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学年七年级下册第七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
易错题专练(二)
1.如图,EF∥AD,∠1=∠2.说明:∠DGA+∠BAC=180°.请将说明过程填写完成.
解:∵EF∥AD,(已知)
∴∠2= .( )
又∵∠1=∠2,( )
∴∠1=∠3,( )
∴AB∥ ,( )
∴∠DGA+∠BAC=180°.( )
2.完成下面的证明:
如图,点 D,E,F 分别是三角形 ABC 的边 BC,CA,AB 上的点,连接 DE,DF,DE
∥AB,∠BFD=∠CED,连接 BE 交 DF 于点 G,求证:∠EGF+∠AEG=180°.
证明:∵DE∥AB(已知),
∴∠A=∠CED( )
又∵∠BFD=∠CED(已知),
∴∠A=∠BFD( )
∴DF∥AE( )
∴∠EGF+∠AEG=180°( )
3.阅读:如图 1,CE∥AB,所以∠1=∠A,∠2=∠B.所以∠ACD=∠1+∠2=∠A+
∠B.这是一个有用的结论,请用这个结论,在图 2 的四边形 ABCD 内引一条和一边平
行的直线,求∠A+∠B+∠C+∠D 的度数.
4.实验证明,平面镜反射光线的规律是: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线和被反射出的光线与平面镜
所夹的锐角相等.
(1)如图,一束光线 m 射到平面镜上,被 a 反射到平面镜 b 上,又被 b 镜反射,若被
b 反射出的光线 n 与光线 m 平行,且∠1=50°,则∠2= °,∠3= °;
(2)在(1)中,若∠1=55°,则∠3= °,若∠1=40°,则∠3= °;
(3)由(1)、(2)请你猜想:当两平面镜 a、b 的夹角∠3= °时,可以使任
何射到平面镜 a 上的光线 m,经过平面镜 a、b 的两次反射后,入射光线 m 与反射光线
n 平行,请说明理由.
5.在一个各内角都相等的多边形中,每一个内角都比相邻外角的 3 倍还大 20°,
(1)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
(2)若将这个多边形剪去一个角,剩下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
6.如图,AD 是△ABC 的高,AE 是△ABC 的角平分线,且∠BAC=90°,∠C=2∠B
求:(1)∠B 的度数;
(2)∠DAE 的度数.
7.已知:如图,直线 AB∥CD,直线 EF 与直线 AB,CD 分别交于点 G,H;GM 平分∠
FGB,∠3=60°.求∠1 的度数.
8.将△ABC 纸片沿 DE 折叠,其中∠B=∠C.
(1)如图 1,点 C 落在 BC 边上的点 F 处,AB 与 DF 是否平行?请说明理由;
(2)如图 2,点 C 落在四边形 ABCD 内部的点 G 处,探索∠B 与∠1+∠2 之间的数量
关系,并说明理由.
9.如图,EF∥AD,AD∥BC,CE 平分∠BCF,∠DAC=120°,∠ACF=20°,求∠
FEC 的度数.
10.如图,在△ABC 中,∠A=40°,∠B=72°,CD 是 AB 边上的高;CE 是∠ACB
的平分线,DF⊥CE 于 F,求∠BCE 和∠CDF 的度数.
参考答案
1.解:∵EF∥AD,(已知)
∴∠2=∠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1=∠2,(已知)
∴∠1=∠3,(等量代换)
∴AB∥DG,(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GA+∠BAC=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2.证明:∵DE∥AB(已知),
∴∠A=∠CE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BFD=∠CED(已知),
∴∠A=∠BFD(等量代换)
∴DF∥AE(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EGF+∠AEG=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故答案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等量代换;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
行,同旁内角互补.
3.解:作 DE∥AB,交 BC 于 E,由题意,∠DEB=∠C+∠EDC,
∴∠A+∠ADE=180°,∠B+∠DEB=180°,
则∠A+∠B+∠C+∠ADC
=∠A+∠B+∠C+∠EDC+∠ADE
=∠A+∠B+∠DEB+∠ADE
=360°.
4.解:(1)100°,90°.
