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区域地理之综合题解题能力训练(复习课)
教学目标
1.培养读图和分析图的能力。
2.以区域地理为单位,结合其它地理知识,培养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 读图与分析图的能力。
教学难点 结合地图,培养解题能力。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读图法
教具准备 PPT 相关图片
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复习了 8 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节区域
地理的知识,那么,今天我们以区域地理为单位,结合
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知识,训练综合题的解题能力。
拿出老师要求完成的习题,再认真仔细阅读每一条题
目。
学生阅读
试卷
熟悉习题
教学过程
一、右图为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
下列问题。
(1)甲村所在区域内的地形类型____。虚线 AC 表示的地
形部位是________。
(2)C 点与 D 点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_m。若测得 D、E
两地的图上距离为 1.5 cm,则两地实地距离是
_______。
(3)CA 和 DA 两条线路相比更陡的是________,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 、 B 两 地 降 水 量 多 的 是 ________ ,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小河的流向大致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材料一 2017 年 3 月 16 日,沙特阿拉伯国王萨勒曼访
华,
两国签署了金额约 650 亿美元的备忘录和意向书。
材料二 21 世纪初,沙特阿拉伯在甲地发现便于开采、
让学生结
合题目和
地图内容,
找到该题
主要考查
的知识点。
以东南沿海该
区域为单位,
学生自主学
习,学会总结
知识点,又发
过来利用知识
点分析图中给
出的主要信
息。
以阿拉伯该区
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位置见图 16)。初期开采的
矿石送往乙地加工,2013 年,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磷
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为一体的国际磷
酸盐工业中心。
(1)习主席和萨勒曼国王的随身实时翻译必须
精通汉语和 ___________(语言)。
(2)一艘油轮从波斯湾驶往我国广州,一般需要经过
____(海峡)。
(3)沙特阿伯人口主要集中在_______和内陆绿洲地区。
(4)沙特阿拉伯地处 _____ ___(半岛),气候干旱,
下列解决沙特阿拉伯水资源不足的措施中,目前实用性
不强的是( )(3 分)
A.海水淡化 B.选择耐旱农作物
C.从南极地区输入冰川 D.发展喷灌、滴灌技术
(5)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
件。(4 分)
三、2018 年 3 月 1 日,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
建设推进会暨共建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我国汽车产业发
展迅速,目前基本上形成了六大汽车产业群,同时新能
源汽车也已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读下列图表,回答问
题。(10 分)
从地理方位看,汽车产业群主要分布__________,其分
布还具有沿________和沿________的特点。
(2)吉林长春是我国第一个汽车工业基地,属于图
________汽车产业群。
(3)目前我国纯电动汽车的产量较小,市场占有量有限。
与传统汽车相比,纯电动汽车价格________,续航里程
________。
让学生结
合题目和
地图内容,
找到该题
主要考查
的知识点。
让学生结
合题目和
地图内容,
找到该题
主要考查
的知识点。
域为单位,学
生自主学习,
学会总结知识
点,又发过来
利用知识点分
析图中半岛给
出的主要信
息。
以中国东部和
北部该区域为
单位,学生自
主学习,学会
总结知识点,
又发过来利用
知识点分析图
中给出的主要
信息。
(4)我国倡导使用新能源汽车,据表说明理由。(2 分)
(5)下列城市,需要尽快推进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是
( )(2 分)
A.广州 B.拉萨 C.石家庄 D.昆明
四、英国和日本都是经济发达的岛国。运用已学过的知
识回答问题。
国家
面积
/万 km2
总人口
/百万人
年龄构成/%
0~14 岁 15~64 岁 ≥65 岁
英国 24.4 63.182 17.6 66.0 16.4
日本 37.7 128.058 14.7 67.9 17.4
注:一个国家或地区≥65 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7%
时,即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
(1)英国是欧洲西部大西洋上的岛国,日本是
_________上的岛国。
(2)为了方便与外界的联系,英国和日本都修建了海
底隧道。英法海底隧道跨越了__________海峡,日本的
青函隧道连接了本州岛和__________岛。
(3)英国的传统工业主要分布在产煤区,日本的工业则
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
(4)从表中数据看,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家是________,
两国需共同面对的人口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分)
(5)英国和日本在经济发展中都发生过严重的环境公害
事件。我们从中可获得什么启示?(3 分)
五、是坦赞铁路通车 50 周年。图 15 为相关区域简图、
降水量柱状图和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10 分)
让学生结
合题目和
地图内容,
找到该题
主要考查
的知识点。
以北非地区该
区域为单位,
(1)图中坦赞铁路________(填字母)。(2 分)
A.穿越温带地区 B.途经鲁菲吉河
C.通过马拉维湖 D.向北到赞比亚
(2)坦桑尼亚首都是____________,其气候特点是全年
气温________,降水季节变化________。
(3)当地居民主要是________人种,该人种原分布在
________洲。
(4)结合景观示意图描述撒哈拉以南非洲传统民居
的特征,并分析其与当地气候的关系。(3 分)
六、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 分)
图 16 部分国家人均耕地比较图 图 17 我国土地
利用类型构成图
图 18 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
(1)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土地资源总量
