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会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用坐标表示平面内物体的位置
2.会利用方位角和距离表示平面内物体的位置
3.在表示平面内物体位置的过程中,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养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4.重难点:建立适当的坐标系,用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
二.预习导学
问题探究 1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归纳”及之前所有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1.在 所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学校所在位置为原点,并以
方向为 x 轴正方向,以 方向为 y 轴正方向,规定一个单位长度代
表 长.
2.画出小强、小敏家的位置,并标明它们的坐标.
3.以学校所在位置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有什么优点?为什么?
4.*若以小刚家的位置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
况下,请写出小敏、小强和学校的坐标.
.
【归纳总结】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绘制区域内一些地点分布情况
平面图的过程如下:
(1)建立坐标系,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为 ,确定 x 轴、y
轴的 ;
(2) 根 据 具 体 问 题 确 定 适 当 的 , 在 坐 标 轴 上 标
出 。
(3)在坐标平面内画出这些点,写出各点的 和各个地点的
名称.
问题探究 2 用方位角和距离表示地理位置
“思考 2”至“练习”之间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1.如 图 , 货 轮 在 导 航 灯 的 方 向 上 , 与 导 航 灯 的 距 离
是 .用 , 就可以确定货轮相对于导
航灯的位置.
2.在上面的问题中,∠1 等于多少度?你知道导航灯相对于货轮的
位置吗?
【归纳总结】我们既可以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用 表示地
理位置,还可以用 和 表示平面内物体的位置.
三.合作探究
互动探究 1:张老师住在学校的正东 200 m 处,从张老师家出发向北走
150 m 可以到李老师家,若选取李老师家为原点,分别以正东、正北方
向为 x 轴、y 轴的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学校的坐标是
( )
A.(-200,-150) B.(200,150)
C.(-150,-200) D.(150,200)
【方法归纳交流】先根据所给点的坐标确定 的位置,然后确
定 的位置,即可得出 ,从而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再
根据坐标内点的坐标特点写出点的坐标.
* 互动探究 2:如图,一只渔船 A 在海上航行,发现一小岛 B,如何用方
位角和距离描述小岛相对于渔船的位置?反过来,如何用方位角和距
离描述渔船相对于小岛的位置?
互动探究 3:小明的家在学校的南偏西 60°方向上,距离约为 5 000
m,你能确定小明家的位置吗?画出图象.(比例尺 1∶100 000)
互动探究 4:如图是某市市区四个旅游景点的示意图(图中每个小正方
形的边长都为 1 个单位长度),请以某景点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
系(保留坐标系的痕迹),并用坐标表示下列景点的位置:①动物园;②
烈士陵园.
[变式训练]如图,这是一个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画出的某动物园
地图,图中猴山和大象馆的坐标分别是(-5,3)和(-5,-3),虎豹园的地
点是(4,2),你能在此图上作出直角坐标系并标出虎豹园的位置吗?
一.教学设计思路分析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应用十分广泛。本章主要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确定地理位置和表示平移中的应用。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体现了坐
标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章在安排这部分内容时,首先设置一个“思考”栏目,让学生
思考地图上是怎样利用坐标表示一个地点的地理位置的,学生从中启
发,再来学习坐标系,确定一个地点的地理位置的表示方法。接下来
教科书设置了一个“探究”栏目,要求学生画出一幅示意图,标出学
校和三位同学家的位置。要用坐标系表示地理位置,就要考虑如何建
立坐标系的问题。首先是确定原点和坐标轴的正方向,教科书选用了
学校为原点,向东为 x 轴的正方向,向北为 y 轴的正方向建立平面直
角坐标系,根据三位同学家的位置情况,在坐标系中标出了这些点的
位置,并归纳给出绘制平面示意图的一般过程。除了建立平面直角坐
标系,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教科书还设置一个“思考”栏目,让学
生了解还可以用方位角和距离表示平面内物体的位置。
(二)教学目标
1.会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用坐标表示平面内物体的位置
2.会利用方位角和距离表示平面内物体的位置
3.在表示平面内物体位置的过程中,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养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建立适当的坐标系,用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
二.教学方法
1.情境引入法
2.多媒体教学法
3.学生展讲教学法
4.图文结合分析法
三.学法指导
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充分让
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收获与快乐,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让学生明白“数学源于生活,我们的身边处处有数学。”
四.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教室展台 直尺或三角板和相应的导学案
五. 课时安排 1 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由中国北京的地理位置和师生互动情境直接引入课题。
(二)教学环节
1. 请同学们认真“归纳”及之前所有内容,解决下列问题.(问题探究
一)
2. 请同学们认真 “思考 2”至“练习”之间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问题探究二)
3.学生展讲:问题探究一 -----------由第一和第二小组展讲
问题探究二 -----------由第三小组展讲
各组展讲完后,组织同学们进行学习内容的【归纳总结】
活动三:各组展讲合作探究部分
1.互动探究 1 由第四学习小组展讲
2.互动探究 2 由第七学习小组展讲
3.互动探究 3 由第八学习小组展讲
4.互动探究 4 由第六学习小组展讲
注意:各组在展讲过程中,别组同学可以补充,质疑,点评。特
别是互动探究 4 答案不唯一,给各组充分发挥,教师及时鼓励和表扬。
(三)归纳总结
(四)导学测评
见七年级下册《新课程学习与测评同步学习》p38 基础巩固的第 1 到
第 5 题
(五)整理学案
(六)板书设计(略)