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人教版(新教材)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
率与化学平衡同步习题优题及答案
(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一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1、一定条件下合成乙烯的反应为 6H2(g)+2CO2(g) CH2 CH2(g)+4H2O(g)。已知
温度对 CO2 的平衡转化率和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的逆反应为吸热反应
B.平衡常数:KM>KN
C.生成乙烯的速率:v(N)一定大于 v(M)
D.当温度高于 250 ℃,升高温度,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降低
【答案】C
2、将 5.6 g 铁粉投入 100 mL 2 mol·L-1 硫酸中,2 min 后铁恰好完全溶解。下列有
关该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
A.用铁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0.5 mol·L-1·min-1
B.用硫酸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0.5 mol·L-1·min-1
C.用硫酸亚铁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0.25 mol·L-1·min-1
D.用氢气表示的反应 速率为 0.5 mol·L-1·min-1
【答案】B
【解析】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Fe+H2SO4 FeSO4+H2↑,溶液中浓度发生变化的只有
反应物硫酸和生成物硫酸亚铁。5.6 g Fe 的物质的量为 0.1 mol,故反应消耗 H2SO4
的物质的量=生成 FeSO4 的物质的量=0.1 mol,v(H2SO4)=v(FeSO4)= =0.5
mol·L-1·min-1。
3、某反应由两步反应 A B C 构成,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如图(E1、
E3 表示两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
B. 整个反应的ΔH=E1-E2 +E3-E4
C. 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焓变
D. 三种物质所含能量由高到低依次为:A、B、C
【答案】B
【解析】A. A→B 的反应为吸热反应,B→C 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故 A 错误;
B. 整个反应中△H=E1-E2+E3-E4,故 B 正确;
C. 加入催化剂, 只改变反应的活化能,不改变反应热,也不影响反应的焓变,
故 C 错误;
D. 物质的总能量越低,越稳定,所以三种化合物的稳定性顺序:B<A<C,故
D 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B。
4、对于可逆反应 M+3N 2Q 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Q 三种物质的浓度一定相等
B.M、N 全部变成了 Q
C.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变化
D.反应已经停止
解析 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变化,但不一定相等,反应物也不
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同时反应并未停止,而是一种动态平衡,C 正确。
【答案】C
5、化学平衡常数可以用 K 来表示,下列关于化学平衡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K 越大 ,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小
B.K 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
C.K 与生成物的浓度有关
D.K 与温度有关
解析:K 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其化学平衡常数只与
反应体系的温度有关。
答案:D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B.自发反应一定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熵减小或不变
C.熵增加且放热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
D.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实现
【答案】C
7、在反应 N2(g)+3H2(g) 2NH3(g) ΔHK
C.新平衡体系中 NH3 的含量增大
D.N2 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答案】D
8、在恒温、体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A(g) 3B(g)+C(g),
若反应物在前 20 s 由 3 mol 降为 1.8 mo l,则前 20 s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A.v(B)=0.03 mol·L-1·s-1 B.v(B)=0.045 mol·L-1·s-1
C.v(C)=0.03 mol·L-1·s-1 D.v(C)=0.06 mol·L-1·s-1
【解析】反应物 A 前 20 s 由 3 mol 降到 1.8 mol,则 v (A)=3 mol-1.8 mol
2 L×20 s
=0.03
mol·L-1·s-1,根据用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与化学计量数之比相等,知 v(B)
=0.045 mol·L-1·s-1,v(C)=0.015 mol·L-1·s -1。
【答案】B
9、化学反应速率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将肉类食品进行低温冷藏,能使其永远不会腐败变质
B. 在化学工业中,选用催化剂一定能提高经济效益
C. 夏天面粉的发酵速率与冬天面粉的发酵速率相差不大
D. 茶叶等包装中加入还原性铁粉,能显著延长茶叶的储存时间
【答案】D
【解析】A. 将肉类食品进行低温冷藏,只能减慢腐败变质的速率,故 A 错误;
B. 在化学工业中,选用合适的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不一定能提高经济效益,
故 B 错误;
C. 夏天温度高,面粉的发酵速率比冬天发酵速率快,故 C 错误;
D. 还原性铁粉能与茶叶包装中的氧气反应,降低氧气的浓度,延长茶叶的储存
时间,故 D 正确。
10、如图 1、2 所示是 425 ℃时,在 1 L 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的速率与浓度
变化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①图 1 中起始加入的是 H2(g)和 I2(g)
②图 2 中起始加入的是 H2(g)和 I2(g)
③图 1 与图 2 中起始反应物不同
④图 1、2 中当时间到达 t 时刻时,反应就停止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从图 1 和图 2 的图像分析得,图 1 表示 HI 的分解反应最后达到平衡状态,
图 2 表示合成碘化氢的反应最后达到平衡状态,故图 1 与图 2 中起始反应物不同。
【答案】D
11、对于可逆反应:2SO2(g)+O2(g) 2SO3(g),下列措施能使反应物中活
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常数都变化的是( )
A.增大压强 B.升高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多充入 O2
解析 能影响化学平衡常数的只有温度,改变温度同时也可以改变反应物中的
活化分子百分数和化学反应速率。
答案 B
12、汽车尾气(含烃类、CO、NO 与 SO2 等)是城市主要污染源之一,治理的办法
之一是在汽车排气管上装催化转化器,使 NO 与 CO 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循
环的无毒气体,其反应原理是 2NO(g)+2CO(g) N2(g)+2CO2(g)。由此可知,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熵增大的反应
B.该反应不能自发进行,因此需要合适的催化剂
C.该反应常温下能自发进行,高温和催化剂条件只是增大反应的速率
D.该反应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因为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答案】C
13、已知反应 aA(g)+bB(g) ?cC(g),某温度下,在 2 L 密闭容器中投入一
定量的 A、B,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从反应开始到 12 s 时,用 A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
(2)经测定,前 4 s 内 v(C)=0.05 mol·L-1·s-1,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
(3)请在图中将生成物 C 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绘制出来。
(4)若上述反应分别在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经相同时间后,测量
三个容器中的反应速率分别为甲:v(A)=0.3 mol·L-1·s-1,乙:v(B)=0.12 mol·L-1·s-1,
丙:v(C)=9.6 mol·L-1·min-1.则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反应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
为 。
【答案】 (1)0.05 mol·L-1·s-1 (2)3A(g)+B(g) ?2C(g) (3)
(4)乙>甲>丙
14、已知一个可逆反应,若正反应为自发过程,则其逆反应为非自发过程,反之亦
然。
(1)已知 2CO(g) CO2(g)+C(s),T=980 K 时ΔH-TΔS=0。当体系温度低于 980 K
时,估计ΔH-TΔS 0(填“>”“ (2)小于 1 240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