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三校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含作文写作解析及范文展示)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2021 学年上学期 12 月三校联考 高三语文 命题学校:广州外国语学校 命题人: 审题人: 本试卷共 10 页,23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一、 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知行合一并不仅仅是由知道到做到。知道到做到还只是知、行的问题,还没到合一。王阳明的知行 合一并不只是知道到做到,并不只是我们理解的所谓理论联系实际。从知道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只 是从知到行。知行合一有四个字呢,这只是前两个字。这才是知行合一的皮毛,也算刚入门。可以看做知 行合一的第一步。 ②第二步是从行到合。从行到合是什么?这才是知行合一的第二层内涵,我称之为沉浸式的体验。 ③什么叫沉浸式的体验?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解释知行合一的时候曾经说:“某尝说知是行之主意, 行是知之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也是陶行知最喜欢的一句话。“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 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这段话很有名,但其内涵被好多人混同于前面的知道和做到。 其实,我认为他讲的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 ④孔子年轻的时候曾经向师襄子学音乐,师襄子教了一首琴曲,但没告诉名字,只教他自己慢慢练。 练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老师过来一听,夸孔子弹得不错,想再教一首新曲。仲尼不愿意换,说:“吾习其 曲矣,未得其数。”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又要求教新的曲子,仲尼还是不同意,说:“吾习其术,未 得其志。”师襄子第三次要求换,孔子依然不换,说:“吾知其志,未知其人。”最后,据说孔子弹这首 曲子,弹得酣畅淋漓,师襄子听得简直失魂落魄,因为他自己都没弹到过这种境界。仲尼弹完之后,长身 而立,感叹道,“噫,洋洋乎,汤汤乎!丘得其为人”,此人“黯然而黑,颀然而长”,“眼如望羊,如 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一听,大惊失色,因为这首音乐的名字叫做《文王操》。 ⑤这就叫沉浸式的体验。不光学习,做任何事都是这样。王阳明讲的“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 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就是融会贯通,要沉浸进去。只有沉浸进去,你才能和你的对象融而为一,这 叫合,知行合一的合。 ⑥合是什么意思,合也很有讲究的。中国人讲“和合”文化,体现中国人的价值观,就是取消个体独 立性,两个合在一起产生一个新的整体。因此说,并不是知道、做到那就叫合了,那只是知行。你要沉浸 进去,融为一体,才叫“合”,这个是真正的“合”。这是第二步。 ⑦第三步,由合到一。从第一步的“知到行”(知道到做到),到第二步的“行到合”(沉浸式体验), 再到第三步的“合到一”。 ⑧“一”是什么?“一”就是王阳明讲的“致良知”了,就是有一个价值性的归宿和再出发。到了“致 良知”,这个“知”比前面“知行合一”的那个出发的“知”就上了一个层次,然后这个“知”又可以再 导致“知行合一”。你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自我价值塑造,而且获得了一种思想的成就。这种思想最本质 的必须是价值判断,必须是致良知。 ⑨可见,他不仅是良知,孟子讲的良知良能他都解决了。王阳明自己在《传习录》里就讲,“若是知 行本体,即是良知良能”。所以,到“致良知”就是价值的归宿,这是良知。然后“合”再出发,就是一 个潜在的我的再塑造,这就是良能了。所以知行本体即是良知良能。这就到第三层了。 ⑩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从知道到做到,然后到沉浸式体验,到价值归宿与价值再出发,潜在的我的再 出发,形成一个完美的循环体系。王阳明的心外无物、知行合一、致良知也恰恰分别成为这三个层次的鲜 明的旗帜。 (郦波《五百年来王阳明》有删节) 材料二: ①“知行”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范畴,其始于《尚书》与《左传》,《尚书》有“非知之艰,行之惟 艰”之说,《左传》有“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之说。知指认知或良知,行指行为、行动。知行关系在中 国哲学史上主要指道德认识与道德践履,其代表人物是朱熹、王守仁;也指一般认识论的意义,特别是清 末、民国时期,代表人物是孙中山、毛泽东。 ②针对“假道学”、“伪君子”屡见不鲜的社会现象,朱熹提出“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 之说,即认为人在良知、圣人之言中的道德认识是容易的,不过之后的道德践履才是重点,人们应该努力 去道德践履。与朱熹同时的陆九渊有“心即理”的学说,他针对当时的读书人满口“之乎者也”而不去道 德践履的现象,提出了“尊德性”是主,“道问学”是次的观点。在朱熹看来,“尊德性”与“道问学” 是平衡的,陆九渊反对说:“吾以为不可,既不知尊德性,焉有所谓道问学?” ③朱熹的知行观给了人们这样的借口:我知得不够,所以还不能行,等我的知足够了再行。在明代, 首先对这种看法发难的是陈献章。陈献章指出:“圣贤垂世立教之所寓者,书也。用不用者,心也。”这 就是说,人心是根本,知而不行,阅读再多的圣贤书也是白读。 ④紧随陈献章之后的湛若水、王守仁各自提出了知行合一之说。湛若水说:“内外合一谓之至道,知 行合一谓之至学,如是则天地乾坤君臣父子夫妇之道在我矣。”所谓“天地乾坤君臣父子夫妇之道在我矣” 说的是“万物皆备于我”的理想境界,“随处体认天理”是达到这种境界的途径。在知行合一的基础上, 湛若水认为道德认识应该与道德践履齐头并进,而不是非要等道德认识有进步之后再使道德践履去进步。 ⑤王守仁认为,“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又强调“圣 学只是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王守仁把执行范畴中的知理解为良知,认为圣学功夫即致良知。 ⑥可见,知行观都是受到历史发展、时代精神状况影响的。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无论何种知行观, 都认为知行是不能分离的。 (节选自《百度百科》)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知道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内容,但是只是皮毛,因为有思想范畴的“知”, 也有执行范畴的“知”。 B. 沉浸式的体验就是体现了中国人的价值观的“合”,就是和对象融为一体,达到物我合一,而达到“合” 的途径是反复练习,多次尝试。 C. “知行合一”分三步走:第一步是“知到行”,第二步是“行到合”,第三步是“合到一”。其中第二 步是最为关键的,因为理念转化为行动最难。 D. “致良知”的“知”比“知行合一”的那“知”层次高,它可再促进“知行合一”。执行范畴中的“知” 被王阳明理解为良知,他认为圣学功夫就是“致良知”。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我们今天想要对“知行合一”的哲学命题进行研究,《尚书》《左传》《传习录》都可以作为参考书 目。 B. 举孔子学琴的例子不仅告诉我们沉浸式体验是什么,而且也隐含了实现沉浸式体验的策略和方法。 C. 王阳明的心外无物、知行合一、致良知是“知行合一”三个层次的鲜明的旗帜,体现了“阳明心学”的 价值归宿与价值再出发,形成一个完美的循环体系。 D. 道德认识是知,道德实践是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是不能分离的。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不属于...“知行合一”中的“沉浸式体验”的一项是( ) A. 陈望道全神贯注翻译《共产党宣言》,将墨汁当成红糖蘸着吃。 B.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无我之境。 C. 生物学家运用“生物进化”理论解释自然现象。 D. 樊锦诗用 57 年的坚守,研究敦煌文物,保护敦煌文化。 4. 请结合材料内容,给“知行合一”下一个简要定义。 5.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答案】1. D 2. C 3. C 4. 知行合一是指一种经过“由知到行、由行到合、由合到一”三个步骤而达到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融(实 践和认知)为一体的具有价值判断的生命状态。 5. 材料一首先介绍知行合一的第一个步骤,理论联系实际;接着介绍了第二个步骤,重点举例论述了什么 是沉浸式体验;然后介绍知行合一的第三个步骤“合”的内涵及意义;最后总结了王阳明知行合一三步骤 的循环体系及三个层次的主要标志。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但是只是皮毛,因为有思想范畴的‘知’,也有执行范畴的‘知’”错误,强加因果。结合材料一第 一段可知,说只是知行合一的皮毛,是指这算刚入门,可以看做知行合一的第一步。 B. “达到‘合’的途径是反复练习,多次尝试”错误,程度不够。要“融会贯通、沉浸进去”,才能物我 合一。 C.“其中第二步是最为关键的,因为理念转化为行动最难”错误,于文无据。材料一只是论述了“知行合 一”分三步,并未强调第二步是最为关键的。 故选 D。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体现了‘阳明心学’的价值归宿与价值再出发’错误,结合材料一第九段、第十段可知,体现了价值 归宿与价值再出发的是第三个步骤“合”,而不是“阳明心学”的价值归宿。 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 C.生物学家运用“生物进化”理论解释自然现象,只是理论联系实际,而没有“沉浸进去”,所以是从知 到行,还不是沉浸式的体验。 故选 C。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给概念下定义,就是用简短明确的语句提示概念的内涵。解答时首先要明确其邻近属概念,然后找出其区 别于它属概念的独有的属性,最后采用判断单句的形式表达即可。其格式多为“……(种概念)是……(独 有的属性)的……(属概念)”。 结合材料一⑧“你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自我价值塑造,而且获得了一种思想的成就。这种思想最本质的必 须是价值判断”可知,知行合一是人生命中经历从知到行再到合一获得思想成就后的一种生命状态;“价 值判断” 是这种思想的最本质的特点。 结合材料一⑦“第三步,由合到一。从第一步的‘知到行’(知道到做到),到第二步的‘行到合’(沉浸 式体验),再到第三步的‘合到一’”可知,知行合一要经历“由知到行、由行到合、由合到一”三个步骤; 结合材料二“①‘知行’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范畴”“知行关系在中国哲学史上主要指道德认识与道德 践履”和朱熹、湛若水、王守仁等人的理论以及“⑥可见,……可以肯定的是,无论何种知行观,都认为 知行是不能分离的”可知,道德认识与道德践履不能分离的,应该融为一体。 综上分析,知行合一是指一种经过“由知到行、由行到合、由合到一”三个步骤而达到的道德认知和道德 实践融(实践和认知)为一体的具有价值判断的生命状态。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首先要概括材料一每个段落的内容,然后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并加以概括即可。 结合“①……从知道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只是从知到行。……可以看做知行合一的第一步”可知, 材料一第一段先交代了知行合一的第一个步骤,即理论联系实际; 结合“②第二步是从行到合。从行到合是什么?这才是知行合一的第二层内涵,我称之为沉浸式的体 验”“③什么叫沉浸式的体验?”“④孔子年轻的时候曾经向师襄子学音乐的故事”“⑤这就叫沉浸式的 体验”“⑥合是什么意思,……你要沉浸进去,融为一体,才叫‘合’,这个是真正的‘合’。这是第二 步”可知,第二至六段通过举孔子年轻的时候向师襄子学音乐的故事论述了什么是沉浸式体验,交代了第 二个步骤,即“沉浸式的体验”; 结合“⑦第三步,由合到一”“⑧‘一’是什么?就是王阳明讲的“致良知”了,就是有一个价值性的归 宿和再出发就是王阳明讲的“致良知”了,就是有一个价值性的归宿和再出发。……这种思想最本质的必 须是价值判断,必须是致良知”可知,第七、八两段交代了知行合一的第三个步骤“合”的内涵及意义; 结合⑩“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从知道到做到,然后到沉浸式体验,到价值归宿与价值再出发”“王阳明的 心外无物、知行合一、致良知也恰恰分别成为这三个层次的鲜明的旗帜”可知,最后一段总结了王阳明知 行合一三步骤的循环体系及三个层次的主要标志。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千里万里,游子难忘一片林 赵文瑞 有一种树的年轮是在水中扩展的,如同荡起的涟漪,柔曼而独特;有一种记忆年轮和这种树的年轮环 环相扣,在心中幻化成美丽的图腾。 在祖国南方深圳大鹏半岛,有一处神奇的地方,一半是海水一半是树林——东涌红树林。