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陈太丘与友期行》课件(24张ppt)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陈太丘与友期行》课件(24张ppt)

ID:704763

大小:17.53 MB

页数:24页

时间:2021-05-3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陈太丘与友期行》 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第8课 1.诵读古文,积累文言词语,了解谦辞、敬辞, 培养文言语感。 2.感受古代儿童的聪慧机敏和良好的家庭教养。 学习目标 冰心有一首诗这样写道:“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 小孩子;小孩子!他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 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谢道韫、谢朗、孔融等“小朋友”,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另外一位古代少年——陈元方。 一、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跟别人约定。假如有一 天,你和同学约定星期天上午九点到公园玩,可是 到了时间他还不来,你会怎么办? 1.读准字音与节奏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 /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 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二、朗读比拼,读出趣味 2.朗读接力赛,读准语气、节奏 随机指名朗读课文和繁体字文章,其他同学听读 字音、断句是否准确、合理,发现错误立即指出。由 发现错误的同学继续朗读,看哪位同学读得又多又好。 陈 太 丘 与 友 期 行 期 日 中 过 中 不 至 太 丘 舍 去 去 后 乃 至 元 方 时 年 七 岁 门 外 戏 客 问 元 方 尊 君 在 不 答 曰 待 君 久 不 至 已 去 友 人 便 怒 曰 非 人 哉 与 人 期 行 相 委 而 去 元 方 曰 君 与 家 君 期 日 中 日 中 不 至 则 是 无 信 对 子 骂 父 则 是 无 礼 友 人 惭 下 车 引 之 元 方 入 门 不 顾 2.朗读接力赛,读准语气、节奏   陳 太 丘 與 友 期 行 , 期 日 中 。 過 中 不 至 , 太 丘 舍 去 , 去 后 乃 至 。 元 方 時 年 七 歲 , 門 外 戲 。 客 問 元 方 : “ 尊 君 在 不 ? ” 答 曰 : “ 待 君 久 不 至 , 已 去 。 ” 友 人 便 怒 : “ 非 人 哉 ! 與 人 期 行 , 相 委 而 去 。 ” 元 方 曰 : “ 君 與 家 君 期 日 中 。 日 中 不 至 , 則 是 無 信 ; 對 子 罵 父 , 則 是 無 禮 。 ” 友 人 慚 , 下 車 引 之 , 元 方 入 門 不 顧 。 3.朗读大比拼 分角色朗读,读准语气,读出感情。可按男女生、小 组分角色朗读。 4.文言接龙赛 借助注释,翻译全文。组内先自主翻译,画出不懂的 语句,与同学交流,将学习成果在班内展示交流。教师补 充、指导。 期:动词,约定; 今义:名词,日期。 中:时间名词,中午; 今义:方位名词,中间。 戏:动词,玩耍; 今义:名词,戏曲。 时:当时; 今义:时间。 信:动词,讲信用; 今义:名词,书信。 引:拉; 今义:引导。 古今异义词语分析: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正中午时分。过了正午(朋友) 仍然没到,陈太丘(便)丢下(他)而离开。(陈太丘)离开后 朋友才到。(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当时才七岁,正在大门外玩耍, 朋友便问元方:“令尊在不在?”元方回答说:“等您很久没有 来,已经离开了。”这位朋友便发火骂道:“真不是人!和朋友 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元方说道:“您和家父约定正 午时分,到了正午您却不来,这是不守信用;对着孩子骂他的父 亲,这是没有礼貌。”朋友听后感到惭愧,便从车上下来牵拉陈 元方(道歉),元方进入大门不回头看。 课文中“君” “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谦辞与敬辞 5.了解谦辞、敬辞 古代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比如“尊君”与“家 君”,前者尊称对方的父亲,后者谦称自己的父亲。“家大、 舍小、令外人”是概括古人谦辞与敬辞的七字诀。阅读教材 31页“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学习相关知识。 课文中提到了几个人?他们分别是怎样的一个人? 太丘是个诚实守信的人。 友人是不守信的人,缺乏修养、没有礼貌,还能知错就改。 元方是聪明机智,善辩,懂得维护家人尊严,懂得为人之 道。 文中讲到元方指出了友人的哪两点不是? 他又是如何反驳的? 抓住“信”和“礼”进行反驳。首先指出“友人”失约在 先,是不守信用,其次指出友人不知反省,反而出言不逊, 恶意攻讦(jié),是没有礼貌。针锋相对,言简意赅。 1.孰是孰非:说说陈太丘和友人谁有过错? 三、质疑问难,授之以渔 答案示例:陈太丘的友人有过错,首先友人“无信” (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其次友人“无礼”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最后友人在自己犯错的情况下, 不反思自己反而责怪陈太丘,言语粗鄙,在小孩子面前做 出了错误的示范,有失长辈的体面。 2.《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 直,合乎道义。陈元方的“入门不顾”符合“方正”吗? 答案示例: 陈太丘依照约会行事,当他的朋友失约时,他决然舍去。七岁儿童 元方也懂得交友以信的道理。他们身上体现的是古人崇尚的“诚信”理 念。陈太丘的这位朋友,自己言而无信,失了约不自省,反而怒骂别人; 陈元方据理抗辩,小小年纪就表现出“方正”之气:第一,他懂得“信” 的重要;第二,他懂得“礼”的重要;第三,他的辩驳有理有据,落落 大方;第四,他以“入门不顾”的行为,维护了父亲和自己的尊严。 自主学习文章《宾客诣陈太丘宿》,结合《陈太丘与友期 行》,说说你读到的陈元方、陈季方分别是怎样的少年。 温馨提示: (1)一读正音;(2)二读断句;(3)三读出感情; (4)组内总结,展示交流。 答案示例: 陈元方:思维敏捷、才华出众、有礼有节 陈季方:好学聪颖 四、学以致用,实践习得 让我们以天地为心,真诚为骨,做一 个高尚的人,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我们要 相信:诚信相伴,一生无悔! 《陈太丘与友期行》 机智 聪颖 好学 【板书设计】 1.默写《陈太丘与友期行》,熟读《宾客诣陈太丘宿》。 2.自读丛书中“智慧少年”部分文章。 五、布置作业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