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一、选择题
1.下列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中不正确的是( )C
2.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携带的物品是( )
A.纸巾 B.鞭炮
C.汽油 D.酒精
3.可燃冰被认为是21世纪的一种高效清洁能源。我国的可燃冰开采
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可燃冰主要含有( )
A.氢气 B.一氧化碳
C.甲烷水合物 D.酒精
A
C
4.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变化之一,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是
同学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下列灭火的措施或行为你认为错误
的是( )
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电烤炉着火时,用水浇灭
C.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用水浇灭
D.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
抹布扑盖
B
5.下列有关灭火措施处理不当的是( )
A.大量油类物质泄漏着火,用水扑灭
B.木材着火,用水扑灭
C.森林火灾,用设置隔离带的方法扑灭
D.酒精灯内酒精洒出着火,用湿抹布扑灭
A
6.燃烧与我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燃
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因为隔绝了空气
B.把煤做成蜂窝煤更易燃烧,是因为蜂窝煤与空气接触面积
更大
C.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就一定能燃烧
D.通常情况下,燃烧是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C
7.我国南海海底含大量的“可燃冰”。“可燃冰”外形似冰、可以燃烧,
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冰”可作为能源
B.“可燃冰”燃烧时只生成水
C.“可燃冰”燃烧属于物理变化
D.“可燃冰”能燃烧,说明水具有可燃性
A
8.从2019年持续燃烧到2020年的澳大利亚山火终于熄灭了,下列有
关燃烧与火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可以砍掉部分林木形成隔离带灭火
B.森林大火时,火借风势,越烧越旺,因为风带来了更多的
氧气
C.在建筑火灾中逃生,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匍匐前进
D.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
9.2020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2个“防灾减灾日”,了解防灾减灾的相关
知识,有利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下列关于火灾、灭火与逃
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火车
B.遭遇火灾,如果火势较大,立即拨打119电话报警
C.生活中常用水来灭火,其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D.从火场中逃生时,应有序撤离着火区域
C
10.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安全常识。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室内起火,立即打开门窗通风
B.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逃离火灾区
C.夜间发现燃气泄漏,应立即开灯查看并关闭阀门,再开窗
通风
D.被围困在火灾区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
逃离
D
二、填空题
11.(原创)根据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有关规定,我国正式将天然气水
合物列为新矿种。被公众通称可燃冰的天然气水合物成为我国第173
个矿种。预计在2030年以前可燃冰资源会得到商业性开发利用,将在
一定程度上缓解化石能源面临被耗尽的危险。可燃冰中的主要可燃成
分是甲烷。
(1)目前使用的主要化石燃料有煤、_______和天然气等。
(2)可燃冰属于_________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石油
混合物
(3)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燃冰属于未来的新能源,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
号)。
A.汽油
B.太阳能
C.氢能
D.核能
BCD
CH4+2O2 CO2+2H2O
12.人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能源。
(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_______等。
(2)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下列利用了新能
源的是_______(填字母)。
A.风力发电 B.潮汐能发电 C.太阳能飞机
天然气
ABC
13.2019年3月21日14时48分许,在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陈家巷镇化
工园内江苏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化学储罐发生爆炸事故,并波及周
边16家企业。请结合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室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________________,否则有可
能发生爆炸。
(2)生活中有很多易燃易爆物,请列举一例:_______。
(3)为了防止工厂再次发生爆炸事故,请对进入工厂的人员提一点建
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验气体的纯度
酒精
禁止带火种进入(禁止吸烟等,合理即可)
14.目前,长沙市各中小学通过多种方式在校内开展了以“垃圾分类,
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增设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箱,在班
级分设可回收垃圾桶和不可回收垃圾桶。
(1)下列垃圾分类错误的是_______。
选项 A B C D
垃圾 废电池 废易拉罐 废荧光灯管 果皮菜叶
垃圾分类
可回收物
其他垃圾 有害垃圾 厨余垃圾
AB
(2)简述垃圾分类的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写两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三、实验题
15.线上化学课堂中,老师演示了“吹气生火”实验,他向包有过氧化
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用导管吹气,脱脂棉燃烧了起来。同学们对
该实验产生了浓厚兴趣,复学后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脱脂棉燃烧的原因。
【作出猜想】根据燃烧条件分析:
①脱脂棉是可燃物;
②吹出的气体可能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氧气;
③反应放出热量,满足了温度达到脱脂棉的_________。着火点
【进行实验】在如图所示装置中,向过氧化钠粉末中不断吹气,观察
到过氧化钠粉末由淡黄色逐渐变为白色,在导管口P处放置________
________,木条复燃,说明试管内生成了氧气。同时还观察到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说明反应还放出了热量。
【得出结论】吹出的气体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氧气,同时反应放出
热量,满足了脱脂棉燃烧的条件。
探究二:试管内残留白色固体的成分。
带火星
的木条 烧杯内
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查阅资料】①吹出的气体主要成分有氮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②过氧化钠与氮气不反应。
【作出猜想】
猜想1:CO2参加反应,固体成分是Na2CO3;
猜想2:H2O参加反应,固体成分是NaOH;
猜想3:CO2和H2O均参加反应,固体成分是Na2CO3和NaOH。
【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残留白色固体于试管中配成
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
溶液,静置
产生白色沉淀
固体成分含有碳
酸钠
②取适量①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
向其中滴加少量氯化铜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固体成分含有
_________氢氧化钠
【实验结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水蒸气都能反应,猜想3正确。
请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化工厂存有过氧化钠时,一旦失火,不能选用______(填
序号)灭火。
A.二氧化碳灭火器
B.细沙
C.水基型灭火器
2CO2+2Na2O2===2Na2CO3+O2
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