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化学课时提升卷(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6.1反应与能量变化【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反应与能量变化 1.(2020·山东省高一期中)工业上由 CO2 和 H2 合成气态甲醇的化学方 程式为 CO2+3H2===CH3OH+H2O,已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下面表示合成甲醇的反 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同一物质,气态变成液态 放出热量,所以气态产物能量高于液态产物能量,综上所述,A 图像符合。 答案选 A。 2.(2020·磁县第二中学高一期中)下列实验现象或图像信息不能充分说明相应 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的是 A. 反应开始后,针筒活塞 向右移动 B. 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 成物总能量 C. 反应开始后,甲处液面 低于乙处液面 2 D. 温度计的水银柱不断 上升 【答案】A 【解析】A. 稀硫酸和 Zn 反应生成 H2,容器内气体压强增大,使针筒活塞向右移 动,所以,活塞向右移动不能说明该反应放热,A 选项符合题意; B. 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则反应放热,B 选项不符合题意; C. 反应开始后,甲处液面低于乙处液面,说明气体受热膨胀,证明反应放热,C 选项不符合题意; D. 温度计的水银柱不断上升,说明温度升高,证明反应放热,D 选项不符合题 意; 答案选 A。 3.(2020·河南省高一月考)有关氮元素转化的反应有:反应 1,N2+O2 放电 2NO; 反应 2,2NO+2CO=N2+2CO2,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 1 是化合反应,反应 2 是置换反应 B.反应 1 是吸热反应,反应 2 是放热反应 C.反应 1 是放热反应,反应 2 是吸热反应 D.反应 1 和 2 都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离子反应 3 【答案】B 【解析】A.反应 2 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是置换反应,故 A 错误; B.根据能量变化图可知,反应 1 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为吸热反应,反应 2 反 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为放热反应,故 B 正确; C.根据 B 选项可知 C 项错误; D.反应 1 和 2 均无离子参与反应,也无离子生成,都不是离子反应,故 D 错误; 故答案为 B。 4.(2020·天津静海一中高一期中)叔丁基氯与碱溶液经两步反应得到叔丁基醇, 反应(CH3)3CCl+OH-→(CH3)3COH+Cl-的能量与反应进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CH3)3C+比(CH3)3CCl 稳定 C.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增大碱的浓度和升高温度均可加快反应速率 【答案】D 【解析】A.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A 错误; B.由图可知:(CH3)3C+能量比(CH3)3CCl 高,所以更活泼,B 错误; C.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 错误; 4 D.增大反应物浓度和升高温度均可加快反应速率,D 正确。 答案选 D。 5.(202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一期中)某化学反应包括 A(g)→B(g)、B(g)→ C(g)两步反应,整个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步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B.涉及的三种物质中 C(g)最稳定 C.1mol C(g)与 1mol A(g)的能量差为 4E kJ D.反应 A(g)→B(g)一定要加热才能发生 【答案】B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且 焓变△H=正反应的活化能-逆反应的活化能,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由图可知,A(g)→B(g)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 应,B(g)→C(g)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故 A 错误; B.根据图象,C(g)的能量最小,最稳定,故 B 正确; C.根据图象,1mol C(g)与 1mol A(g)的能量差为 4 1 2 3E -E +E -E kJ( ) ,故 C 错误; D.反应 A(g)→B(g)为吸热反应,但不一定要加热才能发生,故 D 错误; 故选 B。 【点睛】 5 本题的易错点为 D,要注意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与反应条件无关。 6.(2020·瓦房店市实验高级中学高一月考)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将氯气通入 H2O2 和 NaOH 的混合溶液中,发出红光,说明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 生成物的总能量,放出热量 B.1 mol H2 在氯气中完全燃烧,放出 180 kJ 热量,则键能(E)的关系为 E(H—H) =180 kJ+2E(H—Cl)-E(Cl—Cl) C.干燥的碘粉与铝粉混合无明显现象,滴上一滴水会冉冉升起紫色的碘蒸气, 最后得到白色 AlI3。说明碘和铝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D.