在这里,有 从亘古而来的红土海滩,在诉说沧桑的风雨;有灿烂朝霞照耀下昭示辉煌的银网闪烁,有漂浮碧海柔波上 的唱晚渔舟;有伴着海风潮韵在岁月的海滩上的感情拾贝。 我快上小学时,父母来到深圳特区的大鹏半岛打工,我也在大鹏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上中学时,学校经常组织课外活动,到东涌打沙滩排球,到红树林观鸟写作文。站在柔软的沙滩上, 看连着天边的海,感到心胸特别开阔。那海水从绿变蓝,漫延,漫延,依稀的波纹扩散;海浪轻轻拍打着 岸边,浪花似飘逸的白袖轻拂,不停地与岸边相拥相抱,礁石上留下海浪的吻痕;海风中,摇曳的红树林 不时飞起落下片片琼翅……姿态各异的鸟儿成了我认识翠鸟、白鹭、斑鸠的生动教科书。 无鸟不成林,红树林是水禽的乐园,鸟儿的天堂。壮观时上百只种类不同的鸟儿静静地伫立在滩涂上, 和睦相处,形成“落霞与千鸟齐飞,静水共长天一色”的气势磅礴的国画意境。 鸟儿是红树林最美丽的“舞蹈家”,最动人的“歌唱家”,鸟儿的声音也是大鹏半岛美妙的音乐,温 婉流畅,韵味十足。面对大面积倾覆的鸟鸣,铺天盖地,让人无法拒绝,在繁华的都市里能享受这种鸟鸣 的覆盖是一种幸福与幸运。海天一色中,身披欢快的鸟鸣,身内是情、意、美组合的心灵和谐,感到天地 间是自然与人的和谐,抬头望去,那鸟儿飞翔的姿态就是一个个在心中跳跃的音符。 大鹏新区以最虔诚最有效的方式呵护红树林,让其英姿勃发,绵延成长。红树的根,互相绞合着,盘 缠着,骨断脉通,脉阻筋连,掰不开、揉不碎、扯不断,一丛丛一簇簇聚集在一起,互相揽扶,互相依偎, 互相牵扯,成态成群。在求生中彼此和谐发展,构成了人间美景、鸟的天堂。凭海临风,林中的每一片叶 子都会让鸟儿和游人闻得到“树味”。红树林是有灵魂的,只要你久久嗅着,树的气息就会漂满整个海平 面。 这片红树林是一个感情细腻的世界。优雅的红树伴随海风轻曳在恋人执手的前方;悠闲的游客在柔软 的细沙上享受阳光的亲近,享受一丝一缕饱和的光线洒遍每寸肌肤。哼着小曲,赤着脚在岸边大海的裙裾 上印出花边;对着红树林,我可以尽情地把自由奔放、粗犷有力的歌声送给她。此时,歌声不仅为红树林 增添了音符,还滋润着生活压力下蜷缩着的心,随曲飘然,那颗心渐渐舒展,这片红树林是我排遣忧愁的 地方。 这片红树林是国泰民安、幸福美好的缩影。她伫立在这座海滨城市的前庭,守望着大海和大鹏新区。 她的眼神穿越沧桑,俯视海的博大,细看潮起潮落,喜看城市巨变。红树林的一颦一笑、一声一息都被画 家的笔、摄影家的镜头捕捉。这宁静与动感就这样在画布间、相纸上颔首了,绽放了…… 古老的半岛,年轻的大鹏新区,与葱郁的红树林相依相偎,和谐共生。夜幕,彩灯,幽静,涨潮,这 座不沉的海上森林就在大鹏温暖的怀抱里升华了。 红树林,太多的雄姿、风采与非凡的气度,让我久久难以忘怀。无论岁月怎么更迭,我都会无数次倘 佯在心中的红树林,我知道那里有感情的海滩,有美丽的贝壳,有动听的音乐。我知道,在心里我已经成 为红树林里的一棵树了。 曾有人说,“大鹏新区是鹏城高飞的翅膀”。在大鹏,总有一种飞翔的心态。几年前,当我到接到英 国萨塞克斯大学录取通知书时,这种感觉就更加强烈了。在我告别祖国远渡重洋之际,特意看望了这片红 树林,这是我魂牵梦绕的祖国神奇之地。 回眸这片红树林,我再次感到了自己与祖国一种深刻的联系。在林边,我的脚步放得很慢很轻,生怕 惊飞白鹭和红树的美梦。目光缠绕着红树林,心中牵挂着红树林,这已是生命之内的一种纠缠,频频回首 和祖国母亲惜别,那时,恨不能挽了这林子远渡重洋。 在万里之外的英伦,这种红树林的元素跨越了国界,甚至渗透在我的毕业论文中。正是祖国、正是深 圳大鹏、正是红树林给了我一些灵感。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展开了“沙滩排球智能可穿戴设备”项目研发, 并以此撰写毕业论文的核心内容。在可穿戴设备上,沙滩排球呈现在眼前的是奇妙的 3D 效果,在以大鹏红 树林为背景的沙滩排球比赛中,逼真有趣,且不易产生视觉疲劳,黄球、银沙、碧海、绿树、白鹭,色彩 的和谐搭配让画面充满梦幻,评委老师被深深吸引住了,几乎没有问刁钻的问题,我的论文顺利通过了。 英国同窗对大鹏半岛、对红树林旖旎的风光也充满了好奇,让我回国后多发一些红树林的照片给他们。 异国他乡的四年大学生涯终于结束了,我成了真正的海归。回到深圳的第二天,我便迫不及待地去看 望久违的老朋友——东涌红树林。她的气场极具生命力,更加蓬勃葱郁,风采迷人,红树林深处的神话还 在不断生长,不断蔓延。 在深圳,由蓝天、碧海、红树、白鸟、古城、青山、庙宇……组成的一围美丽的“桃花源”里,在“中 国最美的八大海岸”之一的大鹏半岛上,我对祖国的情怀浓缩到一片难忘的红树林中。 (有删改) 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中“落霞与千鸟齐飞,静水共长天一色”,巧妙化用《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 一色”的名句,形象地描绘了红树林傍晚的美景,令人如临其境。 B. 文章引用“大鹏新区是鹏城高飞的翅膀”,借生动的比喻凸显大鹏新区对于深圳腾飞的价值和意义,寄 寓了作者对于大鹏新区腾飞的渴盼。 C. “目光缠绕着红树林,心中牵挂着红树林,这已是生命之内的一种纠缠”,由目光缠绕,写到内心牵挂, 再到生命的纠缠,充分表现了对于红树林、对于祖国的挚爱情结。 D. “桃花源”、“中国最美的八大海岸”之一,表现了作者对于红树林的由衷喜爱,红树林就是祖国的象 征,是作者的精神家园、灵魂故里。 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关于年轮的叙述新颖独特,由虚到实,总领全文,奠定感情基调,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语言 形象而清丽,感情深沉而炽烈。 B. “红树的根,互相绞合着,盘缠着,骨断脉通,脉阻筋连,掰不开、揉不碎、扯不断”,语言极有张力, 强调了红树林生命力之顽强,也象征着自己对于红树林的情结是盘根错节、根深蒂固的。 C. 文章视角独特,寄寓深沉。在祖国发展、深圳腾飞的大背景下,写我和红树林密不可分的关系,写我对 祖国的爱恋。 D. 文章将“红树林”这个意象拟人化,并且用生动的笔触描写了由蓝天、碧海、红树、白鸟等意象构成的 美丽意境。 8. 本文详细描写“沙滩排球呈现在眼前的奇妙的 3D 效果”,有什么用意? 9. 作者为什么说红树林是“心中美丽的图腾”?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案】6. B 7. A 8. ①突出大鹏红树林的背景逼真有趣且不易产生视觉疲劳,效果非常好。②表明大鹏红树林给了我灵感, 渗透到了我的毕业论文之中。③表明自己对于红树林、祖国魂牵梦萦,成了生命的纠缠。 9. ①关系密切:作者从小就和东涌红树林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即使出国,也对红树林魂牵梦萦。红树林成 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甚至作者觉得自己就成了红树林林中的一棵。 ②寓意深刻:红树林是大鹏半岛的符号,是深圳的标志,是祖国的象征。 ③感情深挚:红树林象征着美好,象征着祖国的富强、文明、美好,作者对于红树林由衷喜爱和崇拜。 【解析】 【分析】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借生动的比喻凸显大鹏新区对于深圳腾飞的价值和意义,寄寓了作者对于大鹏新区腾飞的渴盼”错误, 过度分析,引用的“大鹏新区是鹏城高飞的翅膀”本身含有希望大鹏新区腾飞的意思,但是在这里主要是 为了引出下文,引出自己实现理想、出国留学但依然眷恋红树林的内容。 