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保温卷语文试题(一)(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届高三保温卷语文试题(一)(含答案)

ID:704074

大小:11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1-05-3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长郡中学 2021 届高考保温卷(一) 语 文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自三星堆六个新发现的“祭祀坑”破土发掘以来,世人对三星堆文明的各种猜测和解释 让人眼花缭乱。人们之所以对三星堆感到神秘,正因为我们过去太习惯于用传统的眼光和思 维方式去观察它,用我们已知的“知识图谱”去对照这个未知的世界。比如说,凡高度发达 的文明就应当有文字,殷商有甲骨文、金文这样的文字,三星堆为何没有?如果没有发现文 字,那特色鲜明的三星堆文明还属于中华文明体系吗?因此,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待已经出 土和即将出土的各种考古遗物和遗迹现象,在当前至关重要。 研究三星堆的古发掘,有三个重要的维度。 第一个重要维度,从古蜀文明的发展脉络看,三星堆并非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从考古 发现而论,在成都平原的宝墩文化,长江上中游地区的史前新石器时代文化当中,都可以找 到和三星堆早期文化相似的因素,它们有可能是三星堆文化的源头之一。而在文献典籍当中, 同样可以看到两个和三星堆文明关系密切的古代书写系统。一个是中原文化系统,西周时就 有“蜀”的记载,《尚书·牧誓》记载周武王伐纣,“西土八国”之中就有蜀人参战。另一 个是巴蜀文化系统,《蜀王本纪》记载古蜀时期先后经历了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 各世代。蜀各世数王虽然远离中原王朝,但也自成一系,若隐若现地始终保持着与中原王朝 之间的联系,既非天外来客,也非域外异族。 第二个重要维度,是三星堆文明和中原殷周文明之间的关系,这也是目前关注度极高的 问题之一。三星堆“祭祀坑”中先后发现的高大的青铜神像,造型奇特的青铜面具和头像, 黄金制作的金面罩、金杖等器物,让人感到震撼和费解,用人们过去对殷周青铜文化的“常 识”无法加以解释。事实上,这正是古蜀人独具匠心的创造。他们基于中华文明的母体,采 用浪漫的艺术形式,表达“神人之间”的沟通,为中国青铜时代增添了丰富的内容。 三星堆所接受的文化因素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多的是来自中原地区,有些则可能通 过长江中下游地区、川西北地区、云南和两广等地区传入四川盆地。其中三星堆青铜器的造 型、纹饰,尤其是龙、虎、鸟、大眼兽面等神秘动物图像,和我国南方青铜器系统(如湖南) 也有密切的关系。 第三个维度,是世界古代文明视野下的三星堆。三星堆究竟是不是外来文明?这也是当 前最吸引眼球的议题之一。如果把三星堆文明整体性地认定为外来文明的产物,是缺乏科学 根据的。除了以上已经论述的三星堆与中原殷商文明的密切关系等考古事实之外,还需指出 的是,不同文明之间,在大体相同的文化水准、生态环境以及社会发展程度等条件之下,各 自独立地产生出某些相似的文化现象并不足为奇。例如,对神秘的大眼睛、神树、太阳神等 的崇拜现象,在世界各古代文明中都有存在,不能将三星堆出现的这类考古现象都归结于外 来文明。 如果从中外文化交流的宏大视野上看,三星堆所处的中国青铜时代与域外文明产生交流 已具备充分条件。汉武帝时派遣张骞“凿空”西域,开拓出丝绸之路,其动因之一就是因为 在中亚、南亚发现了从蜀地输出的蜀布、枸酱、邛竹杖等特产,方知其间必有民间的商贸通 道可资利用。事实上,早在年代更为久远的史前时代,已有若干物证表明中西文化之间有了 不同程度的接触、交流。此次三星堆四号坑灰烬层中采用酶联免疫技术检测出蚕丝蛋白,很 可能也是丝绸的残痕。这也证明早在三星堆时代,蜀地已能生产并利用丝绸作为高级贵重物 品。秦汉以后,丝绸成为国家对外贸易交流的主要产品,古蜀早在青铜时代便已经奠定了这 个基础。所以,若说在三星堆文明中包含有某些来自更为遥远的域外文明影响和交流、互动 的因素,客观上不能排除这种可能。 (霍巍《三星堆神秘面纱的三个观察维度》) 2 材料二: 近些年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其取得的成果是中国考古学实现其肩负重大使命的典型 例证。浙江良渚、山西陶寺、陕西石峁、河南二里头等一系列都邑性遗址的发掘和多学科综 合研究,把中华文明形成的时间由距今 4000 年左右的夏王朝提早到距今 5000 多年,向前延 伸了一千多年。“中华文明五千年”从传说被论证为可信的历史,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追溯出 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过程,为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提供了历史滋养和学理支撑。