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陕西省西安市高三第二次仿真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解析版含作文导写及范文)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届陕西省西安市高三第二次仿真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解析版含作文导写及范文)

ID:710354

大小:97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1-06-0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 2021 届高三第二次仿真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劳动与人的关系是密切的。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就一般的日常理解而言,劳动是付出 体力或脑力进行工作,以期满足生产生活需要或者换取酬劳的活动。但如何从一般意义上的“劳动创造人” 推演出劳动的育人价值,却不能一蹴而就。从教育学的立场出发,要探明“劳动独特的育人价值”,就需 要说明劳动教育有哪些区别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地方,其他四育薄弱和缺失的环节又如何能通过 劳动教育得以完善。 首先,需要厘清劳动教育和德育的关系。部分学者认为劳动价值观的培育是劳动教育的首要目的,甚 至认为“劳动教育虽然包括劳动技能学习、调节紧张学习生活等功能,但其最核心、最本质的价值目标却 只能是:培育学生尊重劳动的价值观”。价值观的形成毫无疑问是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但是对劳动 价值观的过度强调,也有可能遮蔽更加丰富的教育意义。劳动作为对体力和脑力的使用,对外部世界的改 变和对人自身的塑造,应该具有从身到心,从体到德更加丰富的内涵。如果只聚焦于价值观的培养,就有 可能又把劳动教育变成了某种变相的德育或政治教育,这同样是对劳动教育整体目标的偏离。 其次,需要辩证地理解劳动教育中体力和脑力的关系。部分研究者认为劳动教育中的“劳动”,并不 包括“狭义的脑力劳动”和“纯粹智力活动”。另一部分研究者往往又强调不能仅仅把劳动视为体力劳动, 要重视当下“脑力劳动的比重不断增加、新形态的劳动不断形成”的特征,若一味强调“出力流汗”,劳 动教育就会严重脱离时代与社会实际。这种冲突促使我们进一步反思:怎样考虑劳动教育中的身体和智力 的关系?劳动形态的扩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成人劳动世界的结构和分类,然而这种变化是 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和学习劳动的应然参照吗?教育者需要深入反省身体和精神的对立,将其还原到身心 发展的层次和顺序上去,形成可供劳动教育参照的身心关系。 最后,劳动教育也要区别于生计教育或职业教育。诚然,从学校毕业之后,多数人都会进入各类劳动 岗位,这是教育服务于社会的功能。但是,从教育本身的立场而言,如果没有生计或者职业的需求,我们 还需要劳动教育吗?劳动教育对人还有意义吗?只有这个问题能够得到肯定回答,劳动教育才有本质的合 法性,而不仅是外在的功能性意义。 因此,就教育学意义而言,开展劳动教育最本质的理由,不是因为不劳动就吃不上饭,也不是因为当 前社会对劳动者有迫切需求,而是劳动这种自由自觉、带有创造和改造意义的活动,拥有对“人”的普遍 意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所谈的才是真正的劳动独特的“育人价值”。青少年儿童的劳动教育需要还原 到符合人的自然天性和身心发展过程的形态上去,也要体现对“全人”的培养价值。也就是说,劳动的独 特育人价值,应该体现在对儿童的身体、技艺、心灵的每一方面都有独特而不可替代的培养。一方面,“体、 技、心”是属于人之个体的,因此,对这三方面的培养,都真正地属于“育人”,而非外在的社会经济价 值。另一方面,“体、技、心”这三者涵盖了人的身体与精神、内在与外在、生存与活动,并能以多种方 式勾连个人与群体。因此,这是一个可以完整体现“育人”的框架。 (摘编自娄雨《什么是“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马克思和恩格斯虽提出了“劳动创造人”的论断,但无助于探明“劳动独特的育人价值”问题。 B. 部分学者将“培育学生尊重劳动的价值观”作为劳动教育核心价值目标,作者对此持否定态度。 C. 目前劳动教育中体力劳动和智力劳动的分类,不可简单地作为青少年劳动教育身心关系的参照。 D. 开展劳动教育最本质的理由是,劳动教育带有创造和改造意义,它拥有着对“人”的普遍意义。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从恩格斯的经典论述出发,结合目前学界“劳动教育”的研究现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B. 文章反复强调“教育学立场”,鲜明地标示出了本文区别于一般结论的研究角度和研究价值。 C. 文章在多方面的比较和反思中层层推进论述,充分体现了宽广的学术视野和浓厚的辩证色彩。 D. 文章结构严谨,“体、技、心”三方面分别照应中间三段,综合体现了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弄清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区别及其对四育的完善途径,有助于从教育学的立场理解劳 动的独特育人价值。 B. 劳动教育研究中关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现有研究结论存在着冲突,也有欠缺之处,但仍为作者的深 入思考提供了帮助。 C. 即使没有生计或职业的需求也依然需要劳动教育,这是劳动教育的特性决定的,推广劳动教育无需考虑 生计或职业的需求。 D. 在某班“热爱劳动”主题班会上,一名同学“劳动创造财富,劳动赢得尊严”的发言要点,与本文作者 所持观点不尽一致。 【答案】1. C 2. D 3. C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但无助于探明‘劳动独特的育人价值’问题”错误。由原文“但如何从一般意义上的‘劳动创造人’ 推演出劳动的育人价值,却不能一蹴而就”可知,原文说“不能一蹴而就”,表明仍需在原有论断的基础 上继续探明,而不能说原有论断“无助于”探明。 B.“作者对此持否定态度”错误。作者所反对的是“只聚焦于价值观的培养”的狭隘认识,原文说“价值 观的形成毫无疑问是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表明作者也并不完全反对其看法。 D.偷换概念,“劳动教育带有创造和改造意义”错误。由原文“开展劳动教育最本质的理由,不是因为不 劳动就吃不上饭,也不是因为当前社会对劳动者有迫切需求,而是劳动这种自由自觉、带有创造和改造意 义的活动,拥有对‘人’的普遍意义”可知,将原文中“劳动”偷换为“劳动教育”。 故选 C。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体、技、心’三方面分别照应中间三段”错误。“体、技、心”三个培养方面是作者提出的劳动的 独特育人价值的体现,而中间三段是论述探明劳动独特的育人价值需注意的问题,前后无对应关系。 