精确实验测得 H2O 在常温下也能微弱电离:H2O⇌ H++OH-,该过程是放热过程 【答案】C 【解析】A.放热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故 A 错误; B.△H=反应物键能和-生成物键能和,则有 E(H-H)+E(Cl-Cl)-2× E(H-Cl)=-180kJ,E(H-H)=-180kJ+2E(H-Cl)-E(Cl-Cl),故 B 错误; C.碘和铝发生化合反应生成 AlI3,放出的热使碘升华,所以反应是放热反应, 故 C 正确; D.电离过程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产生自由移动离子的一种过程,水电离 的逆过程是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是放热的,所以水的电离是吸热的,故 D 错 误; 答案选 C。 7.(2020·枣庄市第一中学高一期中 N2(g)与 H2(g)在铁催化剂表面经历如 下过程生成 NH3(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6 A.Ⅰ中破坏的均为极性键 B.Ⅳ中 NH2 与 H2 生成 NH3 C.Ⅱ、Ⅲ、Ⅳ均为放热过程 D.N2(g)+3H2(g) 2NH3(g)1mol 氮气完全反应放热 44kJ 【答案】C 【解析】A.氮气和氢气中只含非极性共价键,则 I 中破坏只有非极性键,故 A 错 误; B.Ⅲ结合生成 NH2,可知Ⅳ中 NH2 与 H 生成 NH3,故 B 错误; C.Ⅱ、Ⅲ、Ⅳ均为成键过程,形成化学键释放能量,则均为放热过程,故 C 正确; D.由图可知,0.5molN2 反应生成 NH3, H =1129−(324+389+460)=−44 kJ/mol,则 N2(g)+3H2(g) ⇌ 2NH3(g) H =−88kJ/mol,故 D 错误; 答案选 C。 6.(2020·江西省莲花中学高一月考)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 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如下图为 N2(g)和 O2(g)反应生成 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7 A.通常情况下,NO 比 N2 稳定 B.通常情况下,N2(g)和 O2(g)混合能直接生成 NO C.1molN2(g)和 1molO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 2mol NO(g)具有的总能量 D.1molN2(g)和 1molO2(g)反应放出的能量为 180kJ 【答案】C 【解析】A.断裂 1molN2 在的 N≡N 需要吸收 946kJ 的能量,而断裂 1molNO 中化学 键需要吸收 632kJ 的能量,断键吸收的能量越低,说明物质的稳定性就越差,因 此通常情况下,NO 不如 N2 稳定,A 错误; B.常温下 N2(g)和 O2(g)混合不反应,B 错误; C. 断裂 1molN2(g)和 1molO2(g)需要吸收的能量为 946kJ+498kJ=1444kJ,反应产 生 2molNO 释放的能量为 2×632kJ=1264kJ,1444kJ-1264kJ=180kJ,吸收能量大 于反应放出能量,说明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即 1molN2(g)和 1molO2(g)具有的总能 量小于 2mol NO(g)具有的总能量,C 正确; D. 根据选项 C 分析可知:1molN2(g)和 1molO2(g)反应吸收的能量为 180kJ,D 错 误; 故合理选项是 C。 7.(2020·山东省高一月考)H2 和 I2 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 H2(g)+I2(g) 2HI(g),生成 2molHI(g)反应放出热量 akJ,已知(a、b、c 均大 8 于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断开 1molH—H 键和 1molI—I 键所需能量大于断开 2molH—I 键所需能量 C.向密闭容器中加入 2molH2 和 2molI2,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等于 2akJ D.断开 2molH—I 键所需能量为(c+b+a)kJ 【答案】D 【解析】A.根据题意,氢气与碘单质反应生成碘化氢时,为放热反应,所以反应 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故 A 错误; B.化学反应过程为旧键断裂吸收能量,新键形成放出能量,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 应,所以断开 1molH—H 键和 1molI—I 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 2molH—I 键所 放出的能量,而形成 2molH—I 键所吸收的能量与断裂 2molH—I 键所放出的能量 相等,故 B 错误; C.因为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所以向密闭容器中加入 2molH2 和 2molI2,充分反应后 生成的碘化氢小于 4mol,所以放出的热量小于 2akJ,故 C 错误; D.设断开 2molH—I 键所需能量为 x kJ,根据反应热=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 的键能总和=b+c-x=-a,解得 x= (c+b+a)kJ,故 D 正确; 答案为 D。 8.(2020·山东省高一月考)已知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 在反应过程中,破坏 1mol 氢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 Q1kJ,破坏 1mol 氯气中 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 Q2kJ,形成 1mol 氯化氢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 Q3kJ, 9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Q1+Q2>Q3 B.Q1+Q2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