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摆脱了判断进入文明社会的“三要素”即文字、青铜器和城市的束缚, 以社会严重阶层分化、出现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王权和国家作为判断进入文明社会的根本标 志,列举了辨识的王权和国家的物化标志,即都城或其他大型公共设施的兴建、高等级的建 筑、随葬品丰富且有彰显墓主人尊贵身份的器具等。正是按照这一标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论证了中华文明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文明“三要素”并不是世界上所有文明不可或缺的 要素,如中美洲的玛雅文明就没有制造和使用金属器,没有出现冶金术。因此,我们提出的 判断进入文明社会的新标准也符合世界其他一些原生文明,具有普遍意义,是中国考古学对 世界文明研究作出的理论贡献。 (节选自王巍《关于中国考古学发展的回顾与思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用传统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去观察考古发掘,用已知的“知识图谱”去对照未知的世界, 就不会有新的发现。 B.从考古发现和文献典籍记载两个角度分析,都可以找到中原文明与三星堆文化的联系,明 确三星堆文化的源头。 C.古蜀人独具匠心的创造、浪漫夸张的艺术想象,为中国青铜时代增添了丰富的内容,为中 华文明作出了独特贡献。 D.在汉武帝派张骞“凿空”西域,开拓出丝绸之路后,中亚、南亚发现了从蜀地输出的蜀布、 枸酱、邛竹杖等特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蜀王本纪》中有关于各世数王的记载,可以证明李白的《蜀道难》中关于蜀国开国的诗 句有着现实的依据。 B.世界各古代文明中都有对神秘的大眼睛、神树、太阳神的崇拜现象,反映了三星堆文化与 世界文明之间的实际联系。 C.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中具有重要作用,如果没有酶联免疫技术,三星堆四号坑灰烬层中可 能不会检测出蚕丝蛋白。 D.文字、青铜器和城市“三要素”,不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以之作为判断是否进入文明社会 标准很可能忽略一些文明。 3.下列说法中,不能用来支撑材料一中第二个维度的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三星堆青铜神树上的鸟和缠绕于树干上的龙纹,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神话体系中常见的母 题。 B.在三星堆三号“祭祀坑”中发现了类似殷商以青铜鼎、簋等容器相配合来表达社会等级、 身份的“礼器”。 C.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用于祭祀的玉璋、玉璧、玉琮,与殷墟出土的玉器在造型和功能 上十分接近。 D.在丝绸之路沿线的中国西北地区,曾经出土过与三星堆出土的金杖类似的“权杖”。 4.材料一是怎样体现论证的严密性的?结合文本,从论据使用和语言表达角度加以分析。(4 分) 5.要想获得更多的考古发现,考古工作者应具备怎样的态度与精神?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6 分) 3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女人坝 田荒 ①实在等不及丈夫来接她,瞒过兵站站长,她独闯莲花坝了。 ②她手拄着木棍,徒步跋涉了一百多公里的山路,穿越了原始森林,蹚过沼泽地,跨 过蚂蟥区,一步一步向前挪动,饿了啃几口干粮,渴了喝几口雪水,只记得住了五次崖洞, 见到五次日出…… ③现在她感到有些支持不住了,也许是野果吃得太多,嘴里直吐酸水,就像“有喜” 的样子。她想起要是真的“有喜”不知丈夫有多高兴……想着想着,一股热潮冲向耳根,冲 向面颊,她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幸福,说不出的快意。 ④兵站的老站长给她说过,要到丈夫的驻地,必须翻过四千两百米以上的山口,那是 一座死亡之山,云雾弥漫,细雨茫茫,气候变化莫测,一路蚊虫、蚂蟥多如牛毛,还有野猪、 熊、鹿……尤其是那叫“老虎嘴”的路——从悬岩上炸出的羊肠小道,万一失足,你就再也 吃不成我们兵站的“红烧蚂蟥清炖冰雪”了。 ⑤这些并不是老站长吓她的,还有些险恶的地方是站长无法用语言描绘的,可二秀也 真闯过来了。 ⑥她坐在树丛中,扯了扯身上被荆棘挂得破烂不堪的衬衣和一条沾满血迹的长裤。行 李呢?早丢光了。 ⑦就是在那一跤后,她撑着地,从泥水里抬起头来,竟和一个怪物面对面,那怪物长 长的嘴脸,呼哧呼哧喘着粗气,一对獠牙边滴着涎液,圆圆的眼睛疑惑地盯着这个长发泥人, 不进攻也不退却。