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旬   熬夜   米醋   蒜瓣   
饺子  翡翠    杂拌   榛子  
栗子  风筝    鞭炮   寺院
麦芽糖    逛庙会
读读写写
自 学 指 导
• 找一找:课文分别介绍了老北京春节
哪些日子的活动?
• 想一想:作者在介绍这些日子的时候
是否平均使用了笔墨呢?作者详写了
哪几个重要节日?
这不是粥,
而是小型的
农业展览会。
  
把粥比作“小型农业展览会”,说
明粥的材料丰富,表达了人们对丰
收的自豪和期盼。 
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
翠,醋也有了些辣味,
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
要多吃几个饺子。
作者用“色如翡翠”和“色味双美”
两个词,给我们呈现出一幅色彩鲜
明的画面,表现了腊八蒜的美味独
特,这也是老舍先生语言的魅力。  
除夕有什么特点?
除夕真热闹!
这段话从哪些方面来写“除夕真热闹”?
1、写香味的: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2、写颜色的: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              
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
3、写声音的: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
鞭炮声日夜不绝。
4、写团圆的: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              
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5、写守岁的: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
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1、正月初一与除夕的气氛有
什么不同?
2、人们在这一天都在做什么?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
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
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3、最让你感兴趣的是什么活动?
元宵上市,春节又
一个高潮到了。
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
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
事,红火而美丽。
为了突出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
潮”,突出元宵节“的确是美好快乐的
日子”。作者着力描写灯的______多,
______多。
  
数量
种类
  老舍在整体介绍春节习俗的
同时,着力突出腊八、除夕、
正月初一和元宵这四天,让
春节的风俗习惯给我们留下
更深刻的印象!这种方法就
是—— 详略得当
比较阅读
    自主阅读“阅读链接”中舒乙的《北
京的春节》,与老舍的《北京的春节》进
行比较:同是写过年,二者在写法上有什
么不同?
假如此时再请你写春节,你打算怎样写?
课后作业:
课堂小结
    北京的春节从腊八拉开序幕,到正月十九
才宣告结束,期间共历时一个多月,但作家老
舍却只用了一千多字就将它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作者正是抓住节日最突出的特点,用极其凝练
的语言,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幅热闹喜庆、欢乐
祥和的春节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