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摆一摆 捋一捋
a
b
两条直线的位置(状况)关系
B
A
·
想一想 画一画 两条平行直线是怎样画出的?
D
C·
·
·
·
·
D
C
BA
H
G F
E·
·
·
名称 位置关系 特征
直线
AB和
CD
相交线 在同一平
面内
有交点(或者延
伸后有交点)
直线a
与b
平行线 在同一平
面内
没有交点(或者
延伸后仍然有交
点)
直线
AB与
DF
不在同一
平面内
没有交点(或者
延伸后仍然有交
点)
1
它与地面所
成的较大的
角是多少度
2
3
1.2 想一想 画一画
• 1、画两条平行直线的过程
• (1) 先用一把直尺EF作依靠(靠尺),靠上三角尺画出一条直线AB 。
• (2) 在直线外选一点P
• (3) 延靠尺移动三角尺(平移)过点P,作直线CD与直线AB相交
• 2、画两条平行直线的步骤中直尺作用,在操作中叫靠尺,作用很重要,
因此,为表述方便在图中常常叫作“基准线”、“截线”或“第三条截
线”。
• 3、这个图形怎样准确地表述?--“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又称为“三线八角”图。
· DC
A
P
B
E
F
• 4、想一想、已知两条直线,如何判定它们是否平行呢?
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有哪些?
1、反过来探一探 如果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内错角、
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呢?
2、应用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
方法。
--是 本节课的任务
65°
65°
c
a
b
1
2
1.6 看投影演
示
b2
a
c
1
b
1
2
a
c
3
1.8 有序记录表
8
6
7
5
4
表1 – 测量值
名称 L1 L2 L3 L4 L5 L6 L7 L8
数值
1.9分组研究表
分组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结论
组名 角名 度数 比较
同位
角
L1 相
等
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
L2
内错
角
L2 相
等
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
L3
同旁
内角
L3 互
补
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
补。L6
平行线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
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平行线的性质1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同位角相等.
∵a∥b,
简写为:
符号语言:
b
1
2
a
c
巩固训练 把这个结论 背一背、写一写、说一说。
思考:请同学们观察所画图形,当
AB//CD时,你还会发现内错角、同旁内角
又有什么关系?能说明理由吗?
C
1
2
A
F
E
D
B
1.11 口答 巩固训练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内错角相等.
∵a∥b,符号语言:
简写为:
b
1
2
a
c
3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平行线的性质3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同旁内角互补.
∵a∥b,符号语言:
简写为:
b
1
2
a
c
4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的关系—
互逆关系
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的判定
巩固提高
1、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的关系—互逆关系
2、应用技巧有两点区别:
①若已知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应用平行线判定、推得平行线。
②若已知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应用平行线性质、推得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3、练一练:
平行线的性质
3.3 知识梳理 避免混淆
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
内错角相等
同旁内角互补
平行线的判定
平行线的性质
线的关系 角的关系性质
角的关系线的关系 判定
要点讨论:1、平行线三个性质的条件是什么?
2、结论是什么?3、它与判定有什么区别?(讨论回答)
条件结论
条件 结论
3.4 要点巩固 加深映像
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的性质有哪些(简单地说)?
平行线的性质
课中小结 1、这节课第一个任务完成。
2、下面进行第二项—应用练习。(由简单到复杂)
随堂练习(1)(课本p202,练习 第1题)
如图:已知a//b,那么2与3相等吗?
为什么?
解法1 :相等
∵a∥b(已知),
∴ ∠2=∠3(内错角角相等).
解法2:
∵a∥b(已知),
∴∠1=∠2(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
又∵ ∠1=∠3(对顶角相等),
∴ ∠2=∠3(等量代换).
b
1
2
a
c
3
B C
D E
A
F
例 已知:如图,10-18,已知
点D,E,F分别在三角形AB
C的边AB,AC,BC上,且DE/
/BC ,∠B=48°,(1)
试求∠ADE的度数;
(2)如果∠DEF=48°,
那么EF与AB平行吗?
解:(1)因为DE//BC , ∠B=48° (已知)
所以∠ADE=∠B=48° (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
(2)由(1),得∠ADE=48° (已证) ,
而∠DEF=48° (已知) ,
所以∠ADE=∠DEF。 (等量代换)
所以 EF//AB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5 练习加强(条理清楚、 书写整齐、规范美观)
2.在下图所示的3个图中,a∥b,
分别计算∠1的度数.
D C
A B1
a a a
b b b
1
1
1
36°
120°
1.如图1,AB∥CD, ∠1=45°
且∠D=∠C,
求出∠D, ∠C, ∠B的度数.
36° 120°
1
它与地面所
成的较大的
角是多少度
2
3
1
它与地面所
成的较大的
角是多少度
2
3
课堂总结
• 1、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平行线的性质
• 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
同旁内互补。
• 2、应用平行线的性质解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