故选 D。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C.“劳动教育无需考虑生计或职业的需求”推论错误。文章第四段是在论述应注重劳动教育的本质意义, 而不能仅停留在功能意义上。“生计或职业的需求”属于劳动的功能意义,不能说与劳动教育无关。 故选 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央视纪录频道推出的《如果国宝会说话》系列纪录片,开创性地在电视艺术中融入了互联网 思维,以活泼语态讲述国宝,多元形式传播国宝,这一系列跨媒体传播方式,令国宝真正实现了与年轻人 的互动,让文化得到了更为生动而有效的传承。 《如果国宝会说话》摒弃了大多数文物纪录片厚重严肃的表述风格,转而在平等的对话中“倾听”文 物自己的“声音”,捕捉文物背后人的生命气息,再以现代人可感可触的方式呈现给观众。活泼的表述背 后不是刻意地讨好,而是满怀诚意的“工匠精神”,是制作者对文物与时代关联的深刻理解。归根结底, 文物本身就不是冰冷沉默的概念,它们也是有自己的温度,有自己的故事的,而《如果国宝会说话》所做 的,不过是给了文物们“表达自我”的机会,以更有“人味”的口吻讲述自己的“造物者”们的生活和思 想情感,创造力与智慧,从而帮助观众以更生动的方式定位相应时代的特质、生产力与文化特点。 (摘编自张梓轩《:与文明的超时空对话》,《光明日报》) 材料二:近 30 年来,西方博物馆面临着与中国博物馆、美术馆既高度相似又截然不同的挑战,如文化 遗产保护、讲述藏品故事、宣传方式变革、吸引年轻观众等课题。 在法国的巴黎、兰斯、贝桑松、第戎等城市,美术馆人为各种有形和无形的文化遗产保护而努力着, 但也有许多反博物馆化的声音,这对正处于建设黄金期的中国同行来说,的确是一种有价值的思考,即对 所处行业的危机感与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反思。“兰斯在‘一战’中经受了战火,所以在二十世纪二三十 年代进行了重建,兰斯博物馆围绕这个时期进行了各种样式的艺术品收藏和展示,特别是装置艺术。但是 我们仍面临挑战,现在的市民对于古典艺术、传统艺术的了解非常不足,所以社会的整体文艺修养在降低, 这使得博物馆的地位受到挑战。”法国兰斯市博物馆总馆长乔治·马尼耶说,全球具有悠久历史的博物馆 目前都在面临新的转型,包括如何重新讲述藏品故事、宣传藏品和吸引年轻观众等。 (摘编自高素娜《博物馆,涵养现代城市文明》,《中国文化报》) 材料三: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星光,曾经专门研究过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课题。 王星光说,保护得比较好的国家,无一例外有充足的资金。这些保护资金一部分来源于政府,一部分来源 于社会的广泛参与。目前,我国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投入主要是政府,还没有形成多方参与共同投入的 机制,由于投入机制不健全,财政投入不足,使历史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大打折扣。 在很多国家,都有完善的保护体系。王星光说,以世界上最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家之一意大利 为例,他们已经形成了保护机构网络。在意大利,文物保护分为四个等级,一级类似于我国的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一切按原样保存,保护原物不得改变;第二级指具有特色的建筑,室内外不可改动,但结构可以 更新;第三级是地方价值建筑,仅保存外观,室内可以改动,以便更好使用;第四级指一般建筑,只要原 样不改可以重建。 文化遗产保护上,最重要的还是立法。王星光说,在欧美国家,不仅是立法保护,法律保护体系和监 督体系也同样完善。早在 1913 年,法国就制定了《保护历史古迹法》,1930 年英国制定了《古建筑法》,1943 年,德国立法规定改变历史建筑周围 500 米环境要得到专门的批准。在西方国家,历史文化遗产教育也很 普及。西班牙中小学课程都开设了世界遗产保护,并且有很多遗产保护和古迹修复学校,培养专门的古迹 修复人员。 (摘编自《河南商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在电视艺术中融入了互联网思维,语态活泼,跨媒体的传播方式实现了与年 轻人的互动,促进了文化有效地传承。 B. 当下西方博物馆和中国博物馆面临着高度相似的挑战,如都面临着新的转型,包括如何讲述藏品故事、 宣传藏品和吸引年轻观众等。 C. 意大利是世界上最重视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家之一,它根据保护对象和保护内容把文物保护分为四个等 级,形成了保护机构网络。 D. 在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我国目前主要是靠政府投入,还没有社会的参与和投入,这使我国文化遗 产的可持续发展大打折扣。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国宝会说话》让文物“自我讲述”当时制造者的生活及情感,使现代人可感可触,这种独特的呈 现方式是“工匠精神”的一种体现。 B. 市民对于古典艺术、传统艺术了解不足,社会的整体文艺修养在降低,这是乔治·马尼耶馆长所忧虑的 关于博物馆发展的问题。 C. 材料中提到西班牙开设世界遗产保护课程,是为了说明年轻人是文化遗产的主要传承人,这也是博物馆 把“吸引年轻观众”作为一个课题的原因。 D. 政府投入多,社会参与广;分级保护,体系完善;完善立法和教育普及是外国文物保护的秘诀,这一系 列的保护机制值得我们借鉴。 6. 三则材料都对文物的传承与保护作了不同角度的报道,概括说明它们各自传递的主要信息。 【答案】4. D 5. C 6. ①材料一侧重于通过介绍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的特点,说明创新的传播方式可以使文化得到更为 生动而有效的传承。②材料二侧重于介绍博物馆在传播文化遗产的过程中面临的新转型问题。③材料三侧 重于外国在文化遗产保护上所采取的三个方面的措施。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还没有社会的参与和投入”错误,根据材料三第一段可知,我国只是“还没有形成多方参与共同投入 的机制”,投入机制不健全,并不是没有社会的参与和投入。 故选 D。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 C.“是为了说明年轻人是文化遗产的主要传承人”错误。材料三第三段中提到“西班牙开设世界遗产保护 课程”是为了说明西方国家在历史文化遗产教育方面也很普及,并不是为了说明年轻人是文化遗产的主要 传承人。 故选 C。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材料一,摘编自张梓轩《:与文明的超时空对话》,第一段内容主要介绍纪录片《如果国 宝会说话》的特点,第二段主要讲《如果国宝会说话》系列纪录片,以创新的方式,让文化得到了更为生 动而有效的传承,第三段主要讲《如果国宝会说话》以独特的方式帮助观众以更生动的方式定位相应时代 的特质、生产力与文化特点。 材料二,摘编自高素娜《博物馆,涵养现代城市文明》,介绍的主体应该是博物院。第一段主要讲西方博物 馆面临着与中国博物馆、美术馆既高度相似又截然不同的挑战,第二段主要讲一些海外国家在传播文化遗 产的过程中面临的新转型问题,全球具有悠久历史的博物馆目前都在面临新的转型。 