她连站起来的力量都没有了,别说跑。突然,那怪物惊恐地转身,背倚一 棵大树,伸着头,仰望着天空。这时,她才看清是口肥壮壮的野猪。忽觉一片黑云从她头上 掠过,向野猪扑去。好一会儿,才看清是一只大雕,展出的巨翼足有三米多宽,它伸出利爪 在猪腮上一抓,野猪伸嘴一咬,咬下几根羽毛,大雕鼓翅一击,直冲上天了。 ⑧当大雕对野猪进行第二次攻击的时候,她抓住良机,拼死冲出生死之地,可行李丢 了。那里有丈夫喜欢吃的“涪陵榨菜”,还有一条“红塔山”香烟呢,她真心疼! ⑨那封信呢?还好,在!她从内衣里摸出那封皱巴巴的信。 ⑩她找了块干草地,背倚枯树坐下,看起这封信来: ⑪“二秀:我们这里是世界著名的雪域孤岛,被称为人类最后的秘境。因为这里一年 有八九个月被大雪封闭,交通断绝,是真正的‘世外桃源’。到这里来的都是铁打的汉子, 他们也像我热爱嘉陵江一样热爱自己的家乡,想念自己的亲人,但他们更珍惜祖国的每一寸 土地。请原谅,我这里说的不是我自己,说的是军人,是真正的军人! ⑫“这里是真正的男人世界,许多干部的家属都符合随军条件,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 个女人来此随军或探亲。我们团长一次来此视察,他许下诺言,如果哪一天有一位勇敢的女 性闯入这块圣洁的地方,就把这莲花坝改为‘女人坝’,并为她勒石竖碑! ⑬“二秀啊!这里我给你讲个笑话,春节联欢会上,有人出了一个谜语,奇怪的是全连 没有一个人猜中,但是那个最嫩的、满嘴茸毛的河南新兵猜中了!你猜猜看,如果你猜中了 我一定给你一个甜蜜的梦,谜语就是‘123456890’。” ⑭看着这神秘的“密电码”,她嘴角一动,拉出一丝笑意。厂里粗心的姐儿都没看懂, 她们哪里体会得到那些远离社会群体的边防军人的心呢? ⑮她实在没力气了。渐渐地,她仿佛感觉是丈夫抱着她,在她身上捉蚂蟥,说是整整 四十七条,她哭了…… ⑯她终于醒了,见自己睡在行军床上,盖着毛毯大衣,周围都是“兵哥”,个个像她 的丈夫,仔细一看,又不是她的丈夫,她真的哭了! ⑰这下急坏了周围的兵们,慌乱中商量着应急措施,最后一致推选那个河南新兵给她 讲故事。 ⑱他装出一副讲故事的腔调:“一个月前,不不不,是从前,唉!反正那里有一座山, 像老太婆一样经常发脾气。这一年,她脾气好,提前一个月开了山,这时候有个连长带了一 个排去山外背物资,回来的时候,刚爬到半山,老太婆就变了脸,霎时,暴风雪就封盖了山 口。那个连长凭着多年的经验,把战士们带过了山,突然发现少了三个新兵,又急转身向山 4 口爬去。当找到三个新兵时,铺天盖地的雪崩向他们扑来,连长用最后一口气掩护新兵脱了 险,自己却被冲下冰湖,三天后才从湖里捞起一座‘冰雕’——我真该死……” ⑲河南新兵哭了,兵们都哭了,她却不哭了,河南新兵一下跪在她面前:“嫂子,三 个里就有我!” ⑳沉痛之后,二秀在莲花坝终于看到了那座“冰雕”,但那已不是“冰雕”,而是一 座实实在在的、永不消融的石雕,她站在石雕下看见丈夫对着她微笑。 ㉑石雕的旁边又竖起一块巨碑,碑上刻的“女人坝”三个字在阳光下熠熠发光。 ㉒从此,每天清晨,都有一队官兵,对着石雕和石碑敬着庄重的军礼。 (原文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老站长讲述死亡山口的情况,反映出军人戍守环境的恶劣和生活的艰苦。 B. 第⑧段中“她真心疼”,既是心疼物品的丢失,更是心疼丈夫没有口福享用。 C. C.谜语“123456890”的谜底是“缺妻”,写出了守山军人对情感生活的渴望。 D.石雕的微笑意味丈夫牺牲时因想着在兵站等他的二秀而面带笑意。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第②节多用短而整饬的句子,写出了二秀行进之路的危险、紧张和艰难。 B.小说第⑦节以二秀的视角来写野猪,逼真地写出了她的慌乱和吃惊。 C.小说第⑱节呼应第④节站长的话,站长向二秀委婉地表达她丈夫不来接她的原因。 D.小说第⑲节以兵们的哭反衬二秀的不哭,写出了她听到丈夫牺牲时的真实反应。 8.小说第⑪⑫节展示丈夫写给二秀的信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 分) 9.叙事视角是叙述故事时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小说结尾两节的叙述视角与前 文相比发生了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阴人。道光十二年举人,三试礼部不第,遂绝意仕进,究心舆 地、兵法。喜为壮语惊众,名在公卿间。尝以诸葛亮自比,人目其狂也。胡林翼称之,谓横 览九州,更无才出其右者。咸丰初,广西盗起,张亮基巡抚湖南,礼辟不就。林翼敦劝之, 乃出。叙守长沙功,由知县擢同知直隶州...。亮基移抚山东,宗棠归隐梓木洞。骆秉章至湖南, 复以计劫之出佐军务,倚之如左右手。四年正月,条上新疆建行省事宜,并请与俄议还伊犁、 交叛人二事。诏遣全权大臣崇厚使俄。俄以通商、分界、偿款三端相要。崇厚遽定约,为朝 士所纠,议久不决。宗棠奏曰:“自俄踞伊犁,蚕食不已,新疆乃有日蹙百里之势。今崇厚 又议畀俄陬尔果斯河及帖克斯河,是划伊犁西南之地归俄也。武事不竞之秋,有割地求和者 矣。兹一矢未加,遽捐要地,此界务之不可许者也。俄商志在贸易,其政府即广设领事,欲 藉通商深入腹地,此商务之不可许者也。