故选 B。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A.“由虚到实”错误。开头先写红树林的年轮,再写记忆的年轮。是由实到虚,不是由虚到实。 故选 A。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由原文“在以大鹏红树林为背景的沙滩排球比赛中,逼真有趣,且不易产生视觉疲劳,黄球、银沙、碧海、 绿树、白鹭,色彩的和谐搭配让画面充满梦幻,评委老师被深深吸引住了,几乎没有问刁钻的问题,我的 论文顺利通过了”可知,在以大鹏红树林为背景的沙滩排球比赛中,逼真有趣,且不易产生视觉疲劳,黄 球、银沙、碧海、绿树、白鹭,色彩的和谐搭配让画面充满梦幻,突出大鹏红树林的背景逼真有趣且不易 产生视觉疲劳,效果非常好。 由原文“在万里之外的英伦,这种红树林的元素跨越了国界,甚至渗透在我的毕业论文中。正是祖国、正 是深圳大鹏、正是红树林给了我一些灵感。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展开了‘沙滩排球智能可穿戴设备’项目 研发,并以此撰写毕业论文的核心内容”可知,正是祖国、正是深圳大鹏、正是红树林给了我一些灵感, 这种红树林的元素跨越了国界,甚至渗透在我的毕业论文中。表明大鹏红树林给了我灵感,渗透到了我的 毕业论文之中。 由原文“目光缠绕着红树林,心中牵挂着红树林,这已是生命之内的一种纠缠,频频回首和祖国母亲惜别, 那时,恨不能挽了这林子远渡重洋”可知,心中牵挂着红树林,这已是生命之内的一种纠缠,频频回首和 祖国母亲惜别。表明自己对于红树林、祖国魂牵梦萦,成了生命的纠缠。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的能力。 关系密切:由原文“回眸这片红树林,我再次感到了自己与祖国一种深刻的联系。在林边,我的脚步放得 很慢很轻,生怕惊飞白鹭和红树的美梦。目光缠绕着红树林,心中牵挂着红树林,这已是生命之内的一种 纠缠,频频回首和祖国母亲惜别,那时,恨不能挽了这林子远渡重洋”和“无论岁月怎么更迭,我都会无 数次倘佯在心中的红树林,我知道那里有感情的海滩,有美丽的贝壳,有动听的音乐。我知道,在心里我 已经成为红树林里的一棵树了”可知,目光缠绕着红树林,心中牵挂着红树林,这已是生命之内的一种纠 缠,频频回首和祖国母亲惜别,那时,作者恨不能挽了这林子远渡重洋,在心里作者已经成为红树林里的 一棵树了。作者从小就和东涌红树林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即使出国,也对红树林魂牵梦萦。红树林成为他 生命中的一部分,甚至作者觉得自己就成了红树林林中的一棵。 寓意深刻:由原文“在万里之外的英伦,这种红树林的元素跨越了国界,甚至渗透在我的毕业论文中。正 是祖国、正是深圳大鹏、正是红树林给了我一些灵感。”和“在深圳,由蓝天、碧海、红树、白鸟、古城、 青山、庙宇……组成的一围美丽的‘桃花源’里,在‘中国最美的八大海岸’之一的大鹏半岛上,我对祖 国的情怀浓缩到一片难忘的红树林中”可知,正是祖国、正是深圳大鹏、正是红树林给了我一些灵感,我 对祖国的情怀浓缩到一片难忘的红树林中。可见红树林是大鹏半岛的符号,是深圳的标志,是祖国的象征。 感情深挚:由原文“这片红树林是国泰民安、幸福美好的缩影。她伫立在这座海滨城市的前庭,守望着大 海和大鹏新区。她的眼神穿越沧桑,俯视海的博大,细看潮起潮落,喜看城市巨变”可知,这片红树林是 国泰民安、幸福美好的缩影。红树林象征着美好,象征着祖国的富强、文明、美好,作者对于红树林由衷 喜爱和崇拜。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 不俟奖励。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 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 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 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量移江陵府掾曹。 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①郎中、史 馆修撰。逾岁,转考功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俄有不悦愈者,摭其旧事,言愈前左降为江陵掾曹, 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均子锷凡鄙,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此论喧于朝列,坐是改 太子右庶子。 元和十二年八月,宰臣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兼彰义军节度使,请愈为行军司马。淮、蔡平,十二 月随度还朝,以功授刑部侍郎,仍诏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 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凤翔法门寺有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文佛指骨一节,其书本传法,三十年一开,开则岁丰人泰。十 四年正月,上令中使杜英奇押宫人三十人,持香花赴临皋驿迎佛骨..。自光顺门入大内,留禁中,三日乃送。 诸寺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愈素不喜佛,上疏谏之, 疏奏,宪宗怒甚,乃贬为潮州刺史。 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 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 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大 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凡嫁内外及友朋孤女近十人。 长庆四年十二月卒,时年五十七,赠礼部尚书,谥曰文。 【注】①比部:刑部所属四司之一,设有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四人。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量移江陵/府掾曹 B. 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量移江陵/府掾曹 C. 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量移江陵府掾曹 D. 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量移江陵府掾曹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 A. 四门博士,学官名。 北魏太和二十年因刘芳表请立四门博士,隋代隶于国子监,唐始合于太学。