材料三,第一段主要讲目前,一些国家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无一例外有充足的资金;第二段主要讲一些其 他国家在文化遗产保护上有完善的保护体系;第三段主要讲一些其他国家在文化遗产保护上注重立法等。 就是介绍了外国在文化遗产保护上所采取的三个方面的措施。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漫长的告别 任瑞娟 女儿还没出生,我就“晋级”成了“丈母娘”,因为一次漫长的告别。 那时,休假不光是自己的事儿,是所有认识或不认识你的人的大事儿。 政委说,咱们这里艰苦,生产得到城里,最近也得几十公里,你还是早点休假,回老家生产安全些。 我非常开心地答应了。 刚怀孕就调到了丈夫身边,原以为可以得到更好的照顾,没有想到丈夫飞行忙,根本无法照顾我,我 的心情和孕期反应成了反比,像熬日子似的,每天醒来的第一感觉就是,天呀,又是漫长的一天。 在空旷的营区里,一阵小风就能将消息吹向各个角落。我刚回家,一个大嗓门儿传了过来,哈哈哈, 明天休息,让你嫂子包饺子为你送行。是大杨的声音,飞行刚结束,大杨边甩着脸上的汗边笑着说。 大杨是我的邻居,大个子大嗓门儿,却娶了个细声细气眉眼秀气的媳妇儿,我们都叫她嫂子。我调来 不久的一天,正蹲在卫生间拼命地干呕,嫂子走过来,边帮我捶背边说,别去食堂吃了,以后就在我家吃。 从此,除了进场保障飞行,我的吃饭问题都是在嫂子家解决的。 第二天,大杨在家里张罗了“盛大”的欢送会,两个长条桌一拼,一张凳子上挤两个屁股,大家都欢 欢喜喜地举起了杯子。 大杨说,我老家的讲究,迎客的面条送客的饺子,你要休假了,我们都高兴,替我们问候叔叔阿姨, 还要照顾好大侄女啊!嫂子捂着嘴笑了,细声细气地说,还在肚子里,你怎么知道是闺女呢?大杨说,这 你就不懂了吧?飞行员生女儿的比例在百分之九十以上,你们别笑啊,这是科学。何况咱家是儿子啊,看 咱这帅小伙,结个亲家多好。 我还没有来得及回答,大杨就喊了一嗓子,来,杨子,叫“丈母娘”。杨子顶着一小兵张嘎头,瞪着 葡萄般的大眼睛立刻笔直地站在了我们面前,冲着我嫩声嫩气地叫了声,丈母娘!大家拍起巴掌笑成了一 团儿。丈夫笑眯眯地说,是女儿成亲家,是儿子可以做兄弟,好! 政委交代,为了我路上安全,特批丈夫送我回家。 在一片祝福声中,我们离开了营区。车在丘陵里绕来绕去,红彤彤的丘陵在我眼里呈现出了彩虹的颜 色,好美啊!我似乎看见了家乡的霓虹灯和父母笑眯眯的眼睛。但是,突然间,车熄火了,在一个前不着 村后不着店的山道上,小战士忙乎了半天,还是启动不起来,丈夫不停地看表,我们的额头上都冒出了汗 珠子。 还没有出山,出山后到县城还需要很久,火车只停几分钟。 我垂头丧气的被丈夫搀进了院儿。咦——?亲家,怎么回来了?大杨的大嗓门儿又响了起来。嫂子也 赶了过来,不会是身体不舒服了吧?我的眼泪“唰”地流了出来。大杨说,别难受,咱这地儿,哪个人探 亲不多走几回啊,大不了就是多吃一回饺子嘛。我哭得更厉害了,杨子走过来摸了摸我的肚子,说,丈母 娘!您别难过,小妹妹没有生气。你怎么知道?我一脸好奇。我都没有听见小妹妹的哭声啊。杨子女孩子 般秀气的脸上一脸认真。我破涕而笑。 又吃了一顿饺子后,我第二次启程。依然还未出山,突然一辆军车后追而来,一阵耳语后,丈夫满脸 歉疚地对我说,咱们改天再走吧?为什么?我涨红了脸生气地问。有任务。丈夫垂下了眼帘别过了脑袋。 还能说什么呢,我也是名军人啊。 哎呀呀!怎么又回来了?大杨笑嘻嘻的样子很像弥勒佛。丈夫冲大杨夫妻着急忙慌地挤眼睛做手势, 嫂子立刻说,正好,我烧了红烧肉,再烧几条你爱吃的“黄鸭叫”,咱们继续营养。杨子眨巴着大眼睛, 说,丈母娘!因为小妹妹还想吃饺子吧? 县城小,车票也少,为了给我订票,政委与车站沟通,并专门开了一次联谊会。 一个月后,我吃上了第三顿“送客”的饺子。大杨举着杯子郑重地说,亲家!你放心,你家那位执行 任务,还有咱们这些哥们儿呢,保证让你顺利回家。我没有吭声儿,大杨耐心起来,亲家!不行的话就在 县城生,在咱这里养,大不了少点文化,但绝对健康成长,你看你“女婿”多好。嫂子抹了把眼泪说,大 妹子!我生杨子的时候难产,差点没有活过来,他当时也在执行任务,没有在家,后来,大杨要我随军, 说要补偿我照顾我,其实,谁照顾谁啊,但是,心里踏实。家里人都等着我呢。我的声音有点颤抖。 几天后,我终于被一群战友送上了火车,旁边的旅客被战友们殷殷的拜托感动了一路,抵达老家的城 市时,父亲已经等在那里了。 原先我脑海里无数次的画面是一下子扑在父亲的肩膀上委屈地大哭一场。 可是,这一切没有发生,我挺着笨重的身子被热心的旅伴搀下了车,手里拎着一个小包,包里是为防 万一准备的酒精、碘酒、紫药水和纱布,还有一床嫂子缝制的小夹被。 倒是父亲,一个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老兵红了眼睛,说,都好就好。我笑着点了点头说,爸!都挺好 的。 (选自《山西文学》2020 年第 12 期) 7.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一段照应标题,说女儿还没出生,“我”就“晋级”成了“丈母娘”,制造悬念,开启下文对“漫 长告别”的回忆。 B. “我”在丘陵地看到了彩虹般的颜色,似乎看见了家乡的霓虹灯和父母笑眯眯的眼睛,表现了“我”能 顺利回家的愉快心情。 C. 杨子是一个活泼听话的孩子形象,他三次喊“我”“丈母娘”,增添了欢乐的气氛,也缓解了“我”紧 张的情绪。 D. “我”见到父亲时,之所以没有扑在父亲的肩膀上委屈地大哭一场,是担心“我”哭的举动会引起父亲 的伤心。 8. 请结合情节,简要分析大杨的形象特征。 9. 在小说创作中,作者故意给故事的发展设置障碍,“延迟”小说的结果,这就是“延迟法”。请分析文 中“延迟法”的运用及作用。 【答案】7. D 8. ①热情真诚。大杨听说“我”要回家待产,又见回家受阻,先后三次邀请“我”吃饺子, 可见大杨热情真诚;②风趣幽默。“我”还只是一个待产的孕妇,大杨见到“我”就叫我“亲家”,还让 儿子叫“我”丈母娘。③善解人意。回家第一次受阻,大杨见“我”垂头丧气,就故意安慰“我”。第三 次为“我”送行时,大杨又说了很多宽“我”心的话。 9. “我”回家待产出发三次才最终成行。第一次,满心欢喜地回家,可车子却在路上出了故障;第二次, 因丈夫有任务,仍半途而废。第三次,终于成行。这一事件反复了三次,这就是“延迟法”的运用。 作用:①使故事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曲折动人,增强了艺术张力。②丰富了人物形象。作为军人的“我” 理解丈夫,识大体、顾大局。③突出了小说的主题。表现了官兵亲如一家、情同手足、团结和谐的美好情 感。 【解析】 【分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D.对“我”没哭的原因,解析错误。“我”见到父亲时之所以没哭,是因为“我”在部队得到领导、战友 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我”已经没有什么委屈了。 故选 D。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从“我刚回家,一个大嗓门儿传了过来,哈哈哈,明天休息,让你嫂子包饺子为你送行。是大杨的声音, 飞行刚结束,大杨边甩着脸上的汗边笑着说”等处可知,因为“我”要回家待产,回家又接连受阻,大杨 为“我”在家里张罗了三次“盛大”的欢送会,邀请“我”吃饺子,可见大杨热情真诚;从“大杨说,我 老家的讲究,迎客的面条送客的饺子,你要休假了,我们都高兴,替我们问候叔叔阿姨,还要照顾好大侄 女啊……”“我还没有来得及回答,大杨就喊了一嗓子,来,杨子,叫‘丈母娘’。杨子顶着一小兵张嘎 头,瞪着葡萄般的大眼睛立刻笔直地站在了我们面前,冲着我嫩声嫩气地叫了声,丈母娘”等处可知,“我” 还只是一个待产的孕妇,大杨见到“我”就叫我“亲家”,还让儿子叫“我”丈母娘。