为今之计,当先之以议论,委婉而用机,次决之以 战阵,坚忍而求胜。臣虽衰慵无似,敢不勉旃。”上壮其言,嘉许之。崇厚得罪去,命曾纪 泽使俄,更前约。六年四月,宗棠舆榇..发肃州,五月,抵哈密。明年正月,和议成,交还伊犁,防海 军皆罢。 宗棠用兵善审机,不常其方略。筹西事,尤以节兵裕饷为本谋。始西征,虑各行省协助 饷不时至,请一借贷外国。沈葆桢尼其议,诏曰:“宗棠以西事自任,国家何惜千万金。为 拨款五百万,敕自借外国债五百万。”出塞凡二十月,而新疆南北城尽复者,馈运饶给之力 5 也。初议西事,主兴屯田,闻者迂之。及观宗棠奏论关内外旧屯之弊以谓挂名兵籍不得更事 农宜画兵农为二简精壮为兵散愿弱使屯垦然后人服其老谋。既入觐.,赐紫禁城骑马,使内侍 二人扶掖上殿,授军机大臣....,兼值译署。国家承平久,武备弛不振,而海外诸国争言富强, 虽中国屡平大难,彼犹私议以为脆弱也。及宗棠平帕夏,外国乃稍稍传说之。 论曰:“宗棠事功著矣,其志行忠介,亦有过人。廉不言贫,勤不言劳。待将士以诚信 相感。善于治民,每克一地,招徠抚绥,众至如归。”论者谓宗棠有霸才,而治民则以王道 行之,信哉。 (选自《清史稿列传一百九十九》,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及观宗棠奏论/关内外旧屯之弊/以谓挂名兵籍/不得更事农/宜画兵农为二/简精壮为兵/散 愿弱使屯垦/然后人服其老谋 B.及观宗棠-sa;sfs 奏论关内外旧屯之弊/以谓挂名兵籍/不得更事农/宜画兵农为二/简精壮为 兵/放愿弱使屯垦/然后人服其老谋 C.及观宗棠奏论/关内外旧电之弊/以谓挂名兵籍/不得更事农/宜画兵农为二/简精壮为兵散/ 愿弱使屯垦/然后人服其老谋 D.及观宗棠奏论关内外旧屯之弊/以谓挂名兵籍/不得更事农/宜画兵农为二/简精壮为兵散/愿 弱使屯垦/然后人服其老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直隶,即直接隶属,在封建时代往往特指天子脚下的心腹之地,清代的直隶相当于现在的北 京。 B.舆榇,意思是载棺以随,表示决死或有罪当死。文中左宗棠载棺木赴沙场,大有不收复失地誓 不罢休的豪情壮志。 C.觐,古代宾礼之一,最早为周代诸侯朝见天子的礼制。春见曰朝,秋见曰觐,春秋两季朝见天子, 合称为朝觐。 D.军机大臣,雍正朝始设,其具体职责为每日晋见皇帝,协助处理折奏,参议大政并承皇帝旨意 撰拟谕旨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左宗棠才华横溢,声名卓著。他早年虽失意科举,但仍决心入仕,后幸得到张亮基、骆秉章等 朝廷官员的赏识和礼遇。 B.左宗棠运筹帷幄,深谋远虑。西征伊始,他担心协助军饷不能按时抵达,遂请求向外国寻求借 贷,此建议遭沈葆桢反对,后幸得皇帝下诏许可。 C.左宗棠抵御外侮,尽忠报国。他率部出塞一年有余,全线收复新疆南北各城,有力地维护了领 土的完整和祖国的尊严。 D.左宗棠诚信待兵,爱民如子。他每攻占一处,都会招安抚慰当地百姓,令其不至有流离失所之 感。有论者褒扬左宗棠既有霸才,又深谙仁道。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兹一矢未加,遽捐要地,此界务之不可许者也。(4 分) (2)宗棠用兵善审机,不常其方略。筹西事,尤以节兵裕饷为本谋。(4 分) 14.请简要概括左宗棠是从哪些方面劝说皇帝“更前约”的。(3 分) 6 (二)古代诗歌阅读(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16 题。 春 日 汪藻① 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 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 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 茅茨烟暝客衣湿,破梦午鸡啼一声。 ①汪藻,字彦章,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南宋文学家。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本诗描绘了一幅恬静优美的江南春日风景图,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B.诗的颔联和白居易“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都描绘了春日唯美景致。 C.“桃花嫣然出篱笑”和崔护“桃花依旧笑春风”均用拟人手法、表达对春日的喜爱。 D.尾联和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句一样,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 16.诗中景物各自分立,作者如何让整首诗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庄子善于用形象的比喻来描摹事物,《逍遥游》中描写大鹏翅膀的比喻句是:“ ”; 描写大鹏上升状态的比喻句是:“ ” (2)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诗人送别友人,友人已经远去,但诗人依旧恋恋 不舍的句子是:“ , ”。 ( 3) 李 煜 的 《 虞 美 人 》 一 词 中 用 对 比 手 法 , 反 衬 出 人 生 无 常 的 句 子 是 :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I(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 20 题。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重要历史节点,《觉醒年代》用初心、匠心、诚心、史心、艺 心,熔铸成有质感的影像语言,追寻跨越历史长河的中华民族精神,为电视剧献礼中国共产 党百年____再添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精品力作,照亮了同类电视剧的创作之路。 《觉醒年代》对中国共产党的起源和孕育过程进行了准确回溯,生动再现了中国近代历 史的大变局,十分深刻地将中国人民为何选择共产党进行了讲述。导演张永新说:“中国两 千五百年不变的车辙,如何应对西方的冲击与侵略?只有一条路——觉醒。”该剧堪称经典 的是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及对历史场景的完美____,既有愚昧的晚清遗老、残暴的北洋军阀、 守旧的儒学大家,也有在新思想影响下率先觉醒的青年英才、寻求救国良方的知识分子领袖, 还有在近现代中华文化史上留下____的诸多人物。除了对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胡适等 人物的精雕细琢外,其他人物虽寥寥数笔却极为传神,如鲁迅、钱玄同、辜鸿铭、黄侃等人 物均演绎得十分生动传神,就连跟随辜鸿铭的两个封建忠仆也刻画得____。 18.下列填入文段横线上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 分) A.诞辰 呈现 雪泥鸿爪 栩栩如生 B.华诞 再现 雪泥鸿爪 惟妙惟肖 C.诞辰 再现 吉光片羽 惟妙惟肖 D.华诞 呈现 吉光片羽 栩栩如生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B.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D.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7 20.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一组整句,可适当增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 21~22 题。 甄士隐与贾雨村是作为“对立幻象”存在于《红楼梦》全书的叙事之中的。甄士隐是人 世间与太虚幻境的连接点, ① ,他们两人又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印证了太虚幻境与贾府 是虚实相映的。看似虚幻莫测, ② ,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真实感与情感体验。而作为“对 立”呈现的形象, ③ ,一种是以甄士隐为代表的超然出世的人物, 一种是以贾雨村为 代表的热衷名利的人物。后者在前者的眼里是虚无,前者在后者的眼里是疯癫,二人最后在 觉迷渡口相遇,如同开头在葫芦庙比邻而居的情况一般。二人所经历过的世间纷扰都像是南 柯一梦,梦醒之后的再次相遇则暗示着一切都仿佛回到了原点:甄士隐已悟道成仙,冷眼旁 观世间百态;贾雨村却因贪赃枉法,终被削籍为民。这时已然超脱的甄士隐以“老仙长”的 身份出现,并作为精神导师来对贾雨村进行点化,体悟人生真谛,从而使得二者又在对立中 回归了统一。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 不超过 20 个字。(6 分) 22.下图是根据上文第二段制作的内容结构图,请将空白处补充完整,每处不超过 7 个字。 (5 分) 四、写作(60 分) 23(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有首歌唱得好:“头顶一个天,脚踏一方土,风雨中你昂起头,冰雪压不服。好大一棵 树,无论白天和黑夜,都为人类造福。好大一棵树,你的胸怀在蓝天,深情藏沃土。”这首 歌表达了对大树的礼赞,也能触发我们更多的联想:樊锦诗北大毕业后,扎根敦煌数十载, 为敦煌艺术赢得世界声誉;五四精神传承百年,根深蒂固,影响深远;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 风雨,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某校校刊开展“好大一棵树”主题征文活动,请写一篇文章,向校刊投稿。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 少于 800 字。 23(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 忿思难,见得思义。”