管教 七品以上侯伯子男的子弟以及有才干的庶人子弟。 B. 知制诰,古代官名。唐翰林学士加知制诰者起草诏令,余仅备顾问。宋除翰林学士,他官加知制诰者亦 起草诏令,称为外制,翰林学士虽皆起草诏令而亦带知制诰衔,称为内制。 C. 撰文勒石,撰文,意思是撰写碑文来记录功绩;勒石,文中是指将文字刻在山石上。 D. 佛骨,佛灭度后,火化所留下的遗骨、遗灰。又称佛舍利,或单称舍利,或以佛身部位而称佛顶骨、指 骨、佛牙等。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韩愈三岁时丧父,自认为是孤儿,从小就刻苦学习儒家经典,前任宰相郑余庆为他宣扬美名。 B. 韩愈说话直率,无所回避,操行直正,不擅长应付世务。宰相认为他有修史才能,便改任他为比部郎中 和史馆修撰。 C. 元和年间,韩愈随裴度平定淮西,立功授任刑部侍郎,还奉诏写了《平淮西碑文》,但李愬对碑文内容 不满,通过自己的妻子向皇上表达了不满。 D. 韩愈和张籍关系好,不避寒暑,在公卿间称赞推荐他;但豪门权贵对待张籍就像对待奴仆一样,瞪着眼 睛不予理睬。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 (2)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 14. 韩愈为什么谏迎佛骨?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答案】10. C 11. C 12. D 13. (1)韩愈自认为才华出众,而又多次遭受排挤贬官,作《进学解》来自我开导,宰相看了这篇文章后 同情他。 (2)他还很能够引导鼓励后辈,这些人十有六七吃住在他家里,即使连自己的早饭都供不上了,他也和颜 悦色地毫不在意。 14. ①韩愈一直就不喜欢佛教。②迎佛骨,造成社会轰动,导致很多百姓损伤自身、倾尽家产供养佛骨。③ 韩愈是典型的儒家知识分子,不认同佛家思想。 【解析】 【分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中“愈”是“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的主语,其前“不听”的宾语应是“谏官的话”,所以“不听” 与“愈”之间应断开,排除 BD;“令”是县令,“连州阳山令”是官职,作“为”的宾语,其后应断开, 排除 A。 画线句的意思是:宫市的宦官到民间强买物品的弊端,谏官议论过而德宗不听。韩愈也曾递上数千字的奏 章极力劝谏,皇帝不但不听从,还发怒把他贬为连州阳山令,后改任江陵府掾曹。 故选 C。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和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C.“勒石,文中是指将文字刻在山石上”错误,这里的勒石,是将文字刻在石碑上,就是立碑。 故选 C。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但豪门权贵对待张籍就像对待奴仆一样”错误,应为韩愈对待豪门权贵就像对待奴仆一样。 故选 D。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得分点: (1)累,多次;摈,排挤;黜,降职、贬官;喻,开导;怜,同情。 (2)诱厉,引导鼓励;后进,后辈;馆,名词用作动词,住;虽,即使;怡然,和颜悦色。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题目要求结合文本简要分析韩愈谏迎佛骨的原因,作答时可以结合韩愈自身的思想、性格特点以及“迎佛 骨”事件的作用等方面加以分析。 从韩愈的角度来看,结合原文“愈素不喜佛”可知,韩愈不喜欢佛教,是其谏迎佛骨的原因之一;结合原 文“幼刻苦学儒”可知,韩愈从小就刻苦学习儒家经典,不认同佛家思想,是其谏迎佛骨的另一个原因。 从“迎佛骨”事件本身来看,结合原文“诸寺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 臂而求供养者”可知,为迎佛骨,人们施舍钱财,甚至有人耗尽家产、伤害身体,其带来的不良后果是韩 愈谏迎佛骨的又一个原因。 参考译文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亲名叫韩仲卿,没有什么名声地位。韩愈三岁时丧父,寄养在堂兄家中。 韩愈自认为是孤儿,所以从小就刻苦学习儒家经典,不需要别人奖励督促。等到应举进士科,文章投送到 公卿中间,前任宰相郑余庆很是为他宣扬美名,由此在当代知名。随即韩愈考中进士科。 宰相董晋出京镇守大梁,征召韩愈到幕府任巡官。董晋幕府撤除后,徐州张建封又请他到自己幕府充 当宾客佐僚。韩愈说话直率,无所回避,操行直正,不擅长应付世务。后调任四门博士,转任监察御史。 德宗晚年,一些部门随意发布政令,宰相不能独立掌管机务。宫市的宦官到民间强买物品的弊端,谏官议 论过而德宗不听。韩愈也曾递上数千字的奏章极力劝谏,皇帝不但不听从,还发怒把他贬为连州阳山令, 后改任江陵府掾曹。 韩愈自认为才华出众,而又多次遭受排挤贬官,作《进学解》来自己开导自己。宰相看了这篇文章后 同情他,认为他有修史才能,便改任他为比部郎中和史馆修撰(编写史书)。过了一年,转任考功郎中、知 制诰,拜授中书舍人。不久有不喜欢韩愈的人,搜集他过去的事情,说他以前降职任江陵府掾曹时,荆南 节度使裴均待他优厚,裴均的儿子裴锷平庸粗鄙,最近裴锷回家看望父亲,韩愈写序为其饯行,在序中称 呼裴均的字。这一议论在朝廷传播开来,因为这个原因韩愈改任太子右庶子。元和十二年八月,宰相裴度 任淮西宣慰处置使,兼任彰义军节度使,他上奏请韩愈任行军司马。淮西和蔡平定之后,十二月韩愈随裴 度返回朝廷,因立功授任刑部侍郎,宪宗还下诏命韩愈编写《平淮西碑文》,韩愈在碑文中较多记述了裴度 的事迹,而就当时首先进入蔡州活捉吴元济一事而言,李愬功劳为第一,所以李愬对碑文不服。李愬的妻 子经常出入宫中,借机向皇帝诉说碑文失实,宪宗便下诏叫人磨掉韩愈写的碑文,并命令翰林学士段文昌 重新撰写碑文并刊刻碑上。 凤翔法门寺有座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文佛的一节手指骨,可以书写经文传布佛法,三十年开启一 次,塔开时便年丰人泰。元和十四年(819)正月,圣上命中使杜英奇带领宫女三十人,手持香料鲜花,前往 临皋驿迎接佛骨。从光顺门进入皇宫,留在宫中三日,然后送往各寺。王侯公卿士大夫及平民百姓,人人 奔走迎送,施舍钱财,唯恐落在他人之后。百姓中有人不惜耗尽家产、灼烧头顶和手臂以求供养佛骨。韩 愈向来不喜欢敬佛之事,便上疏劝谏这件事。宪宗很气愤,于是将他贬为潮州刺史。 韩愈性情宽宏通达,和别人交往,无论人家荣辱沉浮他都不改变态度。年轻时和洛阳人孟郊、东郡人 张籍关系友好,孟郊、张籍名声和地位还不显达时,韩愈不避寒暑,在公卿间称赞推荐他们,结果张籍终 于考中进士科,仕宦之途顺利。后来韩愈虽然显贵,但每遇公事之暇,就和他们交谈会餐,论文赋诗,和 昔日一样。然而他对待诸权门豪士,就像对待奴仆一样,瞪着眼睛不予理睬。他还颇能奖掖鼓励后辈,招 入家中的十有六七人,即使连自己的早饭都供不上了,也和颜悦色地不在意。他总是把振兴名教和弘奖仁 义作为自己的职责,经他资助出嫁的内外亲戚及朋友的孤女多达十人。 长庆(穆宗年号)四年十二月韩愈去世,死时五十七岁,朝廷追赠韩愈礼部尚书的官职,谥号为“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①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②奇绝冠平生。 