可见大杨风趣幽默; 从“大杨说,别难受,咱这地儿,哪个人探亲不多走几回啊,大不了就是多吃一回饺子嘛”可知,“我” 回家第一次受阻,大杨见“我”垂头丧气,就故意安慰“我”。从“大杨举着杯子郑重地说,亲家!你放 心,你家那位执行任务,还有咱们这些哥们儿呢,保证让你顺利回家。我没有吭声儿,大杨耐心起来,亲 家!不行的话就在县城生,在咱这里养,大不了少点文化,但绝对健康成长……”可知,第三次为“我” 送行时,大杨又说了很多宽“我”心的话。可见大杨善解人意。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延迟法就是主人公为了达到既定的目标,不断地努力,最后达成了目标,或者阴差阳错地得到了更好的结 果,或者失败。从这篇小说的情节来看,“我”回家待产出发三次才最终成行。第一次,“在一片祝福声 中,我们离开了营区。车在丘陵里绕来绕去,红彤彤的丘陵在我眼里呈现出了彩虹的颜色,好美啊!我似 乎看见了家乡的霓虹灯和父母笑眯眯的眼睛。但是,突然间,车熄火了,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山道 上,小战士忙乎了半天,还是启动不起来……”,“我”满心欢喜地回家,可车子却在路上出了故障;第 二次,“依然还未出山,突然一辆军车后追而来,一阵耳语后,丈夫满脸歉疚地对我说,咱们改天再走吧? 为什么?我涨红了脸生气地问。有任务。丈夫垂下了眼帘别过了脑袋。还能说什么呢,我也是名军人啊”, 因丈夫有任务,仍半途而废;第三次,终于成行,“我终于被一群战友送上了火车,旁边的旅客被战友们 殷殷的拜托感动了一路,抵达老家的城市时,父亲已经等在那里了”。“我”回家待产反复了三次,这就 是“延迟法”的运用。 “延迟法”的作用:从情节发展来看,“我”回家待产反复了三次,这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环环相扣,曲折动人,增强了艺术张力;从塑造人物形象来看,丰富了人物形象。如“突然一辆军车后追 而来,一阵耳语后,丈夫满脸歉疚地对我说,咱们改天再走吧?为什么?我涨红了脸生气地问。有任务。 丈夫垂下了眼帘别过了脑袋。还能说什么呢,我也是名军人啊”,作为军人的“我”理解丈夫,识大体、 顾大局;从表现小说主题来看,突出了小说的主题。如“我终于被一群战友送上了火车,旁边的旅客被战 友们殷殷的拜托感动了一路”,表现了官兵亲如一家、情同手足、团结和谐的美好情感。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禹偁,字元之,济州钜野人。世为农家,九岁能文。端拱初,太宗闻其名,召试,擢右拾遗..、直史 馆,赐绯。即日献《端拱箴》以寓规讽。时北庭未宁,访群臣以边事。禹偁献《御戎十策》,帝深嘉之。二 年,亲试贡士..,召禹偁,赋诗立就。上悦曰:“此不逾月遍天下矣。”即拜左司谏、知制诰。是冬,京城 旱,禹偁疏云:“今旱云未霑,宿麦未茁,民饥可忧。望下诏直云:‘非宿卫军士、边庭将帅,奉料悉第 减之,上答天谴,下厌人心,俟雨足复故。’臣朝行中家最贫,奉最薄,亦愿首减奉,以赎耗蠹之咎。” 屡献讨李继迁便宜,以为继迁不必劳力而诛,自可用计而取。谓宜明数继迁罪恶晓谕蕃汉垂立赏赐高与官 资则继迁身首不枭即擒矣。其后潘罗支射死继迁,夏人款附,卒如禹偁言。至道元年,召入翰林为学士, 知审官院。诏命有不便者,多所论奏。孝章皇后崩.,迁梓宫①于故燕国长公主第,群臣不成服。禹偁与客言, 后尝母仪天下,当遵用旧礼。坐谤讪,罢为工部郎中、知滁州。真宗即位,复知制诰。咸平初,预修《太 祖实录》,直书其事。时宰相张齐贤、李沆不协,意禹偁议论轻重其间。出知黄州,尝作《三黜赋》以见志。 其卒章云:“屈于身而不屈于道兮,虽百谪而何亏!”咸平四年,州境二虎斗,其一死,食之殆半。群鸡 夜鸣,经月不止。冬雷暴作。禹偁手疏引《洪范传》陈戒,且自劾;上表谢,有“宣室鬼神之问,不望生 还;茂陵封禅..之书,止期身后”之语。上异之,果至郡未逾月而卒,年四十八。 禹偁词学敏赡,遇事敢言,喜臧否人物,以直躬行道为己任。尝云:“吾若生元和时,从事于李绛、 崔群间,斯无愧矣。”其为文著书,多涉规讽,以是颇为流俗所不容,故屡见摈斥。所与游必儒雅,后进 有词艺者,极意称扬之。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二》) [注]①梓宫:中国古代帝王、皇后用梓木制做的棺材。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谓宜明数继迁/罪恶晓谕蕃汉/垂立赏赐/高与官资/则继迁身首不枭/即擒矣 B. 谓宜明数继迁罪恶/晓谕蕃汉/垂立赏赐/高与官资/则继迁身首/不枭即擒矣 C. 谓宜明数继迁/罪恶晓谕/蕃汉垂立/赏赐高与官资/则继迁身首/不枭即擒矣 D. 谓宜明数/继迁罪恶/晓谕蕃汉垂立/赏赐高与官资/则继迁身首不枭/即擒矣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拾遗,谏官,职位与补阙相同,同掌供奉讽谏、荐举人才;唐代诗人陈子昂、杜甫均曾担任拾遗。 B. 贡士,是中国古代中央一级科举考试中试者之称。因本场考试在春天举行,故又称为春试或春闱。 C. 崩,专指中国古代帝王之死。封建时代,诸侯死叫薨,大夫死叫卒,士死叫不禄,庶人死叫死。 D. 封禅,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时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一般由帝王亲赴泰山举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禹偁性格刚正,敢于直言进谏。王禹偁刚得太宗赏识就写文章规劝皇帝,在国家发生旱灾时,又上疏 奏请减官员俸禄以应对灾害。 B. 王禹偁关心边事,数次进言献策。王禹偁对边疆事务颇有见地,所作《御戎十策》受到太宗的高度赞扬, 应对李继迁的策略也很准确。 C. 王禹偁仕途坎坷,屡遭排挤贬黜。王禹偁多次被贬出京到地方任职,仕途坎坷,太宗时被贬黄州,他作 了一篇《三黜赋》来表明心志。 D. 王禹偁文才出众,乐于提携后进。王禹偁富有才学,太宗召见,赋诗立就,还曾参与《太宗实录》的编 写,并乐于提携有才华的后辈。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奉料悉第减之,上答天谴,下厌人心,俟雨足复故。 (2)其为文著书,多涉规讽,以是颇为流俗所不容,故屡见摈斥。 【答案】10. B 11. C 12. C 13. (1)俸禄则都依次(相应)减少,如此对上可回应(应答)上天的谴责,对下以慰人心(使人心满意), 等雨水充足了再恢复如从前。 (2)他作文著书,多涉及规劝讽谏,因此被流俗所不容,所以屡次被贬斥。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子大意为:说是应该明确地公布李继迁的罪恶,告谕中外,再设立重赏,给以很高的官方价钱,则李继 迁的身首,便不是被枭挂示众就是被擒获, “晓谕蕃汉”中,“晓谕”的主语是朝廷,而不是“罪恶”,“罪恶”应该是“数”的宾语,故应在“罪 恶”后断开,排除 A; “垂立赏赐”和“高与官资”为并列结构,应在“垂立”之前和“高与”之前断开,排除 C、D。 故选 B。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 C.“崩,专指中国古代帝王之死”错。崩,指古代帝王和王后死。 故选 C。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太宗时被贬黄州,他作了一篇《三黜赋》来表明心志”错,从原 文“真宗即位,复知制诰……出知黄州,尝作《三黜赋》以见志”处可知,是“真宗”时。 故选 C。