大意是说,君子應在九个方面多用心考虑:看,考虑是否看得清楚; 听,考虑是否听得明白;脸色,考虑是否温和;态度,考虑是否庄重恭敬;说话,考虑是否 忠诚老实;做事,考虑是否认真谨慎;有疑难,考虑应该询问请教别人;发火发怒,考虑是 否会产生后患;见到财利,考虑是否合于仁义。 8 班级计划举行《论语》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孔子所谈的九种美德,你对哪 几项感触最深?请以其中两项或三项为基础,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9 参考答案: 1.C(A 项,表述绝对;B 项,“明确三星堆文化的源头”,分析错误,考古发掘只是找到 了“和三星堆早期文化相似的因素”,“三星堆文化的源头”并未确定。D 项,颠倒了先后 顺序) 2.B(“三星堆文化与世界文明之间的现实联系”缺乏依据) 3. D(D 项是用来支撑第三个维度的) 4.①观点有据,每个观点都有实证材料支撑。如论证第一个维度时,运用《尚书》和《蜀王 本纪》的记载来证明三星堆文明的源头和发展脉络。 ②语言客观。对于未确定的结论,用“可能”表示只是推测;加入修饰限定成分,使表述 内容更符合事实。如“若隐若现地始终保持着”,“客观上不能排除”等,这些词句使表达 客观严密。(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5.①善于打破思维定势。不拘泥于传统的眼光和思维方式,探寻新的解读角度。 ②勇于创新。创新性提出判断进入文明社会的新标准,对世界文明研究做出理论贡献。 ③使命担当。中国考古工作者肩负重大使命,进行中华文明探源,增强民族自信。 ④态度严谨。尊重考古发现事实,参考文献典籍,解读三星堆文明。 (每点 2 分,答出 3 点即可,意思对即可) 6.D(这是二秀的心理感觉) 7.C("提前一个月开了山"又遇到"暴风雪封山",兵站不知道二秀丈夫已经牺牲) 8.交代军人戍守的环境和这片国土的价值;表达了戍守军人内心的温柔和对戍守责任的骄傲; 交代了二秀独闯莲花坝的心理动机;以莲花坝迄今没有女性到达和二秀的到达对比,突出二 秀坚强的形象。(4 分,每点 1 分) 9.前文是以二秀的视角来讲述故事,二秀不知道的情况由兵站站长、丈夫的信和河南新兵来 讲述。结尾两节是以全知视角讲述莲花坝后来的情况,利于交代故事的结局,增加叙述角度, 扩大叙述空间,深化小说主旨。(6 分) 10.B(译文:等看到左宗棠上奏论述关内外过去屯兵的弊病,以及说既然挂名兵籍,就不能改 为从事农业生产,因此应该将兵衣划开为二,挑选精壮的人为兵丁,让老弱的人去屯田垦地, 大家这才佩服左宗棠老谋深算.) 11.A (清代的直隶相当于现在的北京郊区县、河北、天津的一个统称.) 12A(文中"遂绝意仕进"为不再追求仕途.) 13. (1) 现在一箭未发。就马上放弃战略要地,这是边界事务里不可以答应的。(评分标准, 逮,立刻,马上,1 分;捐,合弃,放弃,1 分;判断句式 1 分;句意 1 分) (2)左宗棠用兵善于审时度势,不采用固定的计谋策略。筹划西线战事,尤其注重以节制兵 丁人数、保证粮饷充足为根本。(评分标准;审机,审时度势,把握时机,1 分;常,固定的, 1 分;节兵裕饷,节制兵丁人数、保证粮饷充足,1 分;句意 1 分) 14. 答:①陈述前约违背了谈判界务和商务的准则,②提出了当今应对俄国侵略的计策:③ 表达了白己愿意承担使命的决心。(每点 1 分,共 3 分) 15.C(崔护“桃花依旧笑春风”表达的是落寞之情) 16.答案:作者以春日出游的见闻感受为主线,(2 分)把对春日的喜爱之情(2 分),倾注 于绵绵春雨、野田风光、篱边桃花、茅茨鸡啼四个富有春日特征的画面之中,(画面概括 2 分)从而使整首诗的春日风景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17.(1)(其)翼若垂天之云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2)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18.B(“诞辰”一般指人,而“华诞”还可以指某个团体;“诞辰”一般在数字前面,而“华 诞”在数字后面。“再现”历史场景比“呈现”历史场景更符合语境。“吉光片羽”比喻残 存的珍贵文物。“雪泥鸿爪”原意为大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后比喻遗留的痕迹。根 据文意,使用“雪泥鸿爪”更合适。“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惟 妙惟肖”,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根据文意,使用“惟妙惟肖”更合适。) 19.B(原句为比喻,将中国两千五百年的历史轨迹比作车辙。A 是夸张。B 是比喻。C 是对 偶与夸张。D 是互文和借代。) 20.(1)《觉醒年代》准确回溯了中国共产党的起源和孕育过程,生动再现了中国近代历史 10 的大变局,深刻讲述了中国人民为何选择共产党。 (2)《觉醒年代》对中国共产党的起源和孕育过程回溯得很准确,将中国近代历史的 大变局再现得很深刻,将中国人民为何选择共产党讲述得十分深刻。 