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街市
教材分析:
《天上的街市》是诗人郭沫若 1921 年创作的一首现代格律诗,诗人由现实
中的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再由天上的明星联想到街灯,进而想象天上的街市,
想象天上美丽的景色,想象天上街市里的珍奇,想象过着幸福生活的牛郎织女。
通过对天上美好生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旧时代黑暗现实的痛恨,对理想生活
的向往,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因此,这首诗使那个时代的读者很自
然的通过对比认识现实的黑暗,激起对理想的向往并为之而奋斗。今天,我们学
习这首诗仍然有新的意义。
教学目标:
1.朗读并背诵诗歌,分清节奏,念准重音,读出感情
2.激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理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体会诗人的情思。
教学重点:
1.朗读并背诵诗歌,要分清节奏,念准重音,读出感情。
2.激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理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体会诗人的情思。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体会诗人的情思。
教学方法:朗读教学法 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 分钟)
同学们,关于太空,多少人从小就有太多太多的向往,(幻灯片出示浩瀚星
空)今年 10 月 19 日 3 时 31 分,我们的航天员景海鹏、陈冬乘坐神舟十一号飞
船,探访了天宫二号,遨游了太空,历时整整 30 天,(幻灯片出示神舟飞船、
天宫二号和航天员)带领我们再次领略浩瀚太空的无限风光。而早在近百年前,
在我国,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经常在茫茫的黑夜里,独自仰望着浩瀚的星空,想从
那闪闪的星光中寻觅他心中的理想。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学生:(郭沫
若)
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郭沫若先生的脚步,走进《天上的街市》,做一次天
上人间的神奇之旅,去听一听他与星空的私语。
(板书课题及作者,边板书“沫”字,边说——注意,“沫”字右边上面一
横长,下面一横短,不要写成了“未”字。)
二、作者简介(2 分钟)
郭沫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学者,我们前面学习蒲松龄的《狼》时提到了一副
对联就是出自他手,同学们还得对联的内容吗?
生: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这是郭沫若先生写在蒲松龄故居前的一副对联。郭沫若是一位著名的文化
人,哪位同学来我们简单地介绍他呢?(生介绍)
好的,谢谢你的分享!(屏显郭沫若的图片和相关资料)
同学们,请看图片,这位文质彬彬,非常儒雅的先生就是郭沫若。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著名作家、诗人、历史学
家、古文字学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虎符》《棠
棣之花》等。
三、朗读课文
那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向天上的街市进发吧。有人说;“诗
歌是凝固的音乐”。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诵读来体味诗的音乐美。那么,如何读出
诗的音乐美呢?一要读准字音;二要读准节奏;三要读准重音;四要读出感情。
(幻灯片显示)这也是我们评价朗读的依据,请同学们记住了!
1、学生自由朗读(2 分钟)
现在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自由地朗读,扫清字音障碍。
2、教师配乐范读
好,同学们,刚刚你们至少读了一遍了吧?没有特别难的词语吧?诗中只有
一个生词,你们注意到了吗?
缥缈(强调读音、解释)
同学们,知道吗?诗歌起初是用来唱的,所以,我们要把握好节奏,读出音
乐的美感来!刚才你们都读过一遍了!接下来听老师朗读一遍,听的过程中,根
据老师的朗读标出节奏和重音,并且注意一下朗读的语调和语速。
好!老师读完了!并且也已经把这首诗节奏、重音标注好,请同学们对照一
下自己的划分,看看有何不同,自己整理一下。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3、小组分段朗读,学生互评
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朗读的语调和语速,然后以小组为单
位分段朗读,一人一节,读后互相评价!
(小组分节朗读)
好!接下来我们有请一个组的同学为大家展示朗读。哪个组的同学愿意呢?
(请 X 组)
这组同学展示完毕!哪个同学愿意来评价呢?(此处可让评价学生再读他认
为读得不到位的段落)
4、全班同学朗读
同学们说说朗读这首诗时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调和什么样的节奏呢?” 语调
是激昂还是柔和的呢?(生答:柔和)节奏呢?(快速还是舒缓)(生答:舒缓)
是的,这首诗朗读时节奏不宜强,语速不宜快,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接下来,让我们齐读一遍,力求读得声情并茂,抑扬顿挫。 (生齐读)
从同学们的声音中,老师感觉到大家的自信已经建立起来了。同学们读出了
诗的音乐美,把流动在诗歌里的感情真切地传达出来了,用有声的语言传达出了
无声的美!