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重点词:第,依次;上、下,名词做状语,对上、对下;厌,满足;俟,等到。 (2)重点词:为,写作;讽,讽谏;为……所,被;见,被。 参考译文: 王禹儒,字元之,是济州钜野(今山东钜野)人,世代务农,九岁就能写文章,端拱初年,太宗听闻 他的名声,召他来当面考试,提拔他担任右拾遗、直史官,特赐让他穿绯红色官服,当日王禹傳献给支上 一篇《端拱蔵》来表达规劝讽谏皇上的意思,当时北庭没有安定下来,皇上向群臣询问应付边事的策略。 王禹傅献上一篇《御戎十策》,皇帝高度地赞扬了他。二年,太宗皇帝亲自对贡士进行考试,召试王禹儒赋 诗,他一挥而就,皇上高兴地说:“这首诗不出一个月就可传遍天下了。”随即任命他为左司谏、知制话 (掌管起草语命的官员,为清要之职)。这年冬天,京城大旱,王禹傅上疏说:“如今旱云不下雨,已种的 麦子未长好,人民饥饿令人忧虑。希望皇上下诏直说:‘如不是守卫的军士,边镇的将帅,俸禄则都依次 (相应)减少,如此好对上可回答上天的谴责,对下稳住人心,等雨水充足了再恢复如从前。’我在当朝 官员中家里最贫,俸禄最少,也愿带头减薪,以便赎平时耗损国家(财物)的罪过。”多次向复上进献征 讨李继迁的巧计,他认为对李继迁不必委劳师动众去诛杀,自然可以用巧计智取,说是应该明确地公布李 继迁的罪恶,告谕中外,再设立重赏,给以很高的官方价钱,则李继迁的身首,便不是被枭挂示众就是被 擒获。后来潘罗支射死李继迁,西夏人对宋朝诚心归附(投降),最终如王禹儒所言说的一样。(宋太宗) 至道元年,被召入翰林院做翰林学士,主持审官院,对皇上诏令中不适当的地方,他多有议论上奏。(宋太 祖)孝章皇后去世,棺材被移放在已故(太祖同母妹)燕国长公主的府第里,大臣们也不穿丧服,王禹儒 对门客说,皇后曾是天下人母的仪范,应该遵用旧礼(予以安葬服丧)。因此被认为有议论讥刺朝廷之罪, 降职为工部郎中、滁州知州,真宗即位后又任知制诰,咸平初,参加修撰《太祖实录》,公正地记载当时的 事。当时宰相张齐贤、李沆意见不合,认为王禹儒的议论能决定他们的轻重。(让他)出京任黄州刺史,他 曾写了一篇《三黜欢》未表明白己的志向。其中最后一章写道:“屈于身而不屈于道,虽百谪而何亏(身 体上受到委屈,道义上却不受委屈,即使被贬谪一百次,又有什么损失呢)!”咸平四年,黄州境内有两只 老虎争斗,其中一只死了,被吃了将近一半。群鸡夜晚鸣叫,过了一个月还不停止。冬天里突然响起了雷 声。王禹傳亲笔写下奏章,引用《尚书·洪范传》陈述警戒,并且弹劾自己的过失;王禹偁上表谢罪,表 文中有“宣室鬼神之问,不望生还;茂陵封禅之书,止期身后”的语句。皇上感到奇怪,果然王禹儒到达 蕲州后不到一个月就死了,享年四十八岁。 王禹偁作文章敏捷迅速,词采富丽渊博,遇事敢于发言,喜欢品评人物,以直道立身,履行道义为已 任,曾说:“我如果生在唐代的元和年间,在李烽,崔群之间任职,这样我也没有愧色。”他作文著书, 多涉及规劝诚谏,因此被流俗所不容,所以屡次被贬斥。跟他交游的必定是儒雅之人,对有文学才能的年 轻晚辈,他总是极力称赞褒扬他们。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枕上作 【宋】陆游 萧萧白发卧扁舟,死尽中朝旧辈流。万里关河孤枕梦,五更风雨四山秋。 郑虔自笑穷耽酒,李广何妨老不侯。犹有少年风味在,吴笺著句写清愁。 【注】郑虔:唐代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书画诗曾被唐玄宗赞为三绝;但晚年生活贫困而嗜酒。李 广,汉代大将,一生屡建奇功,但命运坎坷,终未封侯。吴笺:吴地所产的一种用于书写的小幅纸张。 14. 下列对诗歌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承题,写白发孤舟,诗人想到当年那些和自己意气相投、以恢复万里河山为理想的老友相继辞世, 而今自己风烛残年,不禁满腔悲愤。 B. 颔联写景虚实结合,以景衬情。秋风秋雨声惊醒了诗人的梦,把他从魂牵梦绕的万里关河拉回现实,四 山秋色和着连天风雨齐齐向他袭来。 C. 尾联抒情委婉含蓄,这一生无法实现杀敌报国、收复失地之志,只能挥笔写清愁,颇有“白头不试平戎 策,虚向江湖过残生”的遗憾。 D. 全诗结构严谨:首联“卧扁舟”紧承诗题“枕上”破题;颔联“孤枕梦”承首联,下启“四山秋”,风 雨惊觉,梦境变为实境;颈联一转,乃有“自笑”“何妨”之论;尾联收束,再回应诗题,扣住“作”。 15. 有人说陆诗颈联“郑虔自笑穷耽酒,李广何妨老不侯”是全诗的诗眼,你是否同意?请结合全诗进行 赏析。 【答案】14. C 15. ①同意,本联借用典故抒发了诗人为国效力的志向和报国无门的愤懑。②首联中诗人 写自己白发弄舟,旧友离世,是表达年老无成的感慨。颔联中入梦的“万里关河”点明诗人所求是报国的 志向,但现实的风雨则暗含着志向虚掷的悲凉。尾联用一“愁”字收尾,将报国无门的悲情直接呈现在读 者眼前。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及分析概括诗人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抒情委婉含蓄”错,“写清愁”为直抒胸臆。 故选 C。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诗眼的能力。 本题需要明确观点,结合诗歌内容分析。“郑虔自笑穷耽酒,李广何妨老不侯”,郑虔生活贫困沉溺于酒, 依然自得其乐。李广屡建奇功到死都不得封侯。又有何妨。唐玄宗时郑虔文才很高,但生活贫困而嗜酒。 汉将李广长于骑射,一生与匈奴七十余战,屡建奇功,但命运坎坷,终未封侯,最后自杀。陆游自信文可 以比郑虔,武可以比李广,而自己晚年的遭遇也与郑、李相仿佛。抒发了诗人为国效力的志向和报国无门 的愤懑。 陆游的山阴故居,老诗人的身体躺在家乡的小船里,可心中仍在思虑着国家大事。当年和他意气相投,以 恢复万里关河期许的朋友,有不少已经与世长辞。朋辈凋零殆尽,诗人自己也已是风烛残年,只落得“老 病有孤舟”。 “万里关河孤枕梦,五更风雨四山秋”,秋风秋雨声惊醒了诗人的美梦,万里河山出现在孤梦中,醒来只 有五更的秋风秋雨和四面山围中浓重的秋意。 “吴笺著句写清愁”,可以自由的用纸挥洒书写自己的心情。这里的“清愁”既是前面所写“孤枕梦”的 余波,也是秋风秋雨的阴影。梦里的万里关河,醒来变为一叶孤舟,梦中的驰骋沙场,醒来变为老病卧床, 集中到一点。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小题共 1 小题,6 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天寒更觉衣被薄,故而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_______________”、岑参在《白雪歌送 武判官归京》中有“__________________”的相似体会。 (2)《赤壁赋》结尾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照应了开头,又生动地描绘了主客和 衣而卧、乐而忘归的场景。 (3)韩愈的《师说》文末用“好古文”点出了李蟠的文章爱好,而“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了李蟠的 儒学素养。同时还以“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交代了作者作此文的直接原因。 【答案】 (1). 布衾多年冷似铁 (2). 狐裘不暖锦衾薄 (3). 相与枕藉乎舟中 (4). 不知东方之既白 (5).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6). 