21.(6 分)①贾雨村是人世间与贾府的交汇处 ②实则真实可感 ③他们又分别代表了 两种不同类型的人物 解析:开头第一句“甄士隐与贾雨村是作为‘对立幻象’存在于《红楼梦》全书的叙事 之中的”为本语段的总说,之后即将两人进行对比,句式应为“甄士隐是……,贾雨村是……”; 从后文“他们两人又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印证了太虚幻境与贾府是虚实相映的”中的“同一 个时代”“太虚幻境与贾府”得出,若“甄士隐是人世间与太虚幻境的连接点”,那么贾雨 村当为“人世间与贾府的连接点”,如此,“同一个时代”才得到了落实,“太虚幻境”与 “贾府”才能相互照应;考虑到语言的变化,“连接点”可换成“交汇处”等词。 ②处前文“看似虚幻莫测”,根据语意逻辑和关联词的照应规律,后文应为“实则……”; 再看后文“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真实感与情感体验”,可以推知②处为“实则真实可感”。 ③处前面一句已经明示后文将论述“‘对立’呈现的形象”,③处后又分别论述“一种 是以甄士隐为代表的超然出世的人物,一种是以贾雨村为代表的热衷名利的人物”,根据当 中的关键词“代表”“人物”,可以推知③处为“他们又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类型的人物”。 (答对一处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超过字数酌情扣分。①第①处中的“交汇处”答成 “连接点”或其他同义词也可给分。②考生答案不是本答案所提供的,但言之成理,可酌情 给分。) 22.①葫芦庙比邻而居 ②看他虚无 ③热衷名利 ④经历世间纷扰 ⑤削籍为民 解析:解答本题,应在理解文段的基础上,选用或提炼简明准确的词句来完成内容结构 图的补写。“二人最后在觉迷渡口相遇,如同开头在葫芦庙比邻而居的情况一般。二人所经 历过的世间纷扰都像是南柯一梦”一句概述甄士隐与贾雨村的交集和相似处,这一句所述及 的人生历程,按时间顺序应为先“葫芦庙比邻而居”,再“经历世间纷扰”,最后“觉迷渡 口相遇”,所以①处应填“葫芦庙比邻而居”,④处应填“经历世间纷扰”;从“一种是以 甄士隐为代表的超然出世的人物,一种是以贾雨村为代表的热衷名利的人物。后者在前者的 眼里是虚无,前者在后者的眼里是疯癫”中可知,甄士隐“超然出世”,③处对应的应是贾 雨村“热衷名利”;考察结构图中“看他疯癫”一词,再根据文意,可得②处应相应地填“看 他虚无”;从“甄士隐已悟道成仙,冷眼旁观世间百态;贾雨村却因贪赃枉法,终被削籍为 民”一句和结构图中甄士隐“悟道成仙”,可得⑤处应相应地填“削籍为民”。 23(1). 【文题解析】 1.材料内涵:本次作文题是背景材料+核心话题+情境任务的“三结合”模式。材料分成三层: 第一层是歌词。这部分通过生动描写传达“好大一棵树”的特点: (1)顶天立地,傲对逆境;(2)夙夜在公,造福万民;(3)既拥有梦想,又脚踏实地。 第二层是引导语。关键词是“礼赞”和“联想”。“礼赞”表明对“好大一棵树”应当采 取的情感态度,“联想”引导考生由“好大一棵树”这一喻体展开想象和联想,联想本体。 第三层是为了帮助打开思路而举的三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以树喻人,樊锦诗长年扎根贫瘠的土壤,坚持不懈地追求理想,终成道德高 标、行业楷模; 第二个例子以树喻精神,五四运动中凝聚的追求真理、追求进步、忧国忧民、振兴中华 的五四精神,历经百年,传承不息,终成为广大青年的共识和指引; 第三个例子以树喻政党,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克服重重困难,不断发展壮大,领导中 国人民取得了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改革开放、脱贫攻坚等丰功伟绩。 三个例子都具有“好大一棵树”特点,各有侧重,相互补充。 2.情境任务:向某校校刊开展的“好大一棵树”主题征文活动投稿。 3.核心词:核心词是“好大一棵树”。但是“好大一棵树”只是一个喻体(或者说象征物), 考生应该展开想象和联想,由“树”及人、事、物等。此其一。其二,不管选择怎样的写作 对象,它一定要有“好大一棵树”的上述特点(不必兼备)。 11 4.写作要求:本次的写作任务是写“主题征文”。主题征文首要的是做到切合主题突出主题, 行文要紧扣主题,高奏主旋律,传达高雅审美情趣,表现有志青年的理想和精神。 【立意分析】 本次作文以流行歌曲的歌词引发考生联想与思考,启发考生致敬大师、缅怀传统、感恩 他人…… 三个例子分别代表人、精神和政党三个角度,它们能触发学生展开更广阔的联想, 比如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积淀形成的文化传统、艺术成就、道德观念、价值判断、民族精神等 等,都可以视为“好大一棵树”。 对于“好大一棵树”这个形象及其内涵,立意时不必面面俱到。 “大树”,就其生长特点来说,扎根大地、顶天立地,经历风雨,傲然不倒;就其对于 人类功用来说,荫蔽后人,造福一方;另外能称其为“大树”,应该还具有根深蒂固、枝繁 叶茂、硕果累累等特点。