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地区——北极地区》
一、 学生起点分析
(1)通过近一年的地理学习,初一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这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但是两极地区对于学生来
说,比较遥远、神秘。
(2) 就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而言,初一年级学生的是思维方式从经验型逐
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也迅速发展。另外,初一年级学生活
泼好动、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不容易对事物保持较长时间的关
注。因此,抓住学生思维发展特点,采用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设计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学生的学习
主体地位。
二、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粤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一章《极地地区》 中的“北极地区”。极
地地区是世界区域地理的最后一章,也是一个特殊区域。北极地区的环境保护有重
要的意义。本节内容是对“和谐人地关系”主题的突出和升华,更体现了“可持续
发展”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北极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强调“和谐人地关
系”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北极地区的位置、范围和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在以两极点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3)了解因纽特人的生活,知道因纽特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适应自然的智慧,
深化“和谐人地关系”认知。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北极地区的位置、范围、自然环境特征。
(2)在以两极点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3)因纽特人的生活。
2.教学难点:
在以两极点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五、教学流程(表):
教学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活
动说明
一、
创设情
景引入
新课
播放《因纽特人一家》动画。
视频中出镜率最高的是什么?对的,是因纽特人。今
天,我们就走进因纽特人的家——北极地区。
观看《因纽特人一
家》动画视频。
用生动有趣的
动画视频导入,
能够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对陌
生的北极地区
有初步的感性
认识。
二、师
生 互
动、学
环节一、旅行准备站
1、Where——北极地区在哪里呢?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P87 页文字和图 11.1,描述北极地
区的位置和范围。
2、What
阅读 P87 页文字和
图 11.1,描述北极
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选择到北极地区穿
戴的衣物。阅读北极
气温图,说出北极地
引导学生阅读
地图查找位置
和范围,培养学
生读图提取信
息的能力。
引导学生对北
极地区的气温
从感性认知上
习新知 (1)到了北极地区,需要穿戴什么呢?
提供衣服、围巾、鞋帽图片,供学生选择。
提供北极地区气温图,引导学生读图认识北极地区气候
寒冷。
(2)除了需要带上厚厚的衣服,还需要带什么物品呢?
打开物品包,有食物、急救包,还有定位仪。为什么需
要定位仪?如何在北极地区辨别方向?
提供“北极地区俯视图”,引导学生读图。
对比经纬网俯视图中的方向标和正视图方向标,有何差
异?
3、How——如何去北极地区?
图片展示交通工具
4、When——什么时候去北极地区?
提问,引导学生。
过渡:好了,现在我们就带上厚厚的衣服、充足的食物、
定位仪等,选择 6-8 月的某一天,前往北极地区。到了
北极地区,我们会看到什么呢?
环节二:走进因纽特人的家——北极地区
观看视频《和因纽特人生活的日子》,引导学生观察北
极地区的动物,以及因纽特人的衣、食、住、行。
区气温特点。
阅读“北极地区俯视
图”,观察经线和纬
线的分布特点;建立
方向标;描绘地球自
转方向。说出两种地
图方向标的差异,探
讨原因。
选择交通工具
说出去北极地区的
时间安排及原因。
观看视频,观察北极
地区的动物,因纽特
人的衣、食、住、行。
升到理性认识。
培养学生读图、
辨别方向的能
力。
进一步深化对
北极地区自然
环境特殊性的
认知。
激趣,鲜活有趣
的视频能够直
观反映因纽特
人的生活。培养
学生观察能力
与语言表达能
力。羽绒服
1、衣:兽皮
2、行:狗拉雪橇
3、住:雪屋
引导学生思考:雪屋的原材料和形状是什么?这
和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现在部分因纽特人从雪屋中
搬出来,住进了固定房屋中,原因又是什么?
4、食:生肉
引导学生思考,因纽特人吃生肉跟自然环境有什
么关系?
过渡:冰天雪地的北极地区,不能耕种,因纽特人只能
捕猎维持生计。他们捕鱼、捕鲸鱼、捕海豹、驯鹿(图
片展示)。
讲解:北极地区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图片展
示),现在有部分因纽特人也在油田工作。
过渡:捕猎仍然是因纽特人的传统文化。但是,有的人
不乐意了。有环保人士站出来,要求禁止捕鲸。
环节三、辩论——你是否支持捕鲸?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
拓展:国际捕鲸委员会,了解中国为支持因纽特人捕鲸
而做出的努力。
总结:本节课我们走进了因纽特人的家,也就是北极地
区。北极地区位于 66.5°N 以北,主体是北冰洋,包括
了亚、欧、北美州部分地区。地表形态以海洋为主,非
常寒冷,有着可爱的北极熊和驯鹿。在冰天雪地的北极
雪地摩托
小组讨论,代表发
言。
小组合作,代表发
言,表态支持或反
对,说出理由。
分析衣食住行
和自然环境的
关系,培养学生
“和谐人地关
系”的理念。
结合社会热点
问题,培养学生
发散思维和可
持续发展的理
念。拓宽学生知
识面。
固定房屋
地区,生活着坚强勇敢的因纽特人,他们的衣食住行都
透露中人类适宜自然环境的智慧。
六、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