a.通入 NO2 b.打开弹簧夹 c.点燃酒精灯 d.当硬质玻璃管充满红棕色气体后,关闭弹簧夹 参考答案 1.C2.D3.D4.B5.C6.A7.C8.B9.B10.A11.C12.B13.B14.D15.B 16.CD17.AC18.AD19.CD20.AB 21.A BC 红棕 2NO+O2=2NO2 22. 4 2 23ClO 2NH N 3Cl 3H O 2H         随着 pH 的升高,NaClO 含量增大, 氧化性降低,导致氨氯去除率下降 随着 pH 的升高,氨氮废水中 3NH 含量增大,而 3NH 比 4NH  更易被氧化 1.5 abc 23.2NH4Cl+Ca(OH)2 2NH3↑+CaCl2+2H2O ③⑦ 氨气难溶于该试剂,且该试剂不易 挥发,不与氨气反应 CaO(或 NaOH 固体或碱石灰) 浓氨水 ⑥ 24.下 两气体混合后,红棕色消失 NO 氧化 NO2+SO2=NO+SO3 4Mg+2NO2 4MgO+N2 NaOH 溶液 吸收 NO2 避免污染环境 收集 N2 badc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