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
图形 条件 结论 理由
1 2
2 3
2 4 180
//b c
//a c
//a b
//a b
//a b
//a b
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
的两条直线平行
1
2
3 4
知识回顾: 平行线的判定
图形 条件 结论 理由
1 2
2 3
2 4 180
//a b
//a b
//a b
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
1
2
3 4
知识回顾: 平行线的性质
角的关系 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判定
平行线性质
一.如图所示,判断下列推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因为∠1=∠4,所以BC∥AD ( )
2.因为∠2=∠3,所以AB∥CD ( )
3.因为AD∥BC,所以∠BCD+∠ADC=180°( )
4.因为∠ABC+∠C=180°,所以BC∥AD ( )
×
×
√
×
2
4
B
C
1
3
A
D
1.因为∠1=____(已知)
所以 DE∥BC ( )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因为AB∥EF(已知)
所以∠1= ( ) ∠DEF
3.因为DE∥BC(已知)
所以∠EDB+ =180°( )∠B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二.请根据图形填空:
∠B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E
A
D
B F C
1
2
4.因为∠A+∠AEF =180° (已知)
所以 ∥ ( )AB EF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例1:如图, DE∥BC, BE平分
∠ABC,∠ADE=52°求∠DEB的
度数.
A
B C
D E
2
1
变1:
如图,BE平分∠ABC,∠1=∠2, ∠A=65°,
∠C=50°,EF平分∠AEG,试说明AB∥EF的理由.
解:因为BE 平分∠ABC(已知)
所以∠1= ∠3(角平分线的意义)
因为∠1=∠2(已知)
所以∠2=∠3(等量代换)
所以DE∥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 C
A
D E
F
G
1
2
3
B C
A
D E
F
G
1
2
3
解:因为BE 平分∠ABC(已知)
所以∠1= ∠3(角平分线的意义)
因为∠1=∠2(已知)
所以∠2=∠3(等量代换)
所以DE∥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所以∠C=∠AE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因为∠C=50°(已知)
所以∠AED=50°(等量代换)
因为∠AED+∠AEG=180°(邻补角的意义)
所以∠AEG=130°(等式性质)
因为EF平分∠AEG(已知)
所以∠AEF= ∠AEG =65°(角平分线的意义)
2
1
因为∠A=65°(已知)
所以∠A= ∠AEF(等量代换)
所以AB∥E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变1:
如图,BE平分∠ABC,∠1=∠2, ∠A=65°,
∠C=50°,EF平分∠AEG,试说明AB∥EF的理由.
B C
A
D E
F
G
1
2
3
解:因为BE 平分∠ABC(已知)
所以∠1= ∠3(角平分线的意义)
因为∠1=∠2(已知)
所以∠2=∠3(等量代换)
所以DE∥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所以∠C+∠DEC=180°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因为∠C=50°(已知)
所以∠DEC=130°(等式性质)
因为∠AEG=∠DEC(对顶角相等)
所以∠AEG=130°(等式性质)
因为EF平分∠AEG(已知)
所以∠AEF= ∠AEG =65°(角平分线的意义)
2
1
因为∠A= 65°(已知)
所以∠A= ∠AEF(等量代换)
所以AB∥E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变1:
如图,BE平分∠ABC,∠1=∠2, ∠A=65°,
∠C=50°,EF平分∠AEG,试说明AB∥EF的理由.
例2:已知:BE∥CF
试说明∠BAC=∠B+∠C的理由.
C
B
A
F
E
例2:已知:BE∥CF
试说明∠BAC=∠B+∠C的理由.
C
B
A
F
E
解:过点A作AD∥BE
D 1
2
因为BE∥CF(已知)
所以AD∥CF(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所以∠2=∠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所以∠1=∠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因为∠BAC=∠1+∠2
所以∠BAC=∠B+∠C(等量代换)
例2:已知:BE∥CF
试说明∠BAC=∠B+∠C的理由.
C
B
A
F
E
解:过点A作AD∥BE
所以∠1+∠B=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D1
2
因为BE∥CF
所以AD∥CF(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所以∠2+∠C=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所以∠1+∠2+∠B+∠C=360°(等式性质)
因为∠1+∠2+∠BAC=360°(周角的意义)
所以∠BAC =∠B+∠C(等式性质)
例2:已知:BE∥CF
试说明∠BAC=∠B+∠C的理由.
C
B
A
F
E
例2:已知:BE∥CF
试说明∠BAC=∠B+∠C的理由.
C
B
A
F
E
例2:已知:BE∥CF
试说明∠BAC=∠B+∠C的理由.
C
B
A
F
EM
N
C
B
A
F
E
变式1:
已知:∠BAC=∠B+∠C
那么BE∥CF吗?为什么?
解:过点A作AD∥BE
所以∠1=∠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D 1
2
因为∠BAC=∠1+∠2
∠BAC=∠B+∠C (已知)
所以∠2=∠C(等式性质)
所以 AD∥C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因为 AD∥BE
所以 BE∥CF(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课堂小结:
通过本堂有关平行线判定与性质的复
习课,说说你有何收获?
作业:
1.如图,AB∥CD, ∠ABE=120°, ∠ECD=25°.求
∠BEC的度数.
A B
E
C D
2.如题,已知∠BEG= ∠DGN,且∠AEF=
∠CGH,试说明EF∥GH的理由. M
A B
C D
E
F G
H N
3.(选做)如图,点E在线段BC上,从下列条件中:
⑴AB∥CD;⑵∠1=∠BAE;⑶∠2=∠CDE;
⑷AE⊥DE任选3个作为已知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编一道数学
题,并说明理由.
B
E
1
A
2
D C
变式1:如图,DE∥BC,BE平
分∠ABC,那么∠1与∠2相等
吗?为什么?
解:因为DE∥BC(已知)
所以∠2= ∠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因为BE平分∠ABC(已知)
所以∠1= ∠3(角平分线的意义)
所以∠1= ∠2(等量代换)
A
B C
D E
1
2
3
解:因为DE∥BC(已知)
所以∠2= ∠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因为∠1= ∠2(已知)
所以∠1= ∠3(等量代换)
所以BE平分∠ABC(角平分线的意义)
A
B C
D E
1
2
变式2:如图,DE∥BC,∠1= ∠2,
试说明BE平分∠ABC的理由.
3
变3:
如图,AD平分∠ BAC,
AD∥BE,试说明∠E与∠3相
等的理由. 3 1 2
E
D CB
A
解:因为AD∥BE(已知)
所以∠2= ∠E(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 ∠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因为AD平分∠ BAC (已知)
所以∠1= ∠2(角平分线的意义)
所以∠E= ∠3(等量代换)
例2.如图:已知AB∥CD,用不同的添设平行线的方法,说
明∠B+∠BED+∠D=360°.
(1
(2
F
解:过E点作EF ∥ AB,
因为AB∥CD( )
所以∠B+ ∠1= 180°( )
因为AB∥CD( ) EF∥AB( )
所以EF∥CD
( )
所以∠2+∠D= 180°( )
所以∠B+∠1+∠2+∠D= 360°
( )
即∠B+ ∠BED+ ∠D= 360°
已知 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
已知 已作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平行
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
等式性质
(1
(2
F
方法一 方法二
例2.如图:已知AB∥CD,用不同的添设平行线的方法,说
明∠B+∠BED+∠D=360°.
例题拓展:
如图(1):已知AB∥CD,求∠B+∠E+∠F+ ∠D度数.
如图(2):已知AB∥CD,求∠B+∠ +∠ +…+∠D的
度数.
图(1)
图(2)
1P 2P
A B
C D
1P
2P
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