四、 整体感知
刚才同学们通过多次的朗读已经初步把握了诗歌的内容,谁来告诉我,这首
诗作者主要在讲什么?(生答:这首诗诗人从地上写到了天上,描写了天上街市
的美丽、富足,以及牛郎织女生活的幸福、美满。)
的确如此,评论家对郭沫若的这首诗给予高度的评价,昨天我看到了这句话
与大家共享。
崇高的境界来自于形象,美好的形象来自于想象。
师:境界,也就是诗歌的意境,你觉得诗人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你可
以从诗中找出一些词语来回答,比如:缥缈、美丽;整首诗是比较安静的还是喧
闹的?是的,而且你看牛郎织女在天街闲游,这是非常美好,奇幻的,而且很和
谐。)
生:恬静、静谧、美好、缥缈、奇幻……(美好、安宁、和谐)
师:这种美好、安宁、和谐的境界来源于美好的形象。同学们看看诗歌中描
绘了哪些形象?也就是写了哪些事物呢?这些事物哪些是当时诗人亲眼所见到
的?哪些是诗人想象的?
明确:
(一)诗人亲眼所见之物:
街灯、明星
(二)诗人想象之物:
天上的街市、街市上的物品,以及牛郎织女的生活
也就是说,诗的第一小节是写实,后三节写作者的想象。
五、品味探究
(一)第一小节
同学们看,诗歌很短,语句也通俗易懂,对不对?但我们深入下去,还是有
很多地方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值得我们用心揣摩。现在咱们来看第一小节。我提
两个问题。
1、诗人远望,望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天上的明星“现了”能不能换成“亮了”?
3、这节诗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好,先一起朗读。(生读第一节)
后指名学生回答。
明确:
1、
诗人远望,望到了街灯,于是想到了明星。因为街灯若隐若现,和天上闪闪
烁烁的明星很相似,由此产生了联想。
接着诗人又仰望天空,看到了闪烁不定的明星,于是自然而然地联想到
了远处若隐若现的街灯。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刚刚老师用了一个词---联想,什么是联想?联想就是
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联想时应该抓相似点。比如看到蘑菇,我们
联想到了雨伞,因为它们的外形很像,看到蜡烛,我们联想到了老师,因为他们
都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所以诗中,作者看到街灯,联想到了明星,看到明星,又联想到了天上的街
灯。因为它们都有相似之处。
2、
那天上的明星现了,能不能换成“亮了”?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天上的星星
一直都发出亮光。只是平时是太阳的光芒把星星的光遮掩住了,当太阳落山黑夜
来临才能看见星星的光芒,所以星星没有由暗到亮的过程,只有由隐到现的过程。
并且,既然称为明星,这儿用“亮了”好不好哇?(生齐答:“不好。”)明星就
是亮的嘛,那不是重复了吗?所以应该是“现了”而不是“亮了”。
3、
诗人不仅用词恰当,表达也是很生动形象的。这个小节用了什么修辞呢?(比
喻)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街灯和明星的交相辉映,描绘了迷人的夜景。
这是一种回环往复的比喻,读起来特别地美。一起再来试试。
(二)第 2、3、4 小节
1、描绘想象之景
诗人说,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由明星联想到天上的街
灯,继而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好,咱们一起来朗读后三节。(生齐读 2、3、4
节)
同学们,诗人产生了哪些遐想?(前面我们已经说了)
诗人由天上的街灯想到了天上的街市,想到了街市上的珍奇物品,还想到了
牛郎织女的生活。
诗人想到的这一些是现实存在的吗?(不是,是诗人的想象之景)诗人笔下
的天上的生活是什么样的生活呢?诗中哪些诗句可以说明?
生:天上的生活是繁华和美丽,诗中讲到“美丽的街市”;天上的生活是富
足的,从诗句“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可以看出来;
天上的生活是自由、幸福、美满的,诗中讲到“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
着牛儿来往”“定然在天街闲游”等等。
讲得很完整,很准确,那你能把这种繁华、美丽、自由自在的生活富含感情
地朗读出来吗?(生有感情地朗读)
读得特别投入,非常棒!对了,我早上一来,发现有同学把美丽的天上的街
市画了下来,同学想不想看看呢?(展示图画)
2、品味诗人之情
(1)观视频
作者笔下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是自由自在的,舒适幸福的。
那民间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生活是怎样的呢?我这有个小视频,给同学们看看
好不好?(好)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牛郎织女视频)
牛郎织女本是一对夫妻,可王母娘娘却让他们隔河相望,每年见几次面啦?
