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四单元6.反比例的意义(创新)人教版(共12张PPT)
加入VIP免费下载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四单元6.反比例的意义(创新)人教版(共12张PPT)

ID:708737

大小:300.53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1-06-0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反比例的意义 4.6 1. 理解反比例的意义,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地判断两种量是否 成反比例。 2. 提高学生归纳、总结和概括的能力。 3. 通过学习,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 课时目标 1. 下面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为什么? 2. 成正比例的量有什么特征? 3.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常见的数量关系——成反比例的量。  情境引入  初步感知 ——教学例2 【例2】把相同体积的水倒入底面积不同的杯子,杯子的底面积 与水的高度变化情况如下。 观察上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 表中有哪两种量? ② 水的高度是怎样随着杯子底面积的大小变化而变化的? ③ 相对应的杯子的底面积与水的高度的乘积分别是多少? 杯子的底面积/cm² 10 15 20 30 60 … 水的高度/cm 30 20 15 10 5 … 从中你发现了什么?本题与教 材第45页例1有什么不同?  初步感知 ——教学例2 ①表中的两个量是杯子的底面积和水的高度。 ②杯子的底面积扩大,水的高度反而缩小;杯子的底面积缩小,水的高 度反而扩大。 ③每两个相对应的数的乘积都是300。 ▶ 想一想:杯子的底面积和水的高度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吗?为什么? ▶ 议一议:两种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 这个300实际上是什么? ▶ 底面积、高和体积,怎样用式子表示它们的关系? (积一定) (体积) (底面积×高=体积)  初步感知 ——拓展延伸 每本张数 30 20 15 10 5 装订本数 10 15 20 30 60 总张数 观察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①表中有哪两种量?它们是相关联的量吗? ②装订的本数是怎样随着每本的张数变化的? ③表中的两种量有什么变化? ▶ 这个积 300 实际是什么? ▶ 比较例 2 和拓展延伸练习,概括反比例的意义。找岀它们的相同点。 (每本张数、装订本数) (纸的总张数)  初步感知 ——拓展延伸 在例2中,底面积是随着高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它们的积,也就是 体积是一定的。我们就说高和底面积是成反比例的。 ▶ 议一议:在练习里,有哪两种量?它们是不是相关联的量?为什么? ▶ 如果用字母 x 和 y 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 k 表示它们的积(一定), 反比例关系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式子表示? (一定)kxy  1. 教材第48页做一做。  巩固练习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还有哪些疑问?  课堂小结  课后作业 1. 根据表格,回答问题。 (1)表中( )和( )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2)请任意写岀两个长方形长与宽相乘的式子,并求岀积。 (3)这两个算式的积相等吗? (4)这个积表示的是( )。 (5)由此可知:( )一定时,( )和( )成( )比例。 长方形的长/cm 40 24 20 12 30 15 长方形的宽/cm 3 5 6 10 4 8  课后作业 2. 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1)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底和相对应的高。 (2)妈妈从家到工厂,行走的速度和时间。 (3)圆的周长一定,圆的直径和圆周率。 (4)一袋糖,平均分给每人的块数与分给的人数。 (5)饼干总量一定,吃掉的和剩下的。  课后作业 3. 小强用下面的图象表示从甲地到乙地,用不同的速度和所用的 时间。 (1) 把图象所表示的数据填在下面的表内。 (2) 回答下面问题: ① 在这一过程中,哪个量没有变? ② 速度和时间有什么关系? ③ 不计算,从图中观察,如果每小时行40千米, 大约用多少小时? 时间/时 速度(千米/时)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