余嘉其能行古道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背诵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的字:衾,裘,藉,嘉。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小题。 近日,三星堆遗址再次启动发掘,6 个新坑、3000 多年前的丝绸、500 多件重要文物,掀起了三星堆 文化热,神秘的古蜀文化“沉睡三千年,一醒天下惊”。 长期以来,由于文献记载缺乏,古蜀国对我们知之甚少,而在关于三星堆的热烈讨论中,让我们看到 无数网友对文物的关心。大家自愿化身“国宝守护人”,将对历史的崇敬、文化的自信、民族的认同寄托 在了青铜神树上、黄金面具上、象牙制品上,让自豪和热血沸腾了千年时光。 浩瀚的中华大地上,可能还有更多的“三星堆”等待着我们唤醒。商鼎周彝、战国错金、秦俑汉陶、 晋帖唐画……它们和三星堆文化一样,( )我们要做的,不只是唤醒沉睡的文明,更要传承它们,发扬 它们,携着辉煌的文明走向未来。 17.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守望着华夏大地数千年的沧海变迁,等待着苏醒绽放,等待着惊艳世界。 B. 等待着苏醒绽放,等待着惊艳世界,守望着华夏大地数千年的沧海变迁。 C. 守望着华夏大地数千年的沧海变迁,等待着惊艳世界,等待着苏醒绽放。 D. 等待着惊艳世界,等待着苏醒绽放,守望着华夏大地数千年的沧海变迁。 18. 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B.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C.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D.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9. 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两处语病,请修改。 【答案】17. A 18. C 19. 第一处:主客颠倒,“古蜀国”和“我们”调换顺序;第二处:缺主语,删掉“在……中”或“让”。 【解析】 【分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所填句子有一定的逻辑关系,这些文物首先是见证历史,守望沧海变迁,然后等待着人们发掘,才能苏醒 绽放,最后惊艳世界。据此排除 BCD。 故选 A。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能力。 原文:拟人修辞,写古蜀文化“沉睡”“醒”,是拟人。 A.“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比喻修辞。这两句是说,弯曲宛转的江流绕过芳香的草甸,明月 照在花林上有如一层雪霰。诗句把“明月照在花林上”比喻成“一层雪霰”; B.“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夸张修辞。落笔可摇动五岳,啸傲之声,直凌越沧海。采用了夸 张手法。 C.“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采用了拟人修辞,生动形象描写了桃花追逐着杨花飘落景色。 D.“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采用互文修辞,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着秦汉时的关塞,采用了互文 的修辞。 故选 C。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长期以来,由于文献记载缺乏,古蜀国对我们知之甚少,而在关于三星堆的热烈讨论中,让我们看到无 数网友对文物的关心”有两处错误。 第一处:“古蜀国对我们知之甚少”主客体颠倒,应是“我们对古蜀国知之甚少”; 第二处:“在……中”“让”滥用介词,导致句子缺乏主语,删掉其一。 20. 请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下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 18 个字。 经常网购的消费者会发现,拆包裹时都会有“很费力”的感受,为了防止商品在流通中被损坏,卖家 和快递公司只好在包装上下功夫。为什么不少扎点胶纸或胶带呢?某快递网点负责人说:“我们也想节约 成本,但如果因为包装问题,在物流过程中造成商品损坏,得不偿失。” 去年中国 200 万个快递员运送了 350 亿个包裹。包裹多了,必然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但是目前我 国并没有关于快递包装的环保标准,我国现行的多为推荐性指标,约束力不强,执行有难度。 尽快解决快递带来的包装垃圾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一方面不能“包装过度”,另一方面又 要考虑商品的流通安全,如何在两者之间获取平衡,如何使商家与快递公司尽量采用环保材料,如何实现 回收——循环——再利用,这些正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答案】①防止商品损坏,商家不得不重视包装; ②中国没有快递包装的环保标准; ③包装垃圾问题不能被忽视。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 第一段,结合“为了防止商品在流通中被损坏,卖家和快递公司只好在包装上下功夫”及快递网点负责人 说的话分析,主要从重视包装角度概括,题干要求用否定句,此处需要一个双重否定表肯定的语句概括, 如防止商品损坏,商家不得不重视包装。 第二段,主要讲快递包裹必然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目前我国并没有关于快递包装的环保标准。用一个 否定句概括,主要从快递包装的环保标准方面概括。 第三段,主要讲“解决快递带来的包装垃圾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正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等。主要围绕包装垃圾问题来概括,用否定句,即包装垃圾问题不能被忽视。 21. 下面三个句子中存在三个生活中常见的逻辑错误,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1)你不会讲法语,我不会讲法语。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我们学校里谁也不会讲法语。 (2)有个男人来申请工作。老板问他的资历怎样,他回答说家里除了老婆还有六个孩子,老婆是个跛子, 孩子们没吃穿,屋子里床都没有。 (3)学生考试时该被允许看教科书。毕竟外科医生在给病人做手术时可以参考 X 光片;律师为当事人辩护 期间可以查看相关法律文书;木匠盖房子时可以对照设计图。那么,考生考试时为什们就不准看书呢? ①由两个人不会讲法语推断出全校都不会讲法语,属于以偏概全。 ② ③ 【答案】参考答案: 老板问男人资历怎样,他却回答家里情况,属于答非所问。 学生考试和医生做手术、律师辩护、木匠盖房子等属于不同性质的事情,不能进行类比,属于类比不当。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逻辑推断能力。 在答题时要注意审题,明确题目的要求,不要漏掉要点,注意字数要求。