应抓住以上喻体特征来引发联想,立意行文。 材料中说到“礼赞”,这只是说这支歌曲表达的思想感情。作文可不拘泥于这一点,仅 停留在赞美的层面上,可以更进一步,比如讨论今天的小树苗,来日如何长成参天大树;比 如写到文化传统这棵大树,除了礼赞完全可以写继承和弘扬的情怀,等等。 23(2) 【文题解析】 文题以“君子”为基本话题,意在引导青年学生认真研究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 结合现实生活挖掘其中包含的启发意义。题目借《论语》中孔子的名言引出话题,并设计了 “班级《论语》读书会”这一写作情境和“发言稿”这一任务要求。“以其中两项或三项为 基础,结合你的感受与思考”则进一步限定了写作内容。 仔细观察孔子所讲的“九思”,除最后一条之外,大体上两两对举:“视思明,听思 聪”,讲君子要善用自己接收外界信息的主要感官,做到眼明耳聪,才能算是“聪明”;“色 思温,貌思恭”,提醒君子要注意自己的神态,要有君子的做派,要保持温和谦恭;“言思 忠,事思敬”则交代君子发言与行事的准则,即说话必须忠于事实,做事必须敬畏职责;“疑 思问,忿思难”,说的是君子在面对“疑”与“忿”等一些特殊情绪时该怎么处理,那就是 及时请教和防备后患;“见得思义”是最后一条,看似有些赘余,其实是儒家经常讲的“义 利之辨”,在“九思”中不可或缺,且最具时代价值。 孔子的话可分成了五个层次,根据“以其中两项或三项为基础”的任务要求,可以从 前四个层次中选择一个层次去写,以便集中笔墨,写深写透;或者不计层次,任选自己最有 感触的语句,以便有机组合,灵活延展。但不管如何选择,都必须注意充分联系现实生活, 彰显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家伦理观念对当今时代的独特价值,并以此为立论的出发点。同 时“班级读书会”这一写作情境要求文章必须关注青少年在成长中遇到的精神困惑,以阐发 孔子教诲对青少年成长的“指津”“垂范”功能,并以此作为立论的落脚点。“发言稿”的 文体限定则要求文章应该以议论为主,但要努力做到气势酣畅、富有感染力。 【范文】 先圣垂懿范,言行须忠敬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 《礼记·学记》有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先秦经典,博大精深,尤需 师友相商,以得奇文共赏之乐,以收切磋进益之效。今天非常有幸能在这次读书会上发言, 向大家汇报我对《论语》“君子九思”一说的浅见。 【标题点出所选语句,并提示中心论点,开门见山;开篇引用《礼记》名言,符合情 境需要,反映出作者不俗的国学积淀。】 我对夫子讲的“言思忠,事思敬”两句感触最深。 “言思忠”,方可建立人格。所谓“言思忠”,也就是说话要考虑是否忠诚老实、符 合事实。在《论语》中,我们可以读到很多类似的语句,如“言忠信,行笃敬”“与朋友交, 言而有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曾子每日“三省”,其中也有“与朋友交而不信 乎”的内容。众所周知,孔子师生留下了很多注重诚信的佳话,如子贡问政、曾子烹彘。这 种对诚信的看重,堪称儒家精神遗产中最光辉的部分。 【对《论语》中涉及“言思忠”的名言名句信手拈来,论据丰富,论证有力。】 12 但反观当下,我们失望地发现,很多人已经把这份珍贵的遗产弃如敝屣:多少厂家品 牌虚假宣传谋财败德?多少影视明星夸夸其谈自欺欺人?翟天临“北大博士后”资格刚被取 消,仝卓“高考改身份”丑闻又现网络,当学历成为骗钱的幌子,知识沦为“吸粉”的“人 设”,诚信透支之处,人格注定破产。 【用较新的事例论证诚信缺失的危害,从反面论述“言思忠”的重要性,语言考究, 句式整齐,观点犀利。】 但如果只做到说话诚信 ,虽然算得上高尚,却还称不上“伟大”。孔子并不欣赏“无 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的腐儒,因此在他眼中,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 下”的管仲尽管没能对公子纠尽忠到底,但依然比拘泥于小信用的“匹夫匹妇”值得景仰。 “事思敬”,才能成就伟业。 所谓“事思敬”,就是做事要考虑是否认真谨慎。“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 从青春到白发”,樊锦诗是认真做事的代表;“为一大事来,成一大事去……载着新中国的 孩子,渡过病毒的劫难”,顾方舟是认真做事的代表;“把奖章深藏箱底,坚守使命初心, 为贫困山区默默奉献一生”,张富清同样是认真做事的代表……正是靠着这个“敬”字,他 们舍身忘我,立德立功,名扬天下,誉满人间,堪称当代君子! 【排比运用“感动中国”人物事例,新鲜典型,且文采飞扬,富有气势。】 程子曰:“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 我们一起研习《论语》,细读金句,正是要认真吸收,努力践行。前贤已然率先垂范,我辈 怎能坐而空谈? 让我们谨记“言思忠,事思敬”的教诲,言行一致,知行合一,涵养高尚人格,成就 不朽功业!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