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实验:品红溶于冷水和热水中
冷水 热水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1课时)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
2、理解分子原子的基本特征;
3、能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
象。
本课学习目标:
1、物质是由哪些微粒构成的?
2、微观粒子有哪些的特性?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一、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像
二、微观粒子的基本特性
通过移动硅原子构成的文字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现 象
结 论
2.取少量酚酞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漫滴加浓氨水,
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溶液为红色
氨水能使酚酞变红
1.向蒸馏水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
现 象
结 论
溶液为无色
水不能使酚酞变色
烧 杯 A 烧 杯 B
现象
解释
2.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温度越高,分子
的运动速率越快。
小组讨论:A烧杯
中的液体为什么会
变红?这个实验说
明了什么?
不同温度下水分子的运动速率
100ml酒精 100ml水 混合后<200ml
100mL 100mL 100mL
200mL 200mL 200mL
3.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3.分子之间存在间隔。固液气态分子间的间
隔依次增大。
思考2:有什么办法可以使它鼓起来?
思考1:为什么物质会热胀冷缩?
思考:
固态酒精、液态酒精、气态酒精
都能燃烧,而水不能燃烧,这一实
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4、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
学性质不同。
1.微粒构成物质,千差万别的物质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物
质世界,下列关于微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微粒有大小 B.微粒有质量
C.微粒间有间隔 D.微粒不运动
2.夏天的傍晩,小明和爸爸妈妈去散步前总喜欢往身上
喷点花露水,蚊子闻到花露水的气味就不敢靠近他们了,
这一现象说明( )
A.分子之间有间隙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由原子构成 D.分子的质量较大
D
B
我能完成
3.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 )
A.公路上大雾弥漫 B.花棚里香气扑鼻
C.湖面上柳絮飘扬 D.氧气被压缩进钢瓶
4.下列事实,不适合用“微粒间有空隙”的性质来解释
的是( )
A.一定体积的气体加压后体积变小
B.一定量的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C.室内的电线在冬天变短夏天变长
D.1L大豆与1L黄沙混合后体积小于2L
B
D
5、物质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
A.微粒大小发生变化
B.微粒质量发生变化
C.变成了新微粒
D.微粒间的间隔发生改变
D
D6、以下事实对应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在花园中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B. 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CO2分子---CO2分子很小
C. 50毫升水与50毫升乙醇混合,混合后总体积
小于100毫升---分子之间有间隔
D. 冰受热变为水,水受热变为水蒸气---分子可以再分
7、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
学性质相同
B.“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D.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
大
C
(1)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
(2)墙内开花墙外可嗅到花香;
(3)香水、汽油要密封保存;
(4)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器
40L的钢瓶中
防止它们中的分子运动到空气中,造成损失
水变为水蒸气后,水分子间间隔增大,所以体积变大
花中的分子总是不断运动着
压强增大,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从而使氧气的体积减
小
8、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问题
9、某兴趣小组做以下
实验探究分子在运动。
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Ⅰ:在盛有少量蒸馏水
的小烧杯中滴入2 ~ 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由实
验得出的结论有 。
⑵ 实验Ⅱ(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 ;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⑶ 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兴趣小组设计了实验Ⅲ(如图乙所
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 ,理由
是 。
。
水不能使酚酞变红,氨水可以使酚酞变红
液体由无色变为红色
氨分子运动到B烧杯中后,形成氨水,使
酚酞变红
无必要
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红,在第一个实验中已经可以证明了
课堂小结:
一、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二、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3、分子间有间隔。间隔大小:气态>液态>固态
4、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
相同。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生活思考:
水泥马路的块与块之间留
有一定空隙,并且每一块
水泥地上还画有许多条纹。
你知道为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