(一次)是的,喜鹊帮助搭桥,一年只能见一次面。多难过呀!但是我们诗中写
的却是“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跟民间传说完全不一样。那老师想把
这一段改一改。(屏显修改内容)“你看,那茫茫的天河,定然是无限宽广。那传
说中的牛郎织女,只能够隔河相望。”我觉得这样改了,更符合传说。你觉得呢?
(不好)那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识背景
同学们,古人云:“知人论世” (幻灯片)。如果想要准确的把握诗人在
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我们就必须来了解一下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解读一下
诗人思想变化的心路历程。
(幻灯片显示写作背景:1921 年,五四运动高潮已过,中国处于北洋军阀
混战时期。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诗人一度陷入了苦闷、伤感,
但他并没有悲观失望,仍不倦地探索和追求。在一个漆黑的夜晚,诗人漫步黄海
之滨,遥望美丽的星空,似乎想到了自己的理想,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3)品情感
了解完写作背景之后,我们刚刚的问题就变得非常简单了。
诗人想象牛郎织女美好的生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再补充一个问题:诗中反复出现“定然”“定”等词语,应如何理解?
(小组合作探究,后派代表回答)
明确:诗人描绘牛郎织女自由自在的美好生活,正是为了表达他对黑暗社会
的不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定然”和“定”表达了十分肯定的语气,
表明作者坚信这样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他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
诗人的这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太执着了,你看,他怕读者产生怀疑,最后还
来两句“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牛
郎织女他们已然团聚,正在享受欢聚的快乐呢。对了,同学们有没有留意到句中
流星是用“朵”而不用“颗”?为什么作者要用“朵”呢?(“朵”写出了流星
的美,就像花儿一样。与牛郎织女的美好生活相映成趣。)
同学们注意到了吗?前面我们说了两种事物之间有相似点,可以产生联想。
而诗歌后三节的这种对脑中的事物进行加工,创造出新事物的思维,就是想象。
通俗地讲,联想是由此及彼,想象是无中生有。诗人由无数的街灯联想到无数的
明星,由明星想象了天上的街市,想象了物品、珍奇,想象了牛郎织女的生活。
天上的生活虽然美好,令诗人无比向往,可是诗人能不能改变现实呢,诗中
有没有提出改造现实实现理想的具体方案呢?(没有)没有,诗人也是迷茫的,
苦闷的,他不知道如何将理想在人间实现。因此,这首诗在平和、舒缓的基调中,
又流露出一丝淡淡的怅惘。请同学用舒缓又略带惆怅的语气再把全诗朗读一遍。
(生齐读)
五、体悟拓展
美的诗歌,美的朗读,给人以美的享受。诗人借助想象的翅膀,寄托了自
己的理想,表达了自己的追求。我们大家也有属于自己的梦想和愿望,有的暂时
没能实现,有的也许难以实现,让我们像郭沫若一样,把你的愿望寄托在天上的
世界,把你的梦想编织成美妙的诗句吧!下面以“我想,那缥缈的空中”为开头,
结合自己的梦想,展开想象,续写一节诗。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
(给时间学生创作,展示两个学生作品)
同学们想看看老师的愿望吗?(幻灯片展示教师作品)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一个全新的空间。
那里绿树繁花、碧水长流、鸟鸣虫吟、蜂舞蝶翩。
在那儿,清晨听鸟儿歌唱,夜晚与流萤舞蹈。
在那儿,不再担心环境灾害,不用惧怕世界末日的到来。
同学们,这应该不仅仅是老师的愿望,更是全人类的愿望,对吗?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天上的街市》,诗人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的手法,
用优美而又亲切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美丽的天街,创造了牛郎织女自由幸福的
生活图景。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就是想
象的独特魅力,这就是文字的独特魅力,它可以让你美梦成真!也祝愿同学们在
今后的生活中梦想成真!
七、布置作业
背诵全诗
搜索与牛郎织女有关的古诗句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