逻辑推断题,首先要明确材料给 的推断话题,仿写相关句式。另外还要注意语序。还要分析所给的句间关系,要注意上下句之间的逻辑关 系。最后再根据所给材料分析确定推断的话题与所给内容一致。 ①“你不会讲法语,我不会讲法语”不能得出“全校都不会讲法语”的结论。因为“你”和“我”不能代 表全校的人,属于以偏概全。 ②老板问男人资历怎样,男人对老板关于他资历如何的问题避而不谈,却又想求得老板的同情,回答家里 情况,答非所问,他是犯了“转移论题”的错误。 ③医生、律师和木匠并不是在测验他们学到了多少知识,而学生却是在考试。学生考试和医生做手术、律 师辩护、木匠盖房子等属于不同性质的事情,不能进行类比,属于类比不当。 四。作文(60 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你关注过校园中的励志标语吗?有的是这样的: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也有的是这样的: 辛苦三年,幸福一生。 不苦不累,高三无味;不拼不搏,等于白活。 还有这样的: 多考一分,干掉千人。 考过高富帅,战胜官二代! 你对此有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1)就学校励志标语的选用向校长写一封建议书。 (2)校团委拟举办以“我喜欢的励志标语”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以参赛者的身份写一篇演讲稿。 (3)根据你对学校励志标语现象的感受和思考,写一则评论。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范文】 “神标语”不可取 尊敬的校长: 您好!我是母校的一名学生,近日,我关注了校园的励志语,这些励志语有的大气开阔,简单明了, 而且充满正能量;与此同时,不少“神标语”也带有粗俗的一面,如“干掉”等字眼,实在无法与学校这 样的巍巍学府相匹配。我认为,一些“神标语”是不值得提倡的,因为它与学校所担负的教育使命背道而 驰。因此,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校园励志语不应是拼命型、暴力型和低俗型。像“累死你一个,幸福你全家”“只要学不死, 就往死里学”。这样的标语不仅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学生的备考压力,还有十分明显的赌博意味。它对学生 情绪的负面影响已远大于它的警醒作用。暴力型,如“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硬生生地把学校这样一个 培育英才之地变成了临战前的军营,使莘莘学子处于一片刀光剑影之中。再说低俗型,像“不学?将来别 人壁咚的墙就是你砌的”“不学习?如何养活你的众多女人”则赤裸裸地给学生灌输着不良思想。学校是 个教书育人之地,应该有一个良好的、文明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在其中得以耳濡目染。但是,如今却把这等 粗俗的文字挂在墙上来对学生进行“激励”,实在是荒诞不经。 其次,一些“神标语”是对文化的不尊重,应该坚决制止。不知道您发现没有,校园里的励志语为了 有良好的表达效果,还会借用学生们耳熟能详的古代名言,如“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帅否?否,滚去学 习!”姑且先不论其折射出来的畸形价值观,单单是这种刻意篡改行为本身就使人戟指嚼舌。这样的标语 体现出来的难道是一种幽默风趣吗?不,它更是一种对文化的不尊重。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孔子经千年流 传下来的名句居然被改成了这样一句庸俗无趣的话来博人一笑,实在是可悲可叹。再退一步来说,类似“人 丑还不多读书?”这类标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对学生的人身攻击,或多或少地会使个别学生产 生自卑感。这样一来,高考标语就失去了它的鼓励和警醒意义,倒成为了俗不可耐的笑点。 最重要的是,此等“神标语”还会带来很不利的负面影响——扭曲人的价值观!高考标语贴在墙上, 如此醒目,定能使人印象深刻,而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例如“多考一分,干掉千人”“考过高富 帅,战胜官二代!”……诸如此类。不仅仅有着明显的逻辑问题,还给人传递一种不正确的价值观。难道 “高富帅”就是我们寒窗苦读所追求的目标?“高富帅”和“官二代”就不需要学习?亦或是人的长相决 定了一个人身份的高低贵贱?更有像“进清华,与主席总理称兄道弟”“考过高富帅,战胜官二代”这类 标语则让学生在潜意识里把升官发财作为奋斗目标,不仅过于功利,还折射出了畸形的价值观。因此我认 为,这种表面上打着“激励学生刻苦学习”的旗号,实质上在潜移默化地扭曲学生价值观的“神标语”, 实在不应该被到处传播,更何况是出现在学校宣传栏中。 尊敬的校长,您知道,标语的存在,起着一种警醒、鼓励的作用,它已经成为许多“学生党”不可缺 少的一部分。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等标语,无论是标语的语言风格,还是文字内涵,都是璧坐玑驰、充满正能量的。正如这样的励志语:“圆 规为什么可以画圆?因为心不变,脚在动。你为什么不能圆梦?因为心不定,脚不动”。像这种富有哲理 性、说服力的标语,不但能提醒学生遇到困难时要有坚定的信念,对高考充满信心,而且还能让学生学习 圆规那样脚踏实地地去追寻自己梦想的精神。这种标语才是值得提倡的“好标语”。所以,我建议,校园 应该重视身边标语的使用,让“神标语”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神标语”。 以上是我的看法和建议,希望校长能够采纳我的建议。 深埋艰难,自信前行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深埋艰难,自信前行”。 “把艰难埋进心里,将自信写在脸上。”走廊上的这则标语是我的最爱。它始终警示我要学会深埋艰 难,带着自信前行。 升入高三之前,总能听到高三的学姐学长说,不苦不累,高三无味。高三的学习生活又苦又累,不经 历高三就不算真正读过高中。听了他们的话语,看着台阶处“希望你眼眸有星辰,心中有山海,从此以梦 为马,不负韶华”的标语,我知道,我也应该有自己的梦想,心中有梦,学习才会更有动力。我试着尽快 适应高三学习生活,努力让自己的学习成绩提高。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只能深埋艰难,自信前行。 前行的过程中,总有艰难接踵而至,它们牵绊着我、束缚着我。高三第一次月考 ,我的数学成绩不够 理想,于是我拼命补数学。第二次月考时,地理又挂了,于是只能多花时间在地理科目上。第三次月考前 半个月,我的身体开始罢工,努力看书的我,突然感觉到头晕,实在坚持不了只好趴在桌上。没有办法只 好请假去看病,竟然发烧到 38.5 度。挂完点滴,我坚持回班学习。上晚自习时 ,又感觉头晕浑身乏力,再 挂点滴,如此反复,拖了半个月才完全好。我想这下完了,梦想只会越来越远…… 难道能随意放弃吗?这则标语又一次映入眼帘:“把艰难埋进心里,将自信写在脸上。”不,我绝不 能这么软弱,这么轻易放弃,我要深埋艰难,自信前行。从此,“把艰难埋进心里,将自信写在脸上”的 标语完全超越了“希望你眼眸有星辰,心中有山海,从此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带给我的启示,它始终萦 绕在我的脑海中,鼓励我继续奋斗。