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人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11极地地区——北极地区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粤人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11极地地区——北极地区教案

ID:704235

大小:35.9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5-3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极地地区——北极地区》 一、 学生起点分析 (1)通过近一年的地理学习,初一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这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但是两极地区对于学生来 说,比较遥远、神秘。 (2) 就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而言,初一年级学生的是思维方式从经验型逐 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也迅速发展。另外,初一年级学生活 泼好动、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不容易对事物保持较长时间的关 注。因此,抓住学生思维发展特点,采用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设计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学生的学习 主体地位。 二、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粤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一章《极地地区》 中的“北极地区”。极 地地区是世界区域地理的最后一章,也是一个特殊区域。北极地区的环境保护有重 要的意义。本节内容是对“和谐人地关系”主题的突出和升华,更体现了“可持续 发展”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北极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强调“和谐人地关 系”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北极地区的位置、范围和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在以两极点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3)了解因纽特人的生活,知道因纽特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适应自然的智慧, 深化“和谐人地关系”认知。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北极地区的位置、范围、自然环境特征。 (2)在以两极点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3)因纽特人的生活。 2.教学难点: 在以两极点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五、教学流程(表): 教学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活 动说明 一、 创设情 景引入 新课 播放《因纽特人一家》动画。 视频中出镜率最高的是什么?对的,是因纽特人。今 天,我们就走进因纽特人的家——北极地区。 观看《因纽特人一 家》动画视频。 用生动有趣的 动画视频导入, 能够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对陌 生的北极地区 有初步的感性 认识。 二、师 生 互 动、学 环节一、旅行准备站 1、Where——北极地区在哪里呢?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P87 页文字和图 11.1,描述北极地 区的位置和范围。 2、What 阅读 P87 页文字和 图 11.1,描述北极 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选择到北极地区穿 戴的衣物。阅读北极 气温图,说出北极地 引导学生阅读 地图查找位置 和范围,培养学 生读图提取信 息的能力。 引导学生对北 极地区的气温 从感性认知上 习新知 (1)到了北极地区,需要穿戴什么呢? 提供衣服、围巾、鞋帽图片,供学生选择。 提供北极地区气温图,引导学生读图认识北极地区气候 寒冷。 (2)除了需要带上厚厚的衣服,还需要带什么物品呢? 打开物品包,有食物、急救包,还有定位仪。为什么需 要定位仪?如何在北极地区辨别方向? 提供“北极地区俯视图”,引导学生读图。 对比经纬网俯视图中的方向标和正视图方向标,有何差 异? 3、How——如何去北极地区? 图片展示交通工具 4、When——什么时候去北极地区? 提问,引导学生。 过渡:好了,现在我们就带上厚厚的衣服、充足的食物、 定位仪等,选择 6-8 月的某一天,前往北极地区。到了 北极地区,我们会看到什么呢? 环节二:走进因纽特人的家——北极地区 观看视频《和因纽特人生活的日子》,引导学生观察北 极地区的动物,以及因纽特人的衣、食、住、行。 区气温特点。 阅读“北极地区俯视 图”,观察经线和纬 线的分布特点;建立 方向标;描绘地球自 转方向。说出两种地 图方向标的差异,探 讨原因。 选择交通工具 说出去北极地区的 时间安排及原因。 观看视频,观察北极 地区的动物,因纽特 人的衣、食、住、行。 升到理性认识。 培养学生读图、 辨别方向的能 力。 进一步深化对 北极地区自然 环境特殊性的 认知。 激趣,鲜活有趣 的视频能够直 观反映因纽特 人的生活。培养 学生观察能力 与语言表达能 力。羽绒服 1、衣:兽皮 2、行:狗拉雪橇 3、住:雪屋 引导学生思考:雪屋的原材料和形状是什么?这 和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现在部分因纽特人从雪屋中 搬出来,住进了固定房屋中,原因又是什么? 4、食:生肉 引导学生思考,因纽特人吃生肉跟自然环境有什 么关系? 过渡:冰天雪地的北极地区,不能耕种,因纽特人只能 捕猎维持生计。他们捕鱼、捕鲸鱼、捕海豹、驯鹿(图 片展示)。 讲解:北极地区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图片展 示),现在有部分因纽特人也在油田工作。 过渡:捕猎仍然是因纽特人的传统文化。但是,有的人 不乐意了。有环保人士站出来,要求禁止捕鲸。 环节三、辩论——你是否支持捕鲸?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 拓展:国际捕鲸委员会,了解中国为支持因纽特人捕鲸 而做出的努力。 总结:本节课我们走进了因纽特人的家,也就是北极地 区。北极地区位于 66.5°N 以北,主体是北冰洋,包括 了亚、欧、北美州部分地区。地表形态以海洋为主,非 常寒冷,有着可爱的北极熊和驯鹿。在冰天雪地的北极 雪地摩托 小组讨论,代表发 言。 小组合作,代表发 言,表态支持或反 对,说出理由。 分析衣食住行 和自然环境的 关系,培养学生 “和谐人地关 系”的理念。 结合社会热点 问题,培养学生 发散思维和可 持续发展的理 念。拓宽学生知 识面。 固定房屋 地区,生活着坚强勇敢的因纽特人,他们的衣食住行都 透露中人类适宜自然环境的智慧。 六、板书设计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