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观看视频,并结合教材
P105—106思考:
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的人口、
资源、环境与发展各自发生
了怎样的变化,它们之间是
如何相互影响的?
森林被大量砍伐,
土地被开垦等。
当地居民生活陷入
困境等
雨林生态环境遭破
坏、水土流失加剧、
生活废弃物增多等。
(资源破坏)
(环境遭到破坏) (发展受到制约)
1、PRED的相互影响
思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是什么关系?
注:PRED问题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整体,其关键是人口问
题,实质是发展问题
一、人地关系(PRED)
人口的快速增长、自然资源的短缺、生态环境的恶化等问题与
人类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崇拜自然 尊重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
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描述人类不同发展阶段的“人地观”。结合
相关的历史知识, 说一说在不同 “人地观” 影响下的人们对自然环境
的态度。
①崇拜自然:对自然依赖、崇拜、恐惧。
②征服自然: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人地关系不协调。
③尊重并改造自然:谋求人地关系协调发展。
2、人地关系的演变
要求
三个维
含义
二、可持续发展
阅读书本P106-107,自主完成下列问题(时间3分钟):
1、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2、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3、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4、可持续发展的维度
5、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
20世纪60年代,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1987年,首次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1992年,通过了《21世纪议程》
指的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
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禁渔期)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都有平等发展的机会,人与自然
和谐共处,能够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
负的责任。
1.中国政府积极响应国际社会号召,根
据我国国情,突出发展的主题,将人口、
资源、环境与发展视为统一整体,综合
协调地解决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2.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面临着
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压
力,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念,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
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5、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从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关系的角度,根据材料分析洞庭湖地
区是如何治理水患的?(8分)
2、退田还湖,提高湖区的防洪能力,恢复湖区的生态环境。
3、增加农民收入、带动经济发展。
4、让湖区人口转移到中心城镇,减少单纯靠湖吃饭的人口,减轻湖
区的生态压力。
5、开发湖区旅游资源,既发展了经济,又保护了湖区的生态环境。
1、人口的快速增长、自然资源的短缺、生态环境的恶化等问题与人类社会发展之
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角度)
图中字母的含义:a表示从环境中获取资源,为资源
开发;b表示对资源进行加工,为某种生产活动;c表
示提供生产活动所获得的产品给人类消费,为消费
活动;d表示废弃物排放。
图示中符合该循环系统的①②③④⑤的含义分别
是: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肥料、废弃物。
该农业科技园的核心是乳畜业,商品率高是其突出
特点。
图示该循环系统中a、b、c、d依次是:钢铁、废热、建筑材料、污水处理。
该工业区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实现了资源输入减量化。
地理关联示意图是运用文字框图和箭头、线条等连接有关地理事物,表示各
地理事物间相互联系、结构特征及演变规律的组合图形。地理关系示意图通
常借助带箭头的线段将有关地理事物的形成、内部结构、外部特征、发展趋
势等要素联系起来。
方法技巧做循环经济关联图类试题的思路
(1)首先要把握图的中心思想,认真理解题意,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2)根据关联图的核心内容,联系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并进行正确、严密的推
理、分析、判断。
(3)在推理时要充分利用已知条件,从最简单、最有把握的方框切入,当已知
条件逐渐增多时,再推理其他空白处的内容就相对容易了。在完成了各框内容
之后,利用所掌握的概念、原理、分布规律等将所填内容验证一遍,确保其正
确性。
典例2福建省龙井生态农业是集特色珍禽养殖、名
优水果种植、动物标本工艺品加工、农家乐餐饮等
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农业园。下图为龙井生态链种
养循环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农业生态园废弃物再利用体现在( )
A.种植黑麦草、玉米草等牧草喂养竹鼠
B.在水果林地中套种黑麦草、玉米草等
C.养殖黄粉虫作为贵妃鸡、孔雀等珍禽的饲料
D.用食品加工的废弃物和秸秆、粪便生产沼气
(2)该农业生态园的主要生态效益有( )
①使用沼气能源,减少植被破坏 ②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③使
用有机肥料,减少化肥使用 ④促进餐饮、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A.①③B.②③C.①④ D.②④
思路导引第(1)题,种植黑麦草、玉米草等牧草喂养竹鼠,养殖黄粉虫作为贵
妃鸡、孔雀等珍禽的饲料是 业的生产需要,在水果林地中套种黑麦草、
玉米草等是对生产 的利用,A、B、C三项都不属于废弃物的再利用;
食品加工产生的废弃物和秸秆、粪便用于生产沼气,收集珍禽的羽毛制作成观
赏标本都属于循环经济中对废弃物的再利用,D项正确。故选D项。第(2)题,延
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促进餐饮、休闲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属于
效益,而本题考查的是 效益,使用沼气能源,减少植被破坏和使用有机
肥料,减少化肥使用为生态效益。
①③正确。故选A项。
思路导引答案:(1)养殖 空间 (2)经济 生态
题目答案:(1)D (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