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第十单元课题2《的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导学案(第2课时)
加入VIP免费下载

初中化学人教版第十单元课题2《的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导学案(第2课时)

ID:710725

大小:77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6-0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导学案】 人教版第十单元课题 2:《的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导学案(第 2 课时) 湖北省石首市文峰中学 刘 涛 【课前预习】 1.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 pH pH 试纸的正确使用方法是 。当 pH>7,溶液呈 性,pH<7,溶液呈 性, pH=7,溶液呈 性,pH 越小, 性越 ,pH 越大, 性越 。 pH 试纸使用时,事先不能用水润湿,否则测量结果 ,不能将 pH 试纸直接伸入溶液中, 这样会 。 2.了解溶液的酸碱度有重要的意义,在农业生成中,农作物一般适宜在 pH 为 或接 近 的土壤里生长。测定雨水的 pH,可以了解空气的 情况(正常雨水的 pH 约 为 5.6,酸雨的 pH 小于 )。测定人体或排放的液体的 pH 可以了解人体的 状况。 【课时训练】 1.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 pH 的正确操作是( ) A.pH 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 B.pH 试纸先用水润湿再浸入待测液 C.pH 试纸浸液后过一会儿观察 D.用玻棒蘸取待测液涂于 pH 试纸上观察 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测定某未知溶液的 pH,他的实验操作如下:先用蒸馏水将 PH 试纸润 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液于 pH 试纸上进行测定,你认为小明同学这样测得的结果与 该溶液的实际 PH 比较( ) A.偏低 B.偏高 C.不变 D.无法判定 3.对于某一澄清透明的酸雨样品,判断正确的是( ) A.呈中性 B.pH>7 C.属于悬浊液 D.属于溶液 4.下列物质呈酸性的是( ) A.柠檬水 B.肥皂水 C.石灰水 D.浓氨水 5.下列物质是碱性的是( ) A.血液 pH 为 7.35~7.45 B.胃液 pH 为 0.8~1.5 C.牛奶 pH 为 6.3~6.6 D.苹果汁 pH 为 2.9~3.3 6.分别向甲、乙、丙三种无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甲溶液变红色,乙溶液变 蓝色,丙溶液变紫色。则它们的 pH 由小到大的排列是(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甲、丙 D.丙、甲、乙 7.某同学想用 pH 试纸测定一些物质的 pH,下列做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湿润的 pH 试纸测定稀硫酸的 pH B.用干燥的 pH 试纸测定二氧化碳气体的 pH C.用干燥的 pH 试纸测定浓硫酸的 pH D.用干燥的 pH 试纸测定氢氧化钠稀溶液的 pH 8.以下是一些食物的近似 pH,对于胃酸过多的人比较适宜的食物是( ) 物质 橘子 泡菜 葡萄 玉米粥 pH 2.9~3.5 3.0~4.0 3.5~4.5 6.8~8.0 选项 A B C D 9.下列物质中碱性最强的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 玉米粥 橙汁 漂白液 肥皂水 pH 6.8 3.5 12 10 10.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 中溶液的 pH 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 a 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NaCl 和 NaOH B.由 a 点到 b 点的 pH 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C.向图中 c 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D.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 11.向盛有 10mL 稀盐酸(其中滴有少量紫色石蕊试剂)的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用 pH 计(测 pH 的仪器)测定溶液的 pH,所得数据如下。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加入 NaOH 溶液的体积/mL 0 2 4 6 8 10 12 14 烧杯中溶液的 pH 1.1 1.2 1.4 1.6 2.0 7.0 11.0 12.2 ⑴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 mL 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⑵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 13mL 时,溶液显 色; ⑶当烧杯中溶液的 pH=1.4 时,溶液中的溶质有哪些? 。 12. 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一次活动中,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每隔 5 分钟用 pH 计测定一次 pH,其数据如下表: 测定时刻 6︰05 6︰10 6︰15 6︰20 6︰25 6︰30 pH 4.95 4.94 4.94 4.88 4.86 4.85 已知:正常雨水的 pH 约为 5.6,酸雨的 pH 小于 5.6。 ⑴所取的雨水是否为酸雨? (填“是”或“否”);在测定的期间,雨水水样的酸性随 着时间的变化逐渐 (填“增强”或“减弱”)。 ⑵经调查,这一地区有一座燃煤发电厂(生产过程中产生 SO2),某同学设计用火碱来吸收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 SO2,将其转化成亚硫酸钠(Na2SO3)。请你帮他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 ⑶若用 pH 试纸测定雨水的酸碱度,测定方法是: 。 13.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已知甲、乙分别是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 的一种,下图表示向甲中加入乙时溶液 pH 的变化曲线。 ⑴甲是 ;乙是 。 ⑵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4.某同学按下图所示操作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回答问题。 ⑴图 E 是稀释浓硫酸的操作示意图,甲烧杯中的物质应是 。 ⑵该小组观察到图 C 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认为氢氧化钠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化学方 程式是 。 ⑶小楚想用紫色石蕊溶液、氧化铜粉末、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进一步确定反应后的无色 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15.科学兴趣小组在探究酸的性质时,做了如下实验:向放有少量 CuO 粉末的试管中加入 6 毫升盐酸,观察到黑色粉末很快溶解,并得到蓝绿色溶液.而向放有少量 CuO 粉末的试 管中加入 6 毫升硫酸溶液,常温下无明显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呢? 【建立猜想】①两种酸溶液的 pH 不同。(注:pH 相同,则单位体积溶液中 H+数目相同) ②两种酸溶液中的 不同。 【实验过程】 实 验 试剂 实验 实验现象 次数 条件 1 0.2 克 CuO 粉末+6 毫升 pH=0 的盐酸 常温 黑 色 粉 末 很 快溶解,溶液 呈蓝绿色 2 0.2 克 CuO 粉末+6 毫升 pH=0 的硫酸 常温 无明显现象 3 0.2 克 CuO 粉末+6 毫升 pH=0 的硫酸+0.35 克 NaCl 常温 黑 色 粉 末 很 快溶解,溶液 呈蓝绿色 4 0.2 克 CuO 粉末+6 毫升 pH=0 的硫酸+0.35 克 。 常温 无明显现象 【实验结论】常温下,pH 相同的盐酸和硫酸溶液与 CuO 反应现象出现差异的原因是由于 促进了反应的进行。 16.某兴趣小组在准备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考试时,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探究。 I.探究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 方案 l:甲同学向盛有少量 NaOH 溶液的试管中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继续加入稀硫 酸,观察到溶液由_____色变成无色。甲同学得出结论: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方案 2:乙同学取少量 NaOH 溶液,测得溶液 pH 为 10,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后, 测得溶液 pH 为 9,乙同学发现溶液 pH 减小了,得出结论: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交流讨论:大家同意甲同学的结论,对乙同学的实验过程提出质疑,溶液 pH 减小的原因还 可能是稀硫酸中的水稀释了 NaOH 溶液;大家认为,乙同学向 NaOH 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后, 测得溶液的 pH 必须_______(填“小于”或“小于或等于”)才能证明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请写出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II.探究酸和碱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丙问学对探究 I 中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试管中无色溶液的溶质除了酚酞还有什么? 【提出猜想】⑴Na2SO4;⑵Na2SO4 和 。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 结论 方 案 I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锌粒,然后加入甲同学 实验后的无色溶液 锌粒逐渐减少,有 产 生 猜想 ⑵成方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 开始无明显现象,过一会 立案 II 液,然后慢慢滴加 NaOH 溶液,并不断振 荡试管 发现 。 【实验反思】为了验证猜想(2)成立,你认为还可以选择的药品是 (填字母序号) A.BaCl2 溶液 B.Cu C.Fe2O3 参考答案: 1~10.D、D、D、A、A;A、D、D、D、B; 11.⑴7.0;⑵蓝;⑶NaCl 和 HCl。 12.⑴是;增强;⑵SO2+2NaOH=Na2SO3+H2O;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 pH 试纸上, 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数。 13.⑴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溶液;⑵HCl+NaOH=NaCl+H2O。 14.⑴浓硫酸;⑵H2SO4+2NaOH=Na2SO4+2H2O;⑶氯化钡。 15.【建立猜想】酸根离子(或阴离子)。【实验过程】Na2SO4。【实验结论】Cl﹣。 16.I.红;小于或等于;H2SO4+2NaOH=Na2SO4+2H2O; II.H2SO4(或硫酸);方案 1:气泡;方案 2: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实验反思】C。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