∵入射角与反射角相等,即∠1=∠4,∠5=∠6,
根据邻补角的定义可得∠7=180°﹣∠1﹣∠4=80°,
根据 m∥n,所以∠2=180°﹣∠7=100°,
所以∠5=∠6=(180°﹣100°)÷2=40°,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 180°,所以∠3=180°﹣∠4﹣∠5=90°;
(2)90°,90°.
由(1)可得∠3 的度数都是 90°;
(3)90°(2 分)
理由:因为∠3=90°,
所以∠4+∠5=90°,
又由题意知∠1=∠4,∠5=∠6,
所以∠2+∠7=180°﹣(∠5+∠6)+180°﹣(∠1+∠4),
=360°﹣2∠4﹣2∠5,
=360°﹣2(∠4+∠5),
=180°.
由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知:m∥n.
5.解:(1)设多边形的一个外角为α,则与其相邻的内角等于 3α+20°,
由题意,得(3α+20)+α=180°,解得α=40°.
即多边形的每个外角为 40°.
又∵多边形的外角和为 360°,
∴多边形的外角个数= =9.
∴多边形的边数=9,
答: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9;
(2)因为剪掉一个角以后,多边形的边数可能增加了 1 条,也可能减少了 1 条,或者
不变,
当截线为经过对角 2 个顶点的直线时,多边形的边数减少了 1 条边,内角和=(9﹣2﹣
1)×180°=1080°;
当截线为经过多边形一组对边的直线时,多边形的边数不变,内角和=(9﹣2)×180°
=1260°;
当截线为只经过正方形一组邻边的一条直线时,多边形的边数增加一条边,内角和=(9
﹣2+1)×180°=1440°.
答:将这个多边形剪去一个角,剩下多边形的内角和是 1080°或 1260°或 1440°.
6.解:(1)∵∠BAC=90°,
∴∠B+∠C=90°,
∵∠C=2∠B,
∴∠B+2∠B=90°,
解得∠B=30°;
(2)∵AD 是△ABC 的高,
∴∠BAD=90°﹣∠B=90°﹣30°=60°,
∵AE 是△ABC 的角平分线,
∴∠BAE= ∠BAC= ×90°=45°,
∴∠DAE=∠BAD﹣∠BAE=60°﹣45°=15°.
7.解:∵EF 与 CD 交于点 H,(已知),
∴∠3=∠4.(对顶角相等),
∵∠3=60°,(已知),
∴∠4=60°.(等量代换),
∵AB∥CD,EF 与 AB,CD 交于点 G,H,(已知),
∴∠4+∠FGB=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FGB=120°.
∵GM 平分∠FGB,(已知),
∴∠1=60°.(角平分线的定义).
8.解:(1)AB 与 DF 平行.理由如下:
由翻折,得∠DFC=∠C.
又∵∠B=∠C,
∴∠B=∠DFC,
∴AB∥DF.
(2)连接 GC,如图所示.
由翻折,得∠DGE=∠ACB.
∵∠1=∠DGC+∠DCG,∠2=∠EGC+∠ECG,
∴∠1+∠2=∠DGC+∠DCG+∠EGC+∠ECG=(∠DGC+∠EGC)+(∠DCG+∠
ECG)=∠DGE+∠DCE=2∠ACB.
∵∠B=∠ACB,
∴∠1+∠2=2∠B.
9.解:∵EF∥AD,AD∥BC,
∴EF∥BC,
∴∠ACB+∠DAC=180°,
∵∠DAC=120°,
∴∠ACB=60°,
又∵∠ACF=20°,
∴∠FCB=∠ACB﹣∠ACF=40°,
∵CE 平分∠BCF,
∴∠BCE=20°,
∵EF∥BC,
∴∠FEC=∠ECB,
∴∠FEC=20°.
10.解:∵∠A+∠B+∠ACB=180°,∠A=40°,∠B=72°,
∴∠ACB=68°,
∵CE 平分∠ACB,
∴∠BCE= ∠ACB= ×68°=34°,
∵CD⊥AB,
∴∠CDB=90°,
∵∠B=72°,
∴∠BCD=90°﹣72°=18°,
∴∠FCD=∠BCE﹣∠BCD=16°,
∵DF⊥CE,
∴∠CFD=90°,
∴∠CDF=90°﹣∠FCD=74°,
即∠BCE=34°,∠CDF=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