时刻警醒我,遇到艰难,绝不能丧失信心,正如《老人与海》 中所写 的那样:“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站在走廊,在一路标 语中看过去,我还是更喜欢我的标语。 “半山腰总是最挤的,你最好去山顶看看!” 是走廊上的另一则标语,我曾经以此为志。但是到山顶 的路很漫长,我将深埋艰难,自信前行。累了看看同伴,倦了想想未来。是啊,大家都深埋艰难,自信前 行。我岂能拉下脚步?“与其听别人再多的励志故事,不如让自己的奋斗成为别人口中的故事。” 但如果 不能深埋艰难,自信前行,怎么可能让自己的奋斗历程成为别人口中的故事?“把艰难埋进心里,将自信 写在脸上。” 我更喜欢这则标语,在我的高三乃至整个人生中,我都将以此励志。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别让励志成为一种困扰 岁月不居,光阴如流。校园各种励志标语应接不暇:“辛苦三年,幸福一生”“不苦不累,高三无味; 不拼不搏,等于白活”“多考一分,干掉千人。”“考过高富帅,战胜官二代!”细细咂摸其中滋味,励 志意味不见多浓厚,心中的压力倒陡增几分。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的校园变成了一个充满励志标语的世界,教学楼上的橫幅、教室里的标语随处 可见,大考渐近,这样的景象愈演愈烈。 尽管各种励志标语中包含着母校对我们的激励、叮嘱和寄予的厚望,表现出母校对我们学习生活的重 视;尽管百日宣誓大会现场充满着一种仪式感,能帮我们摆脱懈怠无所适的状态,开启新的学习与生活; 尽管我们在气氛既严肃又紧张的宣誓大会上,在充斥着各种励志标语的环境里,因感到自己倍受重视与关 爱而感动和骄傲,同时开始审视自己学习方面的长处和短处,考虑如何扬长补短,认真思考自己的下一步 怎么走,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被各种励志标语包围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实际给我们的精神和心理带来了一 股无形的压力,尤其是一些内容极端、功名至上的标语,更是让我们不堪其扰。 “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大考当前,为了取得好成绩要不惜以牺牲身体健康为代价, 大有为成绩抛头颅洒热血之势。看到这样的标语,我不禁思考,我们这样学习究竟是为了什么?同时又会 得到什么?这样的标语,真的励志吗?我不觉得,它们只会营造紧张气氛罢了。 “偷懒唯见亲人泪,勤奋方有金榜名”“总想赢者必输,不怕输者必赢”,当校园里的励志标语内容 充斥着功名至上的思想时,我不禁要怀疑自己接受十多年教育的初衷了。学校是传道授业的地方,其中传 道为先,传何道?自然是立德树人之道。然而,在大考面前,这一切似乎都要为成绩、荣誉、功名让路, 让人觉得何其尴尬!我不禁要问,这样的标语充斥校园,真的好吗? 励志是一门学问,它不仅仅是要激活一个人的某种欲望,更要激活一个人的生命能量,唤醒一个民族 的创造热情。学校为激励我们奋进而张贴标语,我们感恩,但我们更欢迎充满正向价值观的标语,那些内 容极端、功名至上的标语可以休矣!虽说凡事唯有郑重其事,方能尽心以待,但凡事也讲一个“度”字, 把握好这个度,在临近考试的时候精而简地张贴少量正能量的标语,定会让我们受激励的同时信心满满, 也定会减少一些无形的压力与困扰!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1.分析材料 本题为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主要考查考生的价值观和理性思考能力。材料内容的情境校园中的励志标语, 需要思考的部分是现场那些耐人寻味的励志标语。 材料中选取其中的五句供考生思考判断,这五则校园励志标语分为三大类,第一类的“为天地立心,为生 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大气开阔,简单明了,而且充满正能量。 能够用来指导、激励校园学子的方向和责任感。 第二类“辛苦三年,幸福一生。不苦不累,高三无味;不拼不搏,等于白活。”尽管这些标语的初衷是为 励志,但其中一些绝对的、过激的表述方式却并不值得提倡,这样的标语将不可避免地给学生造成精神上 的困扰,增加他们心理上的压力。所以,针对这些标语,考生完全有较为广阔的思考空间。 第三类“多考一分,干掉千人。”“考过高富帅,战胜官二代!” “增一分”的目的是“干掉千百人”, 功利,看重小我,偏激自私;“考过高富帅,战胜官二代”,仇富仇官心理;这些标语的内容过于功利化, 自私偏激心理比较严重,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 2.分析任务 “你对此有怎样的感受和思考?”的任务指令限定了考生思考的范围,即要对这种现象做出理智思考;从 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考生结合自身生活经历进行思考、评判,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论证、 分析、说理,以表达自己真实的见解。同时注意文体格式的要求。 【立意】(1)学校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 (2)过于功利化的教育培养不出真正优秀的合乎国家和人民需要的人才。 (3)人生需要励志,但不能以功名至上。 (4)紧张的生活需要一颗安静的心。 (5)励志应以立德树人为指导。 【素材】【精彩语段】 1.功利性标语是学校将学生看作是一个又一个“学习机器”,将学生个体价值与分数高低划等号。在当今 倡导素质教育的大潮流之下,功利性标语则反其道而行之,是历史的反动,大肆宣扬“只要学不死,就往 死里学”。这是教育大踏步的倒退,是应试教育结出的“毒瘤”,是“填鸭式教育”的死灰复燃!学生们 沦为了分数的傀儡,成为了“唯分数论”“唯高考论”的牺牲品。“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还反映了 学校对学生缺少最起码的人文关怀,大放厥词的奇葩标语,把对学生的温情面纱无情地掀翻在地上,令人 感到寒心! 2.“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校教育是一项高瞻远瞩的长远事业,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教育的根 本宗旨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而不是只顾眼前的得与失。教育是长远规划,如果充满功利性色彩和赤 裸裸的物欲,长此以往,哪里能教育出祖国的栋梁之才呢?健康的学校教育,是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 全面 发展的,而不是某一方面的畸形膨胀。只有面向未来,学生才不会被眼前的狭小天地所束缚,只有面向未 来,学校才不会为高考而拼命追逐,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能使民族振兴的教育。 3.从形式上禁止高考“神标语”不难,教育主管部门出一道禁令就行。可墙上不挂了不代表心里不这样想 了。是不是告诉学生,高考成败不是评判人才的唯一标准,学生就会正确对待高考啊?绝非这么简单。什 么是人才,不是学校怎么说,学生怎么想就能够左右的,这是社会形成的共识。彻底告别“神标语”,从 学校入手是治标,扭转社会上的急功近利思想才是治本。否则,过度激励犹如注射激素,副作用可不轻。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