【注】①鲁叟——指孔子。乘桴(fú)——乘船。桴,小筏子。据《论语·公冶长》载,孔子曾说:“道(王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②兹游,指贬谪海南。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句说发船渡海正是三更时分,参星横挂在天上,北斗七星的斗柄已转得很低,这里是实写,将眼前 实景描绘了出来。 B. 第四句说,天空的面貌,海水的颜色,本来就是澄澈清白的。这也是一种比喻,意思是说在政治上,不 用别人帮我洗刷污垢,我本来就是清清白白的。 C. 有人评论说:“前半纯是比喻,如此措辞,自无痕迹。”前四句像是写景,实则写意,比喻巧妙,不露 痕迹,形象鲜明,且含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D. 五六句是议论,言外之意是说,政局转为平和了。这一联对政治的议论,说明诗人对实现自己的政治抱 负并未完全丧失信心。 16. 诗的尾联充分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其艺术手法简要分析。 【答案】15. A 16. 感情:豁达乐观,此次南游,见闻奇绝,是生命中挺有意义的经历;抗争不屈,虽被 贬海南,九死一生,但并不后悔,这是对当权者的抗争。 手法:直抒胸臆,化用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诗句,直接抒发了自己坚持操守、九死不悔的旷达感情。 【解析】 【分析】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A.“这里是实写,将眼前实景描绘了出来”错误。因为这里所写的景可能是实景,也可能是虚景,是有着 比喻和象征意义的景。 故选 A。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情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翻译:参星横北斗转已经快到三更时分,雨绵绵风不停老天爷也应该放睛。云忽散月儿明用不着谁人来点 缀,长空净沧海色本来就是澄澈清明。虽乘船渡大海空怀孔子救世之志,仿佛听到了黄帝成池优美的乐声。 被贬南荒虽然九死一生吾不悔恨,这次远游是我平生最奇绝的经历。绍圣元年(1094 年),宋哲宗亲政,蔡 京、章惇之流执掌朝政,专整元祐旧臣;苏轼更成了打击迫害的主要对象,一贬再贬,由英州(州治在今 广东英德)而至惠州,最后远放儋州(州治在今广东儋县,辖境在今海南),前后七年。直到哲宗病死,才 遇赦北还。这首诗,就是元符三年(1100 年)六月自海南岛返回时所作。 尾联“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兹游”首先是照应诗题,指代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但又不 仅指这次渡海,还推而广之,指自惠州贬儋县的全过程。下句的“兹游”与上句的“九死南荒”并不是两 个概念,“九死南荒”包含于“兹游”之中。不过“兹游”的内容更大一些,它还包含此诗前六句所写的 一切。弄清了“兹游”的内容及其与“九死南荒”的关系,就可品出尾联的韵味。“九死南荒”而“吾不 恨”,是由于“兹游奇绝冠平生”,看到了海内看不到的“奇绝”景色。所以表达了诗人豁达乐观的情感, 此次南游,见闻奇绝,是生命中挺有意义的经历;表达了诗人的抗争不屈,虽被贬海南,九死一生,但并 不后悔,这是对当权者的抗争。 手法上直抒胸臆,“九死南荒吾不恨”化用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诗句,直接表现了他北归的兴奋之 情,九死不悔的倨傲之心和坚强自信、旷达豪放的襟怀。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子罕》中,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阐明,一个普通人,也是有坚定志 向的;要改变一个人的志向,是很困难的。 (2)《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庄子在《逍遥游》中,引用《齐谐》中的“_______,_______”两句,极力渲染大鹏往南方大海迁徙 时的气势,境界雄奇阔大。 【答案】 (1). 三军可夺帅也 (2). 匹夫不可夺志也 (3). 小学而大遗 (4). 吾未见其明也 (5). 水击三千里 (6).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重点注意的字,如“遗”“击”“抟”“扶”等。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千里江山图》卷在设色和用笔上继承了传统的“青绿法”,即以石青、石绿等矿物质为主要颜料, 敷色夸张,具有一定的装饰性,被称为“青绿山水”。此种表现方法是我国山水画技法中发展较早的一种, 在隋唐时期如展子虔、李思训、李昭道等许多画家均擅长青绿山水画。纵观宋代画坛,虽然也有一些画家 用此法创作,但从目前存世作品看,尚无一件可以超越《千里江山图》卷。 王希孟在继承前法的基础上,表现出更趋细腻的画风,体现了北宋院画工整严谨的时代风格。此图用 笔精当,一点一画均无败笔。人物虽细小如豆,却动态鲜明。微波水纹均一笔笔画出,渔舟游船荡曳其间, 使画面平添动感。综观全幅,境界雄阔,气势恢宏,远观近睹均令人折服。 在用色上,画家于单调的蓝绿色中求变化,虽然以青绿为主色调,但在施色时注重手法的变化,色彩 或浑厚,或轻盈,间以赭色为衬,使画面层次分明,色如宝石,光彩夺目。元代著名书法家溥光对此卷推 崇备至,在卷后题跋中赞道:“在古今丹青小景中,自可独步千载,殆众星之孤月耳。”此论可谓公允之 见。 18.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划线处“青绿山水”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他们(指友邦人士)的维持他们的“秩序”的监狱,就撕掉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具。 B. 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 C. 在外国的地摊上卖的书,到了国内摇身一变被捧成了“传世经典”,读者一再受愚弄。这种现象的蔓延 是发人深思的。 D. 我还是孩子的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们都叫她“豆腐西施”。 19. 修辞兼用会有更好的表现力,划线句子兼用了比喻和对比,请简要分析。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综观全幅,又不失雄阔的境界和恢宏的气势,远观近睹均令人折 服。”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答案】18. D 19. 将《千里江山图》比作孤月,将其它的作品比作众星,孤月明亮,众星暗淡,形成 对比,很好突出了《千里江山图》的地位,突出了元代著名书法家溥光对它的推崇。 20. 