________,人均量________。从地形类型看,我国的耕
让学生结
合题目和
地图内容,
找到该题
主要考查
的知识点。
学生自主学
习,学会总结
知识点,又发
过来利用知识
点分析图中给
出的主要信
息。
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盆地及低缓丘陵地区。
(2)从图 17 可看出,我国__________地少、林地少,难
利用土地__________(多/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3)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2 分)
(4)简要分析我国在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点)。
(5)为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我国制定的土地
基本国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七、比较区域异同。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
地,也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古以来
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这里也是我国城市分布
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读下列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10 分)
图 19 东北地区简图 图 20 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
(1)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
产基地,对比两地区完成下表。
地区
主要气
候类型
主要耕
地类型
主要粮
食作物
主要作
物熟制
东北 _______
_气候
旱地 小麦 _______
_
长江三
角洲
亚热带
季风气
候
_______
_
_______
_
一年两
熟至三
熟
(2)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
条件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让学生结
合题目和
地图内容,
找到该题
主要考查
的知识点。
让学生结
合题目和
地图内容,
找到该题
主要考查
的知识点。
以中国整个区
域为单位,学
生自主学习,
学会总结知识
点,又发过来
利用知识点分
析图中给出的
主要信息。
以东北地区和
长江三角洲地
区为单位,学
生自主学习,
学会总结知识
点,又发过来
利用知识点分
析图中给出的
主要信息。
(3)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________(填“重”“轻”或
“综合性”)工业基地,其发展工业的最大优势是
____________________。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是________,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全国最重要的
______(填“重”“轻”或“综合性”)工业城市。
(4)与东北地区相比,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
优势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 分)
材料 某国际学校部分师生于 2018 年暑假到美国游学
考察,7 月 16 日 8 时从北京首都机场出发,飞行 16 个
小时到达洛杉矶(西八区)。参观了当地一所中学、黄石
国家公园和霍普金斯农场。图 15 是“北美洲地形分布
图”。
图 15
(1)出发之前,同学们先在地图上了解美国的地理
环境。
①落基山脉,②______河流,③______湾,④______
州。
(2)同学们到达洛杉矶时,当地时间是 2018 年 7 月
16 日 8 时 。该季节洛杉矶的气候特征是
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在当地一所中学见到了不同肤色的学生,以
白种人和黑种人居多,你能简要说出历史上白种人和黑
种人是怎样来到美洲的吗?(2 分)
让学生结
合题目和
地图内容,
找到该题
主要考查
的知识点。
(4)同学们来到黄石公园后,看到了众多的间歇泉和温
泉。请说出这里地热资源丰富的原因。(2 分)
(5)同学们在霍普金斯农场参观时,听农场主介绍这里
一个劳动力能耕种一万多亩的土地。美国农业生产效率
高的原因是什么?(2 分)
九、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途
径。据下列材料完成问题。(10 分)
材料一 图 16 为“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局部地区
示意图”,该地区北部雨水丰沛,南部光热条件好,工
农业发达,人口稠密。为满足经济发展需要,该地区实
施了北水南调工程。
图 16 图 17
材料二 澳大利亚大分水岭东西两侧降水差异大,
西侧农牧业发达。澳大利亚政府在此地区修建了东水西
调工程,图 18 为“澳大利亚年等降水量分布图”和图
19“沿 30°S 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图 18 图 19
(1)说出图 16 所示山脉形成的原因。(2 分)
让学生结
合题目和
地图内容,
找到该题
主要考查
的知识点。
(2)根据材料一,分析图 16 中 B 地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4 分)
(3)图 17“美国西部航拍景观图”,圆圈内为喷灌形成
的农田。此类景观分布最多的地区应位于图中的位置
________(填“A”或“B”)。
(4)据图 18、图 19 分析澳大利亚大分水岭西侧降水少的
原因。(2 分)
(5)东水西调促进了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发展,该国
出口的主要农牧产品是____________。
十、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读图,完成下列
问题。(10 分)
图 20 台湾省的位置
和范围
图 21 台湾岛局部等
高线地形图
图 22 台湾岛
气温分布图
(1)结合图 20,描述台湾岛的地理位置。(2 分)
(2)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A______
岛及附属岛屿等许多小岛。
(3)从图 21 可以看出,台湾岛地形以________为主。B
处与 C 处相比,哪处发生滑坡、泥石流的可能性大?
根据图 21 分析原因。(3 分)
(4)读图 22,说出台湾岛的气温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
让学生结
合题目和
地图内容,
找到该题
主要考查
的知识点。
让学生结
合题目和
地图内容,
找到该题
主要考查
的知识点。
(5)结合图中信息,推测台湾岛交通线的分布特点。
总结
1. 注意地图中给出的地理信息,特别注意图例。
2. 表格中给出的信息,要学会比较信息。
3. 中国地理与世界地理相结合,知识点要巩固。 给学生整体思
维
作业 完成剩下的五道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