原文使用两个主谓短语,结构清楚,节奏明快,颇有韵律,很好概括了全幅画的特点,更加突出了《千 里江山图》在整体上的效果。 【解析】 【分析】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中的引号表示特定称谓。 A.引号表示讽刺和反语。 B.引号表示强调。 C.引号表示否定、讽刺。 D.引号和“青绿山水”一样是特定称谓。 故选 D。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殆众星之孤月耳”,运用比喻的修辞,把“《千里江山图》”比作“孤月”,把其他“古今丹青”比作 “众星”,效果上,写出了《千里江山图》的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而两者之间又形成对比,孤月明亮,众星暗淡,效果上,众星拱月,夜空中繁星众多,而月亮只有一个, 突出《千里江山图》的地位和元代著名书法家溥光对它的推崇。 【2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原句“综观全幅,境界雄阔,气势恢宏,远观近睹均令人折服”,改句“综观全幅,又不失雄阔的境界和 恢宏的气势,远观近睹均令人折服”,两个句子不同之处在于“境界雄阔,气势恢宏”改为“又不失雄阔 的境界和恢宏的气势”。 原文使用两个主谓短语,“境界雄阔”“气势恢宏”,结构清楚,节奏明快,颇有韵律,很好概括了全幅 画的特点,更加突出了《千里江山图》在整体上的效果。改后的句子只是表达清楚句意,却失去了句子明 快的节奏,没有了句子的优美和语言的张力。 21. 下面是一位年轻导游为台湾省某中学生旅行团所作的解说词,表述有不妥之处。请推敲一下,提出四点 修改意见。 ①先生们,女士们:欢迎大家第一次来中山陵游览!②今天我为大家导游,感到很荣幸。③中山陵是 孙中山先生长眠之处,④也是海峡两岸同胞心中的圣地。⑤苍松翠柏环抱着它,⑥霞光丽日辉映着它,⑦ 青山绿水依傍着它。⑧连战先生曾来这里拜谒,⑨表达了对中山先生的缅怀敬仰之情。⑩现在,让我们怀 着崇敬的心情,登上台阶,故地重游,⑪参观中山先生的陵寝,⑫重温先生的教诲吧! 【答案】①处改为“朋友们”或“同学们”。⑦处与⑥处对调,或⑥处与⑤处对调。⑩处删去“故地重游”, 或将其改换为合适的词语。⑪“参观”改为“瞻仰”。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得体的能力。 ①处“先生们,女士们”的称呼不合常情、不合常理,称呼与对象身份不合。参加的对象是中学生,应改 为“朋友们”或“同学们。 ⑤⑥⑦三处语序不当,“苍松翠柏”“青山绿水”两句应放在一起才更符合观察顺序。故⑦处与⑥处对调, 或⑥处与⑤处对调。 ⑩处“故地重游”与第一句“第一次”矛盾,用词不准确,不符合事理,应删去“故地重游”,或将其改 换为合适的词语。 ⑪“参观中山先生的陵寝”中“参观”孙中山先生的“陵寝”,用词不当,因为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寝,所 以我们要带着崇敬的心情去看,故应改为“瞻仰”。 22.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60 个字。 新华社北京 9 月 3 日电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 3 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中国人 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5 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 讲话强调,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 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 胜信念。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答案】9 月 3 日,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5 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 要讲话赞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 本段话是一则新闻报道,压缩时注意保留时间、地点、事件、事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中央军委 3 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可知事件的时间是 9 月 3 日,地点是北京人民大 会堂;根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5 周年”可知,事件是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5 周年座谈会;根据文段的后两句话,可知事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是习近平总书记发表 重要讲话赞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考生根据以上分析,结合“不超过 60 个字”的题目要求,写出答案。 四、写作(60 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课题组从 2012 年起,在北京、上海、成都、拉萨 4 个代表性城市的 366 家餐馆开展了大量实地调研。调研发现,中国餐饮场所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 93 克,浪费率为 11.7%, 大型聚会浪费高达 38%,学生盒饭有 1/3 被扔掉。从场所和群体来看,餐馆、游客群体、中小学生群体、 公务聚餐等是餐饮食物浪费的“重灾区”。“舌尖上的浪费”还是比较严重的。 2013 年,我们发起了“光盘行动”,倡导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带动大家珍惜粮食、吃光盘子中 的食物,得到从中央到民众的支持。光盘行动,成为 2013 年十大新闻热词、网络热度词汇,最知名公益品 牌之一。 “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要 求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对于“舌尖上的浪费”我们不能容忍,而且已经开始行动。 对节俭和浪费的态度,折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标准和文明程度,也昭示其发展前景,中华民 族历来有勤俭节约的美德。 请综合以上材料,以“对于舌尖上浪费的思考和行动”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扼浪费之陋习,扬节俭新风尚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子家训》把最深刻的道理蕴含在生活 的点滴之中。我们骄傲于《舌尖上的中国》中那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但我们更应警惕于“舌尖上的浪费” 的陋习。在各种餐饮浪费中,最令我心痛,也是每天都会遇到的就是学生食堂的浪费!在今年非洲蝗灾、 全球疫情和南方洪灾的复杂背景下,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正确面对餐饮浪费,“扼浪费之陋习,扬节俭新 风尚”,从我做起!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食堂里浪费成了正常的行为! 你认为饭菜不好吃,可以随意丢掉;你吃饭挑食,可以随意剩下。可是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倒掉的 饭菜是我们父母的血汗钱,是跟我们父母一样的其他人的父母付出艰辛才做好的?有没有想过,就在此时, 就在同一个地球上,非洲还有很多吃不饱饭的孩子,他们因为蝗灾可能遭遇更大的灾难!我们浪费的不仅 是亲人们的辛勤劳作,更是整个社会的资源!所以正确面对餐饮浪费,“扼浪费之陋习,扬节俭新风尚”, 从我做起!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当浪费成为习惯时,我们更应厚植节俭的观念! 央视报道,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 2000 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 2 亿多人一年的 口粮!同学们,也许你会觉得你一个人浪费了一点没什么,可是这一个个你,这一个个点,当它以 14 亿相 加时便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数字,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约束自己的行为呢?水稻之父袁隆平,穿着十几元的 格子衬衣;小麦之父茹振钢过着简朴的生活,他们贡献巨大,却依然保持着老一辈们节俭的习惯!所以正 确面对餐饮浪费,“扼浪费之陋习,扬节俭新风尚”,从我做起!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以节俭为习惯,以节俭为光荣,需要人人自觉,更需要法律的监督! 人民日报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行中国人在德国一家餐厅用餐后,由于桌上剩了 1/3的饭菜被当地 执法人员罚款 50 马克,执法依据是资源是社会的,谁都没有理由浪费。“仓廪实而知礼节”,勤俭节约是 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华民族得以千年薪火相传的根本原因。让勤俭节约上升到国家法律层面,不 停留在口号上面,用实际行动去制约浪费行为!要正确面对餐饮浪费,“扼浪费之陋习,扬节俭新风尚”, 从我做起! 李商隐面对历史感叹:“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同学们,中 国人真正解决温饱问题才过去了多久?我们万万不可以做古人口中的不肖子孙,辜负了先辈付出巨大艰辛 为我们建设的太平盛世,更不可为享一时的口腹之欲而浪费了子孙后代的宝贵资源! 让我们扼浪费之陋习,扬节俭新风尚!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文的能力。 【审题】审材料:材料第一段中的《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调研发现,中国餐饮场所人均食物浪费 量为每人每餐 93 克,浪费率为 11.7%,大型聚会浪费高达 38%,学生盒饭有 1/3 被扔掉,从具体数据显示 我国粮食浪费严峻现状。材料第二段写我们发起了“光盘行动”,倡导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带动大 家珍惜粮食、吃光盘子中的食物,得到从中央到民众的支持。材料第三段写习近平主席近日对制止餐饮浪 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国家主席习近平用了八个字作评价“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表达痛心之情。居安 思危,警示“粮言”背后,是对一粥一饭的珍惜。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不管是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还 是在新冠疫情依然肆虐的今天,不论是几千年前的古人,还是在今天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习近平总 书记,都认为应该节约粮食,拒绝浪费。更应该身体力行,从我做起。这便是命题人通过试题传递给考生 的价值判断,考生必须在这样的情境限制和价值判断下进行认知、思考和写作,不可悖离。 写作时可以列举触目惊心的粮食浪费现象,指出粮食的来之不易,分析浪费粮食的可怕后果,并提出解决 办法,最后号召大家行动起来,共同守护粮食安全,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审任务:以“对于舌尖上浪费的思考和行动”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立意】1.拒绝“舌尖上的浪费”,争做节约达人; 2.节约粮食,从不浪费每一粒米饭开始; 3.珍爱粮食,杜绝浪费; 4.节约精神是一种传承,杜绝浪费永不过时; 5.所宝为谷,切勿浪费; 6.惜食方能有食,怎可一意浪费。 【素材】1.毛泽东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 73 次、穿了 20 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 了表率。毛泽东的女儿上学时,吃窝窝头时只把里面的枣掏了,其余的都扔掉。要知道,当时有不少人连 饭都吃不上。老师把这件事告诉了主席,毛泽东严厉地批评了她女儿。从此,她再也不浪费食物了。 2.饮食本是一种文化,体现了国人异彩纷呈的烹饪智慧,体现了国人不疾不徐的饮食态度。天地食材,尽为 我用;珍视美食,以敬天地。《左传》有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节俭是诸美德中最大的美 德。那些吃播主播为吸引众人眼球,极尽浪费之能事,对天地的敬畏之心何在?不循自然的饮食之道,终 会贻误自身,自食恶果。有些主播因滥吃食物造而患病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即为明证。 3.央视新闻严厉批评了部分网络大胃王吃播浪费严重的现象,号召人们“节约粮食,拒绝浪费”。近两年, 随着直播行业的兴起,不少吃播主播也进入了大众的视野。这些主播为了吸引大众眼球,增加流量,往往 会以大胃王为噱头吸引观众。镜头前大行饕餮,片刻吃光堆积如山的食物;镜头后却是各种催吐、各种假 吃。这种吃播乱象误导消费习惯,既危害健康又助长铺张浪